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五级油库试生产方案

五级油库试生产方案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一、

概述

1.1

试生产定义:指企业新建或扩建生产工艺过程中,在竣工验收前,按照设计规定的工程质量和标准,进行整个车间装置的负荷或无负荷联合试运转或试生产。

1.2

试生产方案定义:指企业准备生产前,针对可能发生的问题,做出预先的评估、判断并制定相应的对策和措施。

1.3

制定试生产方案的目的和意义:试生产是企业在竣工前验证整个项目各系统是否具有生产能力和是否符合整个设计标准的必要步骤,也是验证整个管理系统是否有效的必然选择,所以针对试生产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问题,制定出详细周密的计划,试保证整个项目顺利进行的有效手段。

1.4

制定试生产方案有关文件和依据

(1)三原XX公司2280m油库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

(2)三原XX公司2280m油库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专篇》

二、

建设项目施工完成情况

2.1

、主要装置、设施的施工质量控制情况

2.1.1

本项目的主要装置

本项目已建设完成了仓储油罐及配套设施的施工工程,该工程包括仓储油罐、泵棚、发油台、油气回收、变配电房、消防水罐、事故池。

2.1.2

各系统装置功能和布置控制情况

1

)仓储油罐及配套设施

本项目已完成的建设项目及配套设施的工程项目及占地面积:油库设置24个埋地油罐,总容量2280m,属于四级石油库,分1#罐区和2#罐区,其中1#罐区储存柴油、汽油,容量1080m,有300m埋地油罐2座,80m埋地油罐6座,V1-V2储存柴油,容量600m。V3-V8储存汽油,容量480m;2#罐区储存重油等油品,容量为1200m,有75m埋地油罐16座,为V9-V24。项目占地3140㎡。

2

)生产设备及配套设施的施工质量控制情况

仓储油罐的制安以及建筑物,均按设计及相关规定进行加工、建设,设备的布局以及管线均在严格控制下施工,并通过了测试,安全性良好,符合《石油库设计规范》有关标准要求。

3

)供电系统的施工质量控制情况

该工程用电电源来自市政供电,配电至配电室,然后配电至各建筑配电箱给设备配电,并设柴油发电机一座,作为外供电源停电时的应急电源。低压配电与动力分开配电。

4

)消防系统及管路的施工质量控制情况

本油库为四级油库,不设消防车。依据规范要求配备1台500L推车式压力比例泡沫混合装置、1台18.375KW手抬机动泵、不小于50m的消防储备水量及0.5m的高倍数泡沫液。必要时依托邻近企业和三原县的消防力量。

5

)防雷和防静电设施

防雷设计按照《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及《建筑设计防雷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埋地油罐,覆土厚度大于0.5米,可不设避雷装置。

接地系统由电力系统工作接地,电气设备保护接地、防静电接地、防雷接地等组成共用接地系统。

三、

储存的油品品种和设计能力

3.1

储存的油品品种情况表

3.1.1

油品主要情况表

重油

序号

原材料名称

危险货物分类

危规编号

火灾危险性

1

汽油

GB3.1类易燃液体

31025

甲B类

2

柴油

GB3.2类可燃液体

32130

乙B类

物质的主要危险特性表

序号

物质名称

物化

性质

危险

特性

1

汽油

无色或淡黄色易挥发液体、具特殊臭味。相对密度(水=1.0)0.7~0.79,熔点〈-60度,沸点40~200度,最大爆炸压力0.813MPa。

不溶于水,易溶于苯、二硫化碳、醇、脂肪。

易燃。闪点-50度,蒸汽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爆炸极限1.3%-6.0%。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侵入途径为吸入、食入、皮肤吸收。轻度可产生头晕、头痛、恶心、呕吐;高浓度吸入可出现中毒性脑病。液体吸入呼吸道可引起吸入性肺炎。溅入眼内可导致角膜溃疡、穿孔,甚至失明。皮肤接触可致急性接触性皮炎。

2

柴油

稍有粘性的浅黄至棕色液体,相对密度(水=1.0)0.87~0.9,熔点-35~20度,沸点282~338度,不溶于水,易溶于苯、二硫化碳、醇、脂肪。

可燃,闪点为55度,爆炸极限为0.7%-5.0%,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力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肤吸收。皮肤接触为主要吸收途径,可致急性肾脏损害,可引起接触性皮炎、油性痤疮。液体呛入可引起吸入性肺炎。

4.2

危险有害因素及分析

该项目的作业场所主要有罐区、泵棚、发油台。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86),通过对该项目的工艺过程、储运设施等进行识别,该项目的作业场所危险、危害因素有:火灾和爆炸、泄露、机械伤害、静电、触电、中毒;有害因素有:噪音。其中,主要的危险、有害因素为:火灾和爆炸。该项目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的分布情况如下表:

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分布情况表

危险场所

事故后果

罐区

危险因素

泄露、火灾和爆炸、静电

人员伤亡、财产损失

有害因素

人员中毒

人员发生职业病

泵棚

危险因素

泄露、火灾和爆炸、触电、机械伤害

人员伤亡、财产损失

有害因素

噪音危险、人员中毒

人员发生职业病

发油台

危险因素

泄露、火灾和爆炸、静电

人员伤亡,财产损失

有害因素

人员中毒

人员发生职业病

4.3

作业场所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需要进行开阀、启泵,存在以下的危险有害因素:

(1)装卸作业

油料的装卸作业主要采用自动化程度较高的定量装卸系统。

在装卸过程中,法兰联接部位如密封不严,容易造成油料的泄露,使易燃液体挥发出来的蒸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当燃点火源时就有可能发生火灾爆炸;

槽车在进行装卸作业前未对静电荷进行充分疏泄,有导致产生静电火花引燃油品的危险;

操作人员如果防护不当,长期吸入有害气体,容易发生慢性中毒。

(2)检修作业

在储罐、管线及附件的检修过程中,如罐中、管线内油品未完全放完,可能会在罐内形成爆炸性气体混合物,遇火星会引起火灾爆炸事故;在清罐检修过程中,进入罐内进行清罐作业时,如通风不够,可能引起人员中毒,甚至窒息;操作人员操作不当,容易造成机械伤害;

4.4

物料储运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分析

4.4.1

物料储运

仓储的油品由用户以公路或水路运输的方式,通过管道输送至罐区内。也可从罐区内通过管道发运至汽车或船舶。

进油工艺流程:

油品槽车→→→收发台→→→工艺管道→→→油罐

油品船舶→→→阀室平台→→→工艺管道→→→油罐

发油工艺流程:

油罐→→→工艺管道→→→收发台→→→油品槽车

油罐→→→工艺管道→→→阀室平台→→→油品船舶

4.4.2

物料储运过程中的安全问题

本项目物料的储运主要是工艺管道和油罐,储存的物料有甲类、乙类、丙类油品。物料在储运过程中危险性最大的因素就是火灾、爆炸与中毒,其主要原因如下:

1)储罐或工艺管道本身存在质量缺陷,焊接质量差,板材、管材有砂眼,引起泄露;

2)油泵、阀门及法兰存在质量缺陷,密封不严,或者腐蚀造成破损,引起泄露;

3)槽车在装卸作业时违反操作规程,未对静电荷充分疏泄,引起静电火花;

4)接触明火,汽车排气管的火花、操作不当引起的火花、使用非防爆设备或工具;

5)设备维护保养不到位,造成短路、碰壳接地等问题,引起放电产生火源;

6)储罐区、泵棚、收发台无防雷或防雷设施不可靠,接地不良。

一旦以上因素造成油品泄露,在储罐区、泵棚、收发台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遇上着火源,就会引发火灾、爆炸事故。而有害气体在通风不良时,会引起人员慢性中毒。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