篁岭村的历史文化、古建与街巷命名 毕新丁 汪发林
§1:篁岭村的历史文化 一、地理位置、村貌特征与曹姓源流婺源位于皖、浙、赣三省交界处,境内万山起伏,河流密布,景色秀丽。而在婺源东北边陲,与浙江省开化县交界,耸立着一座巍峨的石耳山,系婺源名山之一,篁岭村则“窝”在石耳山下的另一座小山上。据道光版《婺源县志·山川》所载:“此地古名篁里。篁岭(山),县东九十里,高百仞。其地多竹,大者径尺,故名。”“篁岭(村),离城八十五里,曹氏世居。”
篁岭是典型的“山居人家”。一百多栋民居房舍依山之陡坡而建,层层叠起,高低错落,“向上生长”,几近山顶,层次极为分明。而在篁岭之下,则是层层梯田,弯曲回绕,密如斑马条纹。
篁岭是个曹氏聚居的村落,几乎不杂异姓。据乾隆年间抄本《曹氏统宗谱》所载,曹氏的受姓鼻祖为曹叔振铎,“文王第六子,封于曹,因以国为姓。”
曹叔振铎的三十二世孙曹全晸,“字文瑄,徐州刺史勖公之曾孙也。原汴梁祥符县忠良乡人,生唐宪宗元和十四年己亥(公元819年)。公幼不群,事父母孝,处乡党义,素负大志,智勇过人,娴弓马及吟操,时人畏服之。懿宗咸通中举,授河南都尉,领兵破贼,生擒五百余众。公审其盗,宥胁从三百余命,仁声载道。寻擢淄州刺史,值王仙芝、黄巢乱,升招讨使,守江西。”
全晸生有二子,长翊,次翔,俱登第。翊除福州牧。翔除陇州牧,随领泰宁节度使,以平庞勋功晋左金善大将军。乾符三年(876),王仙芝寇陕城。朝廷命翔为昭义节度使,率兵围东郡宫阙,率军大破贼于中牟。
乾符六年(879)黄巢寇襄阳,全晸合山南东道节度使刘巨容,大破贼于荆门州,伤斩其十七人。贼渡江遁,全晸劝巨容:“并追贼,可歼也。”巨容曰:“朝廷喜负人,不若姑留贼,以为富贵资。”全晸愤然独师所部渡江追贼。时贼势复猖,转掠饶、信、宣、歙、杭等
十五州。全晸命子翊追贼,及歙之黄墩,陷伏阵亡。事闻于朝,赠“岩将”,赐祭葬,葬黄墩北山下。全晸哀痛之,又命翔子来黄墩奉祠事。
及寇逼河南,复以全晸为天平节度使,兼南面都统,合高骈拒贼于殷水。时贼众我寡,与战多斩获。既骈忌全晸功,请援不应,卒至败。全晸由泗上退守青州,越明年,与贼战死之。朝议悼恤,赠中书令,谥“忠节”,诏立晋后。全晸为徽州曹氏鼻祖,即一世祖。
先是翔由昭义军,代窦浣改河东节度使,定晋阳之乱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