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虚假标价。2、两套价格。3、模糊标价。4、虚夸标价。5、虚假折。6、模糊赠售。7、隐蔽价格附加条件。8、虚构原价。9、不履行价格承诺10、质量与价格、数量与价格不符。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第十四条经营者不得利用虚假的或者使人误解的价格手段,诱骗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与其进行交易。这种价格违法行为通常称作价格欺诈行为,又称欺骗性价格表示,是指经营者利用虚假或者使人误解的价格条件,诱骗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与其进行交易的行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