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小侦探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临死前的严监生教学设计

临死前的严监生教学设计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教学目标

  1.认识2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侄儿、穿梭、郎中”三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严监生这个鲜活的人物形象。

  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进行细节描写的方法。

  4.激发学生阅读中外名著的兴趣。

  教学重点    感受严监生这个人物形象,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    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一个人在临死前,可能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呢?我们看看大地主严监生临死前是怎么做的?

  〔这样的导语紧扣课文内容,直奔主题,为下面的学文做了很好的铺垫。〕

  2. 出示课题。(板书)

  3.严监生是谁呢?大家阅读书上133页的介绍。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轻声读课文,要求把字音读准,把课文读通顺,利用上下文、参照课文注释的方法理解不懂的字词。实在读不懂的字词就划出来。

  〔让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教给学生理解词意的方法,扫清阅读障碍〕

  2.指名朗读,正音。理解不懂的词义。(出示小黑板)

  〔这个环节通过大家的交流,理解难的词意,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快速默读课文,交流:短文主要写了什么?

  三、再读课文,想象人物形象   〔〕

  1.师范读课文,生看着课文,边听边想象严监生临死前的样子。

  2.交流,达成共识。

  ①严监生临死前是什么样子的,谁来介绍给大家?

  〔出示课文插图,让学生将自己脑海中的严监生临死前样子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训练了语言表达能力和观察能力。〕

  ②严监生这个人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本质的)

  〔让学生从整体感受人物的形象,这是一个综合理解的过程。〕

  ③请同学们先找出有关语句细致地读一读,并根据他的动作、神态的变化揣测他临死前的心理活动,然后同桌交流一下。

  〔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也是一个感知语言文字的分析过程。通过交流,互相补充,互相提升。〕

  ③指名交流。(相机出示相关句子)

  四、精读课文,体验人物内心世界

  出示句子:

  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

  1.你觉得这个句子写得好吗?好在哪里?

  ①由“总”字体会到严监生垂死挣扎的时间之长,从而引发讨论:病情恶化到这种程度,严监生却“总不得断气”,他在想什么?

  ②从几个动作描写中你体会到什么?(两根灯芯草,竟然让临死前的严监生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出两个指头,两根灯芯草在他的心中是这么的重要,可见他是多么吝啬。)

  〔引导学生品词析句,感悟副词、动作描写对刻划人物形象的作用,感受语言表达的精彩之处,提高欣赏语言文字的能力。〕

  2.出示以下四个句子,读一读,你发现了什么?体会到了什么?

  ①他就把头摇了两三摇。

  ②他把两眼睁的滴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

  ③他把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

  ④众人看严监生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

  〔紧紧抓住描写严监生动作、神态的细节的句子,让学生在读中比较、在比较中品读,深切地体会了人物的焦急内心以及爱财胜过生命的吝啬鬼的形象。〕

  3.感情朗读。

  五、体会写法

  1、短短五百多字的文章就让我们身临其境地感受了一个吝啬鬼、守财奴的形象。

  2、谁能说说大作家吴敬梓是用什么方法刻画出人物的鲜活形象的?(抓住人物动作、神态,进行细节描写。)(板书)

  〔在阅读中渗透写法,为写作积累方法,打基础。〕

  六、阅读拓展(机动)

  1、出示一篇文章《豆腐西施杨二嫂》,让学生快速阅读。

  2、谈谈读后的感受。

  〔将课外阅读挤入课堂,是学以致用的体现,是训练学生阅读能力的最好途径,也是检验学生阅读水平的最好途径。〕

  板书设计:           22、人物描写一组

  临死前的严监生

  伸着两根指头:为了两茎灯草→吝啬鬼、守财奴

  动作、神态的细节描写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xiaozhentang.com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