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内容 三阶段两反思实践研讨: 1、理论学习“如何提高提问的有效性”。 2、交流讨论在主题中选择的个别化学习活动的内容及产生的效果,并加以分析。 活动时间 出席人 活动目标 2007年10月19日 孙蓓 吴莹 赵芳菲 陈夏春 1、明确提问设计有效性的重要性。 2、提高教师组织个别化学习活动的能力。 活动准备 1、 收集“提问有效性”的学习资料 2、 事先准备一个个别化活动的案例 活动过程 一、介绍教研议题: 孙蓓(组长):提问是一种最直接的师生双边活动,也是教学活动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教学手段,更是教学成功的基础。准确恰当的提问能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从而教学活动的质量,可见提问的重要性。因此,今天的教研活动我们将通过理论学习,提高我们对提问的认识。第二个内容就是一个经验分享,请大家介绍在主题中实施的个别化学习活动的内容及产生的效果。 二、理论学习 孙蓓:首先进行活动的第一个内容,大家已经收集一些有关如何设计提问的相关文章,那么就请大家交流一下学习后的体会。 赵芳菲:我通过学习,认识到了一些有关的框架问题,它包括内容问题,单元问题。内容问题是封闭式的,基本让幼儿知道,基本领会运用;单元问题是开放式的,能更大地进行分析、综合、评价。由此可见年龄越小,内容问题就越多。年龄小的幼儿缺乏足够的生活经验,我们要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传递这些经验,所运用的内容问题也就多了。在提问中就常会用到引发幼儿观察,描述的问题。 孙蓓:赵芳菲所提到到的年龄越小,可运用写封闭式的问题,可以增加提问的童趣性,情景性。那么对于我们大班孩子来说,我们设计提问时要注意哪些方面。 陈夏春:我们大班孩子可设计一些具有开放性、挑战性的问题。提问要有 组织者 孙蓓 目的性、适合性。提问要适合幼儿年龄特点,适合幼儿理解。如果一次提问能引起幼儿共同关注,引起他们的兴趣,并产生了一定的学习效果,它就达到所期望的目标了,这次提问适合他们。对于在提问后,出现孩子共同认可的答案,这时,老师如何进一步引起幼儿的兴趣, 孙蓓:什么是让幼儿深层次的思考呢? 吴莹:这时需要教师的巧妙追问,旁敲侧击。往往一些适时、适地的追问,或是点拨,就可引发幼儿经验的拓展。我们提问的目的就是为了丰富幼儿的知识等各方面的经验,在整个过程中,师生,生生互动不断地进行着经验的互补和综合。 孙蓓:追问对我们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孩子当时的回答适时的进行追问,我们教师必须要有良好的教育机智和灵活调空组织的能力。 2、组长归纳小结: 孙蓓:在设计提问时我们应考虑以下几点: ◇提问要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提问要具有思考性 ◇问题的设计要具有开放性 ◇有效提问应避免的一些超出范围的问题 三、经验交流 孙蓓:本学期我们研讨的重点落在了个别化的学习活动中,接下来请大家互相谈谈,你在实施个别化学习活动中成功的地方或感到困惑的地方。 陈夏春:我们在开展“我是中国人”的主题中,我选择了——造长城这个活动,我感觉这就象是区角活动,只不过换了个名词而以。在活动中,我请收集不同大小的盒子来制作烽火台。我把做好的成品展示在墙上,能力墙的孩子就能照着做了。有的能力较弱的孩子就不会做,能力强的孩子会较他们完成。 孙蓓:在个别化的学习活动中,当孩子不会的时候,是需要我们教师去引导的,这时我们就要提一些提问引发孩子去思考。 赵芳菲:在“我是中国人”的主题中,我们创设了上海有名建筑的图片,首先让孩子了解认识,然后结合国庆节挂彩灯,设计一些数活动的内容。 孙蓓:各班都能根据主题选择个别化学习活动的内容,在活动中都能创设能引发孩子主动学习的良好的学习环境。 四、组长归纳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明确了在教学活动中设计有效提问的一些方法。知道对待教学提问时要做到心中有孩子、有目标、有策略。只有心中有孩子,才能创设孩子主动参与学习的良好氛围,激发孩子主动学习的动力;只有心中有目标,才能“粗中有细”突出重点与难点;只有心中有策略,才能“长袖善舞”,切实提高教学活动的效率,提高教学质量。 五、布置下次教研活动的内容 理论学习后,我们要运用到实践当中去,所以下次的教研活动就是三课两反思的教育实践研讨活动,请赵芳菲老师准备说课活动,准备一个个别化学习活动的教学方案。 教研组长的反思: 从 教师的层面上分析:能主动的收集相关的资料,能学习的热情较高。在活动中,研的气氛比较好,都能积极主动的交流讨论。 从自身组织教研活动层面上分析:不仅自己收集一些相关的学习资料共大家分享,而且还布置每位教师收集,活动形式有所改变,不再是一言堂的研讨氛围了。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