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小侦探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安徽认识学习报告

安徽认识学习报告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中 国 矿 业 大 学

本科生实习报告

姓 名: 董 广 学 号: 15115471 学 院: 艺术与设计学院 专 业: 艺术设计

2012年 7 月 12 徐州

目 录

1 安徽实习总结················································3 2 安徽宏村之诗情画意··········································6 3 安徽宏村之风水谜············································8 4 安徽西递之村古民居··········································10 5 安徽卢村之精湛木雕··········································12

- 2 -

1 安徽认识学习总结

7月6号上午,我们踏上了去往安徽的列车,对于我来说这是我的一次出省,心中无 比的喜悦,我们艺设同学经过了长达8个小时的颠簸,终于到了宏村,下车后大家脸上都 洋溢着微笑,虽然有点累。当晚到的时候大家就先找到宿舍,收拾好床铺,整理好东西,期待着明天的参观。

7月7号上午导游带领着我们来到宏村,山因水青,水因山活,南宋绍兴年间,古宏村人为防火灌田,独运匠心开仿生学之先河,建造出堪称“中国一绝”的人工水系,围绕牛形做活了一篇水文章。九曲十弯的水圳是“牛肠”,傍泉眼挖掘的“月沼”是“牛胃”,“南湖”是“牛肚”,“牛肠”两旁民居为“牛身”,村中两个古树,白果树和红杨树是“牛角”。湖光山色与层楼叠院和谐共处,自然景观与人文内涵交相辉映,是宏村区别于其他民居建筑布局的特色,成为当今世界历史文化遗产一大奇迹。这便是宏村了,进去后第一个到的地方便是南湖了, 在它的旁边 有一个南湖书院这曾经是当代著名的科学家李小娟受教的地方, 宏村古人在 500 年前便开 始在建筑领域里探索“仿生学”他们按照牛的形象布局整个村落,从而为祖宗带来了兴旺, 牛形村落是当时历史的文化遗产,恰似山水长卷,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2000 年 11 月 30 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了文化遗产名录,被誉为”中国画里的乡村”村后以青山为屏 障, 同学在此写生纷纷从自己最广阔的情怀来展现这里的建筑的特别和风景的美, 在绘画中 融入了自己的感情,也同时锻炼了自己,展示了自己的绘画风格。同学们在村里还与其他院 校的同学相互交流,共同探讨,学习气氛很融洽。在这打的几天里,我包揽了很多美景,很 多古徽州工艺,亲身感受到了向往已久的古建筑。

7月8号是我们自由写生的时间,给了我们充足的时间,让我们自己去领会这里的与自然合一,诗情画意。体会到深刻的意义,然后前往下

- 3 -

一站。

7月9号,第二站我们安排在西递村。从大巴下来,步入村中,顿 时觉得周身清爽,城市的喧嚣和路途的尘土都涤荡而去,未来几天的写生也变得 更加诱人。西递,位于安徽省县东南部,村中以胡氏宗族为主。清晨,薄雾朦朦,远看 的山水都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仿佛有着仙气一般,吸引我们去探索。 经过一夜的休息,我们参观了村中的一些有代表性的景点,之后我们各自绕 着村子细细游览品味,村中的小河和村边的池水让我感叹皖南的灵动和秀丽,毕 竟这样清澈的水在我的家乡实不多见。 下午,按照计划同学们开始寻找合适的景点作画。在西递,令人满意的景色无处不在,幽长的巷子,古老的官宅,斑驳的墙壁, 都留在了我们的画纸上。直到离去,仍不能忘怀。随后我们也相对的休息了一天,来了到处是美景的地方,休闲一下也是必不可少的,毕竟这种机会不是很多,同时也给我们时间去捕捉、发现更多的美。也是等我们恢复体力,再开往最后一站吧,毕竟这里天气也怪热,接二连三的跑景区,反而让同学们无心欣赏。

7月10号,去了最后一站卢村,卢村至今仍完整保存着志诚堂、思齐堂、思成堂等宅院,其中闻名遐迩的“木雕楼”为徽派木雕艺术的极品,由当时主人雇用两位工匠花20年时间精雕细刻而成,被誉为“徽州木雕第一楼”。可能是这些特别诱人,还没到,导游就开始一一介绍起来,大家边听边想,当亲眼看见时,是想象之外,还是意料之中呢?期待已至,我想大家都是惊讶的,木雕楼等极品真是让人目瞪口呆,想象在那种年代是如何才能做出此等罕见之物啊!

时间总是在不经意间溜走。写生实习结束了,我们与11号回到了学校,我们对以后的学习有了更明确的目标,对美的感受也有所提高,对没一件事情都有了新的认识。 总之,我们学校这次社会实践教学对培养创造艺术人才具有十分必要的现 实和历史意义,这也是艺术走向成功的必经之路。因为艺术离不开生活,丰富的 社会生活造就德艺双馨的艺术

- 4 -

家。让我们在艺术中创造出能反映时代,体现主旋 律的力作,产生良好社会效果,激动人心的优秀作品。 相信通过这次实习,我们大家都学到了之前我们所不曾在意的东西,增长了我们的见识,在短短几天中我们也都明白了一些道理。对我而言,这次实习,我深深的感受到我的知识还很浅薄,知识面太窄,并且缺乏实际应用的能力,不能做到学以致用,我深刻地体会到我在学习方面的不足,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会多多注意,以更好的提升自己,用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对于学习绝不松懈,因为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学习压力较大,要学的东西也相应的增加,要想以后能更好的适应社会,就应做到不断地学习,不断的充实自己。

- 5 -

2 安徽宏村之诗情画意

第一次听说安徽宏村是学校组织去实习,可以说是带着无比的期待和憧憬,因为去之前也在网上大概的了解了一下,所以是很激动的。

我们去的时间是在暑假,依旧记得,过了黟县县城约10公里,这座点缀在黄山西南麓的古村落映入眼帘。沿着石板铺成的路缓步前行,透过一排排绿树或密或疏的枝叶,是一大片似镜面平静的水面;其对岸,一幢幢民居白墙黛瓦,倒映在水中,宁静致远。

进入宏村的第一站是南湖。婉约江南民间画,源远流长百姓家。南湖西溪的碧波,浓荫环绕的绿树,马头高墙的翘角,白壁黛瓦的古屋,青石铺就的老街,舒展精致的画桥,流光溢彩的倒影,薄岚轻雾的远

山„„构成了婉约江南的梦里水乡。旅客游人无不如痴如醉地享受着“中国画里乡村”的诗情画意,珍惜地储纳着人生难得的审美感受。我还看见,有很多人坐在岸边,每人面前支一个小画架,手执画笔,正聚精会神地在

白纸上画着眼前的一幕幕美景,对边上或来来往往或驻足观看的游客仿

- 6 -

佛一点儿也不知晓,完全沉浸在自己的绘画之中。它的设计原理可是很有讲究的,在导游小姐的解说下,我们是不停的称赞啊,在那个时代设计的如此的巧妙。也给后面留下了难以超越的典范了。

宏村中心位置被称为“牛胃”的月沼塘面,常年碧绿,塘面水平如镜,塘沼四周青石铺展,粉墙青瓦整齐有序分列四旁,蓝天白云跌落水中,正是一幅美丽的皖南风景画。我们在月沼停留的时间最长,举着相机,东南西北各个角度,环绕月沼拍了个遍。艳阳西下,游人稀少,没有了喧嚣的人声和噪杂忙乱的脚步,只有古老的村落静静伫立在蓝天白云之下,青山碧水之中。倚着湖边的石栏休息时,有时会觉得恍惚,觉得也许会有胡重娘时的徽州女子,一袭摇曳的长裙,穿越时空进入我的镜头。这样静谧与悠远的感觉真好。闲庭信步其间,悠然之情浓烈得让人心醉。

接下来,我们来到了承志堂我们在承志堂内转悠———内院、外院、前堂、后堂、东厢、西厢、书房厅、鱼塘厅、厨房等,还有搓麻将牌的“排山阁”,吸鸦片烟的“吞云轩”,另有保镖房、佣人房。全宅有9个天井,大小房间60间,真称得上是皖南第一古民居。承志堂气势恢宏,堪称建筑中的佳作,尤其是其中的木雕,大多层次繁复,人物众多,木雕表面均涂有金粉,看上去富丽堂皇。走上一条弯曲而窄窄的石板小巷,两边是民居,抬望眼,头顶露出一线天际;与小巷相伴的,是一条小水渠,水流清澈,似乎唱着一首古老的歌谣;隔一小段路,就跳出一块小店招牌,一间房,吃、玩、用,东西不少,店主笑容可掬;一户人家的小天井中,一只白毛狗惬意地趴在一张太师椅上,对我这个不速之客视而不见„„

- 7 -

可观之处,处处皆是,美丽之景,景景动人。让人难以忘怀,久久不愿离去。每到之处,美景拍不完,看不厌,乡村的气息,淳朴的人们,让人忍不得也在此处生活。真如同童话里的桃花源一样。

漫步宏村,我有点时光倒流的感觉,一切是那样的宁静,曾有过的城市的喧闹、个人的烦恼与得失,都被悄然过滤似的,没了踪影。来过宏村,也让我体会到了这里的巧夺天空,对自己的学习更加充满信心。

- 8 -

3 安徽宏村之风水谜

宏村位于安徽省黟县东北部,村落面积19.11公顷,整个村依山伴水而建,村后以青山为屏障,地势高爽,可挡北面来风,既无山洪暴发冲击之危机,又有仰视山色泉声之乐。八九百年前的建村者便有先建

水系后依水系而建村的前瞻,所以使它有了水一样的灵性,这也正是它比其他徽派建筑的村落更具魅力的原因。而且,它的设计在风水上也让人有很多谜。

在欣赏它的同时导游小姐不时的和我们讲这里的设计的是有道理的。它是在永乐年间,宏村76世祖三次聘请风水先生“何可达”进行查审。何可达认为宏村的地理风水形势乃一卧牛,必须按照“牛型村落”进行规划和开发。 当我刚进去的时候,迎面的就是一天然泉水,形状成

弓形,中间有一石桥,听说这样形成一把待发之剑,随时的保护着村子。同时这个月塘就是牛胃了,继而,我就来到了阳河上的一座石坝,村子就是靠这个引西流之水入村的,在房屋间来回穿梭,贯穿牛胃,因为这个地方就被称作是牛肠了。看完了牛肠,我们相继来到了村西的木桥上,这四座木桥应该就是牛脚了吧。还记得在去宏村前,我听到的是“山作头、树作角、屋为身、桥为脚。”

- 9 -

看来确是如此啊。

在大体的看完这整个“牛”,导游也给我们讲了它形成中的一些事,据说在开挖这个月塘时,很多人主张挖成圆形,而当时的76世祖妻子重娘却坚决不同意。她认为“花开则落,月盈则亏”,只能挖成半月形。最终,月塘成为“半个月亮爬上来”。后来的风水先生认为,根据牛有两个胃才能“反刍”的说法,从风水学角度来看,月塘作为“内阳水”,还需与一“外阳水”相合,村庄才

能真正发达。明朝万历年间,又将村南百亩良田开掘成南湖,作为另一个“牛胃”,历时130余年的宏村“牛形村落”设计与建造告成。宏村水系设计也是很讲究的,古人认为啊,补水“落获得好风水的中药途径之一。中国古代村落都是特别讲究形局完美的,对一些形局上补水很完美的就采取”引水聚财“来完善。宏村的水主要是来自西溪的地表水,支

水来自地下水,水量恒定,水质好,这两支水流就被称作”阴阳“它们形成了互补,相互调节,使得宏村的供水系统保持在稳定的状态。遵循中国古代的阴阳法则,但是实际在运用中这样的设计却显现了它很科学的一面。两处水源起到了相互调节的作用。使宏村的供水系统保持稳定,其次,这样的设计可以有效的防范水灾和山洪的危害。在边走边看,边走边听,觉得好悬乎啊,古代人都是怎么想的。导游继

续讲解到,宏村是多代人的劳动结晶,从选址开始。首先宏村在地势上选的体现了建筑朝向与日照的天时和地形的地利双向调节,使得既顺应

- 10 -

地形环境,又不违背良好的方位布局,在人们对环境的改造中,这一思想也是起到了主要作用的。宏村对于水的处理与其说是改造不如说是对自然的借与还。因为宏村的水是人让它在村里巧妙的“游历”了一遍,同时也满足了人们的生活需要。

听了这么多,我是一路惊讶,妙,妙,妙。古人的智慧无法估量啊,来参观了这样完美是设计,让我队以后的学习更加有了信心,立志要认真学习,这样的设计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但是我会努力的也造出'另一片天地\"。

- 11 -

4 安徽西递之村古民居

西递村位于安徽省黄

山市黟县西北部,四面环山,两条溪流从村北、村东经过村落在村南会源桥会聚。现存明、清古民居124幢,祠堂3幢。2000年11月30日,被结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出世界文明

遗产名录。

西递村是一处以宗族血缘关系为纽带,胡姓聚族而居的古村落,该村源于公元11世纪,开展鼎盛于14-19世纪。20世纪初,随着我国封建宗法制度的崩溃,西递村的开展也日趋迟缓。由于历史上较少遭到战乱的侵袭,也未遭到经济开展的冲击,村落原始形状保管残缺,坚持着历史开展的真实性和完好性。

西递村以一条纵向的街道和两条沿溪的路途为次要骨架,构成东向为主、向南北延伸的村落街巷零碎。一切街巷均以黟县青石铺地,古修建为木构造、砖墙维护,木雕、石雕、砖雕丰厚多彩,巷道、溪流、修建布局相宜。村落空间变化神韵有致,修建色彩朴素净雅,表现了皖南古村落人居环境营建方面的出色才干和成就,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价值。西递的石、砖、木三雕,可谓西递三绝。

- 12 -

迫不及待了,我们一大早前往西递。清晨,薄雾 朦朦,远看的山水都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仿佛有着仙气一般,吸 引我们去探索。 按照计划同学们开始带着画具走街串巷寻找合适的景 点作画。其实,在西递,令人满意的景色无处不在,幽长的巷子,古 老的官宅,斑驳的墙壁,

都留在了我们的画纸上。 由于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宏村古民居以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 宏村古民居的存在就是宏村千百年历史的存在。 从这些古民居中可以 展示宏村、徽州、乃至中华文化的辉煌和文明的久远。现代生活五光 十色、日益繁荣,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不断提高,但对古民居德典雅 古朴、安宁恬静,以及土味乡韵的习俗,更使人们向往回归自然。 宏村古民居的艺术价值在于她的文

化内涵深厚,造型奇特变化万千。田园绿树与乡村道路,黛瓦与白墙、抵出的门罩和深花漏窗、波 光粼粼的湖面和溪畔卵石砌磅、河畔的浣纱淑女、山道岗坡的马车老牛, 一眼望去, 得体均衡, 虚实相生。 湖畔和月沼旁的民居和水相衬,更是妙趣横生。 古民居的形态决定了她的气韵, 无论是高矗飞檐的古祠高屋, 还是 普通的民宅楼房,不仅气势宏伟,而且韵味无限。这主要是由于她的 块面是由无数流动的线条组成,给人厚重与轻松、压抑与豪放、件事 与流畅的感 受。这

- 13 -

种意识 上的疏通,正 是绘画上所追 求的神韵,源 于自然而高于 自然,这种气 韵的旋律不断 变化,使气势更加磅礴宏伟。 马头墙起伏变化、湖面的波光粼粼、圳中的潺潺清流和田埂的曲 曲折折,白墙黛瓦与窗罩飞檐,这些形成了音乐的旋律。这一切对园 林、绘画、工艺美学都有着深刻的影响,它和敦煌壁画一样,都有着 很高的艺术价值,是徽州文化的一棵奇葩。几百年人家烟火数千载的 沧海桑田,今天宏村以她独特的方式保留,标志着徽州文化内涵的古 貌遗风。

当我们参观是时候或许是很开心的,离开喧闹的城市,在这里感觉很清闲,作画时,很有一种画家的感觉,这里让我们欢快,让我们有很多感想。为了追求美好的生活,人们都必须不断的努力。

- 14 -

5 安徽卢村之精湛木雕

卢村最具典型、最有特色的是木雕楼,它体现出徽派民居的精华。卢村木雕楼是由七家里民居组成的木雕楼群,主要包括志诚堂、思济堂、思成堂、玻璃厅等宅院。 卢村地处宏村西北

一公里处,这里群山环抱,清泉围绕, 是一个山川景色秀丽,田园风光旑旎的好地方。 卢村始建于唐朝末年,北宋时期,官府就在村后丹阳山上 开通一条通往安庆府、太平府等地的驿道——丹阳古道,又名羊 栈岭。驿道从村南入村,经村西直到丹阳道。自此,卢村就成为 黟县最早繁荣进来的乡村之一。平日里村边驿道上行人如织,商旅不断,卢村就变成了“丹阳古道”中的一个重要中转站。由于“丹阳古道”羊栈岭位于徽州府与太平府交界处,山高岭陡,地形十分险要,同时又是长江支流“青弋江”和新安江支流“五里溪”的分水岭,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商旅过客也因山高岭陡而在卢村歇息、打尖、投宿。卢村在明代就迅速扩大。 明朝中期,

官府重修丹阳古道, 在村南两河交汇处建了两座石桥,一座叫“驷车桥”,

- 15 -

桥为单拱,另一座叫“彩虹桥”,为两礅三孔 平顶桥,这两座桥至今完好无损, 是黟县境内最古老的石桥之一。桥旁有土地庙和气势宏大的经堂,可惜毁于太平天国和非常时期。上千年的村史,几百年的村落发展史,使卢村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淳朴的民俗风情,特别是古民居建筑上更是令人叫绝,叹为观止。卢村古时有人称其为“千屋之村”,足见规模之巨大、气势 之恢宏,后因历史变革中的种种原因使村内古民居锐减。但是,如今村中仍有 49 幢古民居保存完好。最为典型的是叫做“七家 里”的古民居群,七屋相连,开门则七屋一体,关门则各为单元, 与关麓“八大家”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其中又以志诚堂、思济堂 和思诚堂及玻璃厅最为典型。志诚堂,又名木雕楼, 木雕楼是卢氏三十三代传人卢邦燮于清道光年间所建。卢邦燮早年经商,家富百万,后转入仕途,累官至奉政大夫、朝政大夫。志诚堂的砖雕、石雕、木雕装饰精致优美,取材既热闹喜庆,又朴实优美,既是主人真实情趣的反映,又是古代民俗生活劳作的再现。卢村的其他建筑没有志诚堂木雕那般精细,一带而过。印象深刻的是导游提到另外一处文革时期被破坏的石刻,上面所有

人的头部雕刻都被削掉,只剩下了身体和其他非人像的雕刻。

- 16 -

时过境未迁,数百年后的今天,卢村仍然掩映在青山绿水中。古老的高墙深院依然伫立,曲折幽静的村中小道里,体会卢村无须太多的言语,只要走过村中的一人巷,仰望高墙深院中的见方蓝天,品味木雕楼中鲜活欲动的木雕故事,历史就这样缓缓流过眼前。可惜的是卢村的木雕楼目前还没有完全被世人所知晓,听导游说,游人也并不是很多,颇

有些“养在深闺人未识”的意思。但我相信,它精美绝伦的木雕艺术一定可以让每一个来过的人衷心感叹,不虚此行的。卢村的旅游开发定能步入如火如荼的春天。

走出卢村,我们上车返回宏村。出了村口,在我的要求下,司机停车给我们拍了一下卢村外的油菜花田,其色彩之艳丽不亚于之前看到的任何一片,可见黟县处处是美景。

- 17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xiaozhentang.com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