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新泰市柴汶河段天然气穿路工程

新泰市柴汶河段天然气穿路工程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新泰市新汶段柴汶河天然气穿管工程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工程名称:新泰市新汶段柴汶河天然气穿管工程

工程编号:2017-051 勘察阶段:详细勘察

批准人:

审定人:

审核人:

项目负责人:

编写人:

钻机机长:

钻机牌照编号:

提交报告单位:

提交报告时间:2017年5月7日

文字部分:

1、 .................................. 前言 1

2、 ...................... 地形地貌及地下水 4

3、 ......................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4

4、 ...................... 岩土工程分析评价 5

5、 ............................ 结论与建议 7

图表部分:

1、 2、 3、 4、 5、 6、

图例

勘探点平面位置图 工程地质剖面图 钻孔柱状图

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统计表 勘探点一览表

图1 图2 图3-1

7、岩石力学性能试验报告表

8、 岩土工程勘察质量验收单

1 •前言

1.1拟建工程概况

新泰市新汶段柴汶河天然气穿管工程位于新泰市新汶街道柴汶河段。 1.2 0的、要求及任务

受泰安港新燃气公司之委托,我单位对新泰市新汶段柴汶河天然气穿管工 程场地进行详勘阶段岩土工程勘察。

1.2. 1、勘察目的

木次勘察工作的主要目的是提出详细的岩土工程资料和设计、施工所需的 岩土参数;对建筑地基做出岩土工程评价。

1.2.2、 任务要求

(1) 查明拟建建筑物所在场地的稳定性及建筑适宜性,场区内岩土层的 类型、深度、分布、工程特性,分析和评价地基的稳定性、均匀性及承载力, 对各岩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和工程特性做出评价,为基础设计及施工提供可靠 的岩土参数。

(2) 查明岩石坚硬程度、岩体完整程度、基本质量等级和风化程度。 (3) 查明拟建场区有无影响建筑场地稳定性的不良地质作用,确定不良 地质作用的类型、成因、分布范围、发展趋势,并提出合理的整治方案;查明 埋藏的古河道、暗浜、暗塘、洞穴或其它人工地下设施和孤石等对工程不利的 埋藏物,查明特殊性岩土对场地、地基稳定性的影响。

(4) 判明场地土类型和场地类别,提供抗震设防烈度、分组及有关参数。 (5) 查明地下水类型、埋藏情况和地下水位的季节性变化幅度;判定地 下水和土对建筑物材料的腐蚀性。

(6) 估算地基岩土层的剪切波速值,提供场地的抗震设防烈度、设计基 木地震加速度,判明场地类别,划分抗震地段类别,为建筑抗震设计提供依据。

(7) 对地基岩土层的工程特性和地基的稳定性、均匀性进行分析评价, 提出各岩土层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论证采用天然地基的可行性,对持力层选 择、基础埋深等提出建议。提出安全、经济、合理的地基与基础方案建议。 (8) 提供场地土的标准冻结深度。

本次勘察主要依据下列文件、规范及标准进行: 1、 岩土工程勘察委托书;

2、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2009年修订版); 3、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4、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 5、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6、 《工程岩体分级标准》(GB50218-94);

7、 《建筑工程地质勘探与取样技术规程》(JGJ/T87-2012); 8、 《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 9、 《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

10、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勘察文件编制深度定》(2010年版)(建质【2010] 215号);

11、山东省标准《岩土工程勘察文件编制标准》(DBK14-S3-2002)。 3勘察方法及工作完成情况

1. 3. 1勘察工作布置

木次勘察,共布置勘探点6个,深度为12.00m。 1. 3. 2勘察方法

规 1.采用钻探、标准贯入试验及室内试验分析等勘察手段,对该项工程进行施 工图设计阶段的详细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分述如下:

1.3.2. 1钻探、取样

主要用于查明场地地层结构及分布情况,详细描述地层岩性并进行工程地 质分层,分析场地内地层分布规律,采取土试样进行室内试验,以评价地基土 的工程性质及地基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作用。

本次施工投入1台XY-1型钻机,采用合金钻具回转钻进,对于中风化岩层 采用直径为75mm的金刚石钻头和双层岩芯管钻进。

1.3. 2. 2原位测试

勘察工作原位测试手段为标准贯入试验。

标准贯入试验配合钻探进行,主要用于测试地基土的状态及密实度,定 性评价地基土的均匀性,据以确定地基土的力学性质指标及其承载力特征值。

标准贯入试验采用自动脱钩法。 1.3. 2.3室内试验分析

取岩试样进行室内试验分析,以取得岩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依此确 定地基岩的承载力特征值、变形参数及抗剪强度等指标。

该工程共采取岩样7组,主要进行天然状态下的单轴抗压强度试验,作为 提供岩石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依据。

1. 3. 2. 4测量工作

场区测绘控制点由业主提供,孔口标高为相对高程。本次勘察工作共完 成测量点6个。

1.3.3完成工作日期及工作量

野外施工自2017年5月3H,报告于2017年5月8FI提交。 1.3.4勘察工作质量评述

木次勘察是在进行野外实地踏勘,收集了附近岩土工程勘察资料的基础 上,根据岩土工程勘察等级、地基基础设计等级和现行规范要求来确定勘察工 作量的,勘察工作满足现行规范、规程的有关要求。

为确保本次勘察资料的准确性,每个环节、工序均严格依照现行规范、规 程及木公司技术质量管理规定进行,满足现行规范关于取样或原位测试孔数量 的有关规定,质量符合要求。

勘察资料整理符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勘察 文件编制深度规定》(建质【2010】215号)、山东省标准《岩土工程勘察编 制标准》(DBK14-S3-2002)及有关现行规范、规程的要求。

2、地形地貌及地下水

2. 1地形、地貌及地下水

拟建工程场地位于新泰市新汶街道柴汶河,为冲洪积平原,场区地形起伏 较大,地貌形态单一,地层结构简单无断层和褶皱。地面标高最大值2. 10m, 最小值-2. 8m,地表相对高差4. 9mo 2. 2地下水

勘察期间测得各钻孔地下水水位埋深在0.50〜2. 60m之间,相应标高为 -3. 8〜-0. 5m。据访问水位变幅一般在2. 00m左右,地下水类型主要为第四系 孔隙潜水。拟建场区地下水补给来源以大气降水为主,排泄途径主要为地下径 流。

3、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3. 1地层结构及物理力学性质指标

木场区勘察深度范围内,地基土自上而下分为如下4层。 1层杂填土(Q严)

杂色,松散,含大量的建筑垃圾及生活垃圾。场区普遍分布,厚度:1.00〜 1. 00m,平均1. 00m;层底标高:T. 00〜T. 00m,平均T. 00m;层底埋深:1. 00〜 1. 00m,平均1. 00mo据访问,该层堆积年限一般在2年以上。受人工活动堆积 而形成。

2层粉质粘土 (Q严)

可塑,湿,土质不均匀,含少量铁镭质氧化物,无摇震反应,切而稍有光 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场区普遍分布,厚度:3. 50〜3. 50m,平均3.50m; 层底标高:-6. 30~-6. 30m,平均-6. 30m;层底埋深:3. 50〜3. 50m,平均3. 50m□

3层中砂(QfZ)

黄褐色,稍密,饱和。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长石,粒径不均匀,级配较 好,含少量粘性土。场区普遍分布,厚度:2. 30~6. 80m,平均5. 10m;层底标 高:-5. 30〜-3. 30m,平均-4. 62m;层底埋深:3. 30〜6. 80m,平均5. 30m。

4层中风化泥岩(E)

红褐色,泥质结构,层状构造,矿物成分以粘土矿物为主,裂隙较发育, 岩芯呈柱状,少量碎块状,属于软岩,岩石坚固程度f=5。岩体基本质量等级V 级,采取率为80%〜90%。岩体较完整。该层未穿透。

4、岩土工程分析评价

第1层杂填土: 土性不稳定,压实程度低,不适宜作地基土持力层。 第2层粉质粘土:普遍分布,可塑状态,物理力学性质一般。 第3层粗砂:分布普遍,状态稍密,厚度较均匀,物理力学性质一般。 第4层中风化泥岩:岩土性质稳定分布普遍,物理力学性质较好。 4. 1地层承载力

根据木次勘察所取得的各岩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依照《建筑地基基 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并结合当地建筑经验,综合确定各岩土层的承 载力特征值如下表:

岩土名称 建议承载力特征值f.CkPa) 压缩模量 E“(MPa) 2层粉质粘土 3层中砂 4层中风化泥岩

140 170 4.5 15.0 (经验值) 700 4. 2工程抗震

4. 2. 1建筑场地抗震设防烈度

新泰市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第三组),设计基木地震加速度为0. 10go 4. 2. 2场地土类型和场地土类别

按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的有关规定估算,该场地土的 等效剪切波速为240. Om/so根据勘探资料及区域地质资料,在勘察深度范围 内覆盖层厚度大于5m,拟建场地属II类建筑场地。 4. 2. 3抗震地段划分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第4. 1.1条,拟建场区场地土 类型为中软场地土,属对建筑抗震一般地段。

4. 2. 4场地特征周期值

按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第5. 1.4条规定判定,特征周 期值为0.45so

4. 3场地及地基稳定性评价

场地及其附近无采空区无影响场地稳定性的断裂构造,该拟建场地及地基 稳定性良好,适宜建筑。 4.4不良地质作用

根据场区附近调查结合木场地勘察结果,拟建场区内及其附近不存在对工 程安全有影响的滑坡、危岩和崩塌、泥石流及采空区等不良地质作用。

5、结论与建议

6. 1拟建场地区域地貌单元为冲洪积平原,场地起伏较大。无不良地质作用, 该拟建场地稳定性良好,适宜建筑。

6.2新泰市青云街道抗震设防烈度为VII度(第三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 0. lg,设计特征周期为0.45s。场区主要由中软场地土组成,建筑场地类别为

II类,为对建筑抗震一般地段。。

6. 3新泰市季节性冻土标准冻结深度可按0. 50m考虑。 6. 4拟建场地地基土对混凝土结构及其中的钢筋均具微腐蚀性。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