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O卷2007年8月 第4期 Acta Scienti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arum Naturalium Universitatis Nankai ensis VoI.40 N9-4 Aug.2007 文章编号:0465—7942(2007)04—0042—04 Fe(Pd)P合金颗粒的合成及其影响因素 任吉丽, 韩长秀, 张宝贵 (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天津300071) 摘要:用化学还原法合成了Fe(Pd)P合金颗粒,详细考察了反应温度、溶液的pH值、添加剂、反应物料比 以及引发剂等因素对反应速度、产率以及磷含量的影响,选择了适宜的合成条件. 关键词:Fe(Pd)P合金;制备;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TQ126:3 17 文献标识码:A 0 引 言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在二元合金中引入另一种金属可对其活性进行修饰和改进,因而三元合金引起了 催化研究工作者的极大兴趣[1q].二元铁磷合金颗粒在常温下很容易被氧化,稳定性差,不易保存,甚至难 以从合成母液中分离出来,可通过添加第三或第四组分来提高稳定性.向合金中添加少量的其它元素,如 铜、钯或稀土元素(La、Y、Ce、Sm等)等,可提高其抗氧化能力和热稳定性[4].实验发现在反应液中加入 Pd 能使反应变得容易发生,而且产物的稳定性提高.本文详细考察了反应温度、溶液pH值、添加剂、反 应物料比以及引发剂等因素对反应速度、产率以及磷含量的影响,确定了适宜的反应条件. 1 实验部分 1.1 FePdP合金的制备 将一定量的次磷酸钠(NaH PO ・H O)、硫酸亚铁铵(Fe(NH ) (SO ) ・H O)、柠檬酸钠 (Na。C H O )溶于150 mL蒸馏水中,搅拌,用NaOH调pH值至12,加入一定量的PdCI2溶液.水浴加热 到所需温度,搅拌直至反应结束.反应过程中需连续调节pH值,使其保持在12左右.反应结束后,离心, 产物用去离子水洗涤至中性,再用乙醇洗涤几次,保存于无水乙醇中.样品的热处理在40 mL/min流动态 的氢气氛下进行,温度控制在误差小于±1℃,处理时间为2 h. 1.2样品的表征 样品的X射线粉末衍射(XRD)在日本理学D/MAX一2500型X射线衍射仪上进行,CuKa射线,管电 流为100 mA.样品组成用美国TJA公司的ICP一9000(N+M)型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测定. 2结果与讨论 2.1样品组成 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测定系列FePdP合金样品的元素组成.从结果看,样品中Pd 含量(摩尔百分比, )为0.49~1.91,P含量(摩尔百分比, )为10.O2~19.00,其余成分为Fe. 2.2样品的物相结构 图1为样品Fe 。 Pd。. 。P 。新鲜及高温处理后的XRD图谱.图1(a)为新鲜样品图谱,呈现一组尖锐的 衍射峰,经分析确定为a—Fe的立方晶系.随着热处理温度从350℃升高到540℃,XRD图谱(图1中b,C,d, e)基本一致,未见新的衍射峰出现,说明没有新的晶相析出,此合金的热稳定性很高.由于合金中Pd的含量很 低,而Fe的衍射峰很强,所以XRD图谱中没有出现明显的Pd的衍射峰;合金中P与Fe和Pd形成了固溶体. 收稿日期:2007—01—25 基金项目: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043801311) 作者简介:任吉丽(1982一),女,山西太谷人,硕士研究生.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4期 任吉丽等:Fe(Pd)P合金颗粒的合成及其影响因素 ・43・ 2.3反应的可能机理 参考镍基、钴基非晶态合金制备的有关文献 .6],推导出铁 盐、钯盐与次磷酸钠还原制备铁基三元合金的反应机理可能如 1・o 下:还原剂次磷酸盐发生自氧化还原反应生成元素态磷(方程0.8 1),同时有气体产生(方程2),这与实验过程中产生大量气泡的 0.6 现象相符.当溶液中有Pd抖、Fe 存在时,部分H PO 与H O。 o.4 反应转化为H PO 时释放出的电子会传递给Pd抖、Fe 。。使其还一 。 原为单质(方程3、4).此反应过程中产生H。。,这与实验过程中反 应溶液的pH值下降这一现象相符.为促使反应3、4向右进行, 必须调节溶液的pH值,使其保持在12左右.析出的单质P、Fe 。。 。 5o 。 。 f 和Pd形成共沉淀体系FexPdyPz合金(方程5).具体反应式如 下: a.fresh,b・350℃,c.420℃, 3H2PO =H2PO ̄-+2P +H2O+2OH一 (1)d・480 C,e・540℃ H2PO ̄-+H2O—H2Po +H2十一 (2) 图 样品的xRD图 Pd 。。+H2PO +H2O—Pd +H2POd+2H叶。 (3) Fig. xRD p tt rn 0f mp。 Fe 叶。+H2PO +H2O=Fe +H2PO +2H。。 xFe+yPd+zP—Fe Pd P 2.4反应的影响因素 2.4.1 pH值及 配位剂的影响: 实验表明,pH值 小于9时,次磷酸 25 根与溶液中的亚 :i 铁离子、钯离子不 20 易发生沉积反应; 2 2 2 1 1 1 1 1 O O O 5 3 1 9 7 5 3 1 9 7 5 pH值大于13 \ 后,亚铁离子又易 10 20 30 40 50 60 7O 8O 90 1OO 110 12O 13O 14O 15O 16O 发生水解,不利于 柠檬酸钠/(g・L )(( 4 5 沉积反应的发生, \,\, 因此溶液的pH 图2配位剂浓度与反应时间f、产物产量Q的关系 为1 2左右为宜. Fjg・2 R l ti0n hiP between additive concentration and reaction tim ,quantity of P 。d“ t-0“ 加入配位剂是为了与反应液中的Fe 配位,防止Fe 水解.当反应液中配位剂的含量较低时,Fe 。。易 发生水解,不利于沉积反应的发生,反应所需时间较长;含量过高时,配位作用太大,又会阻碍配位铁离子 的还原,也会使反应速率下降.同时,配位剂的用量也会影响到产物产量,其它条件不变,随着配位剂用量 加大,产物产量呈下降趋势.综合考虑,配位剂的浓度在5O~75 g・L 为宜. 2.4.2反应温度的影响:温度对FePdP合金的生成有显著影响,温度低时,反应速率小,反应时间较长;温 度升高,反应速率增大且产率也提高.同时温度对产物组成也有影响,随着温度升高,产物中Pd摩尔含量 略有升高,P摩尔含量先增大,在8O C达到最大值后下降.综合以上,选择反应温度为8O~90℃. 2.4.3铁盐、次磷酸钠两者比值的影响:次磷酸纳既作还原剂,又是产物FePdP中P的来源,浓度 较低时,反应速率较小;随着浓度的增加,反应速率增大,但当浓度过高时反应速率反而降低.硫酸亚铁铵 是产物中Fe的来源,反应速率随其浓度增大而逐渐增大.其它条件不变,次磷酸钠与铁盐的摩尔比影响 反应速率及产物组成,从图5可看出,随着P:Fe摩尔比增大,反应速率先增后减,这是次磷酸钠与硫酸亚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44・ 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第4O卷 铁铵浓度共同变化的结果.从图6可看出,随着P:Fe摩尔比增大,产物中P摩尔含量逐渐增大而Pd摩尔 含量有所减少.综合考虑,P:Fe摩尔比在2O左右为最佳. 120 11O 1OO 9O 8O 。 \ 60 50 40 30 2O 1O 图3反应温度 与反应时间f、产物产量Q的关系 Fig.3 Relationship between temperature and reaction time,quantity of production 图4反应温度与产物FePdP合金中P、Pd摩尔含量的关系 Fig.4 Relationship between temperature and phospho— rus,palladium content 、、 图5 P:Fe摩尔比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 Fig.5 Relationship between P:Fe and reaction time 图6 P:Fe摩尔比与产物中P、Pd摩尔的关系 Fig.6 Relationship between P:Fe and phosphorus, palladium content 2.4.4钯盐的作用及铁、钯盐比值的影响:不加PdC1 ,加热次磷酸钠与硫酸亚铁铵、柠檬酸钠的混合溶 液,不易产生黑色沉淀.加入少量PdC1 ,反应在较低温度即可进行,说明它对沉积反应有引发作用;同时 它作为反应物为产物提供第三种元素Pd,与生成的Fe、P形成三元共沉淀物,得到稳定的黑色沉淀产物. 铁基合金的沉积属于异常共沉积或诱导共沉积类型.P,W,Mo,Pd等元素在水溶液中不能沉积出纯 单质,却可以在Fe 等一些金属离子共存的溶液中以合金的形式沉积出来_7].铁盐与钯盐的摩尔比影响 反应速率和产物组成.从图7可看出,Fe:Pd摩尔比越大,反应越慢;产物产量先增高后降低,在Fe Pd 摩尔比为127左右达到最大.铁盐与钯盐的摩尔比对产物中Pd、P摩尔含量的影响如图8所示,产物中P 与Pd的摩尔含量都随钯盐用量的减小而下降. 2.5产物合成的适宜条件及组成 经2.4中产物合成条件对产物组成影响的讨论,拟定了适宜的合成条件为:pH为12左右,配位剂柠 檬酸钠的浓度在67 g・L一,反应温度为9O℃,P:Fe摩尔比在2O左右,Fe:Pd摩尔比为127左右.此条 件下所得产物经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测定,其摩尔百分比组成为:Fe。 .。 Pd .。 P 。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4期 任吉丽等:Fe(Pd)P合金颗粒的合成及其影响因素 ・45・ 鼻H— 、 ∞∞印 ∞∞∞∞加 o 2_1 1・9 1-7 1.5 1.1 O・9 O_7 0.5 O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Fe l Pd Fe l Pd 圈7 Fe:Pd摩尔比与反应时间f、产物产量Q的关系 圈8 Fe:Pd摩尔比与产物中P、Pd摩尔含量的关系 Fig.7 Relationship between Fe:Pd and reaction time, Fig.8 Relationship between Fe:Pd and phosphorus, quantity of production palladium content 3 结 论 (1)在Fe(Pd)P合金的制备中,反应物浓度及含量比、温度、pH值及络合剂与引发剂(PdC1。)的加入 量对反应速率、产物组成及产率均有一定的影响. (2)综合各个因素对产物合成的影响,得出了适宜的反应条件:pH为12左右,络合剂柠檬酸钠的浓度 在67 g・L r。,反应温度为9O℃,P:Fe摩尔比在2O左右,Fe:Pd摩尔比为127左右. (3)实验制备的Fe(Pd)P合金热稳定性高,在350 ̄540℃进行热处理,物相结构没有明显改变. 参 考 文 献 1 Budurov S,Fotty V.The glass—forming ability in the ternary Ni~Co—P and Ni—Cu—P systems EJ].Mater Sci Eng A, 1991,133:455—459. 2 Wang H M,Yu Z B,Chen H C,et a1.High activity ultrafine Ni—Co—B amorphous alloy powder for the hydrogenation of benzene[J].Appl Catal A:Gengeral,1995,129:143—149. 3 Yu Z B,Qiao M H,Li H X,et a1.Preparation of amorphous Ni—Co—B alloys and the effect of cobalt on their hydro— genation activity[J].Appl Catal A,1997,1 63:1—13. 4 Linderoth S,Morup S.AmorphousTM1一XB alloy particles prepared by chemical reductionEJ].J Appl Phys,1991, 69(8):5 256—5 259. 5宣天鹏,卑多慧,等.化学镀CoNiP合金镀层增厚过程中结构和形貌的改变EJ].稀有金属,1999,23(6):405—408. 6李智渝,沈俭一.水溶液中制备NiPB超细非晶合金微粒的化学反应EJ].无机化学学报,1998,14(4):396—399. 7牛振江.电沉积非晶态铁基合金的研究进展EJ].材料保护,1997,30(7):14—16. The Preparation of Fe(Pd)P Alloy Particle and its Effect Factors Ren Jili,Han Changxiu,Zhang Baogui (College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Engineering,Nankai University,Tianjin 300071,China) Abstract:The Fe(Pd)P alloy particle has been prepared by chemical reduction in this pa— per.The effect of reaction conditions such as temperature,pH value,additive,ratio of reac— tants and inducement on reaction time,yield and phosphorus content of production were dis— cussed in details.The optimum conditions were given. Key words:Fe(Pd)P alloy;preparation;effect factors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