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 单选题 (共6题;共15分)
1. (3分) (2020·北部湾模拟) 下列划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 妖娆(ráo) 造诣(yì) 素湍绿潭(tuān) B . 婆娑(suō) 汲取(jí) 差强人意(chāi) C . 盔甲(kuī) 深邃(suì) 辙乱旗靡(mǐ) D . 睿智(ruì) 嗤笑(chī) 心旷神怡(yí) 2. (3分) (2017七下·蒙阴期末) 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 谣言 遨游 门槛 心有灵犀 B . 屏障 取缔 矜持 锲而不舍 C . 烦琐 俯瞰 丰饶 语无轮次 D . 深宵 蔚蓝 修葺 大庭广众 3. (3分)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由于全社会厉行节约之风,对高端餐饮企业和星级酒店带来了很大的冲击。
B . 学习制作凤冠,不仅要有一种持之以恒的钻研精神,更要看对这种传统技艺有没有兴趣。 C . 除了《金华味道》销量不错外,新华书店其他类似书籍的销售情况并不乐观。 D . 沙金兰水源涵养生态功能区负责市区约70多万人饮水安全的重要任务。 4. (2分) 选出下列语句中划线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 )
A . 网络自媒体时代,每天的头条热搜等新闻事件深究下来总会扑朔迷离 , 这也在警示我们生活在这样的时代,要慎用网络,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B . 在抗击疫情的前线,有一群英雄义无反顾,冲锋陷阵,为了战胜疫情,多少逆行的他们鞠躬尽瘁。 C . 几年没见,那个曾经调皮捣蛋的淘气包蜕变成为一个品学兼优的帅小伙,再也不是当年的吴下阿蒙了。 D . 目前,对于美国政府在疫情面前为避免恐慌而隐瞒疫情实际确诊数字的行为,国际各界都津津乐道。 5. (2分) (2019八下·富阳期中) 下列文学常识、文化常识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
A . 《回延安》用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写成,使用了富有地方色彩的词语,展现出浓郁的陕北风情。 B .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都属于事理说明文,作者是美国人。美国的利奥波德在《大雁归来》中,大雁富有灵性,熟悉人类的游戏规则,还会低声细语和高声辩论,文章字里行间充盈着对大雁的喜爱之情。
C . 古时“黄发”指小孩,“垂髫”指老人,总角,古代儿童把头发扎成像一对牛角的小髻,称总角。后来“总角”代指儿童。
D .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风、雅、颂、赋、比、兴合称“六义”,是古人对《诗经》艺术经验的总结。
第 1 页 共 13 页
6. (2分) (2016·河池)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 《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我们学过的《孙权劝学》和《祖逖北伐》均选自该书。 B . 杜甫,字子美,是我国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有“诗圣”之称。 C . 论据可分为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两类。
D . 按作品题材反映的时代不同,戏剧可分为:悲剧、喜剧和正剧。
二、 名著导读 (共1题;共7分)
7. (7分) (2017八上·徐州月考) 名著阅读
它常常在太阳焦灼中半身直起,立在青草上;薄翼宽阔而又轻柔,如轻纱、面膜一般,轻轻地拖曳着;前腿形同臂膀,伸向半空。
平时休息的时候,它只是将所有的武器蜷缩在胸口,那个样子看上去不但没有什么攻击性,甚至会让人觉得它是一只衷心祈祷的小昆虫。
以上两段文字选自《________》,是法国昆虫学家________花了足足三十年时间写就的十卷本科普巨著。文字中的“它”指________,善于利用________制服敌人。
三、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8分)
8. (18分) (2019九下·滨州开学考)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
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选自《隆中对》) 【乙】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选自《出师表》)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
第 2 页 共 13 页
①挟天子而令诸侯 挟:________ ②受命以来,夙夜忧叹 夙夜:________
(2)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用法不同的两项是( )
A . 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B . 北定中原 北通巫峡 C . 还于旧都 曹操比于袁绍 D . 则名微而众寡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3)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此殆天所以资将军。 ②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4)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是杜甫《蜀相》中的名句,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甲】段中“天下计”的内容?【乙】段中哪句话最能体现“老臣心”?
(5) 有人认为后主刘禅愚钝无能,先帝刘备驾崩后执掌蜀汉军政大权的诸葛亮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应该取而代之。读完【甲】、【乙】两文后请谈谈你的看法。
四、 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17分)
9. (17分) (2019九上·白云期末)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材料一)
制造业转型时期,人们在衣食住行领域的基本物质需要已经得到普遍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更多地向新颖、符合审美、品位独特、个性化等精神体验层面提升。有学者将这类需求称之为“软需求”。在“软需求”推动下,全球制造业不仅通过技术和管理降低成本、提高质量,更催生出具有革命性的新制造业形态:软性制造。这样的制造模式要求通过创造性思维活动,满足人们的“软需求”,使得“软价值”占到产品总价值的50%以上。比如一部智能手机,材料成本远远低于其售价,其他“多出来的价值”,主要用于覆盖研发、设计、创意、推广等软性投入的成本。
当前,为满足我国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加快建设制造业强国,不妨从“软性制造——软需求——软价值”的角度重新审视我们的产品。中国制造不再是“廉价”的代名词,也不仅是质量过硬的优版产品,而是在此基础上,通过创造性思维活动,赋予产品更为丰富的软价值,这种转变更需要企业家摆脱传统思维方式,充分发挥企业家精神,重塑企业的价值创造过程。当企业家真正从消费者的体验出发,用创造性思维开发出更丰富的产品属性,就会使企业的价值创造逐渐超越单纯的生产环节,自然而然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实现绿色发展。从量变到质变,企业的价值创造从依靠简单劳动转变为更多地依靠智慧。这就是软性制造所蕴含的“用智慧创造财富,用体验实现价值”的新模式、新理念。
(节选自《发起“中国制造”的品质革命》,《人民日报》2018年3月8日) (材料二:创造性思维的本质)
第 3 页 共 13 页
(一)创造性思维是发散思维与集中思维的统一。
发散性思维又称求异思维、扩散思维,是指沿着各种不同的方向去思考,重组眼前的信息和记忆系统的信息,从而产生大量独特的新思想。集中思维又叫聚合思维,表现为在思维过程中对信息进行抽象、概括,使之朝着一个方向集中、聚敛,从而形成一种答案、结论或规律。创造性思维是在一定的思维方向上发散,再通过集中思维得出结论的过程。通过高度的发散、有效的集中,创造性思维在“发散——集中——发散”的循环中实现螺旋上升式发展。
(二)创造性思维是直觉思维与基于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的分析思维的统一。
“直觉思维是一种没有完整的分析过程与逻辑程序而获得答案的思维。分析思维则是严格遵循 逻辑规律,逐步分析与推导,最后得出合乎逻辑的正确答案和结论的思维活动。”在创造性思维中,直觉思维起先导作用,用以提出新问题、新设想,在此基础上用分析思维进行推理和验证。
(三)创造性思维是横向思维与纵向思维的统一。
横向思维是指突破问题的结构范围,从其他领域或学科的事物、事实、知识中得到启示而产生新设想的思维方式。纵向思维是指在一种结构范围内,遵照有顺序、可预测、程式化的方向进行的思维方式。创造性思维就是依靠纵向思维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办法的情况下,用横向思维跨领域、换方向寻求解决问题的答案,最后再用纵向思维验证横向思维结果的思维方式。
(材料三:创造桂思维与常规思维的比较) 划分维度 定义 特点 例子 看到猫和老鼠,我们一般都会想到猫要抓老鼠,而不是老鼠抓猫。 常规思维 又称为再造性思维,是指人们运用已获得的知识经经常按某一规律从事某一活验,按照惯常的方式解决动,甚至其他相关活动。 问题的思维。 1.流畅性。对同一问题想到的是指以新颖、独特的方式答案越多,流畅性越高。 来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2.变通性。指对同一通过这种思维不仅能揭露类问题情境所想到不同类型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内部答案越多,变通性越高。 联系,而且能在此基础上产生新颖的、独创的、有 3.独创性.指对同一社会意义的思维成果。 个问题情境所提意见越新奇思维的创造程 不同 北京鸟巢的建立即是建筑师打破惯常建房思维,从四方形的房子造型跳出来创新出圆形鸟巢模样的建筑物。 创造性思维 (材料四:创造性思维形成机制)
独特,独创性越高。 第一种方法是“碰运气法”,其实质就是用偶然的外部刺激来激发新的联想组合。例如,将几个看似毫无关联的事物放在一起组成一个故事。由于是打破常规的随机组合,所以产生的是偶然的联系,有可能创造出新颖的故事。
第二种方法是“相似法”,就是根据两种或多种事物在某方面的相似要素,将其联系在一起。 例如,街灯与明星就可以联系在一起,因为它们有相似点——明亮。郭沫若将这两个相似物联系在一起,于是就有了《天上的街市》。
第 4 页 共 13 页
第三种方法是“中介法”,即“A”与“B”有联系,“B”与“C”有联系,就能通过“B”将“A” 与气”联系在一起。例如,地板吸尘器有 一个特征——地板;天花板上有一群苍蝇也有一个特征——地板(天花板是上面的地板),“地板”就是一个中介,拿地板吸尘器去吸天花板上的苍蝇就是一个新颖的组合。
(1) 根据材料二,下列对“创造性思维本质”的认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创造性思维是发散思维与集中思维的统一,通过高度发散,有效集中,从而得出结论。
B . “发散——集中”可能不是一次的,创造性思维可以在“发散——集中——发散”的循环中发展。 C . 在创造性思维中,用直觉思维提出新问题、新设想,还需用分析思维进行推理和验证。 D . 用横向思维寻求到解决问题的答案后,并不再需要用纵向思维来验证横向思维的结果。 (2) 根据材料三,下列对“创造性思维”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创造性思维是指不以惯常的方式,而以新颖、独特的方式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B . 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独创性”的程度不同,创造性思维的水平也会不同。 C . 创造性思维的流畅性指的是对一个问题,能迅速、快捷地找到答案,不受阻碍。 D . 北京鸟巢,用圆形鸟巢模样建造房子,打破了房子必须是四方形的思维惯性。 (3) 根据材料四,下列对“创造性思维形成机制”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碰运气法”说明,毫不相干的事物,随机组合,偶然联系,一定可以创造出新颖的故事。 B . “相似法”说明,事物之间如果在某方面有相似要素,就可以利用这些相似点联系起来。 C . “中介法”说明,不相干的两件事物,如果有共同的联系物,就可能通过联系物产生联系。 D . 从材料提供的三种方法看,创造性思维的产生,是依据联想和联系,产生了新的组合。
(4) 请将“创造性思维是指以新颖、独特的方式来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通过这种思维不仅能揭露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内部联系,而且能在此基础上产生新颖的、独创的、有社会意义的思维成果”压缩成一句不超过70字的话,以“创造性思维”开头,保留主要内容。
(5) 依据选文,“创造性思维”在“中国制造”的品质革命中有何作用?请简要概括。
五、 默写 (共1题;共8分)
10. (8分) 补全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 水何澹澹,________。(曹操《观沧海》)
(2) 正是江南好风景,________。(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3) ________,思君不见下渝州。(李白《峨眉山月歌》) (4) ________,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5) 遥怜故园菊,________。(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6) 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7) ________,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论语>十二章》) (8) 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________。(朱自清《春》)
第 5 页 共 13 页
(9) 《天净沙﹒秋思》中以乐景衬哀情的名句是________。
(10) 雪是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常见意象,请写出关于雪的一句完整的古诗词名句:________,________。
六、 诗歌鉴赏 (共1题;共5分)
11. (5分) (2020九下·遵化期中) 阅读下面古代文学作品,回答问题。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 用自己的话分别概括诗人眼中的大海、山岛、草木的特点。 (2) 这首诗写得意境宏阔,请结合画线诗句,说说你阅读后的体验。
七、 写作题 (共1题;共30分)
12. (30分) 作文。
生活中,总有一些香味令人难以忘怀。这种香味可能源于自然,如鲜花的芬芳馥郁、果实的成熟飘香;也可能来自生活,如书本里淡淡的墨香、餐桌上美味佳肴的鲜香,甚至是父母劳累一天后身体散发出的汗香。
请以“________飘香”为题,结合自我经历或感受,写一篇文章。要求:①先把题目补充完整;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③不少于600字。
第 6 页 共 13 页
参考答案
一、 单选题 (共6题;共15分)
答案:1-1、 考点:解析:
答案:2-1、 考点:解析:
答案:3-1、 考点:解析:
答案:4-1、 考点:解析:
第 7 页 共 13 页
答案:5-1、 考点:解析:
答案:6-1、 考点:解析:
二、 名著导读 (共1题;共7分)
答案:7-1、考点:解析:
第 8 页 共 13 页
三、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8分)
答案:8-1、答案:8-2、答案:8-3、答案:8-4、
答案:8-5、
考点:解析:
四、 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17分)
答案:9-1、
第 9 页 共 13 页
答案:9-2、 答案:9-3、 答案:9-4、
答案:9-5、
考点:解析:
五、 默写 (共1题;共8分)
答案:10-1、答案:10-2、
第 10 页 共 13 页
答案:10-3、答案:10-4、答案:10-5、答案:10-6、答案:10-7、答案:10-8、答案:10-9、
答案:10-10、考点:解析:
六、 诗歌鉴赏 (共1题;共5分)
答案:11-1、答案:11-2、
考点:解析:
第 11 页 共 13 页
七、 写作题 (共1题;共30分)
答案:12-1、
考点:解析:
第 12 页 共 13 页
第 13 页 共 13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