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道真至瓮安高速公路流河渡至陆家寨段
TJ17标段
环 水
保精品文档,你值得期待
自 查 报 告
道安高速公路TJ17标项目部
二0一四年四月
环水保自查报告
根据湄潭县环保局对我项目的环水保要求,我项目部组织人员对本标段的环水保进行自查,自查报告如下:
1、 自2013年8月工程开始建设以来,项目部高度重视,迅速部署,严格执行了环水保“三同时”制度,对项目水土保持工作不断检查,发现问题立即进行整改。
2、项目部加强对环水保思想的宣传教育,施工管理人员牢固树立环水保意识,确保所有施工处严格按有关文件要求进行环水保施工;坚持水土保持、环境保护从我做起。
3、项目部已建立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的保证体系,明确组织机构及人员职责,并把环水保工作纳入考核,有效、持续推动环水保工作的有序开展。
4、施工生活、生产区污水处理系统未发生各类生产污水直接排放;生产垃圾已按不同种类分开弃置。
5、施工便道排水沟结合地形和既有排水系统连接完好,同时组织专人进行清理,保证水流畅通。
6、临时设施和路基土石方临时租用土地用后恢复原状,施工完的边坡及时进行绿化,以免水土流失污染环境。
7、施工期间工地清洁,保持经常洒水以控制扬尘;在施工场地未没有焚烧有毒、有害物质,避免有毒、有害气体污染大气。
8、砼搅拌站设置沉淀池,使清洗机械和运输车的废水经沉淀、降解、分离达到排放标准后排放,亦可回收用于洒水降尘。
9、加强对生产区、生活区的环水保监督检查,对需及时修建弃碴场和排污设施的处所,督促施工单位及时修建,满足施工环水保要求。
10、加强对施工处所绿化工作监督,需种树或撒播草籽的及时进行栽种、撒播;
11、在湄江河大桥的河两岸分别设置一处事故池,防止发生事故时,污水污染水源。
12、工程开工1年以来,没有任何群众投诉反映的污染问题的情况。
在施工过程中可能引起的环境问题及对环境问题采取的相应措施。
1、水源的污染
本工程施工过程中生活污水的不规则排放、生产施工用废水、废浆的随意排放、施工机械检修时产生的废油不集中回收随处乱倒等因素,均可导致对水源的污染。
1.1
采取的措施
搅拌站合理设置系统沉淀池,产生的废水废浆通过排污管排至系统沉淀池,经过沉淀后把清水经排污管路抽排到系统排水沟,沉淀物及时清理装袋,约够轻型卡车一车时,转运至指定渣场。
2、水土流失
工程施工过程中的乱砍、乱挖、乱弃,生活区和施工场地排水不畅、边坡护坡不利,弃渣场施工、管理和维护不到位,工程完工后的清理和恢复不彻底,施工废弃物的处理不规范等,均可能造成水土流失和环境的恶化。
2.1采取措施
(1)、规范施工过程中边坡支护的防护措施,减少疏松地面和危石的裸露时间,作好边坡水土流失防护措施。
(2)、加强管理,建立相应的管护制度。 3、大气污染
施工生产过程中开挖爆破产生的硝烟、拌和系统水泥灰尘、交通运输车辆运输时引起的道路扬尘、施工重型机械和运输车辆排放的尾气等,均可导致对大气的污染。
3.1采取措施
施工区域,安排人员每天定时打扫路面,以保持路面清洁。干燥天气,每天安排洒水车对场内施工道路、施工场地进行洒水,以使施工区不扬尘,避免扬尘对周围环境空气的污染。
4、噪音污染
本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发动机的轰鸣及汽笛、开挖爆破、开挖钻机的钻孔、混凝土拌和、混凝土浇筑和其它施工工厂生产等作业的声响都会给周围生活环境造成噪音污染。
4.1采取措施
控制噪声污染的有效途径有三个:降低声源噪声,限制声传播和阻断声接收。
(1)噪声源控制
①在生活区附近路段设标志牌,注明:夜间时速小于20km/h,禁止鸣笛。
②采用符合环保要求的低噪声设备和工艺,降低源强。
③开挖钻机、混凝土拌和系统等高噪声机械安装降噪设备,振动大的机械设备使用减振机座降低噪声,加强设备的维护和保养,保持机械润滑,尽量减少高噪声机械设备的使用时间,从根本上降低源强。
④ 夜间22:00~次日7:00避免露天爆破。 (2)传声途径控制
采用隔声材料建隔声操作室和隔声值班、休息室,并在房间内表面装饰多孔性吸声材料。
(3)施工人员个人防护措施
正确佩戴个人防护用具。 5、生活垃圾污染
施工生产和生活过程中的废弃物、生活垃圾、厕所排污物等均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5.1采取措施
(1)生活区的厕所、公共浴室的废弃物都必须经化粪池处理,区内的生产生活垃圾集中堆放,及时清运处理。组建专业队伍负责生活区和生产区的卫生清洁工作。
(2)食堂环境清洁整齐,配备防蝇、防鼠、防尘、防蟑螂的设施或药品,配置洗涤、污油水排放及垃圾存放设备;发生食物中毒,及时向当地卫生防疫部门报告,做好食物中毒的调查与治疗。
(3)在施工办公、生活营地配备垃圾桶,生活垃圾分开收集并及时运送到指定的弃渣场。
道安高速TJ17标项目部 二〇一四年四月二十八日
X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