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四川省南充高中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文综地理)

四川省南充高中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文综地理)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南充高中2011级高一(下)第一次月考文综地理

第Ⅰ卷(选择题,共152分)

一、单项选择题(其中1—25小题为地理部分,每小题2分;26—50小题为历史部分,每小题2分;51

—63小题为政治部分,每小题4分。) 下表中所列的是12月22日甲、乙、丙、丁四地的夜长时间,据此回答1—2题。

夜长时间 甲地 8小时30分 乙地 11小时49分 丙地 13小时56分 丁地 12小时 1.四地中与南充(31°N,106°E)纬度差最少的是: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C.9点

D.丁地 D.11点15分

2.甲地如在15°E,则甲地当天日出时,北京时间是: A.6点15分 B.10点10分

读下列降水柱状与气温曲线图,完成3-5题。

3.主要受单一风带影响形成的气候类型是:

A.①

B.②

C.③

D.④

4.④气候类型下的地带性植被是:

A.落叶阔叶林 B.常绿硬叶林 5.与北京和伦敦城市相对应分布的气候是:

A.①② B.②③ C.③① D.③④

据广州有关部门统计,目前广州市人口已超过1 400万,离该市1500万的人口控制目标只有一步之遥,已迫近“临界点”。据此回答6~7题。 6.“1 500万”的数值是:

A.人口合理容量 B.最适宜人口数量 C.环境人口容量 D.能确定的一个极值量 7.下列措施可以使“1 500万”这个“临界点”数值变大的是:

A.控制人口的增长

B.加大从中西部地区的资源调入

C.提高人们的消费水平,鼓励人们适度超前消费 D.努力开发当地淡水资源以解决供水紧张问题 8.衡量城市化水平高低的最重要指标是:

A.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B.城市用地占土地总面积的比重

C.城市经济总量占区域经济总量的比重 D.城市数量占区域聚落数量的比重 9.近年来,南充市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其主要原因可能是:

A.新农村建设加快实施,乡村基础设施得以完善 B.重视环境保护与治理,城市环境质量得到提高

C.常绿阔叶林 D.针叶林

C.城市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 D.城市文化建设得到快速发展

右图反映四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据此判断10~11题。 10.四国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1.图中②国最可能的是:

A.印度 C.日本

B.德国 D.中国

2010年5月5日以来,一波接着一波的罕见暴雨侵袭中国南方,各地洪水肆虐。从5月12日开始,湖南、广西、江西、广东等多个省份在

两个月内陆续遭遇十多次强降雨,一些城市出现严重内涝,其中广州市在半个月时间里,两次水漫全城。据此回答12~13题。

12.下列关于城市内涝的人为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极端天气现象增多 B.城市绿地增多 C.水泥地面增多 D.地下径流太少 13.下列解决城市内涝的措施,基本无效的是:

A.加强气象观测,增大数据收集量 C.强调绿色城市化和屋顶绿化 14.影响农作物分布最主要的自然因素是:

A.气候 B.土壤

15.决定下列农业生产选择的主导因素分别是

①华南的双季稻种植 ③吐鲁番盆地的瓜果生产

②宁夏平原的水稻种植 ④上海郊区的乳畜业 C.水源

D.地形

B.保持城市道路的畅通 D.加强城市排水工程建设关。

A.①热量 ②水源 ③光照 ④市场 B.①水源 ②地形 ③热量 ④市场

C.①地形 ②国家政策 ③土壤 ④科技 D.①土壤 ②热量 ③国家政策 ④地形 16.法国地中海沿岸和我国新疆都以出产葡萄著名,下列因素哪个与此关系最密切? A.夏季炎热干燥 B.灌溉水源不足 C.河谷地形 D.传统的种植经验 17.关于常见的天气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

A.锋面系统的降水区域与其前进方向一致 B.冷暖空气相遇的地区往往形成大风和阴雨天气

C.气旋的气流为由四周流向中心,中心气流为下沉,易成云致雨 D.反气旋控制的中心地带多大风 18.我国东部地区夏秋降水多,主要原因是:

A.普遍受西北季风影响 C.普遍受东北季风影响

B.受地形的影响

D.普遍受东南季风影响

19.城市热岛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城市上空多尘埃物质 B.城市绿地面积小

C.人类生产、生活释放大量的热量 D.人类活动排放大量的温室气体 下图为某地2009年人口迁移与年龄关系统计图,读图回答20~21题。

20.从图中判断,影响该地区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最可能是:

A.人口的老龄化

B.婚姻家庭

C.政治因素

D.经济因素

21.近几年,由于上述人口迁移带来的问题,说法错误的是:

A.加大了铁路等交通运输的压力 B.拉大了迁出地与迁入地的经济发展差距 C.缓解了迁出地的人地矛盾 D.给迁入地环境造成一定的压力 右图为黄河流域沿某纬线的局部地 区剖面图,读图回答22-23题。 22.按成因,太行山属:

A.褶皱山 B.断层山;

C.侵蚀成山 D.背斜成山

23.图中A地段靠近太行山麓的地貌类型是:

A.冲积扇 C.侵蚀洼地

B.河漫滩平原 D.丘陵

读下面“常州市工业分布状况图”,回答以下24~25题。

24.常州市工业分布的特点是:

A.分布在市区的边缘

B.都分布在盛行风的上风向,河流的下游 C.位于交通便利的市中心及其附近

D.散布于居民区和商业区之中

25.常州市工业的分布除具有上述分布特点外,还有一个明显的特点是尽量把工业布局在铁路线、公路线

和运输线河道附近,其原因是: A.便于工人上下班

B.便于购货人员就近定货

C.工业企业货物运量大,缩短运输线路可降低成本

/线/ ///////////////D.就近交通线路装运可节省工人的体力消耗 → 二、综合题(共50分) 第Ⅱ卷(地理部分) 1.阅读非洲大陆自然带分布图下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 (1)A洋流对大陆沿岸气候的影响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考号 (2)填出图中BCD地区的自然带与对应的气候类型。

B自然带_________________;气候类型_______________; C自然带_________________;气候类型_______________; D自然带_________________;气候类型_______________。 2.读下材料一和二,完成相关问题。(14分)

材料一:X国在2010年底的全国人口普查中,统计公布的 全国人口按年龄占的百分比分别为;0-14岁为34.5%;15-64岁

为51%;65岁以上为14.5%;国家人口总数为7003.2万人。城市人口占76.5%。

材料二:近年来,重庆采取多项措施,环境质量大为改观,据报道,:“2008年,重庆市主城区空气环境质量满足优良的天数达297天,占全年比例首次超过80%,比2000年多出110天。空气中主要污染物浓度显著下降,与1979年相比,空气中二氧化硫年日均浓度从0.56毫克每立方米下降到0.063毫克每立方米,下降幅度达89%。重庆市主城区雾天从多年平均的120多天降至50天。今年,重庆市主城区空气环境质量达到优良的天数有望达到300天”。

(1)结合材料一,将三类年龄所占比重在坐标图中用A点表示出来。

(2)材料一X国存在的主要人口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应该采取的人口政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重庆主城区二氧化硫浓度2008年与1979年相比有显著下降,你认为重庆市政府可能采取了哪些措施(至少答三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4)重庆市主城区雾天从多年平均的120多天降至50天。其主要原因是重庆市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减少了________________的排放量。

3.读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丙地的地质构造是: 。

(2)甲处的地形是 ,其成因为 。

(3)在图中②、③两处标出箭头,表示水汽运动方向,使它构成一个完整的水循环。该水循环按发生领域分类属于 循环。

4.下图为我国某县城规划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以下问题。(12分)

(1)此县城规划由于受_________地貌的制约,城市的地域形态呈______状。

(2)从城市三大基本功能合理布局考虑,图中的②③④最适合的是_________,①⑤⑥⑦最适合的是____________,⑩⒀最适合的是_____________。 (3)从环境保护考虑,要建绿化带,在城内图中用

高一月考地理选择题答案(每小题2分,共50分)

1 C 14 A

2 D 15 A 3 B 16 A 4 B 17 B 5 A 18 D 6 C 19 C 7 B 20 D 8 A 21 B 9 C 22 B 10 B 23 A 11 A 24 A 12 C 25 C 13 B 将绿化带的位置标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