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ECU;检测;模拟信号;故障
1 概述
汽车发动机ECU是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的核心部件,ECU生产厂家通常采用专用的ECU检测仪对下线的发动机ECU进行检测,以确保产品的质量。由于专用ECU检测仪针对性强,且成本高,因此,不适于汽车使用过程中的发动机ECU故障检测。在汽车服务领域,通过检测ECU输出端子的控制信号来判断其有无故障,对信号本身的检测精确度要求并不高,但要求检测仪器的通用性要好,ECU检测过程要方便快捷,能根据所检测到的信号准确地判断ECU故障与否。目前,在汽车服务领域,还没有专用的发动机ECU故障诊断仪,汽车发动机ECU的故障诊断通常采用间接的诊断方法,其故障诊断的准确性及其效率都不高。在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技术应用已普及的今天,研究与开发适用于汽车电子控制系统故障诊断的汽车发动机ECU检测仪,具有现实的意义。
2 发动机ECU故障检测方法特点分析
2.1 常用ECU故障检测方法优缺点分析
相比于电子控制系统其它部件和线路,汽车发动机ECU的故障概率较低,但其故障与否的确认则比较困难。在汽车电子控制系统故障检修过程中,通常采用排除法、电压检测法、替换法等间接的方法来诊断ECU是否有故障,但这些故障诊断方法都有其不足之处。
⒈排除法
用排除法诊断ECU故障,首先针对发动机的故障现象分析可能的故障原因,然后检查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各个可能的故障部件和线路,当除发动机ECU以外所有可能的故障原因均排除后,如果发动机的故障现象依然存在,就可判断为ECU有故障。
排除法是目前诊断发动机ECU故障较为常用的方法,其不足是需要逐个检测相关部件和线路,待相关的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部件及线路均确定为正常时,才能判断为ECU有故障,其检测过程需要耗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且准确性也不是很高,通常还需要与电压检测法或替换法配合使用。
⒉电压检测法
电压检测法是通过检测ECU相关的传感器电源端子的电压,根据这些被检测端子有无电压,或测得的电压是否在正常的范围之内来判断ECU是否有故障。
在ECU的电源正常情况下,如果检测到ECU的传感器电源端子无电压或电压不正常,则可准确地判断为ECU有故障。但是,如果检测结果为各端子的电压均正常,则还不能确认ECU无故障,通常还需要用替换法来确认ECU是否有故障,这是电压检测法的最大不足。
⒊替换法
所谓替换法是用一个新的或确认是良好的发动机ECU来替代需要检测的ECU,如果故障现象消失了,则可判断为原ECU有故障。
替换法的优点是较为简便,但其不足也是显而易见的。该方法需要有新的或确认是良好的ECU,在有些情况下很难或无法获得这样的条件。此外,当替换后,如果故障现象没有消失,也不能就此确认被测发动机ECU就是正常的,通常还需要用其它方法来寻找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的故障所在。
2.2模拟信号输入的ECU动态检测法特点分析
⒈模拟信号输入的ECU动态检测法
用信号发生器、电位器等模拟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各传感器信号,并输入ECU,利用示波器、电压表等检测ECU各输出端子的电压值和电压波形,将测得的结果与正常值进行比较来判断ECU是否正常。也可以用数据采集卡将ECU各输出端子的数据输入单片机,由计算机进行分析比较后,通过显示器直接显示ECU故障与否的诊断结果。
⒉ECU动态检测法的特点
采用模拟信号输入的ECU动态检测法,由于将各传感器的模拟信号输入ECU,使ECU处在模拟的工作环境下,这样,就将ECU以外的故障可能因素均排除在外,因此,根据ECU各输出端的动态信号来判断ECU是否有故障,具有极高的准确性。此外,模拟信号输入的ECU动态检测法是直接故障诊断,其故障诊断的效率高。如果是用计算机处理和显示故障诊断结果,则ECU故障检测可更加快捷。
3 发动机ECU故障检测仪的构成与技术关键
3.1 发动机ECU故障检测仪的构成
发动机ECU故障检测仪的基本构成如图1所示。
⒈传感器信号模拟器
传感器信号模拟器用于向被测发动机ECU提供各传感器的电信号,传感器的电压信号大致可分为脉冲式、开关式和缓变式。脉冲式电压信号由信号发生器产生,开关式和缓变式电压信号可由常值电阻和电位器产生,各信号模拟电路的电源由ECU内部的输入电路提供。
⒉连接器及线束
连接器及线束用于连接被测ECU和检测仪器,不同类型的ECU,其传感器、执行器的类型会有所不同,因而插接器端子的数量、端子的排列及各端子的功能也不同,因此,需要用专用的连接器及线束。
⒊检测端子或计算机
检测端子由模拟各执行器的电阻及电感线圈加检测插孔组成,示波器和电压表可通过各检测插孔检测ECU各输出端子的控制信号。如果采用计算机直接判断和显示检测结果,则需要用数据采集卡将ECU各输出端子的控制信号输入计算机。
3.2 发动机ECU故障检测仪的技术关键
为使检测仪具有通用性,就必须解决好如下问题。
⒈不同脉冲电压信号的模拟
关键词:流量检测 故障分析 检修
流量检测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会出现各种不同的故障,影响系统的运行,有时甚至还会起到破坏性的后果。我们要及时准确地查明故障所在,并且排除它,就必须对流量检测仪表的故障分类和检修有所了解。
一、常见故障现象
1.流量指示值偏低或者偏高
故障现象:某化工企业一蒸汽流量测量系统,采用环室孔板取压节流装置和差压变送器检测蒸汽流量。操作人员反映蒸汽流量指示偏低,但检查仪表无故障。
2.重油测量故障
故障现象:某常减压装置加热炉采用重油作为燃料,其流量控制系统检测仪表采用孔板与差压变送器,取压阀门后装隔离液罐,隔离液用乙二醇和水配置,导压管用低压蒸汽供热保温。使用过程中流量指示不能随工艺阀门开度的变化而变化,或者说流量变化了,而仪表指示不变。
3.变送器输出偏高或偏低
故障现象: 某蒸汽流量控制系统, 有时会出现变送器输出信号偏高或偏低的现象。
4.流量仪表与管道内径不匹配对仪表测量产生影响
故障现象:某厂使用进口涡街流量计检测空气流量,在运行过程中发现流量在一定幅度内上下波动, 因而在很大程度上干扰了控制系统。
5.涡街流量计常见的故障
故障现象:指示长期不准,始终无指示,指示大范围的波动无法读数, 指示不回零, 小流量时无指示,仪表系数无法确定。新安装或检修好的涡衔流量计在现场安装好后,在开表过程中有时显示仪表无指示。管道内无液体流动,而显示仪表有流量显示。
6.流量指示为负
故障现象:有一流量检测系统,一次元件为孔板。当系统投运后差压变送器的输出不但不上升, 反而比量程的下限值还小。
二、故障分析
1.流量指示值偏低或者流量指示值偏高,但检查仪表无故障
首先检查差压变送器的零位是否偏低、漂移,再检查取压系统,发现差压变送器的平衡阀有微量泄漏。由于平衡阀有泄漏,正压侧压力P+ 通过平衡阀传递到负压侧,使负压侧压力P- 增加,造成压降P= P+-P-减小,指示偏低。
如果微量泄漏,P下降很慢,则流量指示表现为慢慢下降。如泄漏量很大,则P+=P- ,P=0,流量指示为零。另外,在孔板两边压差作用下,导压管内的冷凝液被冲走,虽然蒸汽冷凝会补充一些冷凝液,但速度慢,补充不了冷凝液被冲走的量,这样将造成正压导压管内冷凝液慢慢下降,流量指示也会慢慢降低。
2.重油测量故障分析
流量指示不随流量变化而变化,说明流量改变,其原因一是变压器损坏,不能反映流量的变化, 这就需要首先检查差压变送器,如果正常,排除变送器原因。另一个原因是检测系统出了故障。由于保温不良,引起取压导压管与取压阀门等处重油凝固,堵死导压管或堵死取压阀门出口,造成压力无法传递,使正负压室内压力不变,因此流量指示不变。
3.变送器输出偏高或偏低
。
4.流量仪表与管道内径不匹配对仪表测量产生影响
先考虑带有普通性的管道情形。如果管径有较大突变,则流体会在该处因分离或收缩而形成重复循环的二次流动(处于与管轴平行的平面内)。由于二次流动的产生,使流速分布受到了扰动, 发生了畸变。处理这个问题的办法是装上合适大小的接头作为过渡段,并保证有足够的直管段,这样就能使速度分布恢复到正常的状态。
三、检修方法
1.正确安装仪表
如果在安装时传感器前后的直管段长度不够,将影响测量精度,并可能造成流量指示长期不准。取压导压管尽量不采用卡套式接头连接以减少静密封点,确保取压管内有足够的冷凝液才能开表。
2.定期更换仪表配件
定期对配件进行检查,对变形、损坏的配件要及时更换,提高管道控制压力,使流量指示正常。例如,重新加工孔板,重新安装投送后,消除了给水流量的测量误差, 蒸汽给水流量的不平衡问题得以彻底解决。应定期清洗涡衔流量计探头,定期检查接地和屏蔽情况,消除电磁干扰。安装环境潮湿的探头,应定期烘干或做防潮处理。
3.仪表的使用环境
工艺条件温度、压力给流量测量带来了影响。特别对气体、蒸汽的流量检测中应尤为注意,其压力的升高或降低以及温度的变化,都需对流量进行补偿。但在检测液体流量时由于液体是不可压缩的,其密度仅受温度影响而与压力变化无关。例如,涡衔流量计最怕大范围的波动冲击和振动, 更怕介质中夹杂的焊渣、石块等硬物的冲击,这些都会使噪声信号增大,以致影响测量精度。特别是安装在地井中的传感器部分,由于环境湿度大,造成线路板受潮,也可能造成指示值不准或无指示等故障。
四、检修注意的问题
1.二次仪表的问题
常见的二次仪表问题有电路板有短线之处,量程设定个别位置显示坏,K系数设定有个别位置显示坏,使得无法确定量程设定及其他参数的设定,这将使仪表指示不准。
2.二次仪表与后续仪表的连接问题
由于后续仪表的问题或者在后续仪表检修时,使得二次仪表输出的电流信号造成开路,可能造成二次仪表始终无指示等故障。在实际应用中,一般仪表灵敏度不能调得太高,否则会引起流量指示波动;调得太低显示仪表又无指示。一般在无流量和无外界干扰时,使显示仪表指零即可。
3.回路线路接线的问题
有些回路表面看线路连接的很好,但仔细检查,有的接头已松动,造成回路中断,有的接头虽连接很紧,但由于剥线和接线的操作问题,紧固螺丝钉压在了线皮上,也可使得回路中断,这将会造成仪表始终无指示。
参考文献
关键词:中医四诊法;电脑;故障;检测方法
中图分类号:TP30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13-0000-02
Using Four Diagnostic Methods For Detection of Computer Failure
Deng Youlin1,Jiang Yanju2
(1.College of Information Science Baoshan,Baoshan678000,China;2.Colleg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Baoshan,Baoshan678000,China)
Abstract: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computer technology,computers have been widely used in various industries,in improving efficiency has played a good role.Meanwhile,computer failure has caused some trouble to the user,using an effective method for the basic computer failure detection,the modern computer user must have the skills.The Chinese,"observe","smell","ask","feel"four diagnostic method to be converted to the computer fault detection,is an effective way to detect computer failures.
Keywords:Chinese medical law;Computer;Failure;Detection
一、引言
进入21世纪以来,电脑在中国开始慢慢普及,在各行各业得到广泛使用,它对工作效率的提升起到推动作用,人们对电脑的依赖也越来越强。在电脑的使用过程中,由于操作不当、病毒入侵、电子元件损坏、网络故障、工作环境等诸多因素,会引起各种各样的故障。电脑故障开始成为人们电脑使用中的一大障碍,它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工作进程。电脑的故障检测及维护维修开始慢慢地成为电脑使用者的必备技能,掌握电脑故障的基本检测方法是微机维护维修的基础,也是保障机器正常使用的前提。
二、用中医四诊法进行故障检测
中医“四诊法”,即望、闻、问、切,是中医辨证施治的重要依据。其要诀:望以目察,闻以耳占,问以吉审,切以指参,识病根源,能全色脉,可以完全。
在电脑故障的诊断中,可以借鉴中医“四诊法”中的诊断精神,加以融会贯通,对于故障的检测和排除,有很好的帮助。
(一)望
所谓望,就是观察病人的神、色、形、态的变化,从中找到病因。“神”是精神、神气状态;“色”是五脏气血的外在荣枯色泽的表现;“形”是形体丰实虚弱的征象;“态”是动态的灵活呆滞的表现。
利用望诊法检测电脑故障,主要是通过观察电脑的工作环境、用户的使用习惯、软件运行情况以及硬件外观是否有故障痕迹等,从而确定电脑的问题所在。
电脑一旦出现故障,或多或少总会有一些现象表现出来。在故障的检测过程中,可以观察电脑是否可以开机,操作系统是否可以启动,并观察其他软件的运行状况。也可以用肉眼直接观察电脑硬件的外观变化和运行状况,察看硬件的表面是否有损毁的痕迹,如电容电阻烧焦、芯片开裂、板卡烧焦变色、印刷电路板上的走线断裂等。通过对电脑外观的观察,可以大致确定故障的所在,从而为进一步进行维护维修指明方向。
例【1】,一台电脑出现开机异常。我们检测的方法及步骤就是,看电脑开机是否有显示,如果有显示,则看屏幕提示信息是什么,然后根据提示信息进一步进行检测;如果开机没有显示,则需要用其他的方法对电源、主板、CPU等硬件进行进一步的排查。这里用到的是肉眼“望”的方法,就是中医中的“望诊”。
(二)闻
所谓闻,有听闻和嗅闻的两层含义,一方面是指听病人说话的声音、呼吸、咳嗽、呕吐、呃逆、嗳气等的声动;另一方面还要以鼻闻病人的体味、口臭、痰涕、大小便发出的气味。
在电脑故障的检测中,听闻,是用耳朵听电脑在运行中所发出的响声,从而判断故障的所在。比如听取COMS的报警声,通过报警声来辨别故障所在;听取散热风扇的运转声,如果风扇声音过大,则说明电机运转不灵活了,可以滴上油进行,或更换新的风扇;听取硬盘运转的声音,如果听到硬盘发出异响,说明硬盘出现了故障,需进一步对其进行诊断。听诊法通常与望诊法相结合,边望边听,这样有利于对故障进行有效的辨别。
嗅闻,是用鼻子闻相关部件是否有异味散发,如电子元件烧毁后的糊味。电容爆裂后、芯片烧毁后都会散发出味道,通过闻这些硬件,可以判断是否存在相应故障。
例【2】,故障现象:电脑出现开机黑屏的故障。开机后如果出现黑屏,我们首先要在加电后听取电脑是否有报警声,如果有报警声,则需仔细辨别报警声的长短及声数,然后根据报警声来确定故障硬件所在。如果没有报警声,在加电后也需要聆听电源散热风扇运转是否良好,如果转速过慢,则表示电源供电可能出现问题了。这种检测方法就是听诊法。
例【3】,故障现象:电脑开机后黑屏,并闻到烧焦的糊味。。
(三)问
所谓问,是指问病人起病和转变的情形,寒热、汗、头身感、大小便、饮食、胸腹、耳、口等各种状况。
在电脑故障的检测中,我们无法像病人看病那样,医生可以直接向病人提问,我们无法直接向电脑问问题,但是可以通过测试软件或命令向电脑“问”情况,或者问电脑使用者具体的情形。
通过运行测试软件对相关软硬件进行具体测试,或输入相关命令及改变相应的参数,通过返回的结果来判断电脑的运行状况,好比用软件或命令“问”电脑“怎么了?”,电脑通过返回值来“回答”用户,从而达到向电脑“提问”的目的。另一方面,可以问电脑使用者,出现故障时的具体情况,软件环境是否发生过变化,运行哪个程序出错,是否安装了新的硬件或软件,电脑工作的外部环境等,通过向用户了解具体故障出现的具体时间、经过,能有效地获取相关的信息,从而为我们排查故障起到帮助作用。
例【4】,故障现象:一台电脑出现无法上网的故障,使用路由器和ADSL Modem。我们可以进入Windows的MS-DOS下输入ping命令对其进行诊断,从返回值判断是否有故障。
在DOS提示符下输入:
[关键词]自动生化仪; 故障检测; 保养
[中图分类号] R197.3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0)-10-217-01
我院检验科的一台日立7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是由日本日立公司生产的高档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试速度达到1600次/h.支持样本条码化管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已在各级医院基本普及。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所具有的高效率、低强度、重复性好、避免人为干扰等良好性能的发挥,除自身的优势外,必然要有正规的操作流程,完善健全的保养制度,那么如何在仪器的保养过程中避免对仪器的损害就显得十分重要。虽然检测结果的精确度和准确度都有了明显的提高,但是也暴露出了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在广泛应用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本文就检验科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使用过程中的故障检测及保养进行探讨。
1 故障排除的检测程序
(1)开机后在项目选择界面“ABS”。
。
(3)将吸液管放入蒸馏水中,吸液键开始测试蒸馏水ABS与蒸馏水AD值;自动吸液键吸入蒸馏水,可获得样本ABS与样本AD值,以波长500nm检测为例,
(4) 拆除仪器左侧盖板,并按(出厂标准曲线)作如下指示操作。
a) 如测试时反应曲线跳动,测试中迅速拨出比色池,能否看到气泡?测试时反应曲线没有跳动
b) 用力摇比色池与灯泡,两者会否晃动?否
c) 将比色池拨出,无比色池情况下测试500nm波长下的AD值,曲线是否跳动?否
d) 触摸后方的蠕动泵,是否感觉到有液体泄漏?否能否转动泵轮?能
e) 拨出比色池后,把手放入比色池所在的恒温槽内,是否感觉到有温度?有
2 检测结果分析及故障维修
(1)如果指标不在正常范围内,可能是由如下几个原因造成:a)滤光片长霉,取出滤光片用擦镜纸对滤光片逐个用5%稀盐酸清洗以便除掉表面的霉菌,然后用无水酒精清洗干净并原样装回。清洗后如果还达不到指标要求,则需更换滤光片;b) 光源光量不足时透过光很少,会使测试结果达不到指标要求。此时可打开后盖观察灯泡和灯座位置,如灯泡老化,可更换灯泡。如灯座位置偏移,重新松开螺丝,使灯源位置与组件上标明的参考线对齐,调好位置,将螺丝拧紧。
(2)检测程序4 a)中,正常情况下测试曲线为一光滑曲线,当比色池光源不稳或吸液时混有气泡都会造成曲线无规律跳动。原因处理如下:① 吸液时混有气泡。可在比色前用蒸馏水多冲洗几次,以排除管道内的气泡;② 比色池松动。测试时由于机器振动造成比色池松动、光路打偏,使曲线不稳;③ 比色池内有蛋白沉淀。可用无水乙醇按清洗键冲洗(1~2)min,或将84消毒液以1:4配比加水稀释后,吸进(2~3)次,浸泡(2~3)min,然后用蒸馏水冲洗十遍。检测程序4 b)中,用力摇比色池与灯泡,正常情况下是不会发生晃动的。当发生晃动时会造成光路偏移,使结果重复性不好。可用小纸片等在不干扰导热和光路的情况下插入缝隙固定比色池,无效可更换比色池。检测程序4 c)中将比色拔出,在任一波长情况下的AD值应为一直线,否则视为光电接头损坏。可拧紧螺丝或更换光电接头。检测程序4 d)中,正常情况下泵管是不会有液体泄漏的。当泵管插头处有液体泄漏,拔下泵管,把泵管两端分别剪掉5mm,在插头上涂少许703胶,插回泵管并紧固,吸液恢复正常。如泵管中间损坏则需更换蠕动泵管,经核准蠕动泵管正确后方可使用。检测程序4 e)中,正常情况下开机后比色池应有一定的温度(范例中拔出比色池,将温度计放入比色池卡槽中4O分钟后为37℃),如果没有达到工作温度,指示里面加热帕尔贴损坏,无供电或供电接触头有问题。可更换帕尔贴。
3 需要注意的几点问题
(1) 要使用与仪器配套的生化试剂
按照要求,仪器使用的试剂是由仪器生产厂家根据仪器的特点,自己生产或指定厂商专为该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生产试剂。使用与生化仪配套的生化试剂才能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但是,有的实验室为了节约成本而使用与本生化仪不配套的试剂,这样就很难保证生化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因此,我们在试用试剂前应首先仔细看试剂说明,确认所选试剂是否适用于本实验室。
(2) 仪器校准要及时
校准是在规定的条件下,为确定测量仪器或测量系统所指的量值与对应的由测量标准所复现的量值之间关系的一组操作。校准对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非常重要,在更换试剂种类后需做校准;试剂批号变化后需做校准;仪器出现故障进行维修后也要做校准。另外,容易忽略的一个问题是在定标液更换后,没有及时更改仪器上的定标数值,即使操作再规范,其结果也是不准确的。
(3) 检验项目试剂间的交叉污染问题
很多类型的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因其清洗系统的工作模式所致,一个项目对紧随其后的一个甚至几个项目的测定会带来一定程度的试剂污染。例如,某一个项目在生化全项检查中结果符合临床要求,但是,与个别项目一起检查时,结果明显偏高。原因是一个检测项目试剂中含有下一个测试所要测定的底物,或是含有的某种试剂成分与下一反应所要测定的底物有相互作用,因而直接干扰下一反应的测定结果。因此,为避免试剂间的干扰,就要合理安排项目顺序,将易扰的项目放在干扰项目前面,或将易扰的项目单独测定,以保证检验结果合理可靠。
(4) 实验室质量控制要到位
质量控制是为了达到质量要求所采取的作业技术和活动,其目的在于监视过程并排除质量环节中所有阶段导致失误的原因。由于我们的各种检验结果常用于疾病的诊断、治疗观察、预后判断甚或发病机制研究等各个方面。因此,使所得实验结果准确无误是很重要的。实验室的质量控制主要包括室内质控与室间质评。两者对于提高检验的准确性,提升实验室的水平同样重要。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有的实验室只注重室间质评,没有按要求在常规状态下与普通标本同做质控物,而是将试剂、仪器都选择或调试为最佳状态,由专人去做质控样品,这样就不能反映实验室的真实质量,同时还会使人们盲目追求分数而忽略将其作为提高检验水平与改进检验工作的手段这一重要作用
总之,严格按仪器的操作规程工作,有规律地对仪器进行定期保养和维护,会减少仪器故障,使仪器始终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参考文献
[1] 路西春,冉继华,伏建峰.临床生化检验自动化的现状与展望[J].西北国防医学杂志,1999,2O(2):130-131.
[2] 李祖江.医用检验仪器原理与维修[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35-40.
[3]陶义训.医用检验仪器导论[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O02.32-37.
[4] 彭黎明.检验医学自动化及临床应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03-105.
[5] 李平,李耀辉.生化检验目前存在问题及对策[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07,28(8):748-750.
关键词:智能电能表;故障;检测
【分类号】:TM933.4
作为四大重要计量器具的智能电能表,属于我国强检项目的计量器具。其计量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到电能表的正确使用,进而影响到电力企业以及广大用户之间的切身利益。因此,进一步加强智能电能表故障检测,提高电能表运行质量,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研究课题。
一、直观检查与通电检查
对于单相智能电能表的检测,首先要检查其外观的检验合格标志,保障铭牌标志的清晰化。与此同时,检查智能电能表的损坏情况,检查液压显示幕上的数字是否完整,是否出现缺笔情况。在进行通电检查的过程中,有时候在显示屏上持续显示“ERR-04”错误代码,如果一直显示这一代码,说明其中的电池缺乏足够电量,需要及时更换电池。如果在显示屏幕上持续出现“ERR-08”的错误代码,这说明电表时钟存在故障,应在电能表时钟检查时进行校正。
二、测试基本的检定项目
(1)在测试基本检定项目之前,应该对基本误差试验项目的1.0负载点以及IB进项测试。比如说,对于智能电能表的电压配备装置进行检定,就必须对电压功放情况进行检查。(2)如果出现电流报警情况,则说明电流回路有开路状况存在,必须对智能电能表的插孔以及电流表插针进行全面检查,检查其是否安插牢固。如果一直出现报警现象,可以通过万用表对电阻通断情况进行检测,进一步查找开路电表,从源头上找到问题出现的原因。如果在检定过程中出现报警现象,可能由于电流切换过大导致的。需要关掉电源,等到功放电源的指示灯完全熄灭之后重新打开与计算机连接。(3)检定装置与排除开路。在智能电能表通电之后,没有出现任何反应,究其原因分析:分压电阻断裂或者电流电压取样线断开;碰到强电之后脉冲线光耦损坏;电能表某原件烧毁。(4)智能电能表潜动。如果智能电能表的电流线圈中不存在负载电流,那么,智能电能表铝盘转动必须小于一圈。如果其持续发生转动,则智能电能表就发生潜动,包括正潜动或者反潜动。导致智能电能表发潜动两个因素分析:第一,轻负载的补偿力过大。电网电压可以在一定范围中运动,电压与补偿力矩两者成正比关系。如果电压升高,补偿力矩就会随之升高,误差偏正,就会出现正潜动。如果补偿力矩下降,误差片负,就会出现反潜动。第二,电流铁芯或电磁元件发生倾斜。进一步导致电压路径发生变化,形成了向一侧倾斜的潜动力矩。如果电流铁芯发生倾斜,那么,电流线圈的磁极端无法与铝盘平行,导致两个合成的力矩不相同,两侧倾斜,进一步导致潜动力矩出现。与此同时,电压磁路不对称、磁片位移等现象都会导致潜动力矩的出现。其检查的内容包括直观检查、耐压试验、潜动试验、基本误差测定以及常树实验等几个方面。其中,潜动试验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相关规定明确表示,在接受检查的智能电能表电压线路,先后加110%参比电压与80%参比电压,0.25倍电流线路开始启动电流。在潜动试验检测中,转盘应小于1周转动。之所以加110%参比电压与80%参比电压时,是因为其自身的电压呈现不断变化的状态。上述研究也证实,电压与补偿力矩两者成正比关系。如果电压升高或降低,补偿力矩就会随之升高或降低,就会出现潜动现象。在进行智能电能表潜动调整时,需要注意两个方面。第一,对于正潜动来说,补偿力矩过大、防潜动力过小时,需要进行摩擦补偿的重新调整。(5)智能电能表的启动试验。
智能电能表启动电流会直接影响电能表的准确度与灵敏性。在智能电能表实际运行过程中,必须具备一定的灵敏性,才能够充分发挥计量作用。通常情况下,会有三个方面的因素影响电能表的灵敏性。第一,智能电能表自身机械转动的摩擦力矩大小。第二,电压电磁表以及电流点此表的制动力矩。第三,永久性磁铁所产生的制动力矩。与智能电能表转动力矩相比,上述三种力矩比较大,智能电能表的灵敏性就会随之下降。此时,必须调整智能电能表,从而满足计量需求。相反,就会在实际运行中出现类似情况:用户使用电量尤其是低负荷电量时,智能电能表没有计算电能。也就是说用户使用电而少缴纳电费的现象,造成了供电企业以及国家的损失。发生这种现象,正好与智能电能表的潜动现象相反。所以说,在规程与标准中,必须明确规定智能电能表的启动电流以及试验方式,从而充分发挥其准确计量电能的目的。不同类型的智能电能表,其启动电流也是不一样的。
三、多功能试验
(1)对于测试不合格的项目需要检查插孔的牢固性、脉冲线是否存在夹错、脱焊、没夹等现象,还可以使用万用表进一步检查电阻的通断性。(2)如果485通讯测试出现批量不达标的情况,必须全面检查波特率情况以及通讯规约。(3)如果日计实验没有出现日计时脉冲,需要全面检查脉冲输出端子是否完好无损,输出回路有无出现故障以及回路是否存在连焊、脱焊现象。如果出现误差超差的情况且脉冲正常输出,需要检查时钟分电路情况,有无出现虚焊情况,警惕频率值设置是否规范。如果采用的是外部芯片,需要直接检查输出频率有无超差现象。与此同时,也可以先进性电表校时后,在进行检查。(4)若校时不成功或清零不成功,需要检查配置地址是否与铭牌上面的地址相同。若两者出现不一致情况,需要重新读取电能表数值,并注意打开电能表编程键。
四、 远程费控
由于远程费控不达标,在进行跳合闸试验中会出现无法跳闸以及跳闸后不能合闸等情况,则是继电器发生故障(由于设备制作工艺不过关,继电器接触不良等,导致操作失败;瞬时电流过大损害继电器)或跳合闸回路出现故障(机械强烈撞击以及高温等原因导致的回路松动,进而活动部位发生位移,导致继电器无法正常释放、吸合)。
五、密钥下装
在密钥下装过程中,若身份认证错误,需要检查加密狗的可靠性以及加密机密码、网址的正确性。对于远程密钥更新不合格的,需要全面检查端口的配置情况以及配置服务的准确性。。一旦出现类似情况,需要立即停止试验,24小时之后重新进行。
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针对智能电能表检测的重要性开始入手分析,从五个大方面:直观与通电检查,测试基本的检定项目,多功能试验,远程费控,密钥下装,详细论述了智能电能表检测易出现故障。
参考文献:
[1]阎智义,王晓梅.提高数字电压表稳定性的方法[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13)
[2]边晶莹.基于FPGA的新型数字电压表设计[J].现代电子技术,2012(05)
[3]冯占岭.数字电压表及数字多用表检测技术[M].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2009(01)
[4]陈光宇.电网自动电压控制(AVC)技术及案例分析[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02)
【关键词】电控燃油喷射技术发动机ECU数据流故障码故障分析
火花塞传感器
1、利用“静态数据流”分析故障
静态数据流是指接通点火开关,不起动发动机时,利用故障诊断仪读取的发动机电控系统的数据。例如进气压力传感器的静态数据应接近标准大气压力(100-102kPa);冷却液温度传感器的静态数据凉车时应接近环境温度等。下面是利用“静态数据流”进行诊断的一个实例:
故障现象:一辆捷达春天轿车,在入冬后的一天早晨无法起动。
检查与判断:首先进行问诊,车主反映:前几天早晨起动很困难,有时经很长时间也能起动起来,起动后再起动就一切正常。一开始在别的修理厂修理过,发动机的燃油压力和气缸压力、喷油嘴、配气相位、点火正时以及火花塞的跳火情况都做了检查,也没有解决问题。
通过对以上项目重新进行仔细检查,同样没发现问题,发动机有油、有火,就是不能起动,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后来发现,虽经多次起动,可火花塞却没有被“淹”的迹象,这说明故障原因是冷起动加浓不够。如果冷起动加浓不够,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冷却液温度传感器是否正常呢?
用故障诊断仪检测发动机ECU,无故障码输出。通过读取该车发动机静态数据流发现,发动机ECU输出的冷却液温度为105℃,而此时发动机的实际温度只有2~3℃,很明显,发动机ECU所收到的水温信号是错误的,说明冷却液温度传感器出现了问题。为进一步确认,用万用表测量冷却液温度传感器与电脑之间线束,既没有断路,也没有短路,电脑给冷却液温度传感器的5V参考电压也正常,于是将冷却液温度传感器更换,再起动正常,故障排除。
总结概述:这起故障案例对于有经验的维修人员,可能会直接从冷却液温度传感器着手,找到问题的症结。但它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电控燃油喷射发动机系统的ECU对于某些故障是不进行记忆存储的,比如该车的冷却液温度传感器,既没有断路,也没有短路,只是信号失真,ECU的自诊断功能就不会认为是故障。再比如氧传感器反馈信号失真。空气流量计电压信号漂移造成空气流量计所检测到的进气量与实际进气量出现差异等,都不能被ECU认可为故障。在这-种情况下,阅读控制单元数据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
2、利用“动态数据流”分析故障
动态数据流是指接通点火开关,起动发动机时,利用诊断仪读取的发动机电控系统的数据。这些数据随发动机工况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如进气压力传感器的动态数据随节气门开度的变化而变化;氧传感器的信号应在0.1 0.9V之间不断变化等。通过阅读控制单元动态数据,能够了解各传感器输送到ECU的信号值,通过与真实值的比较。能快速找出确切的故障部位。
2.1有故障码时的方法。可重点针对与故障码相关的传感器的数据进行,分析是什么导致数据的变化,以找出故障原因所在。
故障现象:一辆桑塔纳1.6i轿车(出租车),百公里油耗增加1L。
检查与判断:车主反映:前几天换了火花塞,调整了点火正时,油耗还是高。通过与车主交流确认不是油品的问题。于是连接故障诊断仪,进入“发动机系统”,读取故障码为“氧传感器信号超差”,是氧传感器坏了吗?进入“读测数据块”。读取16通道“氧传感器”的数据,显示为0.01V不变。
氧传感器长时间显示
2.2无故障码时的方法。通过对基本传感器信号数据的关联分析和定量对应分析来确定故障部位。
故障现象:一汽佳宝微面,加速无力、加速回火,有时急加速熄火。
检查与判断:初步判定是混合气过稀,为了证明这一点,我用两个方法进行了验证。
一个方法是拆下空气滤清器,向进气道喷射化油器清洗剂,与此同时进行加速试验,明显感到加速有力,也不回火,故障现象消失,这可以证明混合气过稀的判断;
另一个方法是连接诊断仪,读取故障码,显示无故障码;读取数据流,观察氧传感器的数据,显示在0.3-0.4V左右徘徊,加几脚油门。氧传感器数据立即越过0.45V上升到0.9V。然后其数据又回到-0.3-0.4V左右徘徊,这说明氧传感器是好的,因为它在人为对混合气加浓后,数据反应及时,变化正常,同时也证明混合气确实是过稀。
是什么原因造成混合气过稀呢?通过分析,主要考虑进气压力传感器和燃油系统油压。首先判断进气压力传感器。进入“读测数据流”,读取进气压力传感器的数据,显示:静态数据1010mbar,为大气压力,正常;怠速时为380mbar,基本正常;急加速时数据可迅速升至950mbar以上,这些数据及其变化都表明,进气压力传感器基本正常。
接下来开始检测油压,由于油压表坏了,无法测量燃油系统油压,只好直接更换油泵。然后试车,故障现象消失,故障排除。最后的结果说明故障是因为油泵的供油能力不足导致混合气过稀而造成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