国寳的读音是:guó bǎo。
国寳的拼音是:guó bǎo。 结构是:国(全包围结构)寳(上中下结构)。
关于国寳的词语
富可敌国 金莲寳相 无价之寳 黼国黻家 尽忠报国 珠光寳气 如获至寳 文房四寳 亡国奴 父母国
国寳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
1.国家的宝器。《左传·成公二年》:“子得其国寳,我亦得地,而紓於难,其荣多矣。”杜预注:“国寳,谓甗磬。”唐崔曙《奉试明堂火珠》诗:“遥知太平代,国寳在名都。”宋叶适《受玉宝贺表》:“天运重来,国寳再得;感深昔念,喜甚今逢。”2.特指传国玺。《新五代史·杂传·王珂》:“庄宗自鄆入京师,末帝闻唐兵且至,日夜涕泣,不知所为,自持国寳,指其宫室谓瓚曰:‘使吾保此者,繫卿之画如何耳!’”3.国家的宝贵人材。《荀子·大略》:“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寳也。”唐杜甫《送长孙九侍御赴武威判官》诗:“尊前失诗流,塞上得国寳。”邹韬奋《英勇抗战三年中的五一节》:“其中所留技术工人不少,这都是抗战建国时代的国宝。”基础解释:国家的宝器。特指传国玺。3.国家的宝贵人材。4.国币。
二、引证解释
国家的宝器。《左传·成公二年》:“子得其国寳,我亦得地,而紓於难,其荣多矣。”杜预注:“国寳,谓甗磬。”唐崔曙《奉试明堂火珠》诗:“遥知太平代,国寳在名都。”宋叶适《受玉宝贺表》:“天运重来,国寳再得;感深昔念,喜甚今逢。”特指传国玺。《新五代史·杂传·王珂》:“庄宗自鄆入京师,末帝闻唐兵且至,日夜涕泣,不知所为,自持国寳,指其宫室谓瓚曰:‘使吾保此者,繫卿之画如何耳!’”国家的宝贵人材。《荀子·大略》:“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寳也。”唐杜甫《送长孙九侍御赴武威判官》诗:“尊前失诗流,塞上得国寳。”邹韬奋《英勇抗战三年中的五一节》:“其中所留技术工人不少,这都是抗战建国时代的国宝。”国币。郑观应《盛世危言·铸银》:“中国钱币,古分金、银、铜三品,其行于世也,谓之国寳。”参见“国币”。
三、网络解释
国寳国寳(音guóbǎo),有以下几层含义:(1).国家的宝器。(2).特指传国玺。(3).国家的宝贵人材。(4).国币。综合释义:国家的宝器。《左传·成公二年》:“子得其国寳,我亦得地,而紓於难,其荣多矣。”杜预注:“国寳,谓甗磬。”唐崔曙《奉试明堂火珠》诗:“遥知太平代,国寳在名都。”宋叶适《受玉宝贺表》:“天运重来,国寳再得;感深昔念,喜甚今逢。”特指传国玺。《新五代史·杂传·王珂》:“庄宗自鄆入京师,末帝闻唐兵且至,日夜涕泣,不知所为,自持国寳,指其宫室谓瓚曰:‘使吾保此者,繫卿之画如何耳!’”国家的宝贵人材。《荀子·大略》:“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寳也。”唐杜甫《送长孙九侍御赴武威判官》诗:“尊前失诗流,塞上得国寳。”邹韬奋《英勇抗战三年中的五一节》:“其中所留技术工人不少,这都是抗战建国时代的国宝。”国币。郑观应《盛世危言·铸银》:“中国钱币,古分金、银、铜三品,其行于世也,谓之国寳。”参见“国币”。国家的宝器。《左传·成公二年》:“子得其国寳,我亦得地,而纾於难,其荣多矣。”杜预注:“国寳,谓甗磬。”唐崔曙《奉试明堂火珠》诗:“遥知太平代,国寳在名都。”宋叶适《受玉宝贺表》:“天运重来,国寳再得;感深昔念,喜甚今逢。”特指传国玺。《新五代史·杂传·王珂》:“庄宗自郓入京师,末帝闻唐兵且至,日夜涕泣,不知所为,自持国寳,指其宫室谓瓒曰:‘使吾保此者,系卿之画如何耳!’”
关于国寳的成语
枕中鸿寳 黼国黻家 富可敌国 尽忠报国 国已不国 珠光寳气 国将不国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