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一、整体设计思路、指导依据说明
针对教材的特点和三年级学生的特点,我在设计课时本着“激趣、创新、应用”的原则做了如下尝试:其一,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新英语课程标准》灵活处理教材。其二,充分利用多媒体和网络优势,优化课堂教学。其三,补充教学卡片、图片、歌谣、游戏、歌曲等。其四,充分利用和开发英语课程资源。采用直观情景教学法,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并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力求通过多样化的操练和游戏活动,创设空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以及运用语言的能力。
二、教学背景分析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单元的话题是水果,本课的主要内容是提供学生要学习的核心句型Do you like …?Yes, I do. / No, I don’t.运用生动形象的情景对话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本部分的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能够理解对话大意,能够用正确的语音语调朗读对话,并且能够在图片和老师的帮助下,在语境中运用Do you like …?Yes, I do. / No, I don’t.来询问对水果的好恶,能够在这个句型中正确运用名词的复数。 (二)学生情况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小学三年级学生。这一年龄阶段的孩子爱玩爱
动,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较短,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因此,教师应在课堂上设计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活动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多采用具体、直观的教具;从语言水平上看,教师的活动设计应注意语言的简洁性,并尽量滚动复习已学语言,让孩子们在教师创设的特定的环境中使用语言,达到用英语交际的目的。
三、教学目标分析 (一)知识目标
1. 能够听懂并会说句型:Do you like …?Yes, I do./ No, I don’t. 2.词汇:能够听、说、认读单词:pear、apple、orange、banana. 3.初步了解名词复数的用法。 (二)能力目标
能够在图片、实物或情景的帮助下运用句型Do you like …?Yes, I do./ No, I don’t.询问他人对某物的喜好并回应他人的询问。 (三)情感目标:
1.通过游戏培养学生说英语、学英语的兴趣。 2.让学生乐于模仿,敢于开口,积极参与。 四、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一)教学重点:听懂句型Do you like …?Yes, I do/No, I don’t; 并且能根据老师的简单指令做游戏,回答问题。
(二) 教学难点:能运用所学语言做简单的角色扮演。
五、教学过程设计 Step 1Warm-up(3-5m):
1. Greetings
T: Good morning,boys and girls! S: Good morning, teacher/.... T: How are you?
S: Fine, thank you. / I’m fine, thank you/.... 2. Sing a song: Apple tree.
【设计意图】简洁的师生问候、优美动听、节奏明快的歌谣营造英语氛围,让学生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 Step 2 Presentation(10-15m):
1、PPT出示Sarah和妈妈去买水果的图片,引出单词buy和fruit。出示实物水果篮。T:Guess please. What’s in it?
【设计意图】 遮盖的果篮易于引起学生的好奇心,积极参与活动,实物教学,让学生更易接受新知。师生合作,适时纠正学生单词读音。过程中渗透单词apple、pear、banana、orange的复数形式。 2、游戏 T: Let’s play some games, OK? S: OK.
Game 1: Missing game. 老师出示PPT中单词的图片,解说游戏规则,学生们便会快速的说出不见了的水果单词(是单词复数)。 Game2:Passing the message.孩子们传的是句子I like apples/pears/oranges/bananas.
【设计意图】集中学生们的注意力,这种学习符合学生好奇心理,激发学生说的欲望和听的兴趣,扩大参与面,实现生生互动,引入新内
容。
3. 教学句型Do you like …?Yes, I do/No, I don’t.
3.1 从复习中引进新课,问Do you like pears? 教师肯定和否定自答各一次:Yes, I do/No, I don’t;
3.2 教师播放多媒体,学生观看、聆听教材的情景对话两次,; 3.3 接着教师叫学生们跟着多媒体一起模仿两次,关闭多媒体后,老师领读情景对话一次;
3.4 教师关掉对话中的声音,根据课本中的内容进行对话练习; 3.5 在练习过程中注意纠正学生发音,进行角色扮演;
3.6 教师板书句型Do you like …?肯定回答Yes, I do/否定回答No, I don’t。
【设计意图】先练听、说,后练认读,先易后难,循序渐进。这符合三年级孩子的认知规律。首先是句型Do you like …?Yes, I do/No, I don’t.
Step 3Practice(10-15 m) 1.Pair work:
把全班学生分成4个小组:Apple /Pear/Orange/Banana group。教师让每组的学生分角色模仿教材中的对话进行练习,(每2位学生一份练习资料)教师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此活动新鲜、有趣,需全组同学全力协作,能培养孩子们的竞争意识及合作精神,并能对听、说、认读能力进行综合考查。 2. Let’s Practice
2.1 小组练习后进行汇报表演,展示练习成果;
2.2 教师点评每组学生的练习情况,表扬表现好的小组,然后指出并纠正问题;小组长利用小组学习表格进行评价。
趣味操练要求学生既要熟悉句型,又能运用到生活中,具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将本部分安排在单词复习之后,由前面已学过的知识引入Let’s talk的新知识,降低了难度易于孩子学习和接受。 Step 4 Extension(3-5m)
An apple a day keeps the doctor away.
【设计意图】情感教育,让孩子们知道吃水果有益健康, Step 5 Ending
1.总结小组的果子数目,学生掌声祝贺并鼓励未获胜小组下节课继续努力。为激活下节课气氛打下了基础。 2.Summary 3. Homework
1、Make a survey.(采访一下本组同学喜爱的水果。) Name Amy √ 2. Draw the fruit you like. 画一画你喜欢的水果,并说一说。
【设计意图】课堂的重点在哪里?我想应该在生活中。因此我以本课为延伸,鼓励学生运用所学语言,调查自己同学喜爱的水果、画出自己喜欢的水果,说出自己喜欢的水果。 Step 6板书设计
1 ) Do you like …? Yes, I do/ No, I don’t.
2)词汇:apple banana pear orange (四线三格手写体)
六、教学评价设计 (一)评价内容:
1.本课特别关注学生在观察、归纳、应用等活动中的主动参与程度与合作交流意识,及时给与鼓励、强化、指导和矫正。力求通过一系列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生动活泼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以及团结合作的能力,使学生初步形成该话题的会话能力。
2、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征,采用游戏与教学相结合的方法,同时积极鼓励学生进行情景交际,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人物的目标,感受成功。 3、教学过程中注重环节与环节之间的有机联系,精心设计,努力导入自然,做到环环相扣,步步为营,使学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二)评价方法:
本节课我采用情境教学法和任务型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活动途径,倡导全体学生体验参与,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评价手段主要是采取激励性评价的方法,激励学生主动回答问题和完成
自己小组的任务。
语言激励评价:Good! Great! Good job! You are wonderful! 肢体语言:拥抱表现好的孩子!竖起大拇指、鼓掌等。
PEP小学三年级英语下册Unit5 Do you like pears?
教学反思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为学生提供要学的四种水果单词 pear、 banana、 orange、 apple和句型Do you like pears ? 及其肯定答语Yes, I do和否定答语No,I don’t ,其中能听懂教师的简单指令并作出正确回答为重点教学内容。新课标强调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认知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出发,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的过程。因此在课堂上我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 一、教学亮点:
总体来说,多媒体课件作为本课的重要教学手段,以其生动的形象,多变的风格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对此喜闻乐见,教学效果
较好。
首先,从细节上来说,每个单词的设计和练习很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的认知水平,吸引学生的同时,易于学生接受和掌握。在新句型的引入时使用了笑脸和哭脸来区分肯定回答Yes, I do.否定回答No,I don’t.便于学生理解和吸收。
其次,本课的板书设计新颖、别致,重难点分明,能够给学生以深刻的印象。同时我也注重对学生进行及时有效的评价,多鼓励,多赞许,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各有所得,真正展现了他们精彩的一面。 二、教学活动中的不足之处:
1、肢体语言不够丰富
在这一堂课中,我的一些肢体语言还是不够,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如果在一整堂课中,可以再多带一点微笑,使师生关系更亲近会更好。
2、细节上准备不够扎实
刚开始上课没有完全放开,主要是这节课在细节上准备不充分,对教材的深度挖掘不够。即经验不足,灵活性差。 3、学生训练强度不够
本课的设计应该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每个教学环节过渡还欠自然,各个环节的训练不够扎实,学生对所学新知还未能灵活运用。 4、由旧知带新知的能力不强
5、示范不够充分。在孩子们操练和表演之前没有给足时间示范,孩子们多模仿原始录音和视频资源,后面的表演才会水到渠成。
三、改进措施:
1、加强自身的学习,包括《新课标》的学习和基本功的练习,语言水平、知识水平等方面的提高。
2、大胆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进行有效的小组合作。 3、加强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在课堂中对话的练习的能力。
4、要让课堂“活”起来,学生“动”起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