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2013-08-27T14:42:57.437Z 来源:《医药前沿》2013年第21期供稿 作者: 陈国华[导读] 减少误差反应,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已成为试验过程中质控的重要环节。
陈国华 (江苏省高港人民医院检验科 江苏泰州 225321)
【摘要】目的 了解溶血脂血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 分别对溶血、脂血标本各做15项生化检验对比。由迈瑞BS—420全自动生化仪分别采用连续监测法、动力学方法进行检测。结果 溶血前后AST、LDH、CK、α—HBDH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GLU、r GT、TP差异有显著性(P<0.05)。脂血对比TG、TBIL、DBIL、UA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溶血脂血对生化检验结果有影响,减少人为因素的影响,是保证检验质量的关键。【关键词】化学检验 溶血 脂血
【中图分类号】R4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21-0182-02
在临床生化分析中,标本的状态对检测结果影响众所周知,我们在实践中发现血清溶血和脂血直接影响生化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发生溶血脂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些是人为因素造成的。所以正确采集血液标本,是关系到生化检验结果的的关键。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来自我院门诊患者溶血脂血血清,其中溶血前后标本各20份,脂血标本及对照各20份。
1.2 方法 由深圳迈瑞BS-4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及其配套试剂分别用连续监测法及动力学法对各组标本分别进行了检测。 2 结果
2.1溶血结果分析我们对生化15个项目进行了分析比对其中AST、LDH、α—HBDH、CK、TP溶血后比溶血前测定值高。GLu、r~GT溶血后比溶血前低;而ALT、ALB、T—CHO、TG、HDL、LDL、TBIL、DBIL溶血前后无明显变化。并且进行了统计学分析,其中AST、LDH、a—HBDH、CK在溶血前后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而r—GT、PT、GLU 溶血前后差异有显著性(P<0.005),ALB、T—CHO、TG、TBIL、DBIL、r—GT、HDL、LDI溶血前后无明显差异(P>0.005)。
2.2 脂血结果分析 我们对TG、TBIL、DBIL、ALT、AST、GLU、TP、ALB、Cr、UA、LDH、r—GT、Ca2+、BUN、CHO 15个项目进行了分析比对,其中TG、DBIL、TBIL、GLU、TP、ALB、UA、ALT、AST对样本吸光度影响较大。尤其是TG、TBIL、DBIL、UA最明显。结果明显偏高,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 3 讨论
3.1 溶血对检验结果的干扰 溶血是临床检验中最常见的一种干扰因素。溶血可分为体内溶血和体外溶血,体内溶血可由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引起。体外溶血可由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和代谢因素而引起。在临床上常见标本溶血的因素包括:由于患者严重脱水、低血容量休克等原因导致穿刺困难造成的溶血;由于抽血器具质量不合格如真空管负压不够导致的溶血;为了尽快分离血清用竹签剥离不当引起的溶血等。溶血的干扰机理有以下两种:一是血细胞中高浓度物质逸出,使测定结果增高,血细胞内浓度比血清中浓度明显高的物质有LDH、α—HBDH、CK、AST,只要轻微溶血就可以对这些项目产生很大影响。另外某些物质的血细胞内浓度低于血清浓度时,则溶血相当于血清被稀释,而使这些血清成分特别是发生重度溶血时的检测值偏低,这类项目主要有GLU r—GT等。二是血红蛋白本身颜色对检测的光学干扰,因此,严格控制标本溶血是保证检验质量的关键。
3.2 脂血对检验结果的干扰脂浊主要是由乳糜微粒增多而引起,它对比色或比浊法的干扰是非常大的。脂浊可散射光线,透光度下降,吸光度升高,可产生正向干扰.致使检验结果偏高 此时即使使用两点法或连续监测法也不能排除脂血干扰。而在pH 10以上的环境中,乳糜中的TG会皂化可使血清逐渐变清,使许多比色法测定如Ca2+、Cr、ALP、TP等结果产生负误差,此时可用双波长法或设计样本空白消除干扰。也可用乙醚处理脂血以消除脂浊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但是乙醚处理的脂浊标本虽然可以排除脂浊对ALT、AST、TP等指标的干扰,但是不能排除对ALB、r~GT、LDH、BUN、GLU、Ca2+等指标的干扰。在我们日常检测项目中,脂血对TBIL、DBIL、TG、GLU、Cr等项目影响较大。当脂血导致样品检测超出线性范围时,需稀释样本,但是容易产生误差,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溶血可以影响生化检验的结果,在检验过程中应尽量避免溶血,妥善处理和保存标本,严格把握质量关。减少误差反应,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已成为试验过程中质控的重要环节。参考文献
[1] 张苏;唐先平;沈朝辉.标本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及预防对策探讨[J]中外医疗, 2010-06-21. [2] 李明宏.标本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01-28.
[3] 朱征; 丁显平; 杨敏; 舒丽虹. 消除高脂血对临床生化测定影响的方法研究[J] 西南军医,2013-03-15. [4] 高杰.检验科应重视分析前标本因素对检验结果的影响[J]实验与检验医学,2012-10-25. [5] 张军.分析前各种因素对检验结果的影响[J]实用医技杂志,2009-10-1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xiaozhentang.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