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小侦探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精神病人犯罪如何判刑

精神病人犯罪如何判刑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精神病人在无法辨认或控制自己行为时不负刑事责任,需严加看管和医疗;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时犯罪需负责;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需负责,但可减轻处罚;醉酒者犯罪需负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八条规定。

法律分析

1、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不负刑事责任。责令其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

2、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3、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八条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拓展延伸

精神病人犯罪的法律责任与治疗措施

精神病人犯罪的法律责任与治疗措施是一个重要的法律问题。在处理精神病人犯罪时,需要权衡其精神疾病对其行为的影响以及社会的安全需求。根据不同司法体系,对精神病人犯罪的法律责任有所不同。一些司法体系采用无罪推定原则,认为精神病人由于精神疾病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不应承担刑事责任,而应接受治疗。其他司法体系则可能对精神病人实施一定程度的刑事责任,但也会考虑其精神疾病对其行为的影响,并可能采取特殊的治疗措施。综合来说,精神病人犯罪的处理需要综合考虑法律责任、精神疾病的治疗和社会安全等多个因素。

结语

精神病人犯罪的法律责任与治疗措施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不负刑事责任,应接受家属或者监护人的严加看管和医疗。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处理精神病人犯罪时,需要综合考虑法律责任、精神疾病的治疗和社会安全等因素,以实现公正和人道的目标。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四章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 第二百三十四条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四章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 第二百三十五条 过失伤害他人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六章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第一节 扰乱公共秩序罪 第二百九十三条 有下列寻衅滋事行为之一,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一)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

(二)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的;

(三)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的;

(四)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

纠集他人多次实施前款行为,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可以并处罚金。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xiaozhentang.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