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句子主题的语义角色的确定与翻译
从语言类型学上看,汉语是主题凸显的语言,而英语是主语凸显的语言。主语属于句法范畴,但对主题的范畴,国内外的学者有着理解上的分歧。有的学者从句法结构的角度把主题当作一个句子的主语(赵元任,1968);有的从句子的信息结构的角度把主题看作是一种语用成分(徐烈炯,1998);也有的认为\"句法和语用混在一起,难分你我。\"(潘文国,1997)笔者认为,不论主题是句法成分还是语用成分,主题在语义结构上一定充当一个语义角色,该角色在投射到句法结构中,也一定有一个句法成分与之相对应,因为\"不用句子成分跟事件角色的对应关系做基础,语法模型就无法使用,这是可以断言的。\"(杨成凯,1997)据此,我们认为,主题是一个具有语用功能的句法成分。本文拟从语义层面来确定汉语句子主题的语义角色,并从语义结构映射到句法结构的角度来探讨汉语句子主题的英译。 一、汉语句子主题与主题化的语义角色
主题\"是说话者在形成一个表述时意念上作为句子陈述对象的,作为整个陈述‘所关’的实体。\"(刘鑫民,2004),通常置于句首。陈述\"所关\"的实体,有的是整个句子的所关,有的是句中某一部分的所关。之所以成为主题,是因为言者把该实体作为推动交际进行的出发点,具有一定的语用功能。其\"所关\"的实体在句法上可能或可能不是句子的主语,但在语义结构中一定充当一个语义角色,与整句或句中其他成分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语义关系。主题置于句首,往往是通过主题化手段移位生成的。所谓主题化就是通过移位的手段使一个不是主题的成分成为句子的主题。汉语中语义角色主题化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 (一)客体成分移位主题化
客体成分主题化是指将主体所涉及或改变的客体(直接宾语或间接宾语)移位置于句首成为主题的过程。如:
1.他昨晚就想到了这种结果。--这种结果,他昨晚就想到了。 2.我送小李一本词典。--小李,我送(他)一本词典。 3.他送人一本词典。--一本词典被他送人了。
4.同学们请张教授去作报告了。--张教授被同学们请去作报告了。
1
5.一只老鼠吓得她花容失色。--她被一只老鼠吓得花容失色。 (二)限定成分移位主题化
限定成分移位主题化是将充当修饰语的名词性成分置于句首成为主题的过程。如:
1.小王的手酸了。--小王手酸了。
2.这些哥们的宿舍乱得像猪窝。--这些哥们呀,宿舍乱得像猪窝。 (三)状元成分移位主题化
状元成分移位主题化是将具有情 景语义角色的状元成分主题化的过程。这些语义角色在主题化之前,通常要用一个介词作为标记来说明其语义角色的类属,如\"我用这把刀切肉\介词\"用\"就标记其情景语义角色的类属为工具格。该状元成分移位至句首成为主题时,一定要省去介词,如\"这把刀我切肉\"。汉语可以主题化的状元语义角色主要有对象、关涉、范围、目的、依据、方面、工具和处所等。如:
1.(对)这门亲事,原本他们就没安好心。(对象) 2.(关于)这牲口的事情,我自己认倒霉吧。(关涉) 3.(在)这些书(里面)数这一种售得快。(范围) 4.(为了)什么事又开会?(目的)
5.(按照)现在的法律,再大的罪也只是个死。(依据) 6.(靠着)一个月200块怎么生活啊?(凭借) 7.(在)这件事(上)你说服不了我。(方面) 8.(在)图书馆他只待了十分钟就离开了。(处所) 二、汉语句子主题的语义角色的确定与翻译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可以主题化的语义角色是移位的客体、修饰语和状元,投射到句法上则分别是宾语、定语和状语。汉语这种\"主题+说明\"结构恰恰是区别于英语\"主谓\"结构的重要特征。英语是\"法\"制的语言,各句法成分都有其固定的形态和位置。英汉语的语言类型虽然截然不同,但两者的语义网络是有共性的,都有着共同的语义基础,即英汉语中对同一场景分解出来的语义项及语义项之间的关系是一致的。这种相互关系或作用都是用动词或形容词来加以说明的。这是因为动词或形容词的概念是\"人在认识客观世界时用来叙述所指事物的运动状态、
2
属性特征和相互关系的概念。\"(鲁川,2001)其特点是具有\"关联性\"。这种\"关联性\"在一个事件表达中的体现总是以一个动词或形容词为中心,以一个或多个相关的语义角色为周边。换言之,动词或形容词是句子形成的语义关系的基础,周边成分都是受动词或形容词的支配来分别充当不同的语义角色。尽管英汉语的句法编码手段和规则不同,但共同的语义网络为语言翻译提供了依据。下面举例说明汉语句子主题的语义角色确定及其英译的方法。 1.你提到的那个人,我们一起爬过泰山。
该句动词\"爬\"的主体是\"你提到的那个人\"和\"我们\英语一般说成\"we and the man you mentioned\"。但主题把\"你提到的那个人\"作为陈述的对象,\"我们\"就只能用与事格来表示,应译为\"That man you mentioned climbed up Mount Tai together with us.\"如果译为\"We climbed up Mount Tai together with that man you mentioned us.\"\"你提到的那个人\"就成了焦点,表示我们是和谁一起爬山,新旧信息颠倒了,所表达的语用意义就完全不同。 2.世界上的事不应该由一两个国家说了算。
动词\"说了算\"是不能有宾语的,其主体是\"一两个国家\"。\"世界上的事\"既不是主体又不是客体,那么是什么语义角色呢?如果从状元主题化上考虑,使用介词将该句还原为\"对世界上的事,一两个国家不应该说了算。\"我们就可以确定该主题是整个句子的所关,表示对象。英语是没有省略介词的状元主题化手段的,而是使用不同的介词来标记出不同的语义角色。该句可译为\"On world affairs,one or two powers should not have the final say.\"
Copyright © 2019- xiaozhentang.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