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声音的产生
(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固体、液体、气体振动都可以发声。
(2)振动可以发声,但发出的声音人不一定能听到;如果物体不振动,是决不会发出声音的。 3)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误区警示:“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是指当发声的物体停止振动时,发声体将停止发声,但原来发出的声音却在介质中继续传播,直至消失,所以不能理解为“振动停止,声音消失” 2、声音的传播
(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一切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作为介质。声音在介质中以波的 形式传播,叫做声波。 (2)真空不能传声
(3)一般情况下,我们听到的声音是由空气传播的,传播的具体过程是:物体的振动引起周围空气的振动,形成声波,以声波的形式向外传播,被人耳接收,人就听到了声音。在真空状态下,因为发声体周围没有介质,无法形成声波,因此不能将振动向外传播,也就不能传声。 3、声速
(1)影响因素:声音的速度与传播声音的介质和温度有关。
(2)规律: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原因是:介质不同,其传播声音的性质、方式也不同。声音
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快,其次是液体,气体的传播速度最慢;同一种介质,当它温度改变时,传播声音的速度也有差异。
3)15℃时,空气中声音传播速度为340m/s。 4、回声
(1)形成: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较小的障碍物会绕过去,遇到较大的障碍物会反射回来形成回声。
(2)人耳听到回声的条件:人耳分清前后两个声音的时间间隔至少为0.1s,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秒以上,人耳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如果不到0.1秒,回声和原声混在一起,使原声加强,听起来更响亮。因此,在一般条件下,我们距离障碍物至少17m才能听到回声。
(3)应用:可以利用回声测距离,如测海底的深度等等,在利用回声现象求人距离声源的距
离时,如果用s 表示距离,用t表示时间,用v表示声速,则s=vt/2 5、声音的三要素
声音的三要素是指声音的音调、响度和音色。 音调声音的高低,响度声音的大小(或强弱) 声音的特征
影响因素,频率,振幅和距离,发声体本身、如材料、发音方式 等
频率:是指物体在1s内振动的次数,表示物体振动的快慢,单位是赫兹,符号为Hz 振幅:是指物体振动时偏离中心位置最大距离 6、人听到声音的条件
人耳听到声音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声源,介质,良好的听觉器官。
(1)人耳听到声音的过程:发声体因振动而发出声音,并以声波的形式向远处传播;声波传到耳中,引起鼓膜振动;再经过其他组织刺激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这种信号传递给大脑,就产生了听觉。 莈
(2)骨传导:声音也可以通过骨骼传声,这种方式叫做骨传声。
声音在空气与在骨骼中的传播不同,引起的听觉也不同,例如人听自己的录音时感到很陌生,原因就是人听到自己的说话声是通过头骨、颌骨传导的,而录音是通过空气传导的。 7、规律总结:声音由产生到传入人耳引起听觉可分为三个阶段: 8、发声体的振动产生声音2、介质(空气)的传播3、鼓膜的振动。
噪声的防治同样可以根据以上三个阶段进行,即防治噪声的产生、阻断噪声的传播、防止噪声进入人耳。 9、听不到的声音
腿由于人耳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在这个范围内的声音称为可听声音。人们把频率低于20Hz 的声音叫做次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叫做超声波。如地震时产生的声波对人体会造成伤害,使人恶心,有的次声波会致人死亡。 练习
1、为了减少噪声枵染,很多市区禁止机动车鸣喇叭。从声学上讲,这是从_________处减弱噪声。人们以____为单位表示噪声强弱的等级。
2、通常情况下,人耳能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是20~20000HZ,其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 称为___。
4、男女生合唱时,男中音放声高歌,女高音小声伴唱,则___的响度大,___的音调高。 5、“南三听涛”是湛江八景之一,濒临浩瀚的南海,天水相连,涛声喧哗,巨浪排峰.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_产生的,涛声是通过_______传到人耳的.
6、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声势浩大的“击缶而歌”精彩绝伦,缶声是由于缶面__产生的,然后通过__传芀播到现场观众耳朵的。这壮观的场面由同步通讯卫星通过电磁波传递到全国各地。
7、娄底市区主要道口设有噪声监测设备. 某时刻该设备的显示屏上显示49.20的数字,这个数字的单位是_____.
8、上自习课时,调皮的小明在教室走廊放声歌唱,他手摸喉头,感觉到喉头在________;教室里的同学都听到了歌声,表明声音可以通过__________传播;正在静心思考的小娟忙用手捂住耳朵,她认为小明的歌声是__________(填“乐音”或“噪声”)。
9、“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这里的“高”指的是声音的_______ (填“音调”、“响度”或 “音色”)大。
月宫里的嫦娥不会听到你说话的声音,因为________不能传声。“嫦娥一号”卫星在绕月轨道上向地面传回最后一段语音“经过一年的太空遨游,我的任务已经结束,……”这段语音是通过____________传回地球的。
10、在桌面上撒些碎纸屑并用力敲击桌面,我们看到纸屑在桌面上“跳舞”,同时能听到敲桌子发出的声音。
这说明发声的物体在__;纸屑“跳舞”说明声音能传递___。
11、用硬纸片把一个喇叭糊起来,做成一个“舞台”.台上小人在音乐声中翩翩起舞,这个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二胡是我国劳动人民发明的一种弦乐器。演奏前,演员经常要调节弦的松紧程度,其目的在调节弦发声时的【 】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振幅
2、关于声和电磁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声和电磁波都能传递信息且都能在真空中传播 B.住宅安装双层玻璃窗可以减小噪声对室内的影响 C.“听诊器”能使人的心脏振动幅度增大,响度增大
D.只有主人说出暗语时才能打开“声纹锁”,其辨别声音的主要一句是音调 3、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真空不能传声是通过实验与推理的方法获得的
B .发出较强声音的喇叭能使它前面的烛焰“跳舞”,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 C .课堂上听到老师的讲话声,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 D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相同
5、下列控制噪声的措施中,属于防止噪声产生的是 【 】 A .关闭房间的门窗
B .会场内把手机调到无声状态 C .高速公路旁的房屋装隔音窗 D .机场跑道工作人员使用防噪声耳罩 7、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将水泥路面改成有许多空隙的“海绵”沥青路面可以减弱噪声 B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最大 C .物体振动得越快,发出的音调就越低 D .宇航员在月球上可以直接对话
B .在探究电阻中的电流跟其两端电压的关系时,保持电阻不变来研究电流和电压的关系 9、下列情景涉及到的物理知识,描述正确的是【 】
A .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课本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 .拦河大坝的截面上窄下宽呈梯形,应用了连通器原理
C .二胡演员在演奏中不时移动手指调节二胡弦的松紧程度,他是在调琴声的响度 D .中考期间,学校周围禁止汽车鸣笛,是为了在声源处控制噪声的产生 11、人能分辨出二胡和小提琴发出的声音,主要是因为这两种乐器的【 】 A .响度不同 B .振幅不同 C .音调不同 D .音色不同
12、湖北省随州市出土了一套战国时铸造的编钟。这套编钟的制作材料一样,每个编钟的厚薄和质量有差异,乐师敲击这套编钟便可演奏出独具特色的美妙音乐。这些编钟在发声时主要不同的是【 】
A .音色 B .音调 C .响度 D .无法判断
13、“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就能判断来的熟人是谁,主要是依据讲话人的 【 】 A.振幅 B.音调 C.响度 D.音色
14、通过对“声现象”的学习,你认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只要物体振动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B .“振耳欲聋”说明声音的音调高 C .在校园内植树可减弱校外传来的噪声 D .超声波的频率很低,所以人听不到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xiaozhentang.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