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剧给人的感受不仅仅是故事本身,还有演员给人的视觉感受和心灵冲击。从芭蕾舞者的绚丽旋转,到美声演唱者的激昂投入,他们(她们)的演出没有电视剧的细水长流,也不是电影般的朦胧错乱,倒像是秦腔那样直白澎湃,虽只是一些舞台剪影,但让人联想翩翩。 不知名的老奶奶的演讲,告诉我,要自信,自强,健康向上,学会与人相处,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凭借这些建造的地基才能支撑起成功的大楼。
状元讲座。一个看起来没什么特别的人,凭什么上北大清华?凭努力,信心,刻苦。这么简单的六个字,却道出了状元整个高三的艰苦生活。成事不难,就看有心人!
杂技表演。平时看电视时,对杂技没有什么特殊感受,这次亲临现场,看着演员们顶缸,竟紧张出一身冷汗。台上的掌声哗啦啦地响,谁人知台下汗水泪水滴滴答地流。他们(她们)勇敢。无畏,坚韧。
清华北大校园,树木丛生,环境优雅,各种传说,故事,又给他们戴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一支目标旗帜在每个人的心中悄悄升起……
天安门升旗。三遍国歌奏过,五星红旗飘然在空中。此时此刻,所有的以前对本国的不满与批判都消失不见了,只有一腔热腾腾的自豪爱国之情——这是我的祖国,中国啊!这是我的心诞生,死亡的地方。这国歌,是我的祖国的声音;这五星红旗,是我的祖国的模样:这天安门,是我的祖国的摇篮。我终于明白,革命先烈为什么为了国家可以抛头颅,洒热血。身披国旗,高唱国歌,无所畏惧,保卫祖国!!! 《人民的焦裕禄》话剧演出。看到焦裕禄关心慰问群众时,我倒没什么感觉,但在话剧最后一章时,我却不禁落泪了——焦裕禄去世了,他的声音在空中回响,那一声声对人民的呼唤与不舍,他不舍得自己热爱的工作,不舍得自己热爱的人民,他的亲民爱民,让我想起了《平凡的世界》中的一位同是干部却只想着自己,想着怎样向上爬的苗凯。我曾以畅销小说的圆满与此书相比,感叹平凡的世界的平凡,感叹人们的真实。正如孙少平说的,我们是一群平凡的人。焦裕禄这样一个平凡的人,却可以做得这么不平凡。那么我们为何总用平凡做挡箭牌,拒绝挑战,拒绝超越,拒绝变化。我们是平凡,但我们拥有通过努力让自己变得不平凡的权利。平凡的世界因为孙少平这样的人而波澜绚丽。
参观军事博物馆。古代的宝刀宝剑,优雅的外观下,是歹毒的杀人之心。近代的小型手枪,让我联想到每年都会有的抗日战争片,一笑而过。最让我震撼的是近现代的坦克导弹,不是感叹军事技术的先进,而是惊讶小小的人,因为一颗污浊的心,竟能造出这样庞大的被金属包裹的冰冷的武器,也许只是短短的几秒,会有无数生命消失,疼痛的嘶喊,有人发疯地笑,有人绝望恐惧地哭喊,这才是战争的本来面目!
最后与辅导员告别时,并无伤感,但她的话让我深思:我只是你们生命中匆匆的一个过客。五天的朝夕相处,却换来一个过客的身份。许多年后,也许,只记得有这样一个人,却模糊了长相,声音,名字,事件。这才是让人最感伤的——淡忘一切。我们这十个人的八组,爱迟到的我们班,达人聚集的22班,友好的21班,每个人仿佛还在身边,却已经成为了永远的记忆,模糊的过客……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