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小侦探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精品】最新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9 古诗三首》精品导学案

【精品】最新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9 古诗三首》精品导学案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9《古诗三首》导学案

课题 教学目标 古诗三首 课型 新授课 1.会认“屠、苏”等7个生字,会写“符、欲”等11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课文。默写《清明》。 3.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4.了解古诗中写到的传统节日,了解诗中描写的过节场景。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好内涵。 教学重点 课前准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古诗意思,体会诗人的情感。 2.了解诗中写到的传统节日以及过节场景,感受传统节日的美好内涵。 1.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了解有关传统节日的资料。(学生) 3.预习课文,借助拼音自学生字词,制作生字卡。(学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指导学生从春节 1.课件播放过春节的画面。1.欣赏过春节的视频。 2.引导学生谈谈对春节的2.交流对春节的了解。 的来历、春节的风了解。相机归纳。 3.齐读诗题:元日。 俗等方面来谈对(春节:农历正月初一 4.结合注释,听教师讲解理春节的了解。 习俗:放鞭炮、守岁、吃团解题目。理解“元”,用“元”圆饭……) 组词。 一、谈话导入,3.板书诗题:元日。 揭示课题(用时:2分钟) 4.释题:“元日”指的就是农历正月初一。元,就是第一、开始的意思。 指导学生用“元”组词。 (元旦、元宵、元月、元宝) (板书:释诗题) 1.出示古诗。 1.借助拼音读准生字。 书读百遍,其义自2.指导学生读准字音,识记2小组内交流识记生字的方见。要在初读的时生字。 法。借助生字卡识记生字,候,鼓励学生通过各种方式多读,为3.指导学生朗读古诗。做到用生字组词。 二、初读感知,读正确,读流利。 整体把握(用时:5分钟) 3.自由读古诗,读正确,读理解诗句意思打好基础 4.听录音,跟读,读出古诗流利。 的节奏和韵律。 5.指导学生交流不理解的4.听录音,跟读读出古诗的节奏和韵律。 字词。解决不了的问题在小5.圈画出自己不了解的字组内交流。 6.简介诗人。 词,同学间相互讨论。 6.交流了解到的诗人的资料。 1.引导学生抓住关键字词,1.小组合作,抓住关键字理解诗句意思。 词,理解诗句意思。 1.在这个环节,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学习的(1)帮助学生理解“一岁除”(1)读注释,了解“元日”“入屠苏”“曈曈日”等意“屠苏”“曈曈日”“新桃换积极性,适当追思。 旧符”。 问、指点,让学生理解字词、诗句的意思。有了理解古诗的基础,再让学生运用古诗节奏、重音规律,把握感情基调进行朗读。(2)了解“除”的意思就是(2)理解“岁、除”等词的“过去”。“岁”的意思就是意思。 “年”。 (3)借助注释,小组交流理(3)通过注释,了解“屠苏”,解“入屠苏”,想象过年喝“入屠苏”指的是过年风俗屠苏酒的场景。 之一——喝屠苏酒。 (4)想象画面,交流自己了(4)指导学生交流了解到的解到的过春节的其他风俗,2.在指导学生说过春节的其他风俗。 感受人们愉快的心情。 诗句的意思的时候,借助注释,帮助理解难理解的(5)指导学生借助注释理解①放爆竹。②喝屠苏酒。 ③贴桃符。 三、理解诗意,“曈曈日”。 感悟诗情(用时:15分钟) (6)指导学生借助注释了解(5) 在老师的引导下,想象字词,只要学生说“新桃换旧符”是古代过春早晨起来打开门看到的旭节的风俗之一。图片认识“桃符”。 通就行,不要求做日东升、阳光普照的景象。到字字落实。同时(6)借助图片,并联系生活引导学生借助音2.指导学生连起来说一说实际,感受“新桃换旧符”频,并结合自己已整首诗的意思。 3.指导学生体会当时人们的心情。 时的喜悦。 2.连起来说一说整首诗的意思。 有体验,了解古代过春节的风俗,体会人们过春节的4.补充写作背景,体会诗人3.再读古诗,说说诗中人们祥和气氛。 除了过春节的喜庆祥和,更的心情。 有诗人变法成功的喜悦和自信。 5.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4.根据教师补充的背景资料,体会诗人变法成功的喜悦和自信。 5.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6.指导学生背诵全诗。 6.试着背诵《元日》。 7.小结学习方法:抓字词,7.小结学习方法。 解诗意;读中思,悟诗情。 1.指导学生回顾整首诗的学习方法。 2.指导学生用相同的方法1.回顾整首诗的学习方法。在组织小组合作2.小组合作,自学古诗《清学习中,教师要帮明》。 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做好学习分小组自学古诗《清明》。 (1)借助拼音读古诗,小组出示自学提示: 内进行交流。其他学生认真工。在学习的过程倾听,及时进行纠正。 (2)生字识记方法交流。比中,教师要进行巡查,以帮助学生学四、小结学法,(1) 读古诗。 迁移学习(用时:8分钟) (2) 学习生字词。 (3) 小组内弄懂诗句的意一比,看谁的方法好。 习,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解决学生思,不懂的地方提出来与伙(3)小组内讨论诗句的意伴交流。 思。不懂的词语查字典,不的学习问题。为下(4) 抓关键词,了解诗人的能解决的做上记号,交流时一环节的交流打心情。 (5) 了解节日风俗。 提出解决。 (4)说说读到了诗人怎样的下坚实的基础,使小组合作学习真(6)再读古诗。 心情,从哪里读到的。 (5)交流自己了解到的清明风俗。 (6)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正落到实处。 全班交流: 1.指导学生在交流中正确理解字词的意思。 1.交流诗中的词语。 1.教师在交流环2.想象画面,了解当时过清节要注意把学习明的风俗民情。 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起到点拨、引如:雨纷纷、欲断魂、遥指。3.用自己的话描述诗句中2.指导学生想象画面。 的景象。说出“雨纷纷”“欲导的作用。 3.指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描断魂”的情景。 2.引导学生有感五、学后交流,述诗句中的场景。 理解古诗(用时:5分钟 4. 根据诗句,想象诗中人物的对话,他们可能怎样说? 4.合作交流,想象诗人和牧情地朗读诗句,体童的对话。 会诗人表达的情5.借助作者资料,感受作者感。 的愁苦心情。 5.指导学生感情朗读全诗,6.有感情地朗读全诗。背诵体会诗人愁苦的心情。 全诗。 6.指导学生背诵全诗。 1.播放生字动画,指导学生1.观看生字书写动漫,观察1.识字写字在中观察生字“旧、符、欲、魂、生字的笔顺、间架结构。 年级是非常重要借、酒、何、牧”,注意这“旧、魂、借、酒、何、牧”的。要在课堂里保些字在田字格中的占位。 都是左窄右宽的字;“符”2.教师范写生字,重点讲解是上下结构。 “符、魂”。 证一定的时间来给学生们书写。 2.观察教师书写,注意关键2.教师要重视学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生的书写评价,可六、巩固生字,符:11画,上下结构。书指导书写(用时:5分钟) 写时注意上收下放。“竹”3.学生自己练习书写。 让写字好的学生做部首时第3笔和第6笔变4.书写展示,互相评议。 成点,下面的“付”要托住上面的竹字头。 魂:13画,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右边“鬼”第6介绍书写经验,鼓励学生把字写规范、写美观。 笔的“丿”要向左撇出,左边的“云”下边要注意避让。3.组织学生练写,巡视指导。 4.学生书写点评。 第二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1.教师在指导学生交流时要求语1.引导学生背诵《元日》《清1.背诵《元日》《清明》。 明》。 2.说说两首古诗中写到的节日及诗中的风俗。 2.交流这两首古诗中写到的节日及当时的风俗。 言精炼。 3.交流课前对重阳节的了2.在解释题意的3.引导学生谈谈对重阳节解。谈谈自己了解的重阳节时候,让学生借助一、回顾导入 的了解。说说过重阳节的风的风俗。读“重阳小资料”,资料说说对题目(用时:5分钟) 俗。出示小资料。 加深印象。 的理解,教师引导学生把题目的意4.揭诗题,解题意。板书:4.读诗题,说说题目的意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思。借助书中注释,试着自思说完整。强调九月九日:指农历九月初九己弄懂。 重阳节。 5.指导学生交流对作者的了解。 二、合作探究(用时:12分钟) 1.指导学生交流小组确定的学习任务: 运用学习前两首诗的方法1.小组合作,学习《九月九在小组合作中,教日忆山东兄弟》。组内完成:师要有目的、有意(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全识地进行巡查指导,帮助学生合作学习更有效。 5.交流课前对诗人王维的了解。 “山东”在诗中的意思。 小组学习《九月九日忆山东诗,背诵全诗。 兄弟》。 要求: (2)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尝试把诗句的意思讲(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连贯。互相补充。 地朗读全诗,背诵全诗。 (3)小组合作,多种方式朗(2)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读,读出诗中蕴含的情感。意思。尝试把诗句的意思讲2.提出不能解决的问题。 连贯。 (3)读出诗中蕴含的情感。 2.教师巡视指导。 三、品悟诗情(用时:15分钟) 1.指导学生交流。相机教学。 1.交流学习成果。 (1)朗读全诗。在老师的指教师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注意不要以“讲”来替代学生的“说”。要让学生大胆说话,大胆交流。教师在(1)指导学生朗读,读出节导下,读出节奏。 奏。 (2)交流理解诗意。在老师(2)指导学生抓住一个“独”的指导下感受诗人独自在两个“异”,体会诗人离乡他乡的孤寂。 后的孤寂。 (3)每逢:每到。 佳节:美好的节日。 倍:更加,加倍。 (4) 指导学生说说还有哪些美好的节日。 (5) 引导学生体会诗人在(3)理解字词“每逢、佳节、学生渴求处进行倍”。 (4)说出自己知道的美好节日。 (5)体会诗人在节日到来时内心的感受。 (6)通过图片认识“茱萸”,教学、讲解,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节日到来时的内心感受。 了解古代过重阳节的风俗:(6)指导学生通过图片了解登高、插茱萸。 “茱萸”。简介古代过重阳(7)想象相隔遥远的诗人和节的风俗:登高、插茱萸。兄弟之间,会在佳节到来时(7)指导想象说话练习:诗想些什么,说些什么。 人和兄弟在佳节来临时会想什么?说什么?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诵读全诗。 3.背诵全诗。 2.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3.背诵全诗。 巩固、书写生字: 1.观察生字动漫,观察生字注意引导学生养成先观察后书写1.看生字书写动漫,指导学的笔顺、间架结构。 生观察生字“兄、独、异、2.观察教师书写,注意关键的习惯,把字写端佳”,注意这些字在田字格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正,写美观。 中的占位。 3.学生自己练习书写。 2.教师范写生字,重点讲解4.书写展示,互相评议。 “独、 四、规范书写 异”。 独:注意反犬旁的(用时:6分钟) 写法, 第三笔是撇,不出头。异:上面是“巳”写得稍扁一些,下面的横要长一些。3.组织学生练写,巡视指导。 4.学生书写点评。 五、布置作业布置作业: 对自己感兴趣的节日进行课后和同学合作,深入进行教师可以给予学“我们的节日”综合实践活生学习任务、步骤的指导,降低学习难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小提示:

“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同学们,没有目标就没有方向,每一个学习阶段都要给自己定一个目标。每一位同学都应该相信“一份耕耘,就有一份收获”。亲爱的同学们,现在启航,展开你自信和智慧的双翼,乘风踏浪,在知识的海洋里去收获无限风光吧!

调查了解,进行“我们的节动。 (用时:2分钟) 日”综合实践活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xiaozhentang.com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