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小侦探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二年级语文《难忘的泼水节》教学反思范文

二年级语文《难忘的泼水节》教学反思范文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一、回顾整节课的教学,从一开始的设计,课件的准备,到观看课堂实录,比较成功的地方是注重了以下几点

  1、走进文本

  周总理的时代离现在的少年儿童有一定的时间距离,所以,让学生理解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令人难忘,就有一定的难度。在学习课文之前,让学生自己利用书籍、网络等资源查阅关于傣族的泼水节、周总理及其他少数民族传统节日的.资料,初步培养了学生自主查阅资料的能力,也为学生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导入环节,播放过泼水节的视频后,又出示周总理的图片,简介了周总理,这样,学生基本上了解了故事背景,容易走进文本中去。

  2、以读为本

  “以读为本”作为一条主线贯穿始终。朗读课文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在课文的教学时,我主要引导学生通过读来体会文章的感情,采用多种形式的读,如:自由读、指名读、想象读,齐读等,同时,我注意做好朗读前的感情渲染与铺垫,让学生有感而发,做到感情充沛、声音自然,并通过自己的理解读出个性。

  在学习课文第五自然段“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互相泼水祝福”这一部分时,我引导学生想象:周总理把水泼向谁?向他们祝福什么?学生说后表演读,兴趣盎然。从这里,学生真正感受到周总理的可亲可敬,与傣族人民心连心的深情,充分感受到周总理的人格魅力。

  3、读文悟“情”

  课文中很多词语都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赶来”“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一条条龙船驶过江面,一串串花炮升上天空”“欢呼”等词句,无一不体现了傣族人民的高兴心情。教学中,我注意抓住这些词语,在语言环境中品词析句读文,使学生在读文中体会这种深厚的感情。

  4、角色表演

  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正确的理解字、词、句,并能灵活运用字词句,既是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课堂表演就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字词句的一种很好的方式。本文中周总理泼水时“端、拿、蘸、泼”,引导学生用动作演一演这些动词,不仅揭示了词语的含义,而且通过比较使学生更清楚、更深刻,更有趣地理解了词义,课堂教学也充满活力。

  一个学生演周总理,其他同学演傣族人民,互相泼水祝福,学生情趣盎然,也训练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二、在信息技术应用方面,有以下几个亮点

  1、导入环节

  ①利用优教班班通上的资源,播放泼水节的视频,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为理解课文做准备。

  ②标题幻灯片,背景填充运用的是动态图片。

  2、细读课文环节

  ①“一条条龙船驶过江面,一串串花炮升上天空。”在出示这句话时,集中了一下学生的注意力,因为这里特别设计了一个动画,是为了带给学生动感,形成视觉冲击力,化静为动,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②在小结“傣族人民是怎样欢迎周总理的”这个问题时,播放花炮满天的图片,再配上声音,力求创设节日情境,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突出场面的热烈。

  ③在朗读第三自然段时,配上背景音乐,烘托一下气氛,让学生感受到当时隆重而热烈的场面。

  3、指导写字环节

  ①利用优教班班通上的资源,学生书空。

  ②利用白板背景中的田字格,示范写字。

  ③利用白板的展台,指导写字。

  三、不足之处

  本课为调动学生积极性设计的环节:表演总理和傣族人民欢度泼水节的情景,由于读的次数少,学生接触少,感悟少,表演时虽很有兴趣,但不会进入角色表演。

  四、改进方案

  表演完之后,让学生互评,指出优点和不足。比如:周总理的表情应该是“笑容满面”,傣族人民应该是“欢呼”,这样对课文的理解就更深入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xiaozhentang.com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