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爱宾 1064122104
通过汪精卫与杨度人生之比较给我的启示
汪精卫(1883~1944),原中国国民党副总裁,亲日派首领,后作为中国历史最臭名昭着的大汉奸之一,汪精卫将被永远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遗臭万年。原名兆铭,字季新。广州番禹人。1883年5月4日出生于一位汪姓客商家,1905年参与组建同盟会,1910年3月,谋杀清摄政王载沣事泄被捕,被判处终身监禁。1911年10月武昌起义后,汪出狱并结识袁世凯。与杨度组织“国事共济会”,呼吁停战议和。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全国会议召开,汪精卫被选为中央执行委员兼宣传部长。孙中山病逝后,广东政府于1925年7月改组,汪精卫被举为国民政府常务委员会主席兼军事委员会主席。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政变后 ,汪精卫也于7月15日在武汉发动七一五政变,残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1928年11月,陈公博等在上海成立改组派,汪精卫被举为首领。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汪精卫被举为国防最高会议副主席、国民党副总裁、国民参政会议长,党、政权势均在蒋介石之下。1938年12月潜逃越南,发表“艳电”,公开投降日本。1939年5月,汪精卫等赴日,与日本当权者直接进行卖国交易。回国后于8月在上海秘密召开伪国民党第六次代表大会,宣布“反共睦邻”的基本政策。12月,与日本特务机关签订《日华新关系调整纲要》,以出卖国家的领土主权为代价,换取日本对其成立伪政权的支持。 1940年3月,汪精卫伪国民政府在南京正式成立,汪任“行政院长”兼“国府主席”。1944年11月,在日本名古屋病死。
杨度(1875年-1931年),原名杨承瓒,字皙子,号虎公、虎禅,又号虎禅师、虎头陀、顼虎湖南省湘谭县姜畲乡石塘村人。中国近代知名学者,著名政治活动家、宣传家。幼年丧父,王闿运门生,光绪举人,中榜眼。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奇人,先后投身截然对立的政治派别,颇具争议。先后参与或赞助了清末公车上书、变法维新、洪宪帝制、张勋拥满清末帝溥仪复辟等活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8年),杨度寓居上海,佯以卖字画为生,为杜月笙门下“清客”,与进步人士交往,参加中国互济会同盟和中国社会科学家联盟等时步团体,仍从事革命工作。1929年秋由潘汉年介绍、周恩来批准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与夏衍单线联系。在白色恐怖下,以秘密党员的身份坚持党的地下工作。利用住所掩护进步人士,并周旋于各色人物间搜集情报。其不同阶段的思想转变,在其所作的联语中,多有表现。1930年杨度加入中国自由大同盟。1931年9月17日因病在上海逝世,终年56岁,安葬于上海万国公墓。
汪精卫一生前段部分,年少时满腔热血,以推翻腐败的满清为己志,行刺摄政王载沣。 孙中山逝世后,西山会议派试图在国民党内除去共产党的势力,后来蒋中正武力清党,欲彻底铲除共产党人,汪精卫却坚持孙中山的联俄容共和平路线,造成了宁汉分裂。而当共产党人开始武装反抗之际,汪精卫亦即当机立断进行扫荡。由这些作为,有一些人认为显示汪精卫有某种「尚和平,顾大局」的思想哲学;亦有人认为,这显示了汪精卫的善变性。从辛亥
革命的英雄,变成了遗臭万年的汉奸,变化如此之大。有人为他辩护,说他是宁可委屈自己,也要保全大局;更多的意见是年青时的满腔热血,不能保证以后他不会为个人权力而牺牲整个国家利益。
杨度则不然,他也曾犯过错,先后参与截然对立的政治派别,但一直以人民的利益为自己的奋斗目标,最终名垂青史,被人民永远铭记。
比较汪、杨二人的人生,不得不承认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他们都幼年丧亲,博学多才,在学术上都有很高的造诣,他们参与变法维新,参与组建同盟会,政治活动中期,都曾犯过错,选错政治立场和派别,与大众为敌,但之后二者选择了两条截然不同的道路:汪精卫选择了与人民大众为敌,杨度选择了参加中国共产党。结果自然不用多说,前者为世人唾弃,后者被人们铭记。
于是,我就开始思考,为什么汪、杨二人后期走上了不同的道路,不得不承认,二人都有着崇高的信仰和政治追求,那么是什么使得二人改变了最初的政治坚守,一个反民,一个亲民,分析过后,我受的了启发!
一、要结交正确的朋友,受教于政治立场正确的导师,走正确的道路。
政治生涯初期,二人思想开明、进步,以人民安定幸福为己任,都是中国革命的先驱。汪精卫受民主革命领袖孙中山等人的影响,革命活动十分积极。杨度早期受梁启超等人影响较大。二人都与袁世凯等人政治交往密切,参与袁世凯的革命。后来,汪精卫又与蒋介石等有政治上的往来,受蒋介石的影响汪精卫,真真正正走上了叛国投敌的汉奸道路。袁世凯死后,杨度一度放弃政治,不问国事,受周恩来等人的引荐和影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纵观二人一生,可见,结交什么样的政治伙伴对他们后来走的道路影响非常之大。
身为大学生,结交什么样的朋友对我们以后的影响也很大,所以,我们要结识一些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的青年,和有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人来往,不和那些思想道德败坏的人来往密切,被那些正直的人影响,收到他们美好品质的陶冶和感染,受良好的教育,我们才能更好地发展。
二、要有责任感和正确的价值观。
1927年8月8日,汪精卫在武汉召开了国民党中央紧急扩大会议,放弃了和平分共的政策,通过了“武力分共”决议案。在武汉开始了大肆逮捕处死共产党人,致使第一次国共合作彻底破裂。在此次会议上汪精卫说了“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人”这句话
杨度在《湖南少年歌》中写道:若道中国果亡,除非湖南人尽死。 从二人的事迹来看,汪精卫为达到自己的政治目标不择手段,而杨度则为中国革命敢于流血牺牲,我想,这和他们内心深处的信仰和崇尚的价值观不同是有很大关系的。我们当代大学生,肩负着未来和发展的使命,我们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和危亡意识,要有明确的荣辱观,要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这样我们才不会社会和国家对我们的期望。
古人常说要修身、齐家,方可治国平天下,所以,我们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和道德修养,多参加各种社交活动和公益事业,将来有机会有能力回报社会。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