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_
一个人总要走陌生的路,看陌生的风景,听陌生的歌,然后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你会发现,原本费尽心机想要忘记的事情真的就这么忘记了..
资料分析专用术语
◆百分数
完成数占总量的百分之几=完成数总量100% 比去年增长百分之几=增长量去年量100%
◆百分点
和百分数基本类似,但百分点不带百分号!
◆成数
相当于十分之几
◆倍数
例:某地最低生活保障为300元,人均收入为最低生活保障的4.6倍。则人均收入为3004.6 =1380元。
◆翻番
翻一番为2倍;翻两番为4倍;依此类推,翻n番为2n倍。
1980年国民生产总值为2500亿元,到2010年要达到国民生产总值翻三番的目标,即25023=20000亿元。
◆增长率
增长率=增长量基期量100%
某校去年招生人数2000人,今年招生人数为2400人,则增长率为4002000100%=25%
◆年平均增长率(复合增长率)
期望值=基期值 (1+增长率)n,其中n为相差年数
某公司1999年固定资产总值4亿元,固定资产年平均增长率为20%,则其2002年固定资产总值为4(1+20%)3=6.912亿元。
◆增速
增长速度=增长量¸基期量
◆增幅
增长了百分之几=增长量基期量 增长了几个百分点=增速基期增速
增幅和增速的关系,容易混淆,意义一样
表达的含义不同,增速表达速度,增幅表达大和小 增长了百分之几,相对;增长了几个百分点,绝对。
◆同比:与历史同期相比较
去年三月完成产值2万元,今年三月完成2.2万元,同比增长(2.2-2)2100%=10%
◆环比:现在统计周期和上一个统计周期相比较,包括日环比、月环比、年环比。
今年三月完成产值2万元,四月完成2.2万元,环比增长(2.2-2)2100%=10%
◆指数:用于衡量某种要素变化的,指标的相对量,一般假定基期为100,其他量和基期相比得出的数值。
常见指数包括:纳斯达克指数、物价指数、上证指数和区域价格指数。
某地区房地产价格指数,1998年平均价格4000元为基准指数100。到2005年,平均价格为8400元,则当年的房地产价格指数为84004000100=210。
◆基尼系数
用来衡量收入差距,是介于0-1之间的数值,基尼系数越大,表示不平等程度越高;基尼系数为0表示绝对平等,为1表示绝对不平等。一般来说:0.2以下表示绝对平均,0.3-0.4之间表示比较合理,0.5以上表示差距悬殊
◆恩格尔系数
指食品支出总额(生活必需品,非奢侈品)占家庭或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百分比例,是国际上通用的、用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的常用指标。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标准为:恩格尔系数在59%以上为贫困,50-59%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为富裕,低于30%为最富裕。
◆平均数:一组数的和,和它们的个数之间相除;即位数字总和¸数字个数。
◆最大、最小值
◆中位数:将一组数从小到大排列,若个数为奇数,则中位数就是中间那个数;若个数为
偶数,则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就是中位数。
常识判断教程
常识判断部分涵盖法律、政治、经济、管理、人文、科技等方面内容,由于取材广泛,主要依赖应
试者平时的知识积累。
常识判断一般20-25道题。考生在3-5分钟内(每道题10-15秒)完成相对来说比较合适。 北京市2005年常识判断问题包括20道多选题和10道单选题。 常识判断今后主要的题型趋势包括三点
• 强调日常知识的应会性 • 对法律知识应用的考察 • 逐步减少多选题
以上趋势从一个侧面体现了常识判断题的考核日趋专业化。从准备难度来说,增加了;但从应试难
度来说,减轻了。
一、常识判断:法律知识
法理学
• 概念、本质、特征、效力和作用 • 法律体系、法律关系
• 违法行为、法律责任、法律责任的实现方式 • 法的制定、我国立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 法的适用概念、要求,我国法律的适用原则 • 法和经济的关系、法和政策的关系
宪法
• 概念、特征、基本原则、我国四部宪法(1954 年、1975 年、1978 年和1984 年)及之后修正
案。
• 保障制度、监督制度
• 国体(国家性质):以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 政体(政权组织形式):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内涵
• 国家结构形式的概念(整体和组成部分的关系)和种类(单一制和复合制) • 我国的国家结构:单一制
普通地方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
特别行政区高度自治
•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主导地位的为全民所有制经• •
•
• • • • • • • • •
济。
我国的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国家宏观调控和市场的自我调节。 我国的政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
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在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劳动者和爱国者的政治联盟,是参政党
合作的基本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八大民主党派: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国民主同盟、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国致公党、九三学社、台湾民主自治同盟 爱国统一战线
国内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全体用户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组织形式:政治协商制度
公民的基本权利(法定性、目的性、相对性和可放弃性)和义务(法定性、强制性、利他性和不可放弃性)
权利:法律平等、政治权利、宗教信仰权利、人身自由、社会经济权利、文化教育权利、监督权和获取国家赔偿权、特定人的权利
义务: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保护祖国、依法纳税和其它义务
我国公民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指导原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和其它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国家机构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而建立起来的国家机关的综合 我国国家机关:中央国家机关和地方国家机关
我国的中央国家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
地方国家机关的行政区域:省(包括自治区、直辖市)、市(包括自治州)、县(包括自治县)、乡
我国国家机构组织和活动原则:民主集中制、责任制原则、精简和效率原则、联系群众、社会主义法制原则
行政法
• 概念、渊源(一般和特殊)、特点、基本原则
• 行政法律关系的概念和特征、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监督行政法律关系 • 行政行为的概述(概念、分类、内容、效力、无效、撤销、废止) • 行政立法行为(概念、特征、主体、分类、原则)
• 具体行政行为(依申请行政行为:行政许可、行政确认、行政给付、行政奖励、行政裁决) • 具体行政行为(依职权行政行为:行政征收、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监督检查) • 行政主体实施的其他行为(行政合同、行政指导、行政违法和行政责任) • 行政程序(概念、基本原则、主要制度)
• 行政复议(概念和特点、基本原则、范围、管辖、参加人、程序) • 行政诉讼(概念、特征)
• 行政诉讼法(概念、基本原则)
• 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及管辖、行政诉讼参加人、行政诉讼程序 • 行政赔偿(概念、特征、构成要件)
• 行政赔偿的范围(侵犯人身权、侵犯财产权、不予赔偿的情形)
• 行政诉讼请求人、赔偿义务机关、行政赔偿程序、行政赔偿的方式和计算标准
刑法
• 刑法的概念和基本原则
• 刑法的效力范围(地域效力、人的效力、时间效力) • 犯罪的概念、本质和特征
• 犯罪构成(客体、客观方面、主体、主观方面) • 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
• 犯罪的预防、未遂和中止
• 共同犯罪的概念、特征、形式、种类和处罚 • 单位犯罪的概念、特征和处罚
• 刑罚的概念、特征和种类(主刑、附加刑) • 刑罚的裁量和执行
• 常见犯罪:贪污罪、受贿罪、重大责任罪、走私罪、故意伤害罪(注意区别过失伤害罪)、非
法拘禁罪、抢劫罪、盗窃罪 民法
• 民法的概念、性质和基本原则
• 民事法律关系的概念、特征和要素 • 民事主体:自然人、法人、监护
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民事行为能力 法人的概念、条件、特征和能力 监护的概念、监护人的设定和职责
• 民事法律行为(概念、要件、无效民事行为、可撤销可变更民事行为、效力待定民事行为) • 民事法律行为代理(概念、特征、分类、代理权的行使) • 物权的概念和分类 • 所有权的概念和内容
• 债的概念、产生根据、分类、履行和消灭
• 合同的概念与特征、分类、订立、效力、责任和担保 • 知识产权的概念和内容、法律特征
著作权(概念与特征、保护)
专利权(概念、申请原则与期限、保护) 商标权(概念与特征、取得和期限、保护)
• 民事权利(概述、人身权、财产继承权) • 民事责任(概述、规则原则、方式) • 诉讼时效的概述(普通、特殊) • 诉讼时效的中止、中断与延长 • 诉讼时效的效力
经济法
• 经济法的概念及调整对象
• 经济法律的关系(概念、构成要素、主体) • 企业的概念及特征、种类
• 企业的分述: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公司、股份合作企业、国有国营企业 • 反不正当竞争法:概念及立法、不正当竞争行为、不正当竞争的法律责任
• 产品质量法:概念及使用范围、产品质量的监督管理、生产者销售者的产品质量义务、违反产
生质量法的法律责任
•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消费者的权利和经营者的义务、争议的解决和法律责任
二、常识判断:政治常识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 哲学和哲学的基本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
• 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物质观、实践观、意识观)
• 唯物辩证法(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世界永恒发展的一般规律)
•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识的本质、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认识的真理性及其检验标准) • 唯物主义历史观(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社会基本矛盾、阶级国家和社会革命、人民群众和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社会进步和人的解放) 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 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党的基本路线(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和发展战略 •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和分配制度
• 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改革、政治保证、精神文明、外交战略、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时事政治
• 国内时事:两会、台湾问题、经济发展、政治文明、三农问题、振兴东北、新农村、基础投
资、八荣八耻、西藏问题、社保体系„„
• 国际时事:朝核问题、伊朗问题、中美关系、中日关系、上合组织、中梵关系、伊拉克局势、巴勒斯坦问题、欧佩克集团、反恐合作„„ • 推荐材料:《 参考消息》 、《 人民日报》 三、常识判断:经济常识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产生、发展和研究对象
• 社会经济制度与经济运行的一般原理(社会经济制度的变革、社会经济制度的两种基本形态、
商品经济的基本原理)
•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及其发展阶段
• 资本的运行(资本运行的一般原理、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向国际范围的扩展)
西方经济学
• 微观经济学:西方经济学概论、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弹性理论、消费行为理论、生产理论、
成本与收益、厂商均衡理论、分配理论、市场失灵和政府干预
• 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概论、长期中的宏观经济、总需求—— 总供给模型、短期中的宏观
经济与总需求分析、货币与经济、失业通货膨胀与经济周期、宏观经济政策、开放经济中的宏观经济
四、常识判断:管理常识
行政管理
• 政府职能及转变
• 中国政府机构及其改革 • 国家公务员制度建设
• 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基本内容
企业管理
• 行政领导
• 行政决策、行政执行、行政协调
• 古典管理学说:泰罗的“科学管理”和法约尔德“组织理论” • 行为管理学说:人际关系学说和行为科学 • 管理科学学说 • 组织行为学 • 目标管理 • 激励理论
•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 组织文化
五、常识判断:人文常识 历史常识
• 中国古代史
原始社会(考古学划分: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古人类学划分:猿人和智人,社会组织划分:原始人群和氏族公社) 夏商周(奴隶社会)
春秋战国时期(奴隶社会瓦解,向封建社会过渡) 封建社会:秦、汉、两晋、南北朝
封建社会比较统一的几个王朝:唐、宋、元、明、清 唐宋期间穿插五代十国
与宋同时代的王朝:辽、夏、金 • 中国近代史
鸦片战争(殖民主义对中国的扩展) 太平天国运动(反帝反封建革命运动) 洋务派(官僚资本的大量产生)
戊戌变法(封建改良派的救国努力) 义和团运动(反帝爱国运动) 辛亥革命(资产阶级革命)
• 中国近代史
五四运动(中国工人阶级走上历史舞台) 第一次国共合作、国民大革命、北伐战争
南昌起义(中国共产党第一支独立的武装力量) 瑞金红色政权、五次反围剿、遵义会议
“ 九· 一八” 事变、“ 一二· 八” 事变、华北事变 《 八一宣言》 、瓦窑堡会议、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七七事变、全面抗战爆发、抗战胜利 解放战争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 中国现代史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共同纲领》
抗美援朝、土地革命、三大社会主义改造、第一个五年计划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大跃进、三年自然灾害、反右扩大化、文化大革命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四个经济特区
• 中共党史
五四运动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 第一次工人运动 第一次国共合作 “ 八七” 会议
农村包围城市理论的创立 遵义会议 瓦窑堡会议
党的七大和抗日战争的胜利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中共八大
国民经济全面调整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党的十三大 党的十四大 党的十五大 党的十六大
世界史
• 四大文明古国: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古中国
• 欧洲文艺复兴:达· 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但丁、卜迦丘、莎士比亚、塞万提斯 • 英国革命(光荣革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完成 • 美国独立、《 独立宣言》 • 法国大革命、《 人权宣言》
• 三次工业革命(蒸汽机、发电机、电子计算机) • 日本明治维新(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亚洲国家) • 巴黎公社(第一次无产阶级专政的尝试) • 第一次世界大战
同盟国: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 协约国:英国、法国、沙皇俄国 导火索:萨拉热窝事件 结局:同盟国失败
性质:帝国主义战争、非正义的战争
• 十月革命: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苏联) •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罗斯福行政、日本德国的手段——法西斯化 • 第二次世界大战
法西斯集团:德国、日本、意大利
反法西斯集团:中国、美国、苏联、英国等26个国家
导火索(亚洲部分:卢沟桥事变,欧洲部分:德国闪电战入侵波兰) 结局:意大利、德国、日本相继无条件投降
性质:反法西斯战争、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正义战争
• 联合国成立
• 北约和华约相继成立
• 凯恩斯主义: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政策,“滞胀”怪圈
• 亚非国家万隆会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
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 不结盟运动(南斯拉夫铁托、埃及纳赛尔、印度尼赫鲁) • 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
文学常识
• 上古神化、春秋战国百家争鸣(儒家、道家、法家等)、汉赋、汉乐府、建安七子、唐诗、宋
词、元曲、明清小说、现当代文学
• 四书:《 论语》 、《 孟子》 、《 大学》 、《 中庸》
• 五经:《 诗经》 、《 尚书》 、《 礼记》 、《 易经》 、《 春秋》 • 六艺:五经后加《 乐》
• 《史记》(汉司马迁)
• 《孔雀东南飞》、《木兰诗》(汉明间) • 《桃花源记》(晋陶渊明)
• 李白、杜甫(二人合称李杜),李商隐、杜牧(小李杜)
• 苏轼《赤壁赋》、欧阳修《醉翁亭记》、范仲淹《岳阳楼记》、王安石《伤仲永》、李清照
《如梦令》、辛弃疾《稼轩长短词》、司马光《资治通鉴》、沈括《梦溪笔谈》、文天祥《正气歌》
• 四大名著:《 水浒传》 (施耐庵)、《 西游记》 (吴承恩)、《 三国演义》 (罗贯
中)、《 红楼梦》 (曹雪芹)
• 明四大奇书:《 水浒传》 、《 西游记》 、《 三国演义》 、《 金瓶梅》 • 冯梦龙的三言二拍
三言:《 喻世明言》 、《 醒世恒言》 、《 警世通言》 二拍:《 初刻拍案惊奇》 、《 二刻拍案惊奇》
• 清四大讽刺小说:《 儒林外史》 (吴敬梓 )、《 官场现形记》 、《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
状》 、《 孽海花》
• 清四大谴责小说:《 官场现形记》 、《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 老残游记》 、《 孽
海花》
• 蒲松龄《 聊斋志异》
• 鲁迅:《 呐喊》 、《 彷徨》 、《 朝花夕拾》 • 郭沫若:《 女神》 、《 屈原》
• 叶圣陶:《 多收了三五斗》 、《 稻草人》
• 茅盾:蚀三部曲《 幻灭》 、《 动摇》 、《 追求》 ,农村三部曲《 春蚕》 、《 秋
收》 、《 残冬》
• 老舍:《 骆驼祥子》 、《 四世同堂》 、《 茶馆》 、《 龙须沟》
• 冰心:《 繁星》 、《 寄小读者》 、《 樱花赞》
• 巴金:激流三部曲《 家》 、《 春》 、《 秋》 ,爱情三部曲《 雾》 、《 雨》 、
《 电》
• 赵树理:《 小二黑结婚》 、《 李有才板话》 • 曹禺:《 雷雨》 、《 日出》
• 朱自清:《 背影》 、《 荷塘月色》 、《 绿》 • 周立波:《 暴风骤雨》 、《 山乡巨变》
• 希腊神话
荷马:《伊利亚特》、《奥德赛》
• 英国文学
莎士比亚:《哈姆雷特》、《罗密欧和朱丽叶》 迪福:《鲁滨逊飘流记》 拜伦:《唐璜》 雪莱:《自由颂》
狄更斯:《双城记》、《大卫·科波菲尔》 柯南道尔:《福尔摩斯探案集》
• 法国文学
莫里哀:《 伪君子》 、《 吝啬鬼》
雨果:《 巴黎圣母院》 、《 悲惨世界》 、《 九三年》 巴尔扎克:《 人间喜剧》
都德:《 最后一课》 、《 柏林之围》
莫泊桑:《 俊友》 、《 羊脂球》 、《 项链》 欧仁· 鲍狄埃:《 国际歌》
罗曼· 罗兰:《 约翰· 克利斯朵夫》
惠特曼:《 草叶集》
马克· 吐温:《 镀金时代》 、《 汤姆· 索亚历险记》 、《 竞选州长》 、《 百万英
• 美国
镑》
欧· 亨利:《 警察与赞美诗》 海明威:《 老人与海》 • 德国、俄国文学
歌德:《浮士德》 希勒:《欢乐颂》
普希金:《自由颂》、《青铜骑士》 果戈理:《钦差大臣》
屠格涅夫:《猎人笔记》、《父与子》
列夫·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复活》、《安娜·卡列尼娜》
高尔基:自传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海燕》、《母亲》 契诃夫:《变色龙》、《海鸥》、《万尼亚舅舅》
• 其他国家
但丁(意大利):《 神曲》
卜迦丘(意大利):《 十日谈》
塞万提斯(西班牙):《 堂· 吉诃德》
安徒生(丹麦):《 丑小鸭》 、《 皇帝的新装》 、《 卖火柴的小女孩》 易卜生(挪威):《 玩偶之家》
泰戈尔(印度):《 飞鸟集》 、《 新月集》
六、常识判断:科技常识 自然科学常识
• 地球知识(46亿年历史,自转自西向东,绕太阳公转,外部包括水圈、大气圈和磁层) • 大气现象:极光、海市蜃楼、虹和霓、晕
• 地理灾害:地震、火山、泥石流、海啸、洪水 • 天文知识: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 二十世纪的重大科技发明
• 电视、尼龙、塑料、青霉素、飞机、计算机、互联网、极光、基因工程、器官移植、试管婴
儿、克隆技术、人造卫星
重要科技人物
• 阿基米德、欧几里得、哥白尼、伽利略、牛顿、富兰克林、福特、爱迪生、爱因斯坦、法拉第
中国重要科技人物
• 墨子、沈括、张衡、李时珍、华罗庚、陈省生、丘成桐、邓稼先、李四光、陈景润、杨振宁、
李政道、丁肇中、朱棣文、崔琦、李远哲 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 当今世界面对的主要环境问题
生态破坏 环境污染
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 • 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和策略 人与生物圈计划 绿色浪潮
国土治理与绿色造林工程
七、常识判断:复习方法
注意日常的积累,关注新闻、报纸(推荐《参考消息》)。
以一本教材(推荐:伍景玉《公共基础知识》)为范本,利用零散时间多阅读几遍。特别强调对于
法律部分了解。
随手准备相应法律文本,如果遇到问题不明确的,以法律文本为主。时间充裕的话,也可以通读文
本(少量多次的方法)。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