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urnalofChangshaSocialWorkCollegeVol17No3
Sep2010
浅析资源型城市转型的障碍性因素及对策
以山西省晋城市为例
郭向云
(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山西晋城048000)
[摘要]资源型城市是世界上普遍存在的一类特殊的城市类型,随着自然资源的不断消耗,经济发展的基础受到影响,必须寻求新的发展之路。晋城市是一座典型的煤炭资源型城市,靠着丰富的煤铁资源,以 五小工业!起步,实现了经济的较快发展。随着资源的枯竭,城市面临转型。文中着重分析晋城市在转型过程中的障碍性因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晋城市;资源型城市;转型;障碍性因素;对策[中图分类号]F290
[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136(2010)03-0045-03
资源型城市是指以当地不可再生性自然资源开采和加工业(统称资源型产业)为主导产业的经济有机体。由于不可再生资源主要指矿产资源,所以也称 矿业城市!。资源型城市之所以冠之以 资源型!,是因为资源开采和加工业在该城市产业构成中居支柱性或主导性的地位,资源型城市的主要功能是向社会提供矿产品及其初加工产品,资源型产业的发展状况对其兴衰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我国资源型城市绝大多数兴起于计划经济时代,伴随着大规模工业化的进程,一批资源型城市也相继兴起。长期以来,资源型城市在保障国民经济发展所需矿产资源和能源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特别是在当前城市化和工业化过程中占有突出的地位。但由于矿产资源的有限性和不可再生性,资源型城市必然经历从开发建设、繁荣到衰退和转型的过程,研究资源型城市转型与发展是不可回避的问题。
晋城市位于山西省东南部,东枕太行,南临中原,西望黄河,北通幽燕,交通便捷,是山西通往中原的重要门户。晋城市是全国重要的能源基地,靠着丰富的煤铁资源,以 五小工业!起步,实现了经济的较快发展。晋城人迅速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并成为山西省最早实现全市整体达小康目标的城市。近年来,由于可采资源日益减少,资源开采难度越来越大,晋城市作为煤炭资源型城市,要想实现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就要及早吸取老煤炭工业城市的教训,进行生态化治理,实现城市转型。一、晋城市城市转型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面临的主要资源问题
1水资源利用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晋城市水资源地域分布不均,水资源总体情况是 富在沁河、贫在丹河;富在山区、贫在盆地;富在下游、贫在上游!。根据近年来的统计数据分析,丹河流域工农业总产值占全市的66%,而沁河流域的工农业总产值仅占全市的25%,与晋城市工业布局不协调,水资源工业利用效率不高。其次,由于晋城市地形复杂,加之缺乏大型地表水控制工程,地面水开发利用程度低,地下水超采严重。加之工业以电力、化工、煤炭和冶金铸造为主,导致晋城市的河流不同程度地受到污染,尤其在设有入河排污口的河段,污染更为严重,地下水和地表水水质下降。第三,水资源承载力较低。从人均水资源来看,按联合国规定的人均水资源丰水线(3000立方米/人)、警戒线(1700立方米/人)和下限值(1000立方米/人),晋城市水资源的承载能力为:最佳人口规模435万人,警戒人口规模768万人,最大人口规模1305万人。晋城市2004年人口总数达到2122万人,超过水资源最大承载人口数,说明晋城市水资源承载力较低,发展新上项目必须首先考虑水资源承载力。
2土地资源利用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方面,根据晋城市土地变更数据显示,近年来,随着人口的增加、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非农建设占用耕地尤其是交通、道路占用耕地速度快、数量大,人均耕地减少,低于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人地矛盾突出。另一方面,晋城市现有耕地总体质量相对较差,2/3耕地是中低产田。全市旱地多、水地少,
[收稿日期]2010-08-25
[作者简介]郭向云(1978-),女,山西晋城人,晋城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环境科学研究。
46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
梯田、坡地多,平川、沟川地少,中低产田多,高产田少,同时耕地弃耕和破坏现象也较为严重。
3矿产资源利用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晋城市矿业以采煤为主,其次为铁矿和硫铁矿资源,其他矿产开发程度较低。晋城市煤炭地质勘查程度相对较高,但探明储量和地质研究程度较高的储量基本是保证国、省营煤矿及重点市、县营煤矿生产和改扩建需要。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地方大中型矿井的接替矿区和新建矿区的勘查程度较低,不能满足建井需求。同时其他矿产勘查程度普遍偏低,特别是水泥灰岩、电石灰岩、白云岩、粘土矿产等调产项目急需的矿产地质工作程度均较低,不能满足建设需求。现有矿山规模小,经济结构单调,布局不合理,浪费资源现象严重。
(二)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1矿产资源开采中面临生态环境破坏问题
伴随着矿产资源的开采,土地和植被严重破坏,土地质量下降,水土流失、土地塌陷,以及TSP(总悬浮颗粒物)、PM10(可吸入颗粒物)、SO2、NO2等造成空气污染。
2矿产资源利用过程中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以煤炭采选为基础的产业链延伸逐渐扩展到电力、化工、冶铸等下游产业,造成水资源过度开采和浪费、空气污染、河流和地下水污染、工业废弃物的排放、土壤的酸碱度失衡、生态破坏等综合性的生态问题。
3城市面临的综合性生态环境问题
随着城区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经济总量的迅猛增加,人口规模的持续增长使城市环境基础设施的负担加大,对生态环境容量造成严峻考验,主要表现为:人口增长带来生活污染物排放量大幅增长;工业生产总量增长,导致工业污染物排放总量增大;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于城市发展,城市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得不到处理;第三产业发展迅速,带来的污染未能得到有效治理,制约城市生态、影响城区居民生活环境质量;市区地形地貌条件不利于大气污染物扩散,大风天气扬尘四起,加重空气污染程度。
此外,晋城市在城市转型过程中还面临其他一些问题,如产业结构不合理、企业污染物排放尚未全面达标、居民环境意识淡薄、政府环境管理滞后、环境执法、监测人员不足、装备水平低等。总的来看,单纯的资源依赖型的发展模式严重影响生态平衡,制约着城市的发展。二、晋城市城市转型的战略与对策
(一)加强资源要素规划管理和资源市场体系建设1深入开展节约用水,加强对水资源的规划管理工作
水行政主管部门应该对全市水资源实行统一规划、
统一调度、统一发放取水许可证、统一征收水资源费、统一管理水量水质。总量控制、定额管理,全面推进水资源的合理开发、优化配置、高效利用和有效保护,禁止对水资源超负荷开采。同时从电力、冶金、化工、焦化等高耗水行业入手,采用先进的节水工艺技术,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加大对工业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实现污水集中处理,推进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实现节约用水与治理污染并重。
坚持 建立一批大中型的地面水控制利用工程,与开发小泉小水并举!的战略和 优先利用地面水、优先利用废污水,优先利用现有水利工程供水、限制开采地下水!的方针,加大地面水和边界水的开发力度,严格控制地下水的开采,使有限的水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实施流域与区域水资源总量的分配制度,依水布局和规划工业带,促进全市经济持续发展。
2加强对土地资源的规划管理工作,确保重点建设工程用地
十一五!期间,土地管理部门要全面落实国家关于土地管理的法律法规,积极推进土地开发复垦整理,严格保护耕地,加强小流域综合治理,加强天然林保护、荒山造林、退耕还林,坚持完善土地管理体制和管理机制,综合利用法律、经济和行政手段,严格实施土地的规划管理工作。在保证基本耕地严格控制的情况下,应优先确保重点工程建设用地。
3加强对矿产资源的规划管理工作
加强矿产资源的勘查和调查评价,通过精查和详查做好矿产资源的开采和管理工作,鼓励对一些矿产资源进行商业性勘查,力求增加高级储量,以适应矿产资源开采和使用需求。同时严格执行规划分区制度和矿产资源开采准入条件,促进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合理布局。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做好资源的总体规划工作,有效控制煤炭产量,提高非金属矿产产量。对于煤炭行业严格按照国家规定控制好煤炭企业规模和数量控制,实现向质量效益型经营方式转变,加强矿产资源的保护力度,提高采矿效率和资源开发效率。
完善矿产资源要素市场,继续实施 关小改中建大!战略,培养一批综合实力较强、管理科学的资源企业。提高矿产资源企业技术水平,建立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环境保护相协调的运行机制。对于从事矿产资源开发的企业一定要从提高资源利用率,从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角度进行规范和改造,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规范经营,逐步提高技术装备水平,采用新型的现代化开采设备从事生产工作,从而提高矿产资源的开采利用效率。
(二)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链的延伸扩展,
第3期郭向云:浅析资源型城市转型的障碍性因素及对策47
积极发展工业园区,发挥产业集群效应
1继续坚持产业结构调整的思路不变
十一五!期间,晋城市工业应继续坚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升产业结构,按照 创优发展环境,大上调产项目,发挥比较优势,做强新兴龙头!的发展思路,通过上大的工业项目来发挥比较优势,推进 八大产业!建设,实施 双百工程!,把晋城市打造成新型能源和煤化工基地。
2引导企业兼并、整合、重组,引进现代公司治理模式,培养一批规模大、技术强的大型企业集团
作为煤炭资源大市,必须充分利用资源优势,以 上大关小、调整结构、优化布局、提高效益!为发展思路,通过兼并重组的资本运作形式,大力扶持一批规模以上的煤炭及相关行业企业集团,提高晋城市工业经济的整体竞争力水平,保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以煤炭产业为基础,加强产业链延伸,逐步建立一批一体化、多元化经营的大型企业集团
十一五!期间,晋城工业的总体发展应以做大做强煤炭产业为基础,加大煤炭产业链延伸力度,重点向煤炭洗选、加工转化、焦炭、甲醇、二甲醚等下游产品延伸,积极从事煤电、煤焦、煤化工、煤建材等相关多元化经营,提高煤炭附加值和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力争建立几家在国内具有领先地位的煤化工企业。
4以煤炭产业为依托,重点发展煤电、煤化工支柱产业,大力发展非煤产业,全力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全面提升接替产业
综合利用晋城市丰富的煤炭和铁矿、粘土等资源优势,以 四梁八柱!为指导战略,重点建设煤、电、化工、冶铸四大行业,积极发展丝麻、建筑材料、高新技术和农副产品加工等四大接替产业,培养晋城经济新的增长点。
5建立专业化或者综合性的生态工业园区,发挥企业集群效应、规模效益,提高晋城市经济的整体竞争力
十一五!期间,根据资源和产业优势,应着力打造综合性的和专业性的工业园区,通过工业园区的科学规划加强产业链的延伸和相互衔接,发挥集群效应和规模效应,实现资源要素的优化配置,最终带动晋城市整体经济水平的提升。
(三)积极引导企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企业经济结构和生产方式的转变
1推广清洁生产工艺,强化节能节水,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企业的污染排放水平
通过企业的技术改造和提升,在高能耗、重污染的企业进行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改造,使企业以节约型的生产方式提高产量,降低能耗和污染。同时采取整体预防性的环境策略,重视在单个企业内部开展系统化的污染预防治理工作,鼓励企业对生产流程技术与产品材料、包装的设计改造,从而降低污染物的排放水平。
2重点提升企业技术水平和转变生产方式,发展循环经济,形成环境友好、资源节约型企业经济结构
大力引导企业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有重点地改造一批骨干企业和发展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开展循环经济试点,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平,减少产业发展对资源环境造成的压力,实现企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例如,在焦化企业实现循环用水、尾气发电、热电联供的模式。
(四)逐步建立环境污染治理的综合机制,加大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力度
强化环境监督管理和老污染源的治理,实施总量控制和达标排放,积极贯彻 谁污染、谁治理,谁排污、谁付费,谁治理、谁受益!的原则,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标准。
加强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力度,逐步建立健全矿山生态环境保护长效监管机制,按照 谁受益、谁补偿,谁破坏、谁恢复!的原则,完善生态环境效益补偿制度,并逐步建立生态环境效益补偿专项资金。严格矿山开采准入制度,完善矿山生态环境保护法规,加强矿山生态环境监管能力建设,进一步明确矿区生态环境治理责任,建立多渠道投资机制,强化矿山生态环境保护的科学研究,提高全民的矿山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广泛持久地进行全民的发展教育和环境教育。
[参考文献]
[1]卫虎林山西省晋城市资源环境承载力分析报告
[EB/OL]http://www.chinavalue.net,2008-02-08[2]晋城市环境保护局晋城市环境污染状况及防治对策
[EB/OL]http://ic.jce.igov.cn,2006-22-23
[3]钱易,唐孝炎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27
[4]朱德元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概论[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182-18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