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小侦探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印度洋上生死夜

印度洋上生死夜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一、导入:

  1、同学们,咱们一起学习《印度洋上生死夜》。课文都预习了,出示生字词,谁来读一读?

  声嘶力竭,猝不及防,须臾,抽搐,喷发,携。

  有不懂的吗?理解“猝不及防”“须臾”谁知道什么意思?片刻。你用了找近义词的方法,我们又积累了一个写时间很短的词

  2、扫清了字词障碍,大家自由读课文,看看课文究竟写了什么?这究竟是一个怎样的生死夜?

  3、自读课文,师课件出示课文。

  二、初读交流:

  1、老师:这个生死夜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学生:恐怖/感人/可怕/惊险/

  老师:我们再次走进交这个惊险可怕感人的生死夜,用心阅读刚才给你留下印象深刻的句段,做好批注,为一会儿的交流做准备。

  2、交流,交流实现把找的地方读一读再谈谈感受

  学生:读“我们应该马上离开这”一段。我觉得皮埃尔有舍生忘死的品质。

  老师:还有哪些同学也关注到了这一段?

  课件出示,齐读。想象为什么要马上离开又为什么要必须留下。

  学生:交流感受。

  老师:能不能把你找到的部分读给大家听?

  学生:读“不,我不能走……”,我觉得他不能走是因为他明白了内心的责任感,他如果走了,几千人就会在海啸中死亡。

  老师:你提到一个“责任”你是怎么理解的?

  学生:他有责任感因为他是第一个知道知道海啸的人。

  老师:是的,他就是这样想的。谁还有?

  学生:读句子并谈原因。

  老师:把你找到的句写他离开的句子读一下。

  学生:朗读妻子遇难的部分。并谈理解

  老师:联系全文谈了离开的理由,还有补充的吗?

  学生:读文中相关句子。

  老师:情况这样危急,妻子的伤情这样紧急,所以他说

  学生:读“必须离开……”

  老师:他走了吗?为什么?

  学生:他留下了,因为只有他一个人知道海啸,因为他要保护豪华客轮上的人。

  老师:还有吗?

  学生:我想联系责任来理解这句话。他知道海难即将发生,他要通知过往的船只马上离开。

  老师:课文中的责任具体指什么?

  学生:就是指他应尽的职责。

  老师:留下报信就是他的责任,所以课文是这样说的

  学生:读相关句子。

  老师:板书,还有其他原因,让他必须留下。

  老师:你了解海啸引发海难的情景吗?

  这就是文章中提到的超级海难,课件出示海啸的场景。师简单介绍海啸的形成及造成的灾难,师:他能走吗?

  学生:不能

  老师:说说看

  学生:因为他知道了30分钟后将有客轮经过,他有着舍小家顾大家的精神。

  老师:“不,我不能走。”为了亲人,他明白

  生:读“我们应该马上离开这儿”

  师:为了更多的人的生死,他明白

  生:“不,我不能走”

  师:上千人的生死还有亲人的生死,就在一念之间,这是艰难的抉择,

  老师:这些都是

  学生:心理描写

  老师:通过心理描写,您能体会到皮埃尔哪些复杂的心理?

  学生:交流。

  矛盾/到底救两个人还是救大家?/他特别伟大,和死神搏斗。

  老师:是的,生死的抉择呀,这两个心理描写的句子,让我们看到了他矛盾痛苦的心理,但他最终还是选择了留下。对他来讲是艰难的,对妻子来说,是残酷的。

  学生:读妻子的情况,

  师:皮埃尔呢?

  生:读描写皮埃尔的的反应的句子。

  老师:这里有两个抽搐,没两个抽搐有什么不同?

  学生:前面那个是表面的,后面是心理上的,

  生:他妻子是肉体的痛苦,皮埃尔是精神的痛苦。

  老师:心都在抽搐,他的心怎么样?

  学生:心理难过

  生:他对死亡为力。

  老师:同学们,眼睁睁得看着自己的亲人生命一点点耗尽,难道这是一般的痛苦吗?此刻他心理怎样?

  学生:撕心裂肺/心如刀绞/心急如焚/

  老师:谁来读读这两句话?

  学生:读妻子的病情不如和丈夫的反应那两句

  老师:指导读出自己的感悟。强盗“抽搐”

  学生:指导齐读。

  老师:一个抽搐两个意思,即让我们感受到妻子身体的痛苦,又让我们感受到皮埃尔内心的煎熬

  老师:20分钟后,皮埃尔打灯语发出信号给客轮,

  引读第五自然段后面的部分。师声情并茂地读旁白,生接读“停下,快停下……”

  老师:焦急的动作,声嘶力竭的呼喊,发疯的样子,这更让我们感受到他内心的抽搐,庆幸的是轮船发现了信号,可是妻子却永远地离开了他,抱着妻子冰凉的尸体,此时皮埃尔的心情是——

  学生:分外平静

  老师:你时怎么理解的?

  学生:谈理解:不愿和妻子不分开,感到欣慰/当场已经选择了大家,虽然妻子死了,他心理不时很伤心,……

  老师:你的意思是自己的选择自己承担责任是吗?你来

  学生:……了无牵挂

  老师:那他自己呢?默读第六自然段的前半部分。

  学生:指名读,:“皮埃尔伸手一摸……”他已经决定陪着妻子一同面对死亡,同学们,你向说,你说

  生:谈感受。

  老师:是的,他完全可以打一条灯语,让客轮来救他,可他愿意留下来陪妻子一起死亡,对这平静,你感受到了什么?

  学生:爱他的妻子,/生死相依/舍己为人/最后心愿已经完成,决定和妻子走完最后一程……

  老师:象这样走进人物的内心,用心体会你就会体会到他的内心,

  两次选择留下,这就是他所承担的责任。

  老师:为了救更多的人,他选择了——

  学生:离开

  师:为了和他的妻子永远在一起,他选择了

  生:留下

  老师:成百上千的人得救了,家人团聚了,他们清醒者紧紧拥抱在一起,可是皮埃尔呢?抱着妻子冰凉的躯体,他在亡妻耳边轻轻的说——

  学生:读句子:亲爱的,原谅我……

  老师:心爱的妻子永远离开了,无尽的思念和伤痛才刚刚开始

  画面出示课件,看着这孤独的背影,你想说点什么?

  学生:这种行为是伟大的,妻子为他骄傲,

  生:生死抉择让我们感受到灵魂的伟大,

  老师:皮埃尔高尚的精神打动了我

  人固有一死,这样的死,比泰山还重,同学们,让我们再读读他最后说的这句话。

  学生:“谢天谢地……”

  老师:你还想说,你说,你还有不同,你说

  学生:谈对安息的两个理解

  生:皮埃尔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唱响了一曲生命的赞歌,他关心别人胜过关心自己,

  学生:人终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

  老师:是的,我跟你想得一样的,同学们,通过他令人震撼的生死抉择,通过他的责任,我还感受到他高尚的灵魂,这种感受能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吗?时间的关系,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小语论坛:春天的足音、微澜、群山、丑奴儿、严文、小语第一会场现场报道]

  刘红强,男,小学高级教师,99年参加工作,现任重庆市人民小学语文大组长。教育科研论文多次获市一、二等奖。03年10月参与的重庆市重点课题“中小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研究”被重庆市评为一等奖,因其在该课题中做出了重要贡献,受到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和重庆市教育学会的嘉奖。2003年 11月参加全国汉语拼音教学录像课评比,荣获全国一等奖。04年7月参加重庆市渝中区班主任基本功大赛获一等奖。04年10月参加全国首届中小学教师“弘扬民族精神万岁”演讲比赛获三等奖。05年4月参加重庆市第二届班主任基本功大赛荣获一等奖。05年教学设计《拼音王国》荣获全国教学设计大赛一等奖。 06年4月参加重庆市第四届青年教师阅读课竞赛荣获一等奖。

  教育感言:

  做人,上善若水;教学,道法自然。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xiaozhentang.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