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时达礼品(深圳)有限公司 版本/版次 文件状态 A/0 受控 文件名称 文件编号 危险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AQ01-017 发布日期 2016/8/15 页 次 Page 1 of 5 1. 目的 为了加强本公司危险作业安全管理,减少和避免各类事故的发生,保障安全生产,特制定本制度。 2. 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内从事高处作业、动火作业、临时用电作业、有限密闭空间作业等危险作业活动的安全管理。 3. 职责 4.1 主要负责人 4.1.1 负责批准危险作业。 4.2 安全管理人员 4.2.1 负责对危险作业进行审核,并对危险作业现场进行监督管理。 4.3 工程部 4.3.1 负责对临时用电作业进行审核,并临电用电作业现场进行监督管理。 4.4 相关部门 4.4.1 负责危险作业申请,设定危险作业现场负责人和监护人,采取相应安全防护措施。 4. 运作程序 4.1 危险作业审批 4.1.1 本公司危险作业包括:2米以上的高处作业、禁火区内动火作业、临时用电作业、有限密闭空间作业等。 4.1.2 进行危险作业前,作业人员或部门应制定危险作业安全措施,设定安全负责人和监护人,填写相应危险作业许可证,经部门经理或主任审核后,交安全管理人员复核,报公司主要负责人批准。 4.1.3 从事2米以上的高处作业前必须办理《高处作业许可证》,禁火区内动火作业前必须办理《动火作业许可证》,临时用电作业前必须办理《临时用电作业许可证》,有限密闭空间作业前必须办理《有限密闭作业许可证》。 4.1.4 危险作业未经过审核批准,相关作业人员一律不得擅自动工作业。 4.1.5 如情况特别紧急来不及办理审批手续时,作业部门必须先向安全管理人员和主要负责人报告安全措施落实情况、作业负责人和监护人设定情况,经安全管理人员和主要负责人同意方可作业,事后应及时补办危险作业许可证。 佳时达礼品(深圳)有限公司 版本/版次 文件状态 A/0 受控 文件名称 文件编号 危险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AQ01-017 发布日期 2016/8/15 页 次 Page 2 of 5 4.1.6 特别危险作业审批时,主要负责人应召集安全管理人员、工程部、作业单位到现场共同审定安全防范措施落实情况。 4.2 危险作业实施要求 4.2.1危险作业前,作业部门主管或经理应指定1名管理人员作为现场负责人,并指定1名工作认真负责、安全意识强和实践经验丰富的人担负监护人,分别负责危险作业现场的安全管理和监督工作。 4.2.2 危险作业现场必须符合安全管理要求,作业现场内应物品摆放规范整洁,道路畅通,事故隐患全部消除,并设有明显的安全警戒区和安全警示标志。 4.2.3 危险作业使用的设备设施、工具、原材料和劳动保护用品必须符合国家安全标准和规定,做到配备齐全、使用合理、安全可靠。 4.2.4 危险作业前,安全管理人员应根据作业内容和可能发生的事故,有针对性地对危险作业人员、现场负责人和监护人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并保存《培训(教育)签到表》。 4.2.5 危险作业未经审批,安全措施未全部落实或管理人员违章指挥,作业人员有权拒绝作业。 4.2.6 危险作业实施过程中,安全管理人员应不定期对危险作业现场进行监督检查,发现作业人员违章作业,安全防护措施未落实,安全管理人员有权要求暂停作业。 4.2.7 危险作业完工后,现场负责人、作业人员和监护人员应对危险作业现场进行清理,确定事故隐患已全部消除后,方可离开现场。 5. 相关/支持文件:(无) 6. 表单/记录 6.1《高处作业许可证》 6.2《动火作业许可证》 6.3《临时用电作业许可证》 6.4《有限密闭空间作业许可证》 佳时达礼品(深圳)有限公司 版本/版次 文件状态 A/0 受控 文件名称 文件编号 危险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AQ01-017 发布日期 2016/8/15 页 次 Page 3 of 5 高处作业安全管理要求 1. 高处作业前必须办理《高处作业许可证》,经安全管理人员审核,主要负责人批准后方可开始作业。 2.作业时要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指定专人负责、专人监护,并严格履行审批手续。 3.高处作业人员必须经体检合格,凡不适于高处作业的人员不得从事高处作业。 4.高处作业用的脚手架、吊篮、吊架、手拉葫芦等,必须按有关规定架设,吊装升降机严禁载人。 5.高处作业人员必须系好安全带,戴好安全帽,随身携带的工具、零件、材料等必须装入工具袋。 6.高处作业一般不应交叉进行,因工序原因必须同一垂直线下方工作时,必须采取可靠的隔离防护措施,否则不准作业。 7.在石棉瓦、玻璃钢瓦上作业,必须采取铺设踏脚板等安全措施。 8.遇6级以上的风力或其它恶劣气候时,应停止高处作业。 9.在采取地(零)电位或等(同)电位方式进行带电高处作业时,必须使用绝缘工具或穿均压服。 动火作业安全管理要求 1. 动火作业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标准要求,遵守公司相关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电焊和气焊割操作人员必须具有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 2. 动火作业前,作业部门必须办理《动火作业许可证》,经安全管理人员审核,主要负责人批准后方可开始作业。 3. 动火作业前,作业人员必须对现场安全状况进行确认,高温熔渣、火星及其它火种可能或潜在喷溅的区域周围10米范围内严禁存在任何可燃品(化学品、纸箱、塑料、木头及其它可燃物等),确保动火区域保持整洁,无易燃可燃品。 4. 对于确实无条件移走的可燃易燃物品或可能受影响和损害而无条件移走的设备和工具,作业人员必须用严密的铁板、石棉瓦、防火屏风等,将动火区域与需保护的物品、设备和工具进行有效的隔离。 5. 动火作业现场应配备相应的灭火器材,必要时可不定期将现场洒水降温。 6. 高处动火作业前,操作者必须辨识火种可能或潜在落下区域,明确周围环境是否放置可燃易燃物品,并按规定清理现场,以防火种溅落引起火灾爆炸事故。 7. 室外进行动火作业时,5级以上大风应停止作业。 佳时达礼品(深圳)有限公司 版本/版次 文件状态 A/0 受控 文件名称 文件编号 危险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AQ01-017 发布日期 2016/8/15 页 次 Page 4 of 5 8. 动火作业前应检查电焊机、气瓶(减压阀、胶管、割炬等)、砂轮、修整工具、电缆线、切割机等器具,确保其完好,无破损、漏电、卡压、乱拽等不安全因素。 9. 凡盛装过油品、可燃气体等危险化学品容器、设备或管道,以及带压和高温的容器、设备或管道,严禁盲目动火,必须要动火时,必须由专人操作,并在动火前进入清洗更换、降压降温等措施。 10. 使用气焊割动火作业时,气瓶应远离热源、火源,严禁在阳光下曝晒,且气瓶要竖放牢固,采取防倒措施。氧气瓶口及减压阀、阀门处不得沾染油脂、油污。氧气瓶与乙炔瓶间距不小于5米,二者与动火作业点距离不少于10米的。运输、储存、使用气瓶时,严禁碰撞、敲击、剧烈滚动。 11. 接地保护和漏电保护应安装正确,以防引发火灾或漏电事故。 12. 动火作业结束后,操作人员必须对周围现场进行清理,在确认无任何火源隐患的情况下,方可离开现场。 临时用电作业安全管理要求 1. 作业前必须办理《临时用电作业许可证》,经工程部审核,安全管理人员复核,主要负责人批准后方可开始作业。 2. 所有临时用电必须由专业电工(持证上岗)负责安装,其它人员禁止接驳电源。 3. 安装临时电源前,专业工程部必须对临时用电设备进行安全检查,若发现临时用电设备不符合安全要求,禁止接入电源。 4. 接驳电源应先切断电源,若需带电作业时,必须采取绝缘防护措施,并有持证电工在场监护才能工作。 5. 所有临时线路必须使用电缆线或双绝缘护套线,并架设牢固,但不得绑在管道或金属物上。 6. 临时用电,必须要安装接地保护和末端漏电保护,并由电工进行检查和维护。 7. 严禁用花线、裸芯线乱拉乱接。 8. 所有插头及插座应保持完好,安装牢固,电气开关不能一擎多用。 9. 所有施工机械和电气设备不得带病运转和超负荷使用。 10.施工机械和电气设备及施工用金属平台必须要有可靠接地。 11. 工程部应不定期对临时用电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应及时整改,否则可停止供电。 12.临时用电到期时,使用单位必须及时通知工程部拆除临时供电线路。 佳时达礼品(深圳)有限公司 版本/版次 文件状态 A/0 受控 文件名称 文件编号 危险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AQ01-017 发布日期 2016/8/15 页 次 Page 5 of 5 有限密闭空间作业安全管理要求 1. 有限密闭空间作业前必须办理《有限密闭作业许可证》,经安全管理人员审核,主要负责人批准后方可开始作业。 2. 进入有限密闭空间作业前,必须对有限密闭空间进行清洗和置换。要采取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保持有限密闭空间良好通风。 3. 作业前30分钟内,必须对有限密闭空间气体采样分析,分析合格后方可进入设备,分析的样品应保留至作业结束。 4. 在缺氧、有毒环境中,应佩带隔离式防毒面具或者远距离供气式防毒面具。 5. 在易燃易爆环境中,应使用防爆型低压灯具及不发生火花的工具,不准穿戴化纤织物。 6. 有限密闭空间照明电压应小于等于36伏,在潮湿容器、狭小容器内应小于等于12伏。 7. 设备上所有与外界连通的管道、孔洞均应与外界有效隔离,设备上与外界连接的电源应有效切断。 8. 使用超过安全电压的手持电动工具,必须按规定配备漏电保护器。临时用电线路装置,应按规定架设和拆除,线路绝缘保证良好。 9. 有限密闭空间作业必须有专人监护。设备外要备有空气呼吸器(氧气呼吸器)、消防器材和清水等相应的急救用品。 10.进入设备前,监护人应会同作业人员检查安全措施,统一联系信号。作业过程中监护人员不得脱离岗位。 11. 险情重大的有限密闭空间作业,应增加设置监护人员,监护人应随时与有限密闭空间作业人员保持联系。 12. 有限密闭空间事故抢救时,救护人员必须做好自身防护后,方能进入有限密闭空间实施抢救。 13.有限密闭空间作业结束后,需对有限密闭空间进行细致的检查,确认无事故隐患后方可封闭。 制定
审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