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小侦探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多元、有效的研究性学习课程评价策略

多元、有效的研究性学习课程评价策略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科教研究 多元 有效的研究性学习课程评价策略 张美华 (浙江省仙居县安洲中学 浙江仙居 31 7300) 摘要:在研究性学习课程评价中,只有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才能准确 有效地把握谈课程的性质和特点,从而能更好地促进研究性 学习课程的完善和学生的白我发展。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 评价方式 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G 6 3 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0)91(c)-0059--01 研究性学习课程的评价,是研究性学 习课程中不能完全抛弃总结性评价。现代 等,选择,忽视个体的努力状况和进步,它 习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促进 教育评价更注重的是学生的发展,所以在 鼓励学生之间的排队、竞争。这与研究性学 研究性学习的健康发展,促进研究性学习 关注终端产品同时,我们应更多地关注研 习课程的初衷是相违背的。在现实中,相对 目的的真正实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研 究性学习课程是一门全新的课程,而对研 究性学习课程评价更是一个前人未曾接触 到的新问题,与传统的课程不同,研究性学 习课程不再是由专家预先规划的特定的知 识体系的载体,而是师生共同探索新知识 的生成与发展的动态过程。其内容是开放 的,实践的;研究过程是民主的,探究的;研 究方案的确定,资源的开发利用,合作者的 确定等均可由学生自主决定。因此,研究性 学习课程的评价应有多元化的特点。 1与结果相比,更重视对研究性学习 过程的评价 研究性学习课程评价特别重视学生的 学习过程,重视学生在亲身参与探究性实 践活动中所获得的感悟和体验,重视学生 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中智能综合思维运用和见解创新,在一定 意义上说,相对于结果来说,研究性学习课 程评价更注重过程;相对于“做得好不好 而言,研究性学习课程评价更关注学生“是 否做了”。 当然,研究性学习课程也要求在研究 结束时要进行论文的写作,答辩及成果展 示,接受教师和专家的评定,但对研究性学 习课程的评价目标不应该仅仅局限在论文 或作品水平的高低及社会价值多少,而在 于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研究能力,社会 实践能力是否得到切实有效的培养和提 高。我认为,研究性学习课程的评价指标设 计应是宜宽不宜细,宜粗不宜精,宜简不宜 繁。宽,可以使教师与学生的思维不受拘 束,有助于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而如 果评价指标太细,会束缚学生的手脚,禁锢 他们的思维,达不到预期目标;粗,可以使 评价的操作具有灵活性,真正体现学校、个 人的特色;简,可以使评价便于操作,提高 评价的时效性,及时指导学生的学习过程。 2不完全抛弃总结性评价,更多地采 用形成性评价 研究性学习课程在操作过程中既会产 生终端产品,如调查报告、小论文等,更会 形成许多的过程产品。总结性评价往往与 优劣、等级、评奖、毕业、升学连在一起,对 学生造成很大的压力,引起学生的焦虑,因 而备受人们的批评。但有研究表明,适度的 焦虑可以提高学习的效率。因此,研究性学 究性学习中的过程产品,如学生的研究方 评价容易打击多数学生的上进心,产生很 案,信息的搜集与整理,草稿以及学生的参 多的失败者。同时,相对评价也不能分析出 与度,尤其是学生表现出的探究热情、研究 学生存在的差异,所以我们应慎重使用相 能力、实践能力等。这种关注学生情感和行 对评价的方法和技术。 为能力的评价,必然为学生提供一个不断 绝对评价的主要任务是对被评价者是 自我完善与提高的机会,有助于学生身心 否达到了研究性学习的目标要求和达到目 素质的全面发展。 标的程度进行判断,它是一种标准参照评 价,这种标准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 3以学生的自评和互评为主,他评为辅 而有所不同,也可以允许不同的学生在达到 素质教育的评价观,就是让学生积极 标准的时间上有所差别。这是一种动态发展 参与评价活动,正如教育评价理论家强调 的评价过程,它既关注结果,也关注学生进 的:“要使评价成为学生自己的事。 所以在 步的过程,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对研究性学习课程的评价中,必须重视学 在研究性学习课程评价中,我们既要 生的自我评价,使评价的主体多元化,实践 采用相对评价使优秀者脱颖而出,又要采 证明,任何评价如果没有评价者的积极参 用绝对评价关注学生的进步与成长,更应 与,很难达到预期的目的。所以我们不能将 采用个体差异性评价激励学生独特个性的 学生视为被动接受检查的客体,而应让他 形成和发展。 们参与到评价中来,鼓励他们主动和客观 地检查和评价自己的学习,自我评审学习 5把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有效地结合 活动的进展情况,吸收他人的经验,有针对 起来 性地作出自我改进,进一步完善自己。在学 研究性学习课程重视学生知识、能力 生自评基础上,也应要求学生相互进行评 的综合运用,这中间包含着许多的非智力 价,通过相互间的评价发现对方的优点,以 因素,如情感、意志的作用。这些是很难用 此相互激励,相互促进,相互学习,共同提 定量手段来测量的,而且也是不需要量化 高,并在相互评价过程中培养和谐的人际 的。我们可以从实际出发,采用观察、访谈、 关系,提高与他人合作的能力。他人评价包 答辩、评语等定性分析的方法,对学生的学 括指导教师、专家的评价,还有学校、家庭 习进行定性描述和评价。对于知识的获取 和社会的评价。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我们 和应用、活动的参与情况、文字成果的展示 可以采用各种形式对学生的研究情况有序 等可以量化的,可根据它们在考评中的权 地进行跟踪评价,避免研究过程的失控。 重进行量化,写出计量结果。另外,定量相 近的学生,其个性特征可以通过定性加以 4以个体差异评价为主,结合相对评 区分,而定性相近的学生,在定量上也可以 价和绝对评价 有所区分,依据定性、定量相结合的评价原 个体差异评价是依据个体标准来评价 则,可以对发展程度不同的学生,作出“各 的,它是一种立足于个体自身状况的纵向比 有千秋”的评价,有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 较评价,它有利于形成学生的创新能力。学 生个体存在差异,并且随着学生成熟度的增 参考文献 长其能力也可能渐渐增长。采用个体内差异 [I】王升.研究性学习的理论与实践【M】.北 评价,不仅考虑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更符合 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学生的实际,而且不会对学生成长造成过重 [2】张民生,李骏修.教育评价与学生发展 的心理压力,有利于树立学生的自信心、自 【J】.上海:教育科研增刊,2008. 尊心和自豪感,便于学生了解自己,找到差 [3】徐斌燕.国际视野中的研究性学习【M】. 异和不足,力求进步。所以在评价研究性学 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6. 习活动时,我们应尽量采用个体内差异评 价,适当结合相对评价和绝对评价。 相对评价是通过将个体的成绩与同一 团体的平均成绩或评价标准相互比较,从 而确定其在团体中等级高低的表示方法。 它注重的是静态结果,重在对学生进行分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Ohlna Education Innovation Herald 5 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xiaozhentang.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