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复习资料(基本概念与原理)
一、物质的变化及性质主要考点: 1. 常识:催化剂及催化作用(一变,两不变): ① 催化剂在反应中改变了其他物质反应的速率(加快或减缓); ②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的质量和化学性质没有变; 2. 了解:① 判断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 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为物质的属性或能力,一般有“能,可以”等;而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则是指一种变化,具有一定的过程判断是否是化学反应的依据:是否有其他物质产生物理性质一般包括:挥发性,吸附性,溶解性,延展性,颜色,熔点,沸点,硬度,密度等化学性质一般包括:稳定性,氧化性,还原性,可燃性,助燃性,腐蚀性,酸性,碱性,毒性等 在发生化学反应的同时,一定发生了物理变化 发生物理变化的同时,不一定有化学变化 ② 氧化剂,还原剂;氧化性,还原性;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的联系与区别:氧化剂具有氧化性,反应过程中失去氧,本身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还原剂具有还原性,反应过程中得到氧,本身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③ 化学反应类型的判断: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 关键是置换反应的判断: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立一种单质与化合物。 不属于四大反应类型的化学反应: ca(oh)2 + co2 == caco3 + h2o ; co + cuo == cu + co2 ; ch4 + 2o2 == co2 + 2h2o 注意:四大基本反应类型的分类是从反应物与生成物的种类与数量出发进行的,而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则是从反应过程中反应物是得氧或失氧的角度进行分类的。缓慢氧化氧化反应 (放热)剧烈氧化 (燃烧)条件:①与氧气接触②温度达到着火点以上影响因素: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大小,氧气的浓度类型:一般:安静的燃烧有限空间内急速燃烧:爆炸一般情况下:呼吸,金属生锈,食物腐败变质自燃:产生的热量无法及时扩散,达到着火点④ 燃烧、爆炸、缓慢氧化和自燃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注意:易燃易爆物不仅仅指物质本身能够燃烧或爆炸,而且那些能帮助其燃烧或爆炸的物质也算是易燃易爆物,比如氯酸钾或者高锰酸钾,都属于易燃易爆物3. 应用:质量守恒原理的应用,原因① 质量守恒的是“总质量”,是指已参加反应的所有反应物的质量与所有生成物的质量,或者是指反应前所有物质的总质量与反应后所有得到和剩余物质的总质量② 质量守恒原理成立的原因:微观上,原子的种类,原子的个数,原子的质量没有改变;宏观上,元素的种类没有改变,某种元素的总质量没有改变③ 而对于分子来说,分子的种类一定改变,分子的质量或分子的个数不一定改变典型习题:1.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d )①分馏液态空气制取氮气②实验室制取氧气③镁条在空气中存放后表面失去金属光泽④块状生石灰在空气中吸收水分变为粉末⑤湿衣服晾干⑥牛奶变酸⑦铁钉生锈⑧石蜡熔化 a. ②⑥⑦ b. ④⑤⑧ c. ①③⑤ d. ①⑤⑧ 2.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下列变化都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d ) a. 玻璃杯被摔碎,米饭变馊 b. 酒精挥发,湿衣服变干 c. 汽油燃烧,轮胎爆炸 d. 菜刀生锈,牛奶变质 3.下列变化中,肯定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 ①物质发生爆炸②由铝原子变成铝离子③酒精燃烧④火柴梗蘸一点儿浓硫酸后变黑⑤汽油挥发 a. 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④⑤ d. ③④⑤ 4.某化学反应的生成物中既有单质又有化合物,则该反应( d ) a. 可能是化合反应 b. 不可能是分解反应 c. 一定是置换反应 d. 可能是分解反应 5.判断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是化学反应的根本依据是( d ) a. 变化中火星四射 b. 有发光现象 c. 有大量热放出 d. 有黑色固体生成 6.下列变化过程中既发生了物理变化,有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b ) a. 用木炭消除冰箱中的异味 b. 用白磷作原料制造烟雾 c. 用木材作原料作家具 d. 用空气作为原料制取氧气 7.下列广告中,你认为不科学的是( c ) a. 使用含碘食盐可预防甲状腺肿大 b. 使用含氟牙膏可预防龋齿 c. 本饮料由天然物质配制而成,不含化学物质 d. 经卫生部门检验合格的矿泉水中含少量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是一种健康饮料 8.“化学反应的绿色化”要求原料物质中所有的原子完全被利用,且全部转入期望的产品中。下列反应中,可以符合“化学反应的绿色化”要求的是( d ) a. 分解反应 b. 置换反应 c. 氧化反应 d. 化合反应 9.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属于利用物质的物理性质的是( c ) a. 氢气作为人类理想的能源 b. 氧气用于危重病人的急救 c.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d. 熟石灰用于砌砖涂墙 10.氧化银钮扣电池常用于手表和计算机。电池内的总反应为:zn + ag2o == zno + 2ag。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 a.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 锌发生了氧化反应 c. 氧化银发生了还原反应 d. 锌元素的化合价降低,银元素的化合价升高 11.在反应zno + co == zn + co2中,氧化剂为( c ) a. co b. zn c. zno d. co2 12.氢气用于冶炼金属的反应为:fe2o3 + 3h2 == 2fe + 3h2o,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c ) a. 该反应是置换反应 b. fe2o3被还原 c. fe2o3发生氧化反应 d. h2是还原剂 13.参加化学反应的物质,在反应前后可能发生变化的是( d ) a. 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b. 元素的种类 c. 原子的总数 d. 分子的数目 14.在密闭的容器中加热蔗糖产生炭黑和水,实验说明了( d ) a. 蔗糖是炭黑和水组成的纯净物 b. 蔗糖是炭黑和水组成的混合物 c. 蔗糖分子是由碳元素和水分子构成的 d. 蔗糖是由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15.某4.6g有机物完全燃烧得到8.8g co2和5.4 h2o,可以判断该有机物( c ) a. 只含有碳、氢两种元素 b. 含有碳、氢两种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c. 含碳、氢、氧三种元素 d. 无法确定 16.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b ) a. 4g氢气和8g氧气混合,点燃后充分反应生成12g水 b. 3g碳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11g二氧化碳,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为8g c. 煤燃烧后,煤与氧气的质量总和,与生成的气体质量相等 d.镁带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氧化镁的质量一定等于镁带的质量 17.现有下列事实:①动物呼吸②白磷自燃③食物腐败④火药爆炸。它们的共同点是( b )a. 都发光 b. 都有热量放出 c. 都是氧化反应 d. 有发生了爆炸 18.xx年伊拉克战争中,伊拉克部分油田油井起火燃烧,下列措施中不能考虑用来灭火的是(c ) a. 设法阻止石油的喷射 b. 设法使火焰隔绝空气 c. 设法降低石油的着火点 d. 设法降低油井井口的温度 19.常温,常压下不适宜用物理性质区别的是( c ) a. 汞和铝 b. 酒精与醋酸 c. 二氧化锰与氧化铜 d. 氢氧化铜与硫酸铜 20.在一个密闭的容器内有x,y,z,q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测的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