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培美曲塞二钠的合成工艺

培美曲塞二钠的合成工艺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培美曲塞二钠的合成

作者:佚名 科研信息来源:文献资料 点击数: 392 更新时间:2007-3-9

[关键词]:培美曲塞,抗肿瘤药,非小细胞性肺癌

健康网讯:

培美曲塞二钠(pemetrexed disodium,1)北学名为N-[4-[2-(2-氨基-4,7-二氢4-4-氧-1H-吡咯[2,3- d] 嘧啶-5-基)乙基]苯甲酰]-L-谷氨酸二钠盐,是一种新型多靶位叶酸阻滞剂,能够阻断癌细胞分裂和增生过程中所需要的多种酶,包括胸苷合成酶(TS)、二氢叶酸还原酶(DHFR)和甘氨酸核糖核苷甲酞基转移酶(GARFT)等,由美国Eli Lilly公司开发,于2004年在美国首次上市,用于治疗恶性胸膜间皮瘤及非小细胞性肺癌。

有关1的合成国内未见文献报道,国外相关文献报道比较多,其主要区别在于关键中间体4- [2-(2-氨基-4,7-二氢4-氧-1H-毗咯并[2,3-d]嘧啶- 5-基)乙基]苯甲酸的合成方法不同。本研究主要参考了文献,对以对溴苯甲酸为起始原料合成1的工艺路线进行了改进。合成的反应式见图 1。由2制备4采用“一锅反应”的方法简化了操作,并将3到4制备过程中所用的3A醇与水的混合溶剂改为水;由4制备5时,一方面通过采用“一锅反应”的方法简化了操作,另一方面将反应所用的溶剂由二氯甲烷/水改为乙腈,使两相反应变成均相反应。结果,该步反应的收率比文献的方法提高了 10%。在由6制备7的过程中,采用丙酮-乙醇混合溶剂精制粗产物可以直接得到足够纯度的目标产物,避免了采用柱层析纯化或制成7的对甲苯磺酸盐(该物质在空气中不稳定)。此外,还将监测反应的HPLC法改为简便易行的薄层层析法。

实验部分

熔点用YRT-3熔点仪测定,温度计经校正。红外光谱用Nicolet 330FT-IR红外光谱仪,KBr压片法。核磁共振氢谱用Bruker AV-500型核磁共振仪。

对溴苯甲酸,二水乙酸锂,氯化锉,3-丁烯-1-醇,乙酸钯,三甲基氯硅烷,2,4-二氨基-6-羟基嘧啶,N- 甲基吗啉,氯二甲氧基三嗪,L-谷氨酸二乙酯等。

1 4-溴苯甲酸甲酯(2)的制备

在1L三颈瓶中加入对溴苯甲酸(200 g, 1.0 mol)、甲醇(400 mL,9.9 mol),搅拌下缓慢滴入浓硫酸(12 mL,0.22 mol),加热,回流反应7h后冷却至室温,放置过夜。浓缩反应混合液并将残留物倾入 500 mL冰水中,析出大量白色固体,抽滤,用适量冰水洗涤滤饼,尽量抽去水分。将滤饼放入5%的碳酸钠水溶液中泡洗,抽滤并用水洗涤滤饼至中性。将滤饼干燥后用乙醇重结晶,得到白色针状结晶物 208.5 g(2),熔点:78.2~79.2℃(文献:77~ 81℃),收率97.4%。

2 1-羟基4-(4-甲氧羰苯基)丁磺酸钠(4)

在500 mL三颈瓶中加入二甲基甲酰胺(500 mL),二水乙酸锂(15.7 g, 153.5 mmol)、氯化铿(17.7 g, 418.5 mmol)和化合物2(30.0 g, 139. 5 mmol),待固体全部溶解后,通氮气使所得溶液脱气 1h,加入3-丁烯-1-醇(12.-1 g, 167.-4 mmol)、乙酸钯(0.8 g, 3.5 mmol)、四丁基氯化铵(20.6 g, 65.7 mmol),于65℃搅拌反应约10h,薄层(氯仿-甲醇= 15:1)跟踪至原料点消失,指示反应已完成。待反应液冷至室温,加入水350 mL、乙酸乙酯350 mL,分出有机相,水相用乙酸乙醋萃取(180mL×3),合并有机相并用350 mL氯化钠溶液洗涤。过滤除去把,得4-(4-甲氧拨基苯基)丁醛(3)的乙酸乙酯溶液,加水150 mL,搅拌下,滴加40%亚硫酸氢钠的水溶液30 mL,滴完后继续搅拌反应约8h。将水层分出,减压浓缩至原体积的四分之一,加入200 mL无水乙醇,析出大量固体,冷却至10℃减压过滤,用乙醇洗涤滤饼后在40℃真空干燥,得到白色固体25 g (4)。以原料2为基准计算,收率为57%。1H-NMR (DMSO-d6)δ:1.49(m,1H),1.62(m,1H),1.76 (m,1H),2.63(m,2H),3.83(s,1H),3.87(m, 1H)7.33(d,J=8.2 Hz,2H),7.87(d,J=8:2 Hz, 2H)。IR(KBr)ν(cm-1):3 237,2 962,2 930, 2889,1726。

3 4-[2-(2-氮基-4,7-二氢-4-氧-1H-吡咯并[2,3-d] 嘧啶-5-基)乙基]苯甲酸甲酯(5)

在250 mL反应瓶中加入乙腈70 mL,化合物4 (15.5 g, 50 mmol),三甲基氯硅烷(18 mL, 140 mmol),通氮5 min后,在氮气保护下进行,升温至 60℃并在此温度下反应1h,将温度冷却至5℃,加入溴(2.5 mL,48.5 mmol)。撤去冷浴,在室温下搅拌反应2h,加入1%的亚硫酸氯钠70 mL,搅拌1h,除去多余的溴。加入二氯甲烷70 mL,水35 mL,分出有机相,水相用25 mL二氯甲烷提取1次,合并有机相,减压蒸除溶剂,加入2,4-二氨基-6-羟基嘧啶 (6.3 g, 50 mmol),乙腈75 mL,水75 mL,乙酸钠(8.4 g,100 mmol),通氮5 min后,于40℃搅拌反应约3 h,薄层(甲醇-氯仿=1:8)

跟踪至原料点消失,指示反应已完成。冷藏过夜,过滤,用乙腈-水(1:1)洗涤滤饼,干燥得浅黄色固体9 g(5)。以原料4为基准计算,收率为55%(文献:45%)。1H-NMR (DMSO-d6)δ:2.83(m,2H),2.96(m,2H),6.29(t, J=2.0 Hz,2H),7.31(d,J=8.2 Hz,2H),10.14s, 1H),10.61(s,1H)。IR(KBr)ν(cm-1):3 479, 3366,3012,2955,1 716,1655,1541。

4 4-[2-(2-氨基-4,7-二氢-4-氧-1H-吡咯并[2,3-d] 嘧啶-5-基)乙基]苯甲酸(6)

在250 mL反应瓶中,加入化合物5(31.7 g, 101.5 mmol)、300 mL 1 mol·L-1氢氧化钠水溶液、50 mL甲醇,室温下搅拌反应20 h,然后将50 mL四氢呋喃加入反应液中,以300 mL 1 mol·L-1盐酸中和反应液,过滤,水洗滤饼,于50℃下真空干燥,得 28.1 g目标物(6),收率:93%。1H-NMR(DMSO-d6) δ:2.85(m,2H),2.99(m,2H),6.31(t,J=2.0 Hz, 2H),7.31(d,J=8.2 Hz,2H),10.15(s,1H), 10.61(s,1H)。

5 N-[4-[2-(2-氨基-4,7-二氢.4-氧-1H-吡咯并[2,3- d]嘧啶-5-基)乙基]苯甲酰基]-L-谷氨酸二乙酯(7)

在250 mL反应瓶中,加入化合物6(19.3 g, 65 mmol),135 mL二甲基甲酰胺,搅拌15 min通氮下加入N-甲基吗琳(19.4 g, 189.5 mmol),冷却至 5℃,一次加入氯二甲氧基三嗪(14.6 g, 82.2 mmol),在此温度下继续搅拌40 min,加入L-谷氨酸二乙酯(19.9 g,82.2 mmol),撤去冷浴,在室温下反应约 3.5 h后,将反应液倾入水(360 mL)和二氯甲烷(360 mL)的混和液中,搅拌15 min,分出有机相,减压蒸除溶剂,加入250 mL体积比为1:1的丙酮- 乙醇混合液、适量活性炭,加热回流1h,趁热过滤,将母液冷却后析出固体,抽滤并用冷乙醇洗涤滤饼 2次。滤饼在50℃下真空干燥,得到

产物30.6 g (6),收率67%。1H-NMR(DMSO-d6)δ:2.01(m, 2H),2.42(t,J=7.4 Hz, 2H),2.96(m,2H)3.32 (s,3H),3.36(s,3H),4.43(m,IH),5,98(s, 3H),7.28(d,J=8.2 Hz,2H),7.77(d,J=8.2 Hz,2H),8.60(d,J=7.5 Hz,2H),10.13(s,1H), 10.59(s,1H)。

6 培美曲塞二钠(1)的合成

在1 000 mL锥形瓶中加入化合物7(10 g), 1 mol·L-1氢氧化钠水溶液(60 mL),搅拌至固体溶解,用稀盐酸调节混合物的pH至7.5~8.5后,加热至70℃并加入500 mL 3 A醇。反应液冷至室温后有固体析出,减压过滤,分别用无水乙醇和丙酮重结晶滤饼1次,得到6g产品(1),收率73%。1H- NMR(DMSO-d6)δ:2.05(m,2H),2.81(s,2H), 4.36(m,1H),6.43(s,2H),7.20(d,J=7.8 Hz, 2H),7.67(d,J=7.8 Hz,2H)。IR(KBr)ν(cm-1): 3496,3434,3390,3229,3071,1623,1591,1530。

讨论

在化合物3的制备中,使用乙酸乙酯做萃取剂,由于乙酸乙酯易挥发且在水中有一定溶解度,加上反应溶剂二甲基甲酰胺的干扰,萃取剂耗用量大,存在乳化现象及萃取可能不完全情况,如能找到毒性小,萃取性能更好的萃取剂,一方面可减少萃取剂的使用量,另一方面还可能进一步提高该步收率。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