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lision point of view 观点碰撞佃I 再说“互联网思维” 重用户,以用户为中心,进行数据化,信息化,应该作为非互联网企业把握互联网思维的 关键。 文/徐兴旺零点研究咨询集团 2014年伊始,什么词最热,恐怕非“互联网 思维”莫属。互联网企业在讲,传统企业也在讲, 纸媒、网媒更是无处不充斥着该词汇。眼下不提 “互联网思维”似乎都已经跟不上时代发展了。“互 联网思维”咋就那么牛,缘何导致那么多人拿“互 联网思维”装逼呢? “互联网思维”的诞生 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已经完全改变了人们的 生活方式和生活节奏,互联网时代造就了比以往 任何时代都要快的商业发展速度,唯快不破已经 成为互联网的代名词。尤其是近年,电子商务的 发展更是演绎着互联网的奇迹,这让几乎所有人 和企业都觉得再不拥抱互联网就没有前途了。那 么怎么拥抱互联网呢?反正基因学不了,那就学 思维吧,于是,高大上的“互联网思维”应运而生。 互联网企业愿意讲“互联网思维”,这是身份 区隔的象征。作为互联网企业,天生具有互联网 基因,但基因这事说得再多也没用,非互联网企 业无法学。那么说模式呢?似乎可以。然而,互 联网企业的商业模式太多了,诸如B2C、C2C, F2C,它们并不具有统一的代表性,而且商业模式 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学会的。所以,说“互联网思 维”更可行。用思维亮剑,显得有高度、有深度、 更加牛逼。用思维说事,互联网企业可以给传统 企业当老师,可以讲很多典型案例给他们听,比 如说传统企业要学会“用户至上,用户为中心”, 要懂得如何运用眼球,如何利用新媒体进行营销 等等。典型案例也的确不少,什么黄太吉,什么 雕爷牛腩,要概念有概念,要干货有干货,总之, 互联网企业就是牛,互联网思维就是牛! 开启“互联网思维”模式 事实上,传统企业喜欢学习“互联网思维”。 学习互联网思维,一方面,代表非互联网企业不 固步自封,在寻求进步,愿意积极拥抱互联网。 在如今互联网时代,虽然互联网的商业模式不能 套用(事实证明,传统企业触电失败者不少), 基因很难复制,但是互联网思维可以学习。学习 互联网思维,并利用互联网方法论指导线下企业 的运营和发展,有理有据,可行。其次,虽然传 统企业也在不断进步,但受电商冲击,近年发展 略显乏力,该怎么解释这个问题呢?若说成是企 业动力不足、创新不足,这是自找没趣。而若说 成无法适应互联网时代,是因为缺乏互联网思维, 倒是可以成为一个充分的理由。再者,关于互联 网思维,不管是否明白它到底是怎么回事,只要 逢人就说、逢会就讲,学会拥抱互联网,可真已 2014 l 8弓 ■lIl观点碰撞 Collision point of view 经“高大上”了。 媒体助推“互联网思维” 话题性永远是媒体追逐的焦点,有时候,话题 强比事件本身更有意义。因此,对于媒体而言,互 联网思维究竟是什么,那么多企业或学者讲的所谓 互联网思维究竟正不正确,这对非互联网企业到底 有没有借鉴意义,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谈及“互 联网思维”这个话题,大家愿意讲,读者愿意读, 媒体可以获得更多关注。至于其他,留作后面再作 辩论吧,说不定还会引起另外一番热闹场面,话题 又会起来了。 请不要再拿“互联网思维”装逼 互联网思维被“神话”了。互联网思维是充分 利用互联网的精神、价值、技术、方法、规则、机 会来指导、处理、创新工作的一种思想;体现出与 时俱进,求实创新。 任何企业在任何时候都应该洞悉时代特点,把 握市场时机,利用时代的营销、管理、运营工具来 为企业自身服务。非互联网企业在以往发展过程中 积累起来的经验和方法,也是一种有效促进当期企 业发展的方式,严格意义上也是一种有效思维方式。 只不过,在互联网时代,该思维方式要变通,要跟 上时代的步伐,去完善和优化原有的思维方式,所 以互联网思维并不神秘,反而恰恰需要实实在在。 不要再迷失在互联网思维的概念中 互联网时代从来不乏新概念。概念每年都有, 如020、B2C2C,若把握不了精髓,其他都妄谈。 更何况,很多概念还没有被事实证明其可靠性。目 前,互联网思维实际上已经概念化,虽然有理论、 有案例,但这却只是让很多非互联网企业沉溺在相 关案例中,处于自我陶醉状态。 比如黄太吉的案例,网上有人说,黄太吉充分 利用互联网对传统餐饮的营销模式进行了改进,后 来便有人要跟风做肉夹馍的生意。按照g_r4的态势 发展,传统小吃都有效仿的可能。这恰恰说明了一 个问题——黄太吉的营销带有一定“投机性”。懂 得把握时机的思维固然值得学习,但是时机毕竟带 有投机的成份,当大家都知道了这个“机会”,或 许就已经不是“机会”了。所以黄太吉模式不能被 轻易复制,即使是黄太吉自己也是同样。而大家看 到的却往往是它的“投机”点。 以用户为中心,进行数据化和信息化 尊重用户,以用户为中心,进行数据化,信息 化,应该作为非互联网企业把握互联网思维的关键。 众所周知,亚马逊是典型的互联网企业,如果以互 联网思维来讲,亚马逊应该更具有发言权。然而, 对比国内很多互联网企业对互联网思维的解读,我 们发现,亚马逊悲催了。互联网应该是轻公司,但 亚马逊是越来越重——10年仓储及IT投入成为亚 马逊招牌,并借助kindle建立了庞大的产业链等。 从这点看,难道亚马逊就不具备“互联网思维”了 吗。看似一个笑话,恰恰告诉我们,任何思维千万 不要概念化,要把握其核心。比如,司马光思维就 是打破,才得生机;孙子思维就是知己知彼,百战 不殆;哥伦布思维就是想了就要干;亚历山大思维 就是成大事者决不被陈规旧习所束缚;洛克菲勒思 维就是时时求主动,处处占先机;上帝思维就是关 爱别人,受益自己。 每个行业都会有成型的思维模式,这是企业在 长期的运营管理中积累下来的经验,是企业在发展 过程中遵循的一套法则。而现在处在互联网时代, 这套法则就要符合互联网时代发展要求,要优化、 改善。其实,现在很多非互联网企业已经在进行数 据化和信息化改造,而且很多企业在数据和信息上 的进步远超过互联网企业,相信这些非互联网企业 的发力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