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整理项目包括:
1、调整农地结构,归并零散地;平整土地,改良土壤;道路、林网、沟渠等综合建设;
2、归并农村居民点、乡镇工业用地;复垦废弃土地;
3、划定地界,确定权属;改善环境,维护生态平衡。
土地整治项目包括哪些土地整治是指在一定区域内,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规划、土地整治专项规划确定的目标和用途,通过采取行政、经济和法律等手段,运用工程建设措施,通过对田、水、路、林、村实行综合整治、开发,对配置不当、利用不合理,以及分散、闲置、未被充分利用的农村居民点用地实施深度开发。
土地整理的作用:
1、“土地整理”包括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要求;
2、结合土地利用现状,采取行政、经济、工程、技术、法律等手段,通过对土地利用结构进行调整;
3、对土地资源进行重新分配,以达到协调人地关系;
4、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
土地整理项目流程具体如下:
1、审查核实县国土局对申报资料进行审查,并到实地核实有关情况;
2、导开发整理项目承担人在土地利用现状图上绘出项目区,对符合要求的,则填写开发整理项目呈报表,报县政府,再根据规定,对需上报的逐级上报;
3、批准立项根据申报项目的面积、资金筹措方式等不同,分为国家、省级、市级、县级批准立项;
4、项目规划设计、投资计划与预算建议根据批准项目建设与投资控制规模、新增耕地率等编制;
5、项目实施制定实施方案、公告,同时对质量、进度等进行监督;
6、竣工验收项目承担人竣工后要写出自查报告及初验申请交初验部门,初验合格的由初验部门写出申请交终验部门,终验合格的,颁发验收合格证或下发批准;。
7、成果管理按有关规定对权属、地类等进行划分、登记,对开发整理的土地及时加以利用;
8、项目运行管理及评价写出项目运行管理情况及评价报告,将资料整理归档。
综上所述,提高土地集约利用率和产出率,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的过程,其实质是合理组织土地利用。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一条
开发未确定使用权的国有荒山、荒地、荒滩从事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生产的,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可以确定给开发单位或者个人长期使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