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解除时,劳动者自愿解除不需支付赔偿,但需支付实际经济损失。用人单位可从劳动者工资中扣除赔偿金额,不超过工资的20%。若剩余工资低于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支付。只有在违反服务期约定或竞业限制时,才需支付违约金。违约金不得超过培训费用或竞业限制补偿金额。劳动者需提前30日书面通知解除合同,试用期内提前3日通知。未提前通知需赔偿经济损失。
法律分析
属于违约,但是不需要支付违约金,需要支付为公司造成的实际经济损害。
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自愿解除劳动合同的,公司不需要支付赔偿。劳动者未提前提出的,应当赔偿用人单位的经济损失。
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有以下情形才需要支付违约金:
1.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违约金的数额不得超过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支付的违约金不得超过服务期尚未履行部分所应分摊的培训费用。
2.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自愿解除劳动合同的,公司不需要支付赔偿。劳动者未提前提出的,应当赔偿用人单位的经济损失。
结语
根据以上规定,对于违约行为,虽然无需支付违约金,但须承担实际经济损失。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无需支付赔偿金;未提前通知的,应赔偿用人单位经济损失。赔偿可从劳动者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不得超过工资的20%。如剩余工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标准支付。仅在特定情况下,如违反服务期约定或竞业限制约定,才需支付违约金。
法律依据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
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