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智慧——读《三国演义》心得札记
什么是智慧?智慧是顾全大局的高瞻远瞩;智慧是拿得起,放得下的人生境界,智慧更是能预见未来的远大谋略!
《三国演义》里就有这样一位神机妙算,才高八斗的智者——诸葛亮。诸葛亮,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此人足智多谋,才华横溢,虽无张飞之猛,也无关羽之勇,但是他的智谋却是天下无双,无人能及的。他曾经草船借箭,以区区几支草船就解决了蜀吴箭只不足的一大难题;他曾巧借东风,火烧赤壁,使得曹军惨败,落跑华容道;他也曾弥天大勇摆下空城计,谈笑间让司马懿悻悻而去……
读完《三国演义》全书,在我脑海里挥之不去的就是两个字——“智慧”。如果,诸葛亮没有天下大事了然于胸的本事,怎会引来刘备的三顾茅庐;如果,诸葛亮没有纵横百家的才华有怎能舌战群儒;如果,诸葛亮没有安邦定国的伟才,刘备有怎能把刘禅托孤与他,称之为“相父”。这就是智慧让诸葛亮成功的根本原因所在。
纵观古今有许多智慧故事广为流传:孙膑围魏救赵,田忌机智赛马,西门豹巧惩官绅……不胜枚举。我们伟大的毛主席更是一位有超凡智慧的领袖。197年中美两国元首会晤,美国总统尼克松总是想把话题引到中美局势上。但是,毛主席却是四两拨千斤地说:“我们不谈政治,只谈哲学。”。会谈在毛主席幽默轻松的环境下进行,从而缓解了两国的紧张关系,改变了世界格局。
智慧是文化的积淀;智慧是经验的结晶;智慧更是我们挑战未来的财富!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