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 题序 第一题 得分 第二题 第三题 第四题 第五题 第六题 总分 一、填空(20分) 1、计量比较少的液体,用( )作单位,计量比较多的液体,用( )作单位。
2、在括号里填上“升”或“毫升”。
一瓶牛奶的容量大约是250( ),小强家的电热水器能盛水50( )。 3、在 里填上“﹥”、“﹤”或“=”。
950毫升 1升 3升 3000毫升 2升20毫升 2002毫升 4、等边三角形的一条边长6厘米,这个等边三角形的周长是( )厘米。 5、28×312的积是( )位数,积的最高位在( )位。 6、25的120倍是( ),18个270是( )。
7、1瓶“天浩圆”酱油500毫升,20瓶这样的酱油有( )毫升,合( )升。 8、如果把算式368+279÷19×5改变运算顺序,改变成先算除法,再算加法,最后算乘法,那么算式应该是( )。 9、找一找,填一填。(填序号)
图形 是锐角三角形。 图形 是直角三角形。 图形 是钝角三角形。
10、学校气象小组在一周内测得同一时间的气温分别是14℃、12℃、8℃、7℃、
18℃、11℃、16℃,这一周中这一时刻的平均气温是( )℃。
11、A、B、C、D四人,每两人互通一次电话,一共要通( )次电话。 二、判断题(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5分)
1、18×250,积的末尾只有1个0。…………………………………( ) 2、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 )
3、39×217和217×39的结果一样。…………………………… ( ) 4、用0、3、5三个数字一共可以组成6个不同的三位数。…… ( ) 5、一个三角形中,最多只能有一个锐角。……………………… ( )
三、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5分) 1、下面三组小棒,不能围成三角形的是( )。
3厘米 4厘米 3厘米
3厘米 4厘米 3厘米
① ② ③
5厘米 4厘米 6厘米
2、家用电水壶大约能盛水( )。
①4毫升 ②4升 ③40升 3、下面的算式中,先算乘法的是( )。
①600÷2×20+10 ② 600÷2×(20+10) ③600÷(2×20+10) 4、5×3÷5×3的结果是( )①25 ②9 ③1 5、小猴要给一块地围上篱笆,( )的围法更牢固些。
① ② ③
四、计算能手(35分)
1、直接写出得数(8分)
120+306= 45×20= 20×400= 560÷80= 10×800= 385-99= 750÷5= 24×50= 2、竖式计算并且验算(6分)
17×409= 190×40= 816×48=
3、计算下面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18分)
32×125 15×(41-17)÷30 57×101-57
42×29+42×71 618-80÷2×5 420÷[(205-198)×4 ]
3、列综合算式计算(4分)
①65加上28乘15的积,结果是多少?
②210与150的和除以它们的差,商是多少?
五、动脑动手(9分)
1、画出下面每个图形底边上的高(4分)
3、在点子图上按要求画图(2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①有一个角是直角的等腰三角形 ②等腰梯形
底
底 2、量出下面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各是多少毫米(3分)
上底是( )毫米; 下底是( )毫米; 高是( )毫米。
六、解决问题(25分)
1、 王大叔家养了96只鹅,比养的鸭少24只,养的鸡是鹅、鸭总只数的3倍,王大叔家养了多少只鸡?(5分)
200米,3天可以修完。实际每天修2、一个修路队要修一条路,计划每天修
了150米,实际用了多少天?(4分) 3、
足球每个98元 篮球每个76元 带1000元够买4个足球和8个篮球吗?(4%)
4、工人王师傅每小时加工45个零件,李师傅每小时加工52零件。如果他们都 工作一天(按8小时计算)。王师傅这一天比李师傅少加工多少个零件?(4分)
5、先看看表,再列式算一算,最后把数填在( )里。(4分)
全月一共用水280吨 上半月15天 下半月16天 平均每天用8吨 平均每天用( )吨 6、下面是一张火车硬卧票价表:(4分)
路程(千米) 671~700 票价(元) 156 701~740 163 861~900 191 1551~1600 310 北京到长沙有1587千米,在旅行社工作的丁叔叔预定了30张北京到长沙的火车硬卧票,每张需交手续费5元,一共需付多少元?
附:
数学学习方法总结
一、多看:主要是指认真阅读数学课本。把课本当成练习册。一般地,分以下三层次:1。课前预习阅读。预习课文时,要准备一张纸、一支笔,将课本中的关键词语、产生的疑问和需要思考的问题随手记下,对定义、公理、公式、法则等,可以在纸上进行简单的复述,推理。重点知识可在课本上批、划、圈、点。这样做,不但有助于理解课文,还能帮助我们在课堂上集中精力听讲,有重点地听讲。 2。课堂阅读。预习时,只对所要学的教材内容有一个大概的了解,不一定都已深透理解和消化吸收,因此有必要对预习时所做的标记和批注,结合老师的讲授,进一步阅读课文,从而掌握重点、关键,解决预习中的疑难问题。 3。课后复习阅读。课后复习是课堂学习的延伸,既可解决在预习和课堂中仍然没有解决的问题,又能使知识系统化,加深和巩固对课堂学习内容的理解和记忆。一节课后,必须先阅读课本,然后再做作业;一个单元后,应全面阅读课本,对本单元的内容前后联系起来,进行综合概括,写出知识小结,进行查缺补漏。
二、多想:主要是指养成思考的习惯,学会思考的方法。思考是学习数学必须具备的能力。在学习时,要边听(课)边想,边看
(书)边想,边做(题)边想,通过自己积极思考,深刻理解数学知识,归纳总结数学规律,灵活解决数学问题,这样才能把老师讲的、课本上写的变成自己的知识。
三、多做:主要是指做习题,学数学一定要做习题,并且应该适当地多做些。做习题的目的首先是熟练和巩固学习的知识;其次是初步启发灵活应用知识和培养思考的能力;三是融会贯通,把不同内容的数学知识沟通起来。在做习题时,要认真审题,认真思考,应该用什么方法做?能否有简便解法?做到边做边思考边总结,通过练习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四、多问:怎样才能发现和提出问题呢?第一,要深入观察,逐步培养自己敏锐的观察能力;第二,要肯动脑筋。发现问题后,经过自己的思考,问题仍得不到解决时,应当虚心向别人请教,向老师、同学、家长,向一切在这个问题上比自己强的人请教。不要有虚荣心,不要怕别人看不起。只有善于提出问题、虚心学习的人,才有可能成为真正的学习上的强者。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xiaozhentang.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