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甘做一片平凡的绿叶

甘做一片平凡的绿叶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甘做一片平凡的绿叶

作者:强高培

来源:《江苏教育·职业教育》2011年第03期

讲述人:强高培,1953年出生,大学学历,江苏省惠山中等专业学校教师,锡山市学科带头人。2009年9月被评为全国职业院校教学名师。撰写了多篇论文在省级杂志发表,主编和主审多本职教教材由出版社正式出版。

印度诗人泰戈尔说过:“花的事业是甜蜜的,果的事业是珍贵的,但是我愿意做叶的事业,因为叶总是谦逊地垂着绿荫。”这段话是对教师的最好写照,也是我的坚定选择。桃李芬芳,枝繁叶茂,那正是一片绿叶的信仰。

从事职业教育,我算是半路出家。1989年调入江苏省惠山中等专业学校(原无锡县工业学校)之前,任教于华东交通大学。面对陌生的环境,如何调整心态,找到职业定位,寻求专业发展,是我一直的思考。

刚到职业学校,我的思想上有相当大的反差。教学环境、教学任务的改变等,使我的教学一时难以适应。例如任课老师的值班制度,每周必须有一天值班,即是从早自习开始,一日三餐、课间操和眼保健操、午睡、到晚自修结束,都要进行巡视检查,真是让我不能适应。怎么办,我总不能不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吧。“入其俗,从其令。”熟悉了解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和教学规定是首要之举。从此,我要求自己,各项工作不能落后,既然进了职教门,成了职教人,就要做好职教事。

我家住在离学校8公里的乡下,当时骑自行车上班路上需要40分钟时间,天热时迎着烈日上下班,天冷时黑出黑进,但坚持从不迟到早退。在教学中,我关心和爱护每一位学生,在学生中树立一个人民教师的美好形象,受到了学生的尊重和爱戴。并逐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进入职业学校后,既要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又要积极参加技能训练,掌握操作技能,为将来服务社会打好基础。 一、九层之塔,起于垒土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作为一名职业教育的教师,我深知学高为师的道理,工作中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和实践技能。

我担任了学校第一届电机制造与维修专业的《电机制造工艺》课程的教学。但我不是电机制造专业毕业的,原来学的专业是“工业企业电气化自动化”,所以担任该课程的教学必须自己先学,才能教学生。我利用晚上和休息日收集资料,让以前的同事寄来资料;到电机生产厂家工艺科,向工程技术人员请教,弄清该课程要教的内容。这门课程的最大特点就是要求理论知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识和实际生产的紧密结合,如果只讲工艺要求而不接触实际就不能收到好的教学效果。当时我没有生产一线的知识,这是摆在我面前的最大难题,而且学校的实验实践条件也是非常简陋的,不可能为该课程提供实践的条件。为了能让专业课程教学收到好的效果,我除了自己下厂学习外,还带学生到电机生产厂家参观,了解生产一线的知识,结合实物,了解生产工艺,帮助学生形成感性认识。在生产实践时,我又亲自带领学生到电机制造厂,和学生吃住在一起,既做好管理和指导现场实习,又请电机厂工艺科的技术人员讲述电机的制造工艺。通过现场参观、实习,学生的书本知识和实际操作得到了很好的融合,理论和工艺知识掌握相当好。现在想来,依照目前课改的理念,当时的教学就是理实一体化教学的雏形。对于自己而言,通过这样的实践也让我了解和掌握了电机制造的工艺过程,为以后的专业教学打下了坚实基础。 通过第一轮中专专业课程的教学,我有了明确的认识:理论必须联系实际,理论教学必须和生产实际操作相结合,理论知识必须服务实际应用。随着职业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中等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已进行了全面调整,虽然后来我校没有再设置电机制造和维修专业,但我获得的结论却让我对职业教育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1995年,学校安排我担任教务副科长,管理学校的教学常规工作,在校长的领导下,我和教务科长紧密配合,狠抓学校的教学质量,使学校的教学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在迎接首批国家级中等职业学校评估验收中,学校的教学常规管理得到评估专家的一致好评,特别是当时教务科编制的两册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汇编,更得到专家们的赞扬,评估过后专家组还介绍多所兄弟学校的同志来我校学习教学管理方面的工作经验,并要求送两册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汇编。这对我校的教学管理也是一个有效的促进。

在担任教务科长期间,在教学校长的直接带领下,学校的教学常规工作执行规范,2000年锡山市教育局对各职业学校进行教学常规检查,我校获优秀。同时,自己带头认真做好教学工作,模范执行教学常规,在2000年被评为锡山市学科教学带头人,2001年评为无锡市电类专业学科带头人。

在三十多年的专业教学生涯中,我始终如一地严格要求自己,工作认认真真,踏踏实实。没有做过轰轰烈烈的大事,一直在平凡的教学岗位上,做着一年又一年的重复的教学工作。我知不足,要教好书,教好学生,教师应具备足够的实力,要教学生一杯水,自己应该必备一桶水,思想必须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知识也要不断更新。为此,我积极参加各种专业培训,参加技能培训,以适应职业教学发展的需要,为成为一名真正的双师型教师作了努力。做到老,学到老,随着科技的发展,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在不断出现,就要继续学习。知道自己的不足,要不断努力,经常“充电”,保持自身足够的能量。我先后参加了东南大学举办的PLC“四新”培训班学习和江苏技术师范学院举办的专业负责人培训学习,参加高级技师培训学习,尽管自己年龄大,精力不够,但我坚持双休日同年轻教师一起学习,一起参加技能训练,最后通过高级技师考核,取得了维修电工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成为一名真正的“双师型”教师。

二、厚积薄发,持之以恒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经过几十年的职业教育生涯,使我对做好职业教育工作的认识不断提高。教和学是一对统一体,在这统一体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但教师如何当好主导,如何在学生心目中树立主导地位,树立美好形象,是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总结和积累的。我有这样的体会,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固然重要,但与学生的交流沟通做朋友更加重要。从事职业教育开始,我以自己的想法,对学生严格要求,从早到晚,管理到位,在学生面前是一副严而生威的样子。但是我任教课程的成绩和班级的各项评优活动总是没能达到我想要的结果。严字当头,没有起到好的作用。听同事们反映说我带的班级的学生见到我害怕,我想既不骂他们,又不打他们,怎么会怕我呢?但实际的教学效果不佳是什么原因呢?我进行了认真思考,并改变方式进行实践尝试。首先在班级管理和课程教学过程中,在保持严格要求的前提下,经常和学生交流沟通,慢慢地和学生接近,了解他们在想什么,要求什么。一段时间后,果然教学的氛围和谐了,课堂的气氛活跃了,我进一步深入到学生中,和学生多接触,一起参加课间活动和体育活动。特别是在带学生进行生产实践时期,我和同学们同吃、同住、同参加生产实践,和学生交流和谈心,我尊重他们的自尊心,少批评、多鼓励,逐步和学生接近了,受到了学生发自内心的尊敬和喜欢,我任教课程的效果也有了质的飞跃。我在之后的教学工作中,坚持教师的引导作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专业教学取得了好的教学效果。同时在教学中不断进行实践和探索,总结每一门课程和每一个班级的教学,只要在严格要求的前提下,自己注重形象和学生亲密接触,让学生心目中有教师,教师心目中有学生,相互尊重,师生共同配合,教学的效果就会得到不断提升。

从教三十多年来,我一直承担专业课程的教学,在师生密切配合的同时坚持专业理论必须和实际相结合的原则,使学生在校期间能学到实际的东西,具备参加工作岗位的基本能力,为自身今后的发展打好基础。三十多年的教学工作经历,让我不断地进步、成熟,对职业教学从陌生到得心应手,对教研从上下求索到把舵领航,对学生从威严到亲和。回首过去,没有值得炫耀的荣誉,留下的只是一路的探索和追求。

作为一名职业教育的专业教师,在认真研究教学的同时,也应注重知识的积累、总结和梳理。厚积薄发,持之以恒,最终才能换来丰硕之果。撰写教学论文,担任课题研究,担任中专教材主编,一系列工作接踵而来,需要一步一个脚印。2005年~2008年我主持了无锡市《电子电工专业课程改革研究与探索》课题研究工作,经课题专家组评审,顺利结题;主编了《企业供电系统与安全用电技术》《电机与电气控制线路》《企业供电系统与安全用电》《自动检测与控制技术》等多本规划教材。

我认为,作为一名职业学校的教师,不能仅满足于有足够高的学历,足够高的专业理论水平和操作技能水平,以及足够高的教产研水平,更重要的是必须具有一颗关爱学生的心。只有以教学为本业,以学生为中心,以质量为目标,才是一位合格的人民教师。我始终觉得自己只是做了一个老师应该做好的工作,但领导给予了我相当高的荣誉和鼓励,2009年9月被评为首届全国职业教学名师,但我感受到的依然是不断前行的鞭策。我将在职业教学工作中加倍努力,为职业教育事业躬耕无悔。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作者单位:江苏省惠山中等专业学校)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