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ST工艺脱氮影响因素对氨氮去除率的影响
CAST工艺脱氮影响因素对氨氮去除率的影响
刘涛
s杜泽臣s张霞2
(1.包头市环境监控与应急指挥中心,内蒙古014060;2.包头市腾顺达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内蒙古014030)
摘要:针对土右旗污水处理站CAST工艺脱氮效果不理想、出水氛氮不达标的现象,对脱氮的主要影响因
素曝气时间、溶解氧(DO)、污泥回流比、排水比进行了试验研究,通过结果分析得出,曝气时间3h,DO 3mg/L,污泥回流比50%,排水比1/3时氨氮的去除率为95%,脱氮效果好,可以达到国家出水排放标准。
关键词:CAST工艺;脱氮影响因素;去除率中图分类号:X7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72X(2017)01-0091-04
DOI:10.16647/j.cnki.cnl5-1369/X.2017.01.023
Influence of denitrification factors on the ammonia nitrogen removal rate in CAST process
Liu Tao1, Du Zechen1, Zhang Xia2
(1. Baotou city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and emergency command center, Inner Mongolia 014060;
2. Baotou city Tengshunda engineering consulting co., LTD, Inner Mongolia 014030)
Abstract : In allusion to the phenomenon that the denitrification effect is unideal and the effluent ammonia nitrogen is substandard in the CAST process of wastewater treatment plant in Turned Right Banner sewage treatment station, main influencing factors of denitrification such as aeration time, dissolved oxygen(DO), sludge reflux ratio and drainage ratio were researched. The analysis results show that the ammonia nitrogen removal rate is 95% and the denitrification effect is favorable when the aeration time is 3h, the DO is 3 mg/L, the sludge reflux ratio is 50%, and the drainage ratio is one-third, and the effluent can meet the national discharge standard.
Key words: CAST process; Denitrification factor; Removal rateCAST工艺是在ICEAS基础上开发出来的一种改
水处理厂,该厂位于包头市萨拉齐镇东南瓦窑滩滞 洪区。该污水处理站主要接纳萨拉齐镇、支柱产业 园区和山格架化工园区产生的生活排水,服务面积 达20km2,可服务近10万人。一期工程设计规模2X 105 m3/d,远期5x 1〇5 m3/d。该项目于2007年10月开 工建设,2009年12月竣工并通过工程验收,2010年4 月投人试运行,2010年10月通过环保验收。
进型SBR循环式活性污泥法工艺[1]。CAST工艺由预 反应区和主反应区构成,在污水处理过程中按进水 曝气、沉淀、滗水、闲置四个阶段循环进行。CAST工 艺具有处理效率高、耐冲击负荷、运行费用低、占地 少、投资省等优点[2]。
1工程概况
土默特右旗污水处理站是土默特右旗第一座污
2试验部分
HUANJ1NGYUFAZHAN
91 ^
环境与发展
监测与分析
JIANCEYUFENXI
2.1试验装置
装置如图1所示,采用铁皮制成,长90cm,宽 30cm,髙40cm,有效水深36cm,总有效容积97.2L。 试验装置分为预反应区和主反应区两部分,预反应 区和主反应区容积比例为1:8,在主反应区和预反应 区底部有小孔相连。在预反应区底端安置一个搅拌 器,主反应区底部设有曝气管和曝气头,曝气量的大 小可以通过曝气设备进行调控。CAST池主反应区的 混合液通过潜水泵回流到预反应区。在出水端设置 有刻度标线,并
自
1.CAST池2.排水口 3.曝气机4.曝气管5.污泥回流泵6.回流
管7.进水池8.进水泵9.进水管
图1 CAST系统示意图
上到下在距有效高度9cm、12cm、
14.4cm处做好标线,分别对应排水比1/4,1/3,1/2.5。 排泥通过曝气时将泥水混合液一起排出,实现排 泥。在试验过程中,进水、曝气、沉淀、排水四个阶段 的时间可根据不同试验要求,由人工自行调节。
2.2试验进水水质
对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连续监测,进水水质情 况如表1所示。
表1污水进水水质
项目范围
平均值
2.3
COD206-410298
B0D595-287190
nh3-n
TP2.3-11.73.11
—迸水-■一出水免见去除率
SS73〜200137
23 〜6853
分析方法
NH3-N的分析方法采用国家规定的标准测定方
法[3]: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
3脱氮影响因素结果与讨论
影响CAST工艺效果的影响因素有许多,如:曝 气时间、DO、污泥回流比、排水比、进水C/N比、污泥 龄SRT、污泥负荷等。定量地去研究分析各个因素对
CAST工艺去除污染物质所产生的作用是提出最优化
取样次数
图1曝气时间对NH3-N去除的影响
如图1所示,曝气2h时,出水氨氮变化范围为5.9~8.6mg/L,平均去除率为84.0%;曝气3h时,出水 氨氮变化范围为5.2~8.0mg/L,平均去除率为87.1%; 曝气4h时,出水氨氮变化范围为4.0~9.5mg/L,平均去 除率为87.2%。不同曝气时间对NH3-N的处理效果 一定的影响,3个阶段内出水的氨氮都能够达标,曝 气3h和曝气4h时的去除效果好于曝气2h阶段。从 节能降耗的方面考虑,建议曝气时间控制在3h〇 3.2溶解氧
DO的控制非常重要,通过对DO的控制可以实
运行控制参数的基础。3.1曝气时间
曝气时间在污水生物脱氮处理过程中有着很重 要的作用,合理的曝气时间,对处理效果和运行成本 又重要的意义[4]。曝气时间试验选取2h,3h,4h。在 试验期间,其他主要参数为:MLSS为2500-3500 mg/
L, SV3。%为 24%~37%,排水比为 1/3, DO 为 3.5~4.5 mg/L〇隔一个周期取一次样,取6个样进行分析。
► 92 HUANJINGYUFAZHAN
现髙效的同步硝化和反硝化,在曝气阶段使主反应 区处于好氧状态进行硝化;同时在活性污泥絮体内 部,DO向其中扩散受到限制而呈现缺氧状态,而浓度 较髙的硝酸盐氮则能很好地渗透到絮体内部进行反 硝化,从而实现同步硝化与反硝化;而且生物除磷也 要求适当控制DO浓度。DO试验选取2 mg/L, 3 mg/
L,4 mg/L三种,曝气时间为3h,其他参数不变,每一
梯度取6组数据进行分析。
9V(80X
皆700 (60)
%%
>im/叢
#
K滅
K
取样次数
图2 DO对NHHV去除的影响
如图2所示,溶解氧为2.0mg/L时,出水氨氮变化
范围为7.1~8.9mg/L,平均去除率为84.7%;溶解氧为 3.0mg/L时,出水氨氮变化范围为6.4~8.0mg/L,平均 去除率为87.6%;溶解氧为4.0mg/L时,出水氨氮变化 范围为6.2~7.0mg/L,平均去除率为88.8%。3种情况 下,出水氨氮都在出水指标范围之内,平均去除率在 溶解氧为3.0mg/L和4.0 mg/L时要好于2.0mg/L。因 此从节能和经济的角度考虑,建议曝气阶段溶解氧 值达到3.0mg/L。3.3污泥回流比
回流具有稳定和调节进水水质和水量波动,改 善进水水质状况,增强系统的抗冲击能力。污泥回 流可以调节预反应区污泥浓度,释放磷,提高脱氮效 率以及抑制污泥膨胀。污泥回流比试验选取无回 流、50%、100% 三种。
十进水+
出水+氨氮去除率
8o
6o8%
(
6%%)/4
o4%« a2%费
-2oK 0%
oM
职祥次数
图3污泥回流比对NHS-N去除的影响
CAST工艺脱氣影响因素对氨氮去除率的影响
如图3所示,无回流时,出水氨氮变化范围为 2.6~5.0mg/L,平均去除率为94.4%;回流比为50%时, 出水氨氮变化范围为1.8~3.3mg/L,平均去除率为 95.5%;回流比为100%时,出水氨氮变化范围为1.2~ 3.5mg/L,平均去除率为95.51在没有回流的情况 下,氨氮的去除率低于有回流的情况,结合经济效益 分析,最佳污泥回流比建议为50%〇 3.4排水比
排水比对CAST工艺等序批式污水处理工艺都
是一个很重要的控制参数,它直接影响整个处理工 艺抗冲击负荷的能力。排水比越小,每个周期的进 水量越小,相应的负荷就会越小,CAST工艺的抗冲击 负荷的能力就越强,出水水质就会更稳定,而且出水 水质也会更佳;反之,排水比越大,每个周期的进水 量越大,负荷也就越大,CAST工艺对水量水质的调节 能力就越弱。但是,排水比过小,池体的容积利用率 就不高,处理进水水量过小,处理效率低,处理成本 上升[5]。试验选取排水比为1/4、1/3、1/2.5,即水位 3 lcm、28cm、25.6cm的情况进行试验。
+
进水—出水+氨氮去除率
1
0o 1(V 8o i3
9OH3 S 6o/5
4o8ow# S
2o7W
OH霜C6g
取样次数
图4棑水比对NHt-N去除的影响
如图4所示,排水比为1/4时,出水氨氮变化范围 为2.4〜4.1mg/L,平均去除率为95.4%;排水比为1/3 时,出水氨氮变化范围为3.6~6.4mg/L,平均去除率为 92.3%;排水比为1/2.5时,出水氨氮变化范围为6.5~
11.3rag/L,平均去除率为85.5%。氨氮的去除率随着 排水比的增大而逐渐减小,但出水都能够达标。可 以看出CAST工艺具有很强的抗冲击负荷能力,因 此,从处理成本和处理效率考虑,在满足出水达标的 情况下,可以适当提高排水比的值。
4结论
HUANJINCYUFAZHAN 93 ^
环境与发展
监测与分析
JIANCEYUFENXI
(1)
曝气时间和溶解氧对氨氮的去除有较大影 [2]
许晓霞,王建中,李少锋等.民乐县污水处理厂CASS
响,3h曝气时间和DO控制在3~4mg/L范围内出水可以稳定达标。
(2) 果。
(3)
工艺设计及运行效果分析[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版),2012,4:74-77.
污泥回流的存在,可以提高氨氮的去除效
[3] 国家环境保护局,《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编委会.
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随着排水比的减小,处理效果上升,说明了
2002,12:88-90.
[4]
宋桂杰,张韵.CASS工艺中曝气系统节能技术探讨
CAST工艺具有良好的抗冲击负荷能力。但过小的排
[J].给水排水,2009,35(增刊):67-72.
[5]
文敏,刘苗苗.充水比对CASS工艺处理污染物效果
水比,处理水量就少,污水处理厂运行起来就不经济。参考文献
[1]田立江,姚志彬.SBR工艺与CASS工艺的比较[J]. 江苏环境科技,2003,16(2) :14-15.
影响的研究[J].工业用水与废水,2010,2:46-48.
收稿日期= 2016-12-26
作者简介:刘涛(1980-),男,中级工程师,主要从事环境 应急与监控和对污染企业的监察工作.
(上接90页)
叠加,实现多模型、全过程的协同分析[8]。
与矿山测量专委会年会论文精选[C].中国测绘地理信息学会 矿山测量专业委员会:,2014:7.
[4]
刘丽,刘清,王体健,朱小祥.贵州生态环境的遥感调
4结论
本文以地表环境监测的主被动遥感数据协同处
查及动态监测[A].中国气象学会农业气象与生态学委员会 [C].中国农科院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2009:10.
[5]
叶宝莹,白中科,包妮沙.矿区土地复垦遥感动态监
理框架作为切人点,对地表参数反演与关联方式进 行探讨。从而得出:主被动遥感数据的协同方式主 要是以光学数据作为利用手段,以地表环境作为主 要监测目标,以协同作业的形式进行目标识别,实现 了地表环境的多角度分析。参考文献
[1]
测体系构建[A].纪念中国农业工程学会成立30周年暨中国 农业工程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中国农业工程学 会:,2009:5.
[6]
行敏锋.生态脆弱区植被生物量和土壤水分的主被
动遥感协同反演[D].电子科技大学,2015.
臧思聪,李言青,蔡雅薇,皮德常.基于大气遥感的地
[7] 陈垦.客户端聚合服务的协同机制在动态遥感监测
震异常特征规律和地震预报模型[A].中国统计教育学
中的应用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4.
会.2015年(第四届)全国大学生统计建模大赛论文[C].中国
[8] 喻忠伟.基于BP人工神经网络和Radarsat-2遥感影
统计教育学会:,2015:22.
像的土壤墒情监测研究[D].郑州大学,2013.
[2] 于燕.基于ArcEngine的遥感旱情监测[A]..水与
收稿日期= 2016-11-23
水技术(第6辑)[C]. : ,2016:4.
作者简介:潘伟(1981-),男,汉族,江苏泰兴人,工程师,
[3] 汪云甲,王坚,黄翌,田丰,陈国良.矿区地表灾害多
本科,主要从事环境监测、环境信息管理与研究.
源监测分析若干关键技术及其应用[A]. 2014工程测量分会
► 94 HUANJINGYUFAZHAN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