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赣州市养猪业循环经济生产现状及思考

赣州市养猪业循环经济生产现状及思考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江西畜牧兽医杂 ̄))2009年第3期 文章编号:lOO4—2342(2009)03—0024-03 中图分类号:¥8-05 文献标识码:B ・畜牧生产・ 赣州市养猪业循环经济生产现状及思考 郭礼荣,苏州,黎晶耀,郭添福,钟云平 (赣州市畜牧研究所,江西赣州 341401) 赣州位于江西省南端,赣、粤、湘、闽四省相接 处,地处中亚热带南缘,典型的丘陵地貌,有丰富的 草山草坡,资源丰富,气候温和,雨量充沛,交通便 表2 2008年赣南各县市生猪出栏数 及猪肉占肉类总产量的百分比 利。赣州独特的自然资源优势.以及国家和地方各级 政府加大对农业的扶持力度。出台了相关各项富民 政策,大力调整农业产业化结构,积极推进以养猪为 主的生态畜牧小区建设。两年时间,生态畜牧小区由 一百多个增加到了二百多个,形成了以定南、信丰、 南康、赣县、兴国、章贡区等县市区为重点的外销型 生猪养殖带。随着赣州生猪生产规模化、产业化,随 之产生的大量畜禽粪尿污水等污染物对环境造成严 重影响。要使赣州养猪业实现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 展,维护自然生态环境,还需要做大量艰苦细致的工 作,这也是摆在面前的重大研究课题。 1赣州养猪业现状及特点 1-1养猪情况 赣州养猪业是农业的一大支柱产业,赣州市已 成为江西省畜牧业强企和供港、供深无公害生猪生 产基地以及中等储备肉、活畜储备基地。2002年以 来,大部分县市的畜牧业以生猪生产为主(见表1); 生猪出栏数逐年增长,2008年已达到488.53万头 (见表2),猪肉占肉类总产量的比例由原来的 5O.47%增长到63.79%。 表1 2002-2008年赣州市生猪出栏头数 及猪肉占肉类总产量的百分比 年份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oo8 1.2养猪生产模式 赣州市属典型山区丘陵地带,山上种果。果园 养猪,建立沼气池,形成了闻名全国的“猪一沼一果 (鱼、菜等)”循环经济模式。该模式是利用循环经济 原理,通过对猪粪尿及污水进行无害化处理和资源 化再利用。 )354.98 360.00 404.05 477.48 455 ̄3 460.07 48853 慧 妻蠹类50.47 56.88 57.83 59.34 59.91 62.40 63.79 百分比(%) 猪场排出的粪尿经过干湿分离,产生的污水再 进行固液分离。固体粪经干粪池发酵后。用于生产 综合各方面的分析表明,调查结果比较真实地 反映了湘西黄牛杂交组合西本F1代母本的生长发 育情况与繁殖性能,为建立湘西黄牛优势杂交组合 生产体系,生产三元杂交商品组合(利西本),选育 出更适宜的二元杂交母本提供更为有效的技术支 持。 (收稿日期:2009-04—15) F1代所生犊牛初生体重体尺与犊牛断奶后(6月 龄)体重体尺数据均明显高于湘西黄牛;其泌乳量 也高于湘西黄牛,由于西门塔尔牛属乳肉兼用型品 种,故其后代的泌乳能力较强,能进一步促进犊牛 的生长发育。 4结论 ・24・ 《江西畜牧善区杂志))2009年第3期 有机肥、果树施肥或出售给附近果农。分离后的液 ・畜牧生产・ 和池塘水面可种植水浮莲等,水浮莲用来喂猪,较 体进入沼气池进行发酵产气,所产气体用于取暖、 照明、做饭等,沼渣用作肥料或饲料,沼液由泵输送 到山顶贮蓄池,再经管网分布到果园中施浇果树。 大型猪场还有后续净化系统。沼液再次经过生化池 好的利用了生态循环系统,有效地解决了养殖所带 来的污染问题,对环境也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 循环经济是生猪产业发展实现经济、生态、社会效 益统一.提高产业竞争力的理想选择。具体工艺流 处理,上层液体流人下一级池塘,用于养鱼。生化池 程如下: 养殖 排放 2调研情况 猪场,进行了养殖规模、配套沼气池、果园面积、水 2008年4月及9月。对赣州市生猪产业大县定 塘等情况的实地调研。(见表3) 南县、信丰县和南康市等地14家具有一定规模的 从调研情况来看,养猪场远离居民区和交通要 表3 l4家养殖场猪舍、水域、脐橙面积。母猪、仔猪、出栏肥育猪数及沼气容量一览表 道,大多数建在相对较偏僻的果园中,处于相对独 3问题与思考 立的天然屏障环境中,不受外界影响,也不对外构 养猪生产中的各种废弃物大多在农业生产过 成危害。依靠自然条件或通过开挖水井、水池、鱼 程中得到消化,但随着养猪业规模化、产业化的发 塘,为养猪生产提供了充足的水源。基本按照“猪一 展,所带来的废弃物数量急剧增长,利用率则迅速 沼一果”的生产模式,猪粪尿、污水经沼气池处理后 下降,本来是宝贵资源的废弃物反过来成为主要的 形成的沼液通过净化系统,用于施浇果树、蔬菜或 污染源。环境污染反过来制约着养猪生产规模的进 养鱼。没有果园的,则将猪粪尿干湿分离,固体物堆 一步扩大。尽管赣州市的生态养猪模式取得了很好 积发酵后再出售给附近的果农。猪场大部分水域较 的效果,但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2 干净,水质较好,没有出现富营养化现象,这与猪场 个方面: 采用干湿分离沉淀的净化系统有较密切的关系。 3.1猪场规模与种植面积比例不协调 大部分猪场种植了脐橙。为养殖户增加了一笔 猪场规模大小不一,有的猪场面积较大,但果 不少的收入。生猪产业的发展促进了果业的发展。 树等种植面积相对很小,造成种养比例不协调。不 为果业提供了丰富的有机肥。果业的发展又带动了 能充分有效地处理猪粪尿。据有关报道显示,存栏 生猪产业,为养猪提供了良好环境,形成了一个生 小猪(20—40kg)年排粪尿约1.5 t,中猪(50~75 kg)年 态养殖小区。同时,对赣南地区的水土起到了较好 产粪尿约3.0t,大猪(75~100kg)年产粪尿约4.5 t。 的保持作用。 这些粪尿中含有大量的氮、磷和其它矿物质(排泄 ・25・ 《江西畜牧兽医杂 ̄2009年第3期 ・畜牧生产・ 率高达70%一8O%),这些物质会沉积在土壤中或直 全面提高猪粪尿的综合治理水平。 接渗入地下水或经冲刷进入河流,污染周边的环 4.2开发绿色饲料 境,而667m 果园或1 m 沼气池仅能处理3头大猪 从控制生猪养殖污染的源头着手,开发各阶段 所排放的粪尿。从表3中可以看出,调查的所有猪 平衡饲料;提高饲料消化率,降低粪尿中氮、磷及金 场粪尿净化能力都超过了极限,反映了赣州市养猪 属元素的排放量是控制猪场粪便污染的主要措施; 业的一种普遍现象。 掌握生猪在不同生长阶段对饲料的不同要求:应用 因此,要进一步加强种养结合模式,合理种养 新型饲料添加剂开发绿色饲料.降低养猪生产所带 比例,因地制宜,建设集立体、生态为一体的规模化 来的环境污染。 养猪场,营造最佳生产小环境,提高生产经营效益, 4.3推广先进技术,改进猪粪尿处理工艺 减少粪尿对水源、空气、土壤生态环境带来的危害。 “猪一沼一果(鱼、菜等)”是赣南养猪业的主要模 重点推广“猪一沼一果(鱼、菜等)”循环生产模式的同 式,是处理粪尿的有效途径,在此基础上,开发其他 时,按照工业化治理废弃物的要求,通过干湿分离、 处理工艺,将废弃物的排放量减到最低。比如发展生 厌氧发酵或三级沉淀进行无害化处理,最大限度地 物有机肥企业,把猪粪加工成有机肥,用于种植业; 降低环境污染程度。 开发安全除臭剂,分解和转化粪尿中的有毒有害物 3.2猪场不断壮大与环保资金投入少之间的矛盾 质;用发酵后的猪粪养蚯蚓,而蚯蚓可以净化环境、 随着猪场规模的不断扩大.万头猪场已屡见不 变废为宝,又可以作为饲料添加剂、药物原料等:如 鲜。据了解有的猪场果园和水域面积有限,果树和 尝试先进技术的推广力度,加快 ‘‘自然养猪法”的应 水生植物处理猪粪尿的能力极其有限,基本上是通 用;规范操作技术及流程,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养猪 过建沼气池以达到对猪粪尿的环保处理和循环利 模式,实现猪场内外无臭味、无污染、零排放。 用。但养猪业在农业生产中相对来说投资较大、耗 4.4充实人才队伍,增强专业技能 时较长,大多数养殖户又存在资金缺乏问题,导致 实现养猪业循环经济生产,培养人才是关键, 沼气池容量远远没有达到环保标准。据推算,一个 加强专业技术培训,组建生猪合作社,了解最新科 千头猪场需要建300m 以上的沼气池才能基本达 技动态,增强服务能力以及市场竞争力。认真落实 到环保标准.而每立方米沼气池的造价在1 000元 ‘ 循环经济模式在养猪业的运用。 左右,那么,一个千头猪场仅沼气池建设成本就要 4.5发挥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引导、支持和监督作用 30多万元。 养猪业所面临严峻的环境问题。需要充分发挥 为解决猪场规模的不断扩大与环保资金投人少 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引导、支持和监督作用,推进环 之间的矛盾,要充分发挥政府的支持、督促作用,降 保与养猪业协调发展,努力使养猪业朝着循环经济 低贷款难度.对污染治理进行适当的补贴,确保各猪 的大道持续前进。 (收稿日期:2009—04—20) 场环境治理工作落到实处。结合当地情况,建立和完 善养殖业污染管理制度,发挥综合治理的整体效益。 旨 专审鏊 4可持续发展对策 我国首个甲型H1N1流感病毒 养猪业走循环经济、可持续的发展模式,是国 耐药分析基因芯片问世 内外养猪业的发展趋势。也是有效地提高资源和能 我国首个专门针对甲型HINI流感病毒抗药性的基 源的利用率,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量,实现养猪生产 因确诊和耐药性分析的基因芯片,5月15日在军事医学 科学院放射与辐射医学研究所研制成功。 与环境保护共赢的有效途径。 据介绍,这种芯片采用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纳米 4.1广泛宣传,提高循环经济意识 标记信号放大技术,在准确检测到甲型H1NI流感病毒 受传统养猪业的影响,广大的养殖户对养猪业 的同时,可对普通季节性毒株和新流行毒株进行甄别,并 的污染问题不够重视。随着规模化养猪业的发展, 能准确检测病毒的耐药性突变位点,从而判断出病毒是 需解决养猪业带来的环境问题迫在眉睫。要通过多 否对已广泛应用的达菲类药物产生耐药性。这种芯片在 获取样本后3 4小时内即可完成检测过程。 种途径进行宣传和培训,同时提高养殖户及相关人 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与辐射医学研究所是国内最 员的环保意识,充分认识到养殖污染防治的紧迫性 早从事生物芯片研究的研究所之一,此前曾研制成功复 和严峻性,改变被动的工作状态,加强培训和指导, 合探针实时荧光核酸检测试剂盒。 体刊辑) ・2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