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阑尾炎手术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急性阑尾炎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3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急性阑尾炎患者共63例,对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并总结手术治疗经验。结果 所有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后均痊愈,治疗有效率为100%。患者的术后恢复时间为2~6 d,平均术后恢复时间为(4.1±0.6)d;发生手术切口感染患者2例,尿路感染患者2例,切口裂开1例,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7.9%,经抗生素等对症治疗后均恢复良好。无1例患者发生肠瘘。结论 临床上采取手术疗法对急性阑尾炎患者进行治疗,具有较高的治疗有效性和安全性。
标签:急性阑尾炎;手术疗法;临床疗效
急性阑尾炎是临床上发病率较高的急腹症,病情具有突发性、发展速度快的特点,临床上多采取手术疗法进行治疗[1]。为了进一步探讨手术对急性阑尾炎的治疗效果,现选取2013年3月~2014年3月于我院就诊的63例急性阑尾炎患者,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于2013年3月~2014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3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分析对象。所有患者均经血常规检测和B超诊断后确诊,均表现出腹胀或反跳痛症状。入选患者中男性患者34例,女性患者29例;患者年龄23~57岁,平均年龄(41.6±2.3)岁;发病时间为27~63 h,平均发病时间为(46.1±2.2)h;患者的病症类型为:单纯性阑尾炎15例,化脓性阑尾炎27例,阑尾穿孔21例。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取手术方式进行治疗,治疗步骤可分为:①术前进行常规胃肠减压等药物治疗,处理完毕后给予连续硬膜外麻醉,并根据患者的病情确定手术类型,化脓性阑尾炎患者应首先吸进脓液;②于右下腹部行斜行切口,渗液清理完毕后进行病灶定位,确定阑尾部位后进行动脉分离,再行动脉结扎和阑尾切除;③切除完毕后对残端进行常规消毒处理,并行残端荷包缝合,系膜较短患者可将阑尾残端直接留置于腹腔内;系膜较长患者则可直接将其覆盖于阑尾残端;④使用内置引流管进行引流,并进行手术创口缝合。
1.3观察指标[2] 将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术后恢复时间及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指标。
2结果
本次研究中共选取63例急性阑尾炎患者,所有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后均痊愈,治疗有效率为100%。患者的术后恢复时间为2~6 d,平均术后恢复时间为(4.1±0.6)d。63例患者中发生手术切口感染患者2例,尿路感染患者2例,切
口裂开1例,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7.9%,经抗生素等对症治疗后均恢复良好。无1例患者发生肠瘘。
3讨论
3.1致病原因分析 临床经验表明,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表征主要有:①腹部痛感逐渐加重,初时痛感部位具有不确定性,随着病情的加重,痛部逐渐移至右下腹部;②初期患者可能表现为腹泻、恶心、低热等临床表征;③急性发作患者的肠鸣音消失[3]。但在实际诊断过程中部分患者的临床病征不明显,极易出现误诊现象,导致最佳治疗时机的延误,可能会进一步恶化发展为腹膜炎。因此在诊断过程中应联合血常规检查、腹腔穿刺等其它辅助方法进行确诊,急性阑尾炎患者的血白细胞含量会发生明显增高,诊断准确性较高。
对急性阑尾炎的致病因素进行分析可知,细菌感染及阑尾阻塞是主要致病诱因[4]。①管腔阻塞致病:阑尾结构呈细长管道状,其中一端为盲端,另一端与盲肠相接;若管腔内由于分泌物的累积而引发阑尾阻塞,进而导致管腔内压上升,影响到人体的正常血运情况,进而使血白细胞含量发生变化,引发急性阑尾炎。②细菌感染致病:盲肠内及阑尾腔内的大肠杆菌及其它类型的厌氧性细菌,均可通过损伤后的阑尾粘膜,进入管腔内部结构而引起感染。③消化功能障碍及遗传:腹泻等消化功能障碍现象也会引起阑尾部位肌肉、神经或血管发生异常痉挛,可能导致阑尾粘膜受损,进一步增大感染几率,导致阑尾炎;遗传因素也是引发急性阑尾炎的主要因素。
3.2手术治疗的注意事项 根据患者的病情特征,可将急性阑尾炎分为单纯性阑尾炎、化脓性阑尾炎、坏疽性阑尾炎及阑尾穿孔[5]。相较于药物保守治疗而言,手术治疗的应用范围更为广泛,可有效促进患者的病情恢复。本次研究结果表明,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有效率为100%,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可能性为7.9%,术后恢复时间为(4.1±0.6)d。在对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时,应充分考虑病情类型。单纯性阑尾炎的手术适用范围最为广泛,大多数术式均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化脓性及坏疽性阑尾炎在进行手术时,首先应清理脓液和坏疽部分,再按照一般手术步骤进行治疗,并于术后采取内置引流管引流;在手术过程中应首先做好阑尾系膜的处理工作,随后进行阑尾切除。
进行手术治疗时应注意:①手术前应做好患者的心理安抚工作,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术前加强生命体征值的监测,按照患者的身体状况给予抗生素、胃肠减压等药物治疗;合并有其它并发症的患者应适量增加输血量,并加强术中体征的监测,如合并高血压患者应在手术过程中注意监测患者的血压变化水平。②手术过程中应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酌情采取短时间辅助吸氧,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6];③在分离阑尾组织与其它正常组織时,应确保动作温柔、细微,最大限度地降低手术过程中对周边组织的损伤;④进行手术切口缝合前,应使用生理盐水+庆大霉素溶液冲洗腹腔,有效预防腹腔粘连的发生,⑤置管缝合后应加强缝合部位的无菌处理,嘱护理人员定期换药,在换药过程中应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尽可能地降低患者发生术后感染的几率;⑥若患者由于年龄过小、合并有严重并发症等原因,导致身体状况无法接受手术治疗,或腹痛时间>4 d,按压腹部有明
显包块状物质的患者,不宜采取手术治疗。
3.3总结与展望 另外,随着腹腔镜技术的不断优化和医学水平的逐步提升,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的应用范围正逐渐扩大。相较于传统的开腹阑尾切除术而言,LA具有手术切口小、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等优点。因此,应加大腹腔镜阑尾切除手术的应用范围,并不断对手术经验进行总结,进一步提高急性阑尾炎患者的手术疗效。
综上所述,使用手术方式治疗急性阑尾炎,具有良好的治疗有效性和治疗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曾建波.急性阑尾炎患者50例手术治疗临床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25):143.
[2]吴执学.36例急性阑尾炎手术效果观察[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3,7(6):69-70.
[3]黄仲昭.急性阑尾炎手术治疗效果分析[J].医学信息,2012,25(12):205-206.
[4]赵斌学.54例急性阑尾炎手术治疗临床效果分析[J].健康大视野,2013,21(6):452-453.
[5]程安国.急性阑尾炎患者34例的临床诊治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4,(10):122-123.
[6]张刚.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科学,2012,02(6):149-15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