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小侦探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传播与乡村振兴

新闻传播与乡村振兴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传媒聚焦

201910

新闻传播与乡村振兴

策划:许翠兰 赵月枝(特邀) 沙垚(特邀) 李丹阳

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毛泽东依据自己的观察断言,“农民成就了多年未曾成就的革命事业,农民做了国民革命的重要工作”。毛泽东正是因为认识到这一点,动员乡村社会和农民力量参与革命,才有了“工农联盟”的革命基础,才有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才有了革命的胜利。1978年,安徽小岗村18位农民用一张“生死状”推动的“包产到户”又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开始。某种程度上,我们可以说农村是中国革命和社会建设力量的重要“来处”。然而,近年来,人们对于农村讨论更多的是村落的凋敝、艰难留守的老人和儿童、被闲置的土地,以至于“上海姑娘逃离江西农村”一则假新闻即能引爆网络舆论。现代化进程中城乡之间发展的不平衡,让乡村在人们的认知中和“贫穷”“落后”有了某种关联。人们似乎正在“逃离”农村这个“来处”。

为促进农业农村发展,中共中央在2004年至2019年连续十六年发布以“三农”为主题的“一号文件”。党的十九大报告也提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在此时代背景下,“从乡村振兴的高度处理新闻传播在中国乡村建设中的作用”,成为新闻传播学实现自身发展和承担历史责任的必然选择。

很多传播学者也早已走近田野,在乡村开始了理论和实践探索。例如,赵月枝教授创建的浙江缙云河阳乡村研究院通过举办“河阳论坛”“从全球到村庄国际暑期班”等活动,以学术讲座和田野调查的形式探讨中国新农村建设中的文化问题和农民主体性问题。

我们该以怎样的新闻传播学视角理解今天的中国乡村社会,曾经的历史经验在今天能给我们哪些启示,新时期的大众媒介该如何在乡村振兴中发挥作用?在本期《传媒聚焦》中,《现代视听》联合河阳乡村研究院共同策划“新闻传播与乡村振兴”专题,就以上问题展开讨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xiaozhentang.com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