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小侦探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4、南梁父村的过去与现在

4、南梁父村的过去与现在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第四课 南梁父村的过去与现在

春秋战国时期,华丰境内即有郕城,属鲁国,齐鲁之师曾在此交战。郕城北邻柴汶河,附近有梁父山。秦始皇统一全国后,为保其帝位万年永固,网络民心,来泰山封禅。据说,在封禅登岱顶之时,放目远眺,观泰山东南处除有小泰山(即徂徕山)山峰外,还有一座山峰虽小却也秀气。问跟随人,答曰梁父。看到柴汶河偎依在梁父山脚下,似一条玉带,横亘于广袤大地,便不禁自言自语道,“梁父之南,福地也。”恰南梁父村在梁父山南,遂起名曰“南梁父”村。

另据传说,秦朝时,柴汶河北曾设梁父县,围绕梁父县城的村庄,依县置起名,为东梁父、西梁父、南梁父。新中国成立后,南梁父村归属宁阳县。此种说法有待考证,梁父山今在徂徕山东南,新泰天宝镇一带。秦朝时的梁父县也在梁父山一带,因此,南良父与岱岳区东良父、西梁父名字的由来肯定与梁父山无无关系,具体由来不详

南梁父村:凝心聚力快发展,共同致富建强村

华丰镇南梁父村位于该镇北部,汶河南岸,全村辖四个村民小组,600户,2047人,党员69人,村两委干部5人,耕地面积3080亩。2009年村集体经济收入116万元,人均收入7150元。近年来,南梁父村党支部紧密结合村情实际,以“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为指导思想,抓班子,带队伍,强基础,不断加强班子和党员队伍建设,积极带领党员群众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经济,使农村基层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此,先后荣获全县“经济发展先进村”、“‘宁阳标兵’基层党组织”、“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先进单位”,镇

“农村综合工作一等奖”、“农业产业化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抓班子,强核心,打造过硬“指挥部”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农村党支部是带领全村党员群众致富的火车头。南梁父村党支部在深入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活动的热潮中,不断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为全村各项工作的扎实有效开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在班子建设上,该村坚持干部“四化”和德才兼备的原则,注重班子的整体结构,坚持从实际出发,逐步解决了班子中年龄偏高、文化偏低、能力较差的问题。他们在村委会建成了党员活动室,对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进行农村实用技术、新农村建设、平安创建等知识培训,着力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党的干部培养成带头致富的领头雁。村党支部坚持把优秀青年作为入党积极分子的第一人选,及时进行教育和引导,近年来,共培养入党积极分子12人,接收预备党员6人,转正2人。健全完善 “三会一课”制度、党支部工作学习制度、村务公开制度、村民会议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狠抓落实,逐步形成了“以制度管人,按章程办事”的运行机制。同时注重发挥村级配套组织作用,建立和完善了以党建、维稳、计划生育、经济发展等工作制度,使村干部责任明确,各项工作有计划、有安排、有落实。

抓调整,重特色,经济发展创新高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是基础和保障。近年来,该村支部书记乔贤华带领村两委一班人,围绕全镇“三个一万”工程,本着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的原则,加大结构调整力度,突出抓好“大棚菜”和

“桑园发展”两大优势产业,引导农民“进棚”,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南梁父村由于土质差,导致种植结构单一,村民压根就没有种菜的习惯。为改变村民的传统观念,增加群众对建棚种菜的认识,村支部成员挨家逐户的为群众做思想工作,算对比帐,并组织群众到岱岳区良庄村、寿光蔬菜基地等地进行实地参观,增加切身感受。为解除村民发展大棚的后顾之忧,村支部结合群众意愿,出台优惠政策,让建棚户吃上定心丸。村里统一调整土地。根据村里机动地少的情况,规定凡有能力发展大棚的村民,自愿报名,由村里统一组织协调发展;统一供水,为解决水资源问题,先后投资85万元为菜农解决通水、通电问题;统一建设服务,针对部分群众缺少资金实际,村里统一为大棚户协调贷款,共为大棚户协调贷款100多万元,投资15万元爆破棚区石头,投资17多万元改善村内棚区生产条件和基础设施建设。一系列有力的措施,极大地调动了村民发展大棚的积极性,目前,该村发展大棚267个,2009年新建127个,棚均收入达到4-5万元,仅大棚一项全村人均可增加收入5000元,该村计划今年再新建大棚100个。种桑养蚕,是南梁父村支部为村民开拓的又一致富产业,现全村桑园面积达到600亩,年产蚕茧13万斤,总收入达260万元。 通过积极拓宽致富渠道,南梁父村不仅为农民增收打下了坚实基础,也为村委更好的服务群众,改善村民生产生活条件提供了经济保障。

抓民生,促和谐,密切党群干群

村里经济发展了,集体手中有钱了,村两委班子本着利为民所谋的原则,制定了许多规定:每年重阳节,村两委会要对80岁以上的老人进行慰问;凡有新兵入伍户每户奖励400元;连续多年为村里65岁以上老人办理医疗保险;大棚户因为路况不好,产品销售难,村里就出钱,干群齐心协力,为村民修好了六纵六横共计20余公里的致富路。2008年以来先后投资128万元用于改造硬化村主要街道。为了让百姓富钱袋更要富脑袋,村里建成了高标准的农家书屋,现有各类书籍1000册,内容涉及致富科技、生活保健、文学小说等。如今的南梁父村人心齐、民风正、党群亲如一家,村党支部带领广大村民正朝着“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阔步前进。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xiaozhentang.com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