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总¨5期)2015(1) Journal of Huazh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农民专业合作社对农村公共空间拓展的影响因素 以四川省X村Y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为例 徐晓鹏 (河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河南郑州450001) 摘要根据292份农户问卷数据,运用Binary 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模型,从人力资本情况、农户合作现 状、农民公共生活情况和合作社发展现状等4个方面来研究农户视角下影响农民专业合作社拓展农村公共空间 的因素。结果表明:文化程度、合作社合作条件、合作社公共生活情况、农户利益实现程度和合作礼实际运行情 况等5个因素对农民专业合作社拓展农村公共空间正向影响显著;性别、年龄和家庭农业劳动人数等3个因素 对农民专业合作社拓展农村公共空间负向影响显著;农户合作能力、农户参与程度和农村公共生活情况等3个 因素对农民专业合作社拓展农村公共空间影响不显著。 关键词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公共空间;农户;合作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456(2015)01—0096—06 中图分类号:O 915 DOI编码:10.13300/j.cnki.hnwkxb.2015.01.014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农村发生 户合作陷入了“集体行动困境”l5],合作社也无法保 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代化给我国农村社会发展打 护农民的切身利益。因此,现在的关键问题就是如 下了坚实印记。虽然我国农业生产力水平得到了显 何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挥其应有功能,重新构建起 著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明显改善,但农村社 农户之问的合作关系,更好地保护农民利益l6]。 会结构也发生了实质性变化,具体表现是:农村合作 拓展农村公共空间可以作为农民专业合作社解 制度解体、农村劳动力大量外流和农村社区“空心 决农民“集体行动困境”的一个切人点,因为在现代 化”ll 。这些因素导致农户之间最纯朴的连接纽 性和市场化的双重影响下,我国农村公共空间逐渐 带趋于断裂,农村共同体趋于解体。因此,要想解决 退缩到了私人领域,农村公共生活严重萎缩,农户合 “三农”问题,促进农村社会发展和进步,将农户重新 作能力严重缺乏。农村公共空间作为农民公共生活 组织起来,培养成有合作意识和能力的农民,通过自 的载体具有公共物品的性质,它的非排他性和非竞 我管理和服务,谋求自我发展,不失为一条有效路 争性可以让每个人自由平等地进行交流与互动,讨 径 。 论与每个人休戚相关的公共事务。农村公共空间的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 拓展不仅能够彰显个人能力,增强农民在农村发展 支持和引导合作社发展,更好地提升农户合作能力, 中的主体意识与合作能力E7 lO],而且,还能够在社 最终达到保护农民切身利益的目的。在该法案的推 会整合、文化传承、权力结构重构和人际传播等方 动下,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呈雨后春笋般发展了起 面发挥很好的功能[¨ ,反过来,这也能够促进 来,但很多合作社在经过短暂发展之后,已经变成了 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促使其更好地发挥应有的 空架子,违背了成立的初衷,主要表现是资本集中 功能,更好地保护农民的切身利益和为农村社会 化、领导干部化和治理结构形式化,这些因素导致农 发展服务。 收稿日期:2014 10 l2 基金项目:河南省教育厅2014年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与粮食安全的关系研究”(2014GH一090);河南工业大学 2013年度校基金项目“新型种粮模式下河南省粮食安全问题研究”(2013FRJH05);河南工业大学高层次人才基金项目“现代农业 科技与粮食安全问题研究”(2013BS016)。 作者简介:徐晓鹏(1984一),男,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项目管理、技术经济及管理。Email:xxp949@126.corn 第1期 徐晓鹏:农民专业合作社对农村公共空间拓展的影响因素——以四川省X村Y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为例97 公式(2)中, 为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否能够有效 一、研究方法 拓展农村公共空间; 为多元回归常数, ~ 为偏 回归系数,其中, 为性别,.z 为年龄, 。为文化程 度,z 为家庭农业劳动人数, 为合作社合作条件, 1.模型构建 通过文献研究发现,人力资本情况、农户合作现 状、农民公共生活情况和合作社发展现状等4个方 面的因素对农民专业合作社拓展农村公共空间的效 果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基于此,建立如下回归 模型: P—l厂(H,C,L,D) (1) 为农户合作能力,.z 农户参与程度,.2T。为农村公共 生活情况, 。为合作社公共生活情况,,/7 。为农户利益 实现程度, 为合作社实际运行情况;e为随机误差。 2.计量方法和变量说明 将“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否能够有效拓展农村公 公式(1)中,P是指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否能够有 共空间?”做为被解释变量,其中,“1”表示“是”,“0” 效拓展农村公共空间;H是指人力资本情况,包括 表示“否”,通过该问题来研究农户视角下影响农民 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和家庭农业劳动人数;C是指 专业合作社拓展农村公共空间的因素。接下来,运 nary Logistic回归模 农户合作现状,包括合作社合作条件、农户合作能力 用SPSS16.0统计软件采用Bi并通过所选取的11个解释变量的观测 和农户参与程度;L是指农民公共生活情况,包括农 型进行分析,村公共生活情况和合作社公共生活情况;D是合作 值来分析农民专业合作社能够有效拓展农村公共空 社发展现状,包括农户利益实现程度和合作社实际 间的概率。在此基础上,采用最大似然估计法进行 运行情况。结合公式(1)和变量选取情况,建立如下 参数估计,并分析变量的显著性和重要性,变量的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一 wald统计值越大,说明该变量越重要。变量及赋值 (2) + z1+ z2+…+ 1.7211+£ 情况如表1所示。 表1变量及赋值 省科技厅的支持下,X村专门成立了“Y有机水稻种 二、数据来源和样本描述 1.数据来源 植专业合作社”,并采取“专家+协会+农户”的模式 推广该技术。该合作社在SRI的推广初期发挥了 良好作用,但是,2006年之后逐渐陷人了发展困境, 本文所选择的研究社区是四川省简阳市D镇 X村,该村共612户,属于典型的“空心村”,主要种 入来源。该村是水稻强化栽培体系(system of rice 导致SRI没有得到可持续应用。调查发现,该合作 社陷入发展困境的主要原因是没有把农户合作能力 采用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获取数 植作物是水稻,种植业和外出打工是农户的主要收 的培养和SRI的推广有效结合起来。 intensification,SRI)在四川省的主要试点村。2000 据。问卷调查过程中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式抽取 年之后,随着我国水稻种植面积的减少和农业环境 样本,发放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为292份,有 污染的日益严重,SRI以其增温早发,节水抗旱,防 效率为97.3 。此外,还对基层政府,核心倡导者, 除杂草,抑制病害,省工、省时、省力,省种,防坐蔸, 核心会员,专家顾问,以及在调查过程中所遇到的典 保证稻米质量,环保等优点逐渐进入决策者和普通 型的普通社员和非社员进行深入访谈,更有效地保 农民的视野。2004年,为加快SRI的推广,在四川 证所获取的信息的真实性。 98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总115期) 2.样本描述 占77.4 ;认为农民专业合作社不能有效拓展农村 通过统计发现,292份有效样本中,认为农民专 公共空间的有66人,占22.6 ,样本基本特征情况 业合作社能够有效拓展农村公共空间的有226人, 如表2所示。 表2样本基本特征描述性统计 一、二日木 J三、结果分析 l7l 活情况等3个变量的影响不显著。接下来,把这3 个变量剔除后再次拟合回归方程并进行显著性检 数据处理过程中,首先将所选择的11个变量全 验,结果显示,剩余的8个变量均显著,建立模型2。部引入回归方程并进行显著性检验,建立模型1,结 两个模型的拟合结果均通过了1 水平的显著性检 果显示,农户合作能力、农户参与程度和农村公共生 验,说明两个模型的拟合结果都比较好(见表3)。表3影响农民专业合作社拓展农村公共空间的因素的回归分析结果 注:*、**和***分别表不在10 、5 和1 水平上显著。 1.人力资本情况对农村专业合作社拓展农村公 和72.5 ,表明男性认为合作社拓展农村公共空间 共空间的影响 的效果较好。调查发现,相关利益群体中的基层政 (1)性别。该变量在两个模型中分别通过了 府人员、核心倡导者、核心会员和专家顾问几乎全为 1O 和5 水平的显著性检验,且系数均为负。统 男性,女性往往被边缘化,无法在合作社中发挥有效 计发现,受访者中男性和女性认为农民专业合作社 作用。此外,农村家庭一般以男性为户主,而合作社 能够有效拓展农村公共空间的比例分别为86.4 9/6 也是以户为单位,男性就成为参加合作社主要活动 第1期 徐晓鹏:农民专业合作社对农村公共空间拓展的影响因素——以GIJll省x村Y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为例99 的家庭代表。可见,男性在合作社的发展过程中的 95.2 ,表明家庭中从事农业劳动的人数越多,农民 参与性较强,起主导性作用。但也应当重视女性在 认为合作社拓展农村公共空间的效果越差。调查发 拓展农村公共空间过程中的作用,尤其是在留守妇 现,很多农民对合作社的认知都非常有限,有的农民 女成为农村主要人群的情况之下。对于合作社来 认为合作社就是大家在一起共同劳动,有的农民甚 说,应该为女性提供丰富的公共活动,调动女性的参 至认为合作社和人民公社差不多。那些农业劳动人 与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达到拓展农村公共生活空 数较多的农民认为自家的劳动力就能够满足农业生 间的目的。 (2)年龄。该变量在两个模型中均通过了1 水平的显著性检验,且系数均为负。统计发现,受访 者中18 ̄28岁,29~40岁,41~48岁和49~55岁 的人群认为农民专业合作社能够有效拓展农村公共 空间的比例分别为51.7 、90.5 、82.4 和 57.1 ,表明29~48岁的受访者认为合作社拓展农 村公共空间的效果最好。调查发现,合作社的中坚 力量主要是40岁左右的人,他们的文化程度较高, 大多都有外出打工经历,接受新事物和新思想的能 力也比较强。此外,年轻人也是农村社会发展的关 键和新型职业农民的主要培育对象,对他们进行教 育和培训,不仅能够缓解农村劳动力不足的现象,而 且,可以发挥他们在农村社会发展中的带头作用。 因此,要不断提升他们对合作社的认知,充分发挥其 在合作社发展过程中的推动作用,为合作社拓展农 村公共空间作出应有贡献。 (3)文化程度。该变量在两个模型中均通过了 1 9/6水平的显著性检验,且系数均为正。统计发现, 受访者中小学,初中,高中和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 人群认为农民专业合作社能够有效拓展农村公共空 间的比例分别为58.5 、73.4 、100 和100 ,表 明受访者的文化程度越高,他们认为合作社拓展农 村公共空间的效果越好。调查发现,文化程度较高 的人群对新事物和新思想的理解和认知能力比较 强,他们能够对合作社进行更好的认知并参与到合 作社的发展来。此外,他们通过和其他人群进行日 常交流,还能够对合作社起到一定的宣传作用,增强 其他人群对合作社的认知,调动他们的兴趣和积极 性,随着社员的多元化,必定会为合作社发展和农村 公共空间的拓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推动合作社 的发展和进步。 (4)家庭农业劳动人数。该变量在两个模型中 均通过了5 9/6水平的显著性检验,且系数均为负。 统计发现,受访者中家庭农业劳动人数为1人、2人 和3人的人群认为农民专业合作社能够有效拓展农 村公共空间的比例分别为70.2 、75.0 和 产需要,没有必要加入合作社。这主要是由于小农 意识造成的,其影响广泛而深远,不仅会降低农户间 的合作能力,而且会影响农户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 最终导致农村公共空间的衰退。因此,要想推动合 作社发展,就要加大宣传和教育,强化农民对合作社 的认知,调动他们的兴趣和积极性,让他们主动参与 进来,丰富合作社的公共生活,最终达到拓展农村公 共空间的目的。 2.农户合作现状对农村专业合作社拓展农村公 共空间的影响 (1)合作社合作条件。该变量在两个模型中均 通过了1 水平的显著性检验,且系数均为正。统 计发现,受访者中认为合作社合作条件为一般和较 好的人群认为农民专业合作社能够有效拓展农村公 共空间的比例分别为60.8 9/6和95.7 ,表明合作社 能够提供的合作条件越好,农民认为合作社拓展农 村公共空间的效果越好。调查发现,Y合作社的规 章制度在实践中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和实施,无 法对合作社发展起到有效指导、监督和管理,导致农 户之间以及农户、组织者和管理者之间很难建立起 良好的信任关系,进而导致合作社陷入发展困境。 另外,资金不足也是制约合作社发展的客观条件之 一。Y合作社的资金主要是社员缴纳的会费或股 金,难以满足合作社发展需要,资金缺乏导致合作社 能够为社员提供的服务也是有限的,该合作社为社 员提供的服务只有简单的技术指导和信息咨询等, 很难在社区活动组织等方面起到有效作用。这些因 素导致合作社无法有效地拓展农村公共空间。 (2)农户合作能力和农户参与程度。这两个变 量均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这和笔者的预计不相符 合。统计发现,受访者中认为农户合作能力分别为 非常差,较差,一般和较好的人群认为农民专业合作 社能够有效拓展农村公共空间的比例分别为 50.0 、62.0 、83.8 和100 9/6。受访者中认为农 户参与程度分别为非常差,较差,一般和较好的人群 认为农民专业合作社能够有效拓展农村公共空间的 比例分别为33.3 、58.8 、88.8 0 0和100 9/6。如果 lO0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总l15期) 合作社能够为农户合作提供良好的合作条件,并对 统计发现,受访者中对农户利益实现程度分别为非 他们进行相关教育和培训,就能不断提升农户对合 常不满意,不满意,比较满意和满意的人群认为农民 作社的认知和调动农户的兴趣和积极性,进而提升 专业合作社能够有效拓展农村公共空间的比例分别 、95.5 和100 ,表明合作社满足农 农户问的合作能力和参与程度,在农户之间建立良 为0 、54.1户利益需求的程度越高,农民认为合作社拓展农村 好的信任关系,为农村公共空间的拓展服务。 3.农民公共生活情况对农村专业合作社拓展农 公共空间的效果越好。调查发现,市场经济条件下,村公共空间的影响 小农依靠自身力量难以抵抗市场风险,而合作社的 (1)合作社公共生活情况。该变量在两个模型 主要目的就是把小农联合起来,增强小农的合作能 中分别通过了5 和1 水平的显著性检验,且系数 均为正。统计发现,受访者中对合作社公共生活情 况分别为不满意,比较满意和满意的人群认为农民 专业合作社能够有效拓展农村公共空问的比例分别 为33.3 、87.3 和97.1 ,表明合作社公共生活 情况越好,农民认为合作社拓展农村公共空间的效 果越好。调查发现,X村的农村公共空问已经严重 衰退,农村公共生活和农民公共精神缺乏,小农的生 活、经济和文化都被捆绑在了家庭内部,脱离了村庄 共同体。合作社要想有效地拓展农村公共空间,就 要把农民从家庭内部重新解放出来,培养他们的合 作能力和公共精神。Y合作社所开展的公共活动形 式主要有社员大会、学习与培训、村民协会和总结交 流会等,这些活动都是以制度化形式存在的,可以作 为公共空间的表现形式。但这些活动在实践中并没 有起到有效作用,主要原因是,虽然合作社是为农户 利益服务的,但大多数农户对合作社的认知还比较 浅显,他们对此并不抱很大期望。因此,合作社要想 更好地拓展农村公共空间,关键是要不断进行宣传、 教育和培训,不断提升农民对合作社的认知。 (2)农村公共生活情况。该变量没有通过显著 性检验,这和笔者的预计不相符合。统计发现,受访 者中对农村公共生活情况分别为非常不满意,不满 意,比较满意和满意的人群认为农民专业合作社能 够有效拓展农村公共空间的比例分别为60.0 、 69.0 、80.1 和92.3 。笔者认为,虽然农村公 共生活严重萎缩,但农民依然要依托于村庄共同体 而存在。合作社的有效运行则能够对农民进行相关 教育和培训,提升他们的合作能力,培养其公共精 神。可见,如果合作社能够很好地发挥作用,就能有 效拓展农村公共空间和丰富农村公共生活。 4.合作社发展现状对农村专业合作社拓展农村 公共空间的影响 (1)农户利益实现程度。该变量在两个模型中 均通过了l 水平的显著性检验,且系数均为正。 力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更好地保护农民利益。 如果合作社能够很好地实现农民利益,就能不断增 强农户对合作社的信任,提升农户间的合作能力和 农户对公共事务的重视和参与,促进合作社的发展 和完善,使其在拓展农村公共空间的过程中发挥重 要作用。 (2)合作社实际运行情况。该变量在两个模型 中均通过了5 水平的显著性检验,且系数均为正。 统计发现,受访者中对合作社实际运行情况分别为 非常不满意,不满意,比较满意和满意的人群认为农 民专业合作社能够有效拓展农村公共空间的比例分 别为0 、41.9Ko、96.8 和94.2 ,表明农民对合 作社的实际运行情况越满意,他们认为合作社拓展 农村公共空间的效果越好。调查发现,农户对合作 社的运行情况非常关注,如果合作社的运行情况不 好,就会挫伤他们的人社积极性,甚至出现大范围的 退社现象,导致合作社运行陷入瘫痪。另外,农户比 较关注眼前利益,如果非社员发现社员利益没有得到 很好实现,那么,他们就不会选择入社。可见,如果合 作社实际运行情况不好,就很难取得农户信任,甚至 会挫伤农户的参与积极性,导致合作社陷入发展困 境,影响其在拓展农村公共空间过程中的推动作用。 四、结 语 人力资本情况、农户合作现状、农民公共生活情 况和合作社发展现状等四个方面的因素对农民专业 合作社拓展农村公共空间的效果具有不同程度的影 响。文化程度越高,合作社合作条件越好,合作社公 共生活情况、农户利益实现程度和合作社实际运行 情况越令人满意,农民认为农民专业合作社拓展农 村公共空间的效果就越好。 目前,我国农村社会结构已经发生了实质性变 化,农业劳动力不足和农户合作能力低下已经成为 我国农村社会的普遍现状,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的 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将农户重新组织 第1期 徐晓鹏:农民专业合作社对农村公共空间拓展的影响因素——以四川省x村Y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为例101 培育——贵州省习水县赶场坡村组自治的个案研究EJ].管理 世界,2008(10):64—74. 起来进行农业生产,维护农户的切身利益。然而,由 于文化程度低下、小农意识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农民 对合作社的认知存在严重误区和不足。此外,合作 [4]于水.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在乡村治理中的困境与对策——以江 苏苏南地区为例EJ].农村经济,2010(4):125—129. of Chicago Press,1 958. 社也很难为农户提供很好的合作条件,其公共生活 E51 ARENDT H.The human condition[M].Chicago:University 情况也难以令人满意,这些因素还导致合作社实际 运行情况较差,难以满足农户利益需求。其中,农村 [6]公共空间衰退所导致出现的农村公共生活和农民公 郑丹,王伟.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问题及政策建议 _J].中国科技论坛,2011(2):138 142. 共精神缺乏是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因此,农 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关键是要加强对农户进行教育 公共生活,提升农户合作能力和参与意识,充分发挥 空间的拓展不仅能够丰富农村公共生活,调动农民 的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农民的公共精神和参与公共 响,推动合作社的发展和完善,使其更好的为农村社 会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E7]HABERMAS J.The structural transformation of the public sphere=an inquiry into a category of bourgeois society EM]. Cambridge:Polity Press,1989. 和培训,并为农户合作提供良好条件,不断丰富农村 E81赵凌云.拓展农村公共空间我们缺乏何种理念EJ].社会,2003 (3):45—48. 9]王玲,申恒胜.“公共领域”之系谱考察[J].学习与实践,2007 合作社在拓展农村公共空间方面的作用。农村公共 [(11):143—148. [1o]李昕.公共领域建构中的公民精神重塑——中国公共领域的可 能性与现实性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法政学院,2010. 乡村公共空间为例[J].河北学刊,2003(2):72—78. [12]PLUMMER,TAYLOR J G..Community participation in Chi 事务的能力,还能够对合作社的内生性产生良好影 [11]周尚意,龙君.乡村公共空间与乡村文化建设——以河北唐山 na:issues and processes for capacity building EM].London: Earthscan,2004. [13]何兰萍.关于重构农村公共文化生活空问的思考EJ].学习与实 践,2007(11):122—126. Eli 阎云翔.私人生活的变革:一个中国村庄里的爱情、家庭与亲密 关系EM2.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21. [14]徐东涛.中国农村公共空间的演进和村庄权力运作——以浙江 省七一村为个案[D].杭州:浙江大学经济学院,2009. [15]田海燕.刍议乡村公民共同体构建进路[J].中国矿业大学学 报:社会科学版,2010(2):40—44. E23 朱启臻,赵晨鸣.农民为什么离开土地EM3.北京:人民日报出 版社,201l:336. 李文钊,张黎黎.村民自治:集体行动、制度变迁与公共精神的 Oil of Rlll Public A Case Study of Y Rice Planting Professional Farmer Cooperatives in X Village,Sichuan Province XU Xiao—peng (School ofManagement,He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Zhengzhou,Henan,450001) Abstract Based on 292 farmer questionnaires,this paper analyzes the main factors which influence professional farmer cooperatives’expanding rural public spa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armers,inclu— ding:human capital,farmers’cooperation situation,farmers’public life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situa— tion of farmer cooperatives by using Binary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mode1.The result shows that edu— cational background,cooperation situation of farmer cooperatives,farmer cooperatives’public life situa— tion.farmers’interests satisfaction and farmer cooperatives’development situation have positive effect on farmer cooperatives’expanding rural public space;while gender,age and the number of agricultural laborers of the family have negative influence on farmer cooperatives’expanding rural public space and farmers’cooperative ability.farmers’participation degree and farmers’public life situation don’t have significant effect on farmer cooperatives’expanding rural public space. Key words professional farmer cooperatives:rural public space;farmer;cooperation (责任编辑:金会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