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替:_曹垦 一E一-m—a—il:d一d—h—szz @一l6—3一.c—om一一一 表格式交接班方式提升优质护理服务能力的效果评价 张银波欧琳过玉蓉 摘要目的探讨运用表格式交接班方式提升优质护理服务能力的效果。方法将医院8个优质护理住院病区以抽签方式随机分 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4个病区,观察组采用表格式交接班方式,对照组采用传统交接班方式,将两组护士对患者 “十知道”掌握率、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和护理不良事件发生例数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护士对患者“十知道”掌握率及患者 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O.o5)。结论表格式交接班方 式能使护士更好地掌握住院患者病情,提高主动服务意识,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从而保障护理安全,改善护理服务质量。 关键词:表格式交接班;优质护理;服务能力 优质护理服务的目的是为了真正落实“以患者为中心”的 服务宗旨,转变护理观念,增强服务意识,规范服务行为,使患 者得到实惠的优质化护理服务【ll。本院自201 1年实施优质护 理服务以来,执行扁平化分管患者方法,基础护理的满意率较 以往明显提高,但对分管患者的病情掌握情况并不理想,特别 是近年来护士流动性比较大,不断有年轻护士充实临床,存在 专业基础知识不扎实及工作责任心不到位的问题,常会出现 交班漏交、少交的现象,导致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从而降低 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了能提高护理服务能力,自 士44名。NO层级护士因未取得护士执业证,故不参与分管床 位。两组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交接班方法 1.2.1.1对照组采用传统交接班方式。由主班、夜班护士书 写交接班记录,内容包括当日本病区基本情况、特殊检查和特 殊治疗患者的床号、姓名、项目以及新人院、今日手术、明日手 术、病危重患者的重点病情记录。晨间集中交班由病区护士长 主持,夜班护士汇报交班内容,然后由护士长、责任组长带领 全体护士进行床边口头式交接班。班班交接由分管护士之间 或与夜班护士进行床边口头式交接班。 2013年6月起采用表格式交接班方式,使护士能目标性地掌 握患者病情,做到重点患者重点交班重点护理,经过半年的观 察,发现使用表格式交接班方式能增加护士的工作主动性,对 1.2.1.2观察组采用表格式交接班方式。使用表格式交班 分管患者的病情掌握情况明显改善,护理不良事件例数减少, 保障了护理安全,提高了患者满意度,提升了优质护理服务质 量。具体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本院为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共设8个优质护理 住院病区,以抽签方式将8个病区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 组及对照组,每组4个病区。观察组共开放床位187张,护士 78名,平均年龄(25.57±1.61)岁,其中N4层级的护士1名,N3 层级护士12名,N2层级护士22名,N1层级护士39名,NO 层级护士4名;本科学历护士1O名,大专学历护士26名,中 本,每责任组一本,主班护士只负责记录当日本病区基本情 况,特殊检查和特殊治疗以及新人院、今日手术、明日手术、病 危重等患者的病情由床位分管护士及夜班护士负责书写。晨 间集中交班后,由护士长、责任组长带领全体护士,携带表格 式交班本根据记录内容进行床边交接班,逐一查看患者的情 况,交班者向下一班详细介绍重点患者的病情及治疗处置情 况,接班者对照交接班本上的内容进行核查,有遗漏及时补充 填写。班班交接由分管护士之间或与夜班护士进行床边表格 式交接班。 1.2.1.3表格式交班本具体内容共分为四部分内容,分别是 专学历护士42名。对照组共开放床位180张,护士75名,平 均年龄(24.57±1.52)岁,其中N4层级的护士1名,N3层级护 士11名,N2层级护士20名,Nl层级护士37名,NO层级护 士6名;本科学历护士8名,大专学历护士23名,中专学历护 工作单位:334000 上饶 江西省南昌大学上饶医院 收稿日期:2O14—07-i8 眉栏、重点患者及重点护理、特殊治疗及特殊用药、交接班时 间和护士签名。①眉栏:包括科室、日期、责任组、分管床位;② 重点患者及重点护理栏: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重点患者,包 括病危、病重、I级护理、新人院、今日手术、明日手术等患者的 “十知道”;二是重点护理,包括需观察生命体征、神志、出入 量、血液循环等病情的患者,以及压疮、管道、防坠床跌倒、造 口、静脉置管等重点护理患者的床号、姓名及护理要求;③特 当代护士・上旬刊 护理管理 殊治疗及特殊用药栏:包括需测血糖、测体温、临时用药、临时 治疗等患者的床号、姓名及用药或治疗时间,以及需要下班护 表3两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次数比较 士继续完成的工作,护士完成相应的工作内容后在项目后面 划勾即可;④交接班时间和护士签名:交接班完毕后,注明交 接班时间及交接人签名。 1.2.2评价方法对照2013年6月~2013年12月两组护士 对患者“十知道”掌握情况、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调查情况 和护理不良事件发生例数情况。 1.2.2.1分管护士对患者“十知道”的掌握情况护理部每周 抽考每科室2名护士的患者“十知道”(包括床号、姓名、年龄、 职业、文化程度、诊断、病情与治疗、心理、护理级别、饮食)掌 握情况,每组共抽考护士240名。 1.2.2.2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调查采用本院护理部制订 的住院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调查问卷。调查内容包括患者 对护理技术、护士责任心及服务态度三方面是否满意。每份调 查问卷共有15道问题,每个问题有三个备选答案,分别是很 满意、基本满意及不满意。选择很满意得1分、基本满意得0.5 分、不满意得0分,每份调查问卷的最高分值为15分,以实际 得分所占最高分值的百分比作为满意度得分。每组发放问卷 300份,合计600份,有效回收600份。 1.2.23护理不良事件发生例数 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护 理质量、护理安全和服务态度方面发生不良事件次数。 1.3评价标准①护士对患者“十知道”的掌握程度:满分为 100分,80分以上为掌握,50~80分为基本掌握,50分以下为 未掌握。②护理服务满意度调查问卷:对护理服务满意度≥ 95%为满意,90%~94%为较满意,<90%为不满意。③护理不 良事件分为三大类,即护理质量、护理安全、服务态度。 1.4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 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O.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护士对患者“十知道”掌握情况比较,见表1。 2.2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的比较,见表2。 2.3两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次数的比较,见表3。- 表1 两组护士对患者“十知道”掌握情况比较例 表2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的比较例 aynurse.JIlL 3讨论 3.1如表1所示,通过统计学数据比较,两组在护士对患者“十 知道”掌握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表格式交 接班方式对提高护士“十知道”的掌握具有促进作用。传统交 接班方式中交接内容由护士口头交代,有时交代的事项比较 多,容易遗漏,造成差错,或者随便取一张纸书写交代下一班, 但纸张不容易保留,经常隔几日已经无法查询1'21,表格式交接 班方式能有效避免以上不足,重点突出,条理清晰。主班护士 只负责统计记录当13本病区基本情况,其他内容由分管床位 护士书写,分管护士对患者的病情掌握比较全面,且分责任组 书写交班,提高了工作效率,所以更能客观准确地记录患者病 情,交班内容更加详实、具体。分管护士掌握患者“十知道”,能 提供预见性的专业护理,甚至可以及早发现患者病情的异常 变化,在医嘱和医疗处理方面,护士起到执行、督促、检查和反 馈的作用,医护配合更加默契[31。传统交接班方式中低年资护 士由于专业理论知识不扎实、业务技术生疏、临床工作经验和 沟通交流能力缺乏,在临床上还未形成一套规范的、科学有效 的工作方法和思路[41。表格式交接班改进了交接班模式,为低 年资护士在工作中理清头绪,找到工作重点和工作方法,同时 可以使低年资护士不过分依赖高年资护士,提高工作主动性 和工作效率,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 3.2如表2所示,通过统计学数据比较,两组在患者对护理服 务满意度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说明表格式交 接班方式对提高患者满意度具有促进作用。在优质护理服务 中,表格式交接班方式使分管护士及夜班护士能更有针对性 地与患者交流,解决患者存在的护理问题,让患者得到更周到 的护理,增进护患间的感情,弥补了护士的护理技能缺陷,从 而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3.3如表3所示,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次数较对照组明显减少 (P<O.05),说明表格式交接班方式对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具有控制作用。交接班制度的规范执行、有效推行是控制护理 质量和护理安全的重要环节,为护理质量管理夯实了基础[51。 在对低年资护士所发生的护理缺陷事件分析中,发现查对不 严、违章操作、工作遗漏是低年资护士发生护理缺陷的主要原 因同。传统交接班方式实行床边口头交接班,易造成交接班护 士,特别是低年资护士对患者的情况了解不充分,或者发生工 作遗漏和脱节等。表格式交接班方式对重点患者和重点护理 等能起到提示作用,减少工作遗漏的发生,从而降低护理不良 事件的发生率,进一步提高优质护理服务质量。 护理管理 嘲.一● 改良工作模式对基层医院集中静脉输液管理的优化效果 刘茌萍 罗荣莲 黄志英 李秀华 摘要目的观察改k-r-.作模式对基层医院开展优质护理活动优化集中静脉输液管理的效果。方法对研究期间内连续接受集中 静脉输液治疗的113例患者,随机单日按固定工作模式实施静脉穿刺,双日按点t ̄_r-作模式实施静脉穿刺。观察两种工作模式完 成集中静脉输液穿刺所需的时间及患者等候情况。结果点面工作模式在缩短穿刺时间、改善患者等候情况均明显优于固定工 作模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o结论改良工作模式能帮助和推进基层医院开展优质护理活动,优化集中静脉输液管理。 关键词:点面模式;住院患者;优化静脉输液管理;优质护理 优质护理活动在基层医院已铺开,面临的困难是患者多、 要求高,护理人员少,特别表现在集中静脉输液管理方面。据 报道,目前9O%以上的住院患者需接受静脉给药治疗[1],静脉 输液管理是整个护理活动的焦点,也是优质护理活动的缩影。 液6~8次,平均每日约63人次接受集中静脉输液治疗。随机 单日按固定工作模式对患者实施静脉穿刺,双日按点面工作 模式对患者实施静脉穿刺。研究期间护理人员基本固定,均由 穿刺技术相当的执业护士完成静脉穿刺操作。研究期间单El 与双日平均每日入出院患者人数,平均每日总人数,平均每日 工作量等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且 病房患者的静脉输液管理占白班护士工作量的75%伫l,而大多 数科室护士人员配置不充足,工作繁忙,疲于应付,造成患者 在集中静脉输液过程中等候时间过长,包括穿刺等候、静脉推 单、双日接受集体静脉输液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病种等 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注等候、换瓶等候、拔针等候、输液问题求助等候等等,从而导 致患者不满意。为此,护理管理者们进行了集体静脉输液流程 的改进131,以往基层医院临床科室在集中静脉输液的高峰时段 完成穿刺工作的普遍都是注射班的成员,其他班的人员则在 执行其固定的工作内容,所以并未解决患者“等候现象”。本科 通过改良工作模式,对排班方法和病区进行整合,解决患者 “等候现象”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2.1注射物品准备每天上午住院患者的第一组液体,由 7-3班护士遵医嘱配制好,并在治疗车上备好一次性输液器、 治疗盘、注射所需物品等。 1.2.2单日固定工作模式护理人员有:注射班3人、巡回班2 人、7-3班1人、8—4班1人、主班1人、护士长1人。各班职责 分明,工作内容固定。注射班3人采用传统的集体静脉输液操 作流程操作。 1.1一般资料选择2013年6月1 Et一2013年6月10 Et在 本院消化内科住院,连续接受集中静脉输液治疗的患者113 人,其中男61人,女52人,年龄41 79岁,平均年龄(56.87± 14.53)岁。其中,静脉留置针6o次,平均每例患者接受集中输 1.2_3双日点面工作模式在固定工作模式的基础上,进行整 合。排班方法整合:把注射班3人、巡回班2人,改为责任护士 4人、辅助班1人,其他班不变。病区整合:将病区分为四块,形 成四个小病区,以就近相邻的病房为一个小病区,由责任护士4 人分别管理,不仅负责换液、拔针、解决护理求助问题等,还要 全程负责自己管理的患者从入院到出院的各种治疗、观察、宣 工作单位:342300于都 江西省于都县人民医院 刘茬萍:女,大专,副主任护师 收稿日期:2O14—05-i6 教等工作,进行优质护理管理。集中静脉输液方法:08—4班1 参考文献 【1】程满琴,吴秋英.实施层级管理下母婴床旁护理在优质护 理服务中的效果研究Ⅱ】.中医学报,2014,12:714. [4】肖爱华,杨文红.床旁交接班流程在低年资护士综合素质 培训中的应用卟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24):113—114. [5]罗云.扁平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下晨会交接班改进与成效 卟齐鲁护理杂志,2013,19(9):114—115. 【6】金丽萍,宁永金,何雅娟.案例分析法在低年资护士评判 【2】李红仙,王颖,惠菊芬.护士副交班本的应用U】.当代护士 (下旬刊),2013,11:184. 王辉艳.管床评分表在责任制护理实施中的应用卟护理学 【31.性思维能力培养中的应用U1.中华护理杂志,2011,46(9): 852—854. 责任编辑曹思军 杂志(外科版),2012,27(10):4—6. 当代护士・上旬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