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 中国民康医学 Medical Joum ̄of Chinese People S Health Sep.2013 第25卷下半月第18期 V0l_25 SHM No.18 【护理研究与实践】 急性心力衰竭的病情观察与急救护理体会 焦海燕 (泰兴市人民医院急诊科,江苏泰兴225400) 【关键词】急性心力衰竭;急救;护理 doi:10.3969/j.issn.1672—0369.2013.18.052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急性心力衰竭是严重的急危重症,可在短时间内危及患 者生命 ,及时的病情观察与合理的急救护理尤为重要。现 将急救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2012年3月~2013年3月我科共收治急性 心力衰竭45例,其中男26例,女l9例;中位年龄61岁。其 中,冠心病35例,肺心病8例,风心病2例。 1.2治疗方法患者入院后,给予吸氧、心电监护、强心、利 尿、扩血管等综合处理,其中,进人心血管内科进一步治疗3I 例,进入介入科进一步治疗1O例,进入ICU 2例,急诊抢救无 效2例。 1.3结果经过综合治疗和护理,病情好转出院40例,合 并心肺功能不全、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3例。 2病情观察 2.1急性肺水肿 由于肺毛细血管楔嵌压急剧上升,症状 发展极为迅速且十分危重。患者可突然出现严重呼吸困难、 端坐呼吸、烦躁不安、面色苍白、皮肤湿冷、大汗淋漓;并频繁 咳嗽,严重时咳粉红色泡沫样痰;听诊心率增快,开始肺部可 无哕音,或仅有哮鸣音,继而发展为双肺满布湿哕音和哮鸣 音。由于患者激动,交感神经激活致血管收缩,动脉压常升 高。如病情允许进行胸部x线检查,常提示肺纹理增多、增 粗或模糊,肺间质水肿所致的KerleyB线;双肺门有呈放射状 分布的大片云雾状阴影,或呈粗大结节影、粟粒状结节影。 2.2急性右心衰竭上腹部胀满往往是较早的症状,颈静 脉怒张是急性右心衰的明显征象。此外,还可表现为下肢水 肿、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尿少、夜尿、饮水与排尿分离现象 等。单纯右心衰肺部无异常,并发左心衰时可有颈静脉怒张 (+)、肝肿大,x线检查以左心室或左心房增大为主。 2.3注意观察心功能心功能可分为四级。I级:体力活 动不受限制,一般性活动不引起心功能不全征象;Ⅱ级:体力 活动轻度受限,一般活动可引起乏力、心悸、气急等症状;Ⅲ 级:体力活动明显受限,轻度活动已可引起心功能不全征象; Ⅳ级:体力活动重度受限,任何活动都会引起心功能不全征 象,甚至休息时也有心悸、呼吸困难等症状。 3急救护理 3.1 体位与环境协助患者取坐位、半坐卧或端坐卧位,双 腿下垂,以减少静脉回流,减轻心脏负担。为患者提供安静、 72 文章编号: 1672—0369(2013)18—072—02 舒适的环境,避免情绪激动。 3.2给氧 立即给予高流量氧气吸入,湿化液中加入50% 的乙醇,以降低肺泡表面的张力。面罩吸氧比鼻导管吸氧效 果好。根据血氧饱和度的高低及患者的症状,调整氧流量。 做好安全用氧,以免用氧不当导致呼吸衰竭。对病情特别严 重者应采用面罩呼吸机持续加压或双水平气道正压给氧。 3.3镇静剂的使用 吗啡不仅可以使患者镇静,减少躁动 所带来的额外心脏负担,也具有小血管舒张的功能而减轻心 脏负荷 J。 3.4利尿剂心力衰竭治疗中最常用的药物,通过排钠排 水减轻心脏的容量负荷,对缓解淤血症状、减轻水肿有十分 显著的效果。除利尿作用外,还有静脉扩张作用,有利于肺 水肿缓解。 3.5血管扩张剂必须在严密监测血压前提下,静脉滴注。 硝酸甘油静脉点滴,可扩张小静脉,降低回心血量;酚妥拉明 静脉滴注,扩张小动脉及毛细血管。 3.6洋地黄类药物 可考虑静脉给药,最适合用于有心房 颤动伴有快速心室率并已知有心室扩大伴左心室收缩功能 不全者。 3.7病因治疗待急性症状缓解后,着手对诱因及基本病 因进行治疗。 3.8心理护理 患者情绪激动可能使交感神经兴奋性增 高、全身小动脉痉挛,加重心脏前负荷,导致心力衰竭而危及 生命。所以,护理人员要实施针对性心理护理,努力减轻患 者的不良情绪,关心体贴患者,鼓励其战胜疾病的信心,耐心 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创造宽松和谐的气氛,与家属建立融 洽的关系。在抢救过程中医护人员要保持镇静、操作熟练、 忙而不乱,使患者产生信任、安全感。 4体会 心力衰竭是心脏病的危重表现。心力衰竭是一种不断 发展的疾病,心脏病的显著特点是病情变化快,且有突然死 亡的意外,故必须严密观察病情。一旦发生心力衰竭,即使 心脏没有新的损害,在各种病理生理变化的影响下,心功能 不全将不断恶化进展。心律失常,以心房颤动最常见,也可 表现为各种类型的快速性心律失常及严重的缓慢性心律 常;血容量增加,如因摄入钠盐过多,静脉输入液体过多、过 (下转第98页) 2013年9月 中国民康医学 Medical Journal of Chinese People 8 Health Sep.2013 Vo1.25 SHM No.18 第25卷下半月第18期 测结果。在有效期内使用。试带禁止用手触试验区。操作 者必须了解所用试带各膜块反应原理、注意事项、药物干扰 可能出现的异常及参考范围等,掌握试带检测每一成分的敏 感度和特异性。对同一份标本,干化学的测试次数不应超过 5次,否则会由于试纸条各反应模块内的某些化学物质释放 点,但目前尚无一种自动化仪器能完全替代尿沉渣镜检 。 3.6环境及仪器选用 不同仪器本身的灵敏度、稳定性等 因素的不同,导致所测结果会出现一定的差异,反应时间和 室温对尿液自动化检测也有影响,必须在要求的反应时间和 室温里检测。 3.7注意药物影响 药物对尿液干化学分析影响比较大, 到尿液中,产生基质效应,影响结果的准确性。当前国内市 场销售的试带尚未统一质量标准,因此可因品牌不同造成结 果的差异。应该尽量选用含有维生素C破坏酶或检测维生 要尽量避免临床用药对尿红细胞和白细胞检测的干扰。检 验人员必须与临床医生加强沟通,了解患者的用药情况,提 素C的独立模块的试纸条。最好使用与尿液分析仪配套的 试纸条。 3.4菌尿处理某些革兰阴性和阳性菌可释放过氧化物酶 请临床医生注意药物对尿液分析的影响,加强尿检结果分 析,必要时停药复检。 3.8加强质控 提高检验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强化标准 化规程操作,加强质量控制,把好检测前、检测中和检测后的 质量关,做好室内、室间质控,尽量把尿液干化学法检测中的 活性物质,或其本身为了代谢的需要,在繁殖过程中合成触 酶、过氧化物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这些物质和酶都能使试 带中的过氧化氢茴香素或氢过氧化枯烯分解出游离氧,后者 使色源呈色而使红细胞检测出现假阳性。如在实验过程中 发现菌尿,最好使用显微镜检查或其他方法加以鉴别。 3.5尿沉渣镜检的选用 当尿常规提示有高胆红素、高蛋 白或高葡萄糖时,要结合患者病情分析并进行尿沉渣镜检复 查红细胞和白细胞。干化学检查法尚有许多局限性,尿液化 干扰因素减到最低。 参考文献 [1] 周小华,娆平雁.最新临床检验诊断结果的应用及评估统计全 书[M].中国知识}l_{版社,2005:291. [2] 从玉隆,马骏龙.尿液干化学分析与显微镜检查[J].中华检验 医学杂志,1997,20(3):135—137. 学试带检测仅是一个过筛的手段,尿常规检查不能过分依赖 尿干化学检测结果。坚决反对有的单位使用尿液化学分析 仪后不再作尿沉渣镜检的错误倾向,尿液白细胞、红细胞的 确证试验为尿沉渣显微镜检查 。尽管尿沉渣的显微镜检 [3]叶应妩,王毓三,申子瑜.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M].第3版.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293. [4]丛玉隆,马骏龙,张时民,等.尿液细胞成分定量分析方法学研 究[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6,29:211—214. 查有人工操作费时、受影响因素多、重复性差、不易定量等缺 (上接第21页) (收稿日期:2013—04—02) 脉、改善心功能,治疗期间不良反应较小、安全可靠。 参考文献 [1] 袁瑞亭.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 [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2,7(4):31—32. [2] 张航,杨海慧.胺碘酮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 用,降低外周血管的阻力,减少心肌耗氧量,从而达到改善心 功能的目的 J。胺碘酮还具有减慢房内、窦房、结区与房室 旁路的传导,并延长动作电位的里程与不应期,从而达到降 低心肌兴奋性的作用。与其他抗心律失常药物比较,负性肌 力作用较轻,抗心肌缺血作用较强,所以适用于治疗急性心 肌梗死及心力衰竭后室性心律失常。治疗时应注意以下几 常的临床疗效[J].中国实用医药,2010,21(16):105—106. [3] 王林.胺碘酮对缺血性心脏病心力衰竭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 苹.胺碘酮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伴室性心律失常疗 点:①根据患者病情给予个体化用药。②胺碘酮在组织内部 的转动比较缓慢,为维持其血药浓度、缩短起效时间,可以口 服加静脉维持用药。③密切观察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 特别要注意患者的胸片、心电图改变、肝脏功能、甲状腺的变 的临床疗效[J].中国医药导报,2010,6(2):13—14. [4] 李承世,常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脑m管病杂志,2010,11(2):23. [5] 邹培源,冯小燕.胺碘酮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伴心力衰竭的室 性心律失常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1,5(11):17一 l8. 化。本文结果提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超声 心动图检测指标优于对照组,说明胺碘酮应用于心力衰竭合 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治疗能够有效控制心率、扩张冠状动 (上接第72页) 快等;过度体力劳累或情绪激动;治疗不当,如不恰当停用利 尿药物或降血压药等;原有心脏病变加重或并发其他疾病, 这些因素均可诱发心力衰竭的发生 J。所以,对发生急性心 力衰竭的患者不仅要掌握心衰的临床特点,及早诊断、及时 治疗、加强护理,防止和消除急性心力衰竭的诱因。护理人 员还需要不断完善专科知识,做到责任到人、护理到位,才能 保证护 质量的全面提高。对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救治,离 98 (收稿日期:2013—05—23) 不开护士敏锐的观察及精心的护理。 参考文献 [1] 叶任高.内科学[M].第5版.人 I …版社,2002:169. [2]周美华.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进展[J].闫外医学・护理分册, 2003,22(5):208. [3] 何守迪,孙淑芳.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主要诱因及护理对策 [J].护士进修杂志,2002,17(4):300. (收稿日期:2013—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