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网络教育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
《保险学》复习题
一、选择
1. 投保人变更人身保险合同中的受益人时,须经(B )同意,否则变更无效。 A 受益人 B 被保险人 C 保险人 D 代理人
2. 承保被保险人依法对第三者依法应承担的赔偿责任的保险是(A )。 A 责任保险 B 信用保险 C 保证保险 D 人身保险
3. 保险企业为了稳定经营,对风险进行人为的事前预防,以减少损失,由此派生了保险的( C)职能。
A 损失补偿 B 经济给付 C 防灾防损 D 融资
4. 保险事故发生后,(C )有责任尽力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或者减少损失。 A 保险人 B 投保人 C 被保险人 D 受益人
5. 下列属于默示保证的是(D )。 A 某人从未生过病 B 室内不存放危险品 C 酒后驾车 D 船舶适航保证
6. 投保人和保险人约定保险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是(C )。 A 保险条款 B 保险金额 C 保险合同 D 暂保单
7. 保险合同成立后,保险人向投保人(被保险人)签发的正式书面凭证被称为(B )。
A 投保单 B 保险单 C 保险凭证 D 暂保单
8. 保险营销的内部环境是指与保险公司直接有关的市场营销环境,包括保险供给者、(C )、保险购买者、竞争对手、社会公众以及保险公司内部各部门。 A 保险经纪人 B 保险推销员 C 保险中介者 D 保险代理人
9. 人身保险的职能是( B )。 A 损失补偿 B 经济给付 C 防灾防损 D 融资职能
10. 以下属于财产保险综合险的除外责任的是(C )A 暴风、暴雨、洪水 B 火山爆发 C 堆放在露天或罩棚下的保险标的 D 崖崩
11. 如果(B )对保险标的不具有保险利益,签订的保险合同无效。 A 保险人 B 投保人 C 被保险人 D 受益人
12. 原保险人为了分摊已承保保险的危险而与再保险人签订的保险合同称为(A)。
A 再保险合同 B 原保险合同 C 重复保险合同 D 以上皆非
13. 根据保险人所负保险责任的次序,保险合同可分为原保险合同与(C )。
A 定值保险合同 B 补偿性合同 C 再保险合同 D 人身保险合同
14. 依立法形式分类,保险可分为(A )。
A 财产保险与人身保险 B 自愿保险与法定保险 C 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 D 普通保险与政策保险
15. 以下属于企业财产保险综合险附加险的是(C )。 A 暴风、暴雨、洪水保险 B 雹灾保险 C 盗窃险 D 雪灾、冰凌保险
二、名词解释
12. 1.近因原则是在风险与保险标的损失关系中,凡引起保险事故发生、造成保险标的损失的近因属于保险责任,保险人应负赔偿责任;近因属于除外责任,保险人不负赔偿责任。近因原则是通过判断保险事故与保险标的损失之间的因果关系,从而确定保险赔偿责任的一项基本原则。
2.最大诚信原则是指当事人要向对方充分而准确告知有关保险的所有重要事实,不允许存在任何虚伪、欺骗和隐瞒行为,否则保险合同无效。在保险实践中,具体含义是:保险合同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及合同有效期内,依法向对方提供可能影响对方是否缔约以及缔约条件的重要事实,同时绝对信守合同缔结的认定与承诺。否则合同无效甚至可以要求对方因受损害予以赔偿。
3.责任保险是指以被保险人依法应负的民事损害赔偿责任或经特别约定的合同责任作为保险标的的保险。保险人负责赔偿因被保险人的疏忽或过失造成第三者的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应负的经济赔偿责任。
4.财产保险是保险人对被保险人在其财产及相关利益发生保险责任范围内的灾害事故而遭受经济损失时给予补偿的保险。
5.保险合同是合同双方当事人围绕设立,变更,终止保险法律关系而达成的协议
6.运输保险是以处于流动状态下的财产为保险标的的保险,包括货物运输保险和运输工具保险。
三、 简答
1、财产保险与人身保险的区别。
1)保险金额的确定不同;2)保险金的给付不同;3)保险利益的确定不同;4)是否具有长期性,财产保险如火险等保险期间大多为1年,而人身保险大都为长期性保单,长则十几年、几十年或人的一生。;5)是否具有储蓄性 财产保险不具有储蓄性,人身保险,尤其是人寿保险,具有明显的储蓄性。
2.简述风险的特征。
风险的特征:客观性、损害性、不确定性、可测性、发展性
3.损失补偿保险在财产保险实务应用有哪些特例?
1)定值保险,所谓定值保险是指保险合同双方当事人在订立保险合同时,约定保险标的的价值,并以此确定为保险金额,视为足额投保。当保险事故发生时,保险人不论保险标的损失当时的市价如何,即不论保险标的的实际价值大于或小于保险金额,均按损失程度十足赔付。其计算公式为:
保险赔款=保险金额×损失程度(%)
在这种情况下,保险赔款可能超过实际损失,如市价跌落,则保险金额可能大于保险标的的实际价值。
2)重置保险,所谓重置价值保险是指以被保险人重置或重建保险标的所需费用或成本确定保险金额的保险。
为了满足被保险人对受损的财产进行重置或重建的需要,保险人允许投保人按超过保险标的实际价值的重置或重建价值投保,发生损失时,按重置费用或成本赔付。这样就可能出现保险赔款大于实际损失的情况,所以,重置价值保险也是损失补偿原则的特例。
4、简述最大诚信原则的内容。
最大诚信原则的内容主要通过保险合同双方的诚信义务来体现,具体包括投保人或被保险人如实告知的义务及保证义务,保险人的说明义务及弃权和禁止反言义务。
5、责任保险有何特征?
责任保险的特征是:
1、责任保险的标的不是人身,也不是有形的财产,而是投保人的财产赔偿责任,这种责任在实际进行赔偿
时即转化为物品或现金。
2、责任保险发生效果,以投保人应当向受害人支付赔偿金为条件。换一句话来说,受害人向投保人提出赔偿请求时,保险人才负支付保险金的义务。
6、保险商品交换具有哪些特点?认识这些特点有何意义?
保险商品交换的特点和认识:
(1)契约性。保险经营资本的独立化,掩盖了保险的本质,即被保险人之间的互助共济的分配关系,所见到的只是保险人和被保险人之间的契约交换关系。保险契约买卖是保险商品交换的唯一方式。
(2)期限性。投保人购买保单后,一方面开始观念上消费保险的使用价值,另一方面,他作为保险人的或有债权人直至保单的自然终止或履约终止。
(3)条件性。要求购买者(投保人)必须对投保标的具有保险利益。
(4)承诺性。不同于一般商品的实践性交易,保险商品交易是承诺性交易,即保险交易双方是以合同条款的形式来约定彼此的权力和义务。
四、计算
1、某业主将其所有的一幢价值为70万元的房子先后分别向甲乙两家保险公司投保一年期的火灾保险,甲公司的保险金额为30万元,乙公司的保险金额为40万元。假定在此保险有效期内,房子发生火灾损失50万元,若按照顺序责任分摊方式,甲乙两公司应如何分摊赔偿责任?
顺序责任分摊方式即有先出单的保险人首先负责赔偿,后出单的保险人只有在承保的标的损失超过前一保险人的承保的保额时,才一次承担超出的部分。所以甲公司应赔偿30万元,乙公司应赔偿50-30=20万元。
2、某业主将其所有的一幢价值为70万元的房子同时向甲乙两家保险公司投保一年期的火灾保险,甲公司的保险金额为60万元,乙公司的保险金额为40万元。假定在保险有效期内,房子发生火灾损失50万元。若按照比例责任分摊方式,甲乙两公司应如何分摊赔偿责任?
比例责任分摊方式即各保险人按其所承保的保险金额与总保险金额的比例分摊保险赔偿责任
其计算公式为: 各保险人承担的赔款=损失金额× 各保险额/保险金额总和
则甲公司应赔偿:50×60/(60+40)=30万元;乙公司应赔偿:50×40/(60+40)=20万元。
五、案例分析
2001年1月17日晚8时左右,某中专学校的学生吴某由市内返回学校,突然一辆中巴车从后面将他撞倒,当即便被人送往医院抢救。经当地的交通管理部门裁决,此次事故是由于中巴车刹车系统出了故障而导致的,车主负有全部责任。吴某住院期间的医疗费共计4500元,车主全部承担了,吴某由于被撞后落下轻度残疾,车主又另行支付了残废补助金2万元。 吴某所在的学校在事故发生前已为在校的全体学生投保了学生意外伤害保险及附加医疗保险,每人保额5000元。在车主已经支付了伤残金和全部的医药费后,保险公司是否还要履行支付医疗费和伤残保险金的义务?为什么?
案例分析:一、吴某投保的是学生意外伤害附加医疗险。它以被保险人遭受意外伤害或因伤害而致残、致死为保险事故,当保险事故发生时,由保险人按合同规定给付保险金的人身保险;二、本案中,吴某在保险期限内遭受了意外伤害致残,因此保险公司不能因为车主已经付了伤残金而拒付,而是应根据实际情况及伤残程度在保险金额限度内给付保险金;三、保险公司不必赔付医疗费。附加医疗保险承保的对象不是遭受意外伤害的人;而是保障支付发生意外事故让被保险者所花费的医疗费用。它是一种费用损失保险,属有限责任。即对医疗费用可以计算,可以充分赔偿,根据其性质,保险公司只能负责被保险人的实际医疗费用,且不允许被保险人额外受益。
吴某的医疗费用既然已从致害方如数获得足够补偿,就不能以“人身无价”为理由再向保险公司索要医疗
费。如果吴某因致害方无力承受该笔医疗费,吴某有权向保险公司申请支付。保险公司在支付这笔医疗费时,应要求吴某把向第三者即车主方请求的医疗费追偿权转让给保险公司,由保险公司对第三者追偿。即人身保险的被保险人,因第三者的行为遭受伤害需要治疗的医疗费,是适用追偿原则的。
结论:案中的吴某可以获得保险公司给付的伤残金,而不能向保险公司再去索要医疗费。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