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20·福建中考)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问题。(5分)
观沧海 曹 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辉煌,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下列对诗的明白得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东临碣石”中的“临”,写诗人登高观沧海,起笔气概不凡。 B.“水何澹澹,山岛竦峙”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描写水波和山岛。 C.诗中描写了萧瑟的秋风、汹涌的波涛,营造悲凉伤感的意境。 D.本诗寓情于景,表达诗人博大的胸襟和建功立业的豪迈情怀。
2.“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辉煌,若出其里”描画如何样的景象?请简要分析。(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2021·福建中考)阅读下面这首乐府诗,完成问题。(5分)
木兰诗(节选)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1.对上述节选部分有关句子的明白得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用夸张手法描写翻山越岭奔赴战场的情形。 B.“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从听觉和视觉的角度描写边塞军营的生活。 C.“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实写将军拼死作战,壮士十年后归来的情形。 D.“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中的数字“十二”与“百千”差不多上表示多数。 2.“可汗问所欲”时,木兰表达了什么心愿?请用自己的话概括。(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 3
三、(2021·福建福州中考)阅读下面宋词,完成问题。(5分)
水调歌头 苏 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天上宫阙如此美好,但作者如何说更爱人间生活。词中哪两句是由出尘之思转向入世情怀的过渡?(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中的“婵娟”指____,说说你对那个名句的明白得。(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2021·福建龙岩中考)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4分)
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诗中“几处早莺争暖树”的“争”字用得好,好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2021·福建三明中考)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5分)
次北固山下 王 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这是一首抒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五言律诗。(2分) 2.下面对这首诗歌明白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首联以对偶句发端,点明诗人出行的方式及途经的地点。 B.颔联“阔”写出春潮水涨之景,“悬”描写了舟顺风而行之态。
2 / 3
C.颈联在描写景物、时令之中,包蕴着一代胜过一代的人一辈子哲理。 D.全诗写景逼真,叙事确切,抒情真挚,首尾呼应,浑然一体。
参考答案
一、
1.C 【解析】“秋风萧瑟,洪波涌起”虽是秋天的典型环境,却无半点萧瑟凄凉的悲秋意绪。作者面对萧瑟秋风,极写大海的宽敞壮美:在秋风萧瑟中,大海汹涌澎湃,浩渺接天;山岛高耸挺立,草木繁茂,没有丝毫凋衰感伤的情调。 2.大海吞吐日月星辰,景象壮美。 二、
1.C 【解析】“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运用互文和对偶的修辞手法,表现了战争的残酷与艰辛。 2.舍弃功名;尽快回来故里,与家人团圆。 三、
1.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2.月亮 唯愿兄弟(亲人)彼此珍重,尽管远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四、
运用了拟人手法,写出了莺的爽朗可爱,突出了初春乍暖还寒又朝气蓬勃的景象,表现了作者对初春的喜爱和颂扬之情;“争”字和“啄”字前后呼应,使诗句对仗工整,表达了春光的难得与宝贵。 五、
1.思乡之情(乡愁、羁旅之思等)
2.C 【解析】颈联在描写景物、时令之中,包蕴着新旧交替的自然理趣。
3 / 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