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事人之间进行民间借贷的,应当特别注意下列问题;当事人一般需采用书面形式订立借贷合同;借贷合同的内容要约定地明确、清晰;以及当事人约定的借款利息不能属于高利贷的范畴。
一、民间借贷法律支持的利率是多少
自然人之间借贷对利息约定不明,出借人主张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除自然人之间借贷的外,借贷双方对借贷利息约定不明,出借人主张利息的,人民法院应当结合民间借贷合同的内容,并根据当地或者当事人的交易方式、交易习惯、市场报价利率等因素确定利息。
二、民间借贷和借款合同的区别
民间借贷与借贷合同的区别在于:借贷合同一般是签订并生效的,如果不履行义务,将追究违约责任。而民间借贷强调贷款的交付,如果没有交付,则认为不存在贷款事实。与贷款合同只通过合同约定确定贷款金额不同,民间借贷以实际交付为准。民间借贷案件限制了当事人的自主权,如约定利率不得超过同期银行贷款利率的4倍,超出部分人民不在受理。
三、民间借贷利息计算法律规定
关于民间借贷利息的法律规定如下:若借贷合同中没有约定借款利息,视为没有利息,债务人不用偿还。有约定利息的,从其约定,但最高不得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的四倍,超过部分为无效利息,法律不予保护。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利息约定不明的,视为没有利息。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
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第六百六十八条
借款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但是自然人之间借款另有约定的除外。
借款合同的内容一般包括借款种类、币种、用途、数额、利率、期限和还款方式等条款。
第六百八十条
禁止高利放贷,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规定。
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没有约定的,视为没有利息。
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约定不明确,当事人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当地或者当事人的交易方式、交易习惯、市场利率等因素确定利息;自然人之间借款的,视为没有利息。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