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数学 授课年级:三年 设计人:骆万钧
章节名称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五册第一单元
课题
植树
计划学时
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方法,能正确计算,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能力目标
2.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数学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
3.经历与他人交流算法的过程,培养学习兴趣,学会合作学习。
教学重点
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
能正确计算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
媒体内容与形式
多媒体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时间
导入
(一)创设情境
新学期开始了,我们学校又招收了一年级的新同学。昨天,我了解了一年级新生的招生情况:
班级 一班 二班 三班
人数 44 48 46
3
设计意图
从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出发,创设我校一年级新生招生情况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求知欲望与学习兴趣。
探究
二)自主探索计算方法1.从表中你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2.提出问题,并探索计算方法。
(1)一年级三个班的班主任老师要为小朋友们排座位,每班各需要多少张桌子?怎么列式?
引导学生列出算式,然后全班讨论、交流计算方法。
①如果每人需要一张桌子(单人桌),有多少人就需要多少张桌子,也就是44÷1=44(张),48÷1=48(张),46÷1=46(张)。
②如果每两人需要一张桌子,一共需要多少张桌子?
(2)各班进行分组活动,该怎么分呢?
44÷2=22(张)
a.40÷2=20, b.22×2=44, c. 直接想每两人坐一张桌子,
4÷2=2, 44÷2=22。 桌子的张数就是人数的一半。
20+2=22。
48÷2=24(张)
46÷2=23(张)
(2)各班进行分组活动,该怎么分呢? ①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大多数学生会结合本班的情况分成4人一组。
②出示问题:每4人分成一组,一班、二班、三班各能分成几个小组?
学生试着解决这一问题,然后交流。特别要关注三班46人怎么分?46人每4人分一组,可以分成11组,还剩2人。
7
设计意图
从学生身边的事及班级实际出发创设学生学习的情境,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探索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除法,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巩固与探究
引导学生说一说怎样口算一位数除两位数
4、口算练习(卡片),个别题说一说口算方法。
四、接力赛。(预计时间5分钟)
每小队一张题目,每人做一题,完成后传给下一个同学,做得又对又快的组为冠军。
66÷6 46÷2 84÷4 96÷3 69÷3 88÷4 48÷2 66÷2 82÷2 55÷5 77÷7 88÷8
630÷9 720÷8 100÷5 120÷6 200÷4 240÷6 280÷4 320÷8 2700÷3 3600÷4 5600÷7 4800÷6
【利用竞赛的形式进行口算练习,以激发学生练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五、解决问题。(预计时间5分钟)
出示课本第11页的情境图。
师:一班的王老师准备给班里的孩子们买些文具,她带了100元钱。
(1)如果只买圆珠笔,可以买多少枝?
(2)如果买10本日记本,剩下的钱可以买多少副三角尺?
(3)如果你是王老师,你会怎么买?请你在小组内说说你的想法。
先让学生独立解决(1)、(2)两个问题,然后进行反馈交流。最后,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在组内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20
设计意图
创设买文具的购物情境,让学生体验数学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根据问题正确选择信息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总结
谈一谈这节课你都学到哪些数学知识,有什么收获
学生独立发言
5分
作业布置
1、直接写得数。(计算时间)
26÷2= 33÷3= 44÷4=
46÷2= 63÷3= 84÷4=
66÷2= 93÷3= 88÷4=
设计意图
进一步提高学生根据问题正确选择信息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板书设计
植树
44÷2=22(张)
a:40÷2=20, b:22×2=44, c:直接想:每两人坐一张桌子,
4÷2=2, 44÷2=22 桌子的张数就是人数的一半。
20+2=22
48÷2=24(张) 46÷2=23(张)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