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50分。
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个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是()的观点。
A、环境决定论 B、遗传决定论 C、教育万能论 D、二因素论
2.有利于大面积、高效率培养人才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A班级授课制 B个别教学 C分组教学 D道尔顿制
3.在良好的环境中,有的人却没有什么成就,甚至走向与环境所要求的相反道路;在恶劣环境中,有的人却出污泥而不染。这种现象说明了()。 A、人的发展不受环境影响
B、人们接受环境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积极的能动的实践过程 C、好的环境不利于人的发展,坏的环境更对人的发展有利 D、人是环境的奴隶,个人发展的好坏,完全由环境来决定
4.提出“人力资本”理论的学者是()。
A、布卢姆 B、布卢纳 C、皮亚杰 D、舒尔茨
5.《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对中小学教师实行( )。 A.每两年一周期的全员培训 B.每三年一周期的全员培训 C.每七年一周期的全员培训 D.每五年一周期的全员培训
6.”教育活动必须符合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这句话体现的原则是( )。
A.国家性原则 B.公共性原则 C.方向性原则 D.强制性原则
7.英国哲学家洛克的“白板说”是()的典型代表。
A、外铄论 B、内发论 C、遗传决定论 D、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8.”拔苗助长”、“凌节而施”违背了个体身心发展的()。 A、阶段性 B、顺序性 C、不平衡性 D、互补性
9.在儿童发展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A、遗传素质 B、家庭环境 C、学校教育 D、社会人文地理条件
10.1956年美国心理学家布卢姆制定出了《教育目标的分类系统》,把教育目标分为三大类,即
A、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动作目标 B、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审美目标 C、认知目标、技能目标、动作目标 D、认知目标、情感目标、技能目标
11.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的是()。 A、外铄论 B、内发论 C、环境决定论 D、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12.创立元素周期表的科学家是( )。 A.门捷列夫 B.波义耳 C.居里夫人 D.波尔
13.思想品德教育的实质是() A将学生的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 B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
C将一定社会的思想道德转化为学生个体的思想品德 D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
14.德育在人的全面发展中起着()作用
A导向和动力 B关键 C基础 D核心
15.西方古代以其雄辩和青年与智者的问答法著名的教育家是()。 A、柏拉图 B、苏格拉底 C、亚里士多德 D、德谟克里特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0个空,每空1分,共20分。) 1.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和受教育的权利。
2.教学以为根本目的。
3.1960年12月,美国经济学家在美国经济第73介年会所作的“人力资本投资”的讲演,被称为人力资本理论创立的“宪章”。
4.中国心理学家通常把学生的学习分为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和的学习三类。
5.是衡量人的品德好坏的重要标志。
6.是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时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
7.、、、、。
8.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萌芽于的《》。法国启蒙思想家宣扬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作品是《》。
9.1939年,苏联教育理论家明确提出了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编写《教育学》的目标。
10.是学校工作的主体。
11.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活动,是人的教育活动与动物所谓的“教育”活动的本质区别。
12.班级管理的模式有、、、。
13.依据程序化教材的结构形式,程序教学可分为程序和程序。
14.学生学习间接经验要以经验为基础。
15.教育目的应该完全根据社会需要来确定,教育目的在于使受教育者掌握社会的知识和规
范,这种观点称为教育目的的。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课的基本组成部分由哪些?
2.在态度与品德的培养中,怎样进行有效的说服?
3.有效的操作技能的模仿和学习应当遵循哪些条件?
4.教学的任务是什么?
5.简述教师职业角色的特点。
6.简述教师教育专业素养的要求。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我是一名初三的学生,我们现在不知该怎样面对我们的班主任,她对我们动不动就是一顿骂,甚至打上几巴掌,有一次,把一个同学都打得流鼻血了。还有一次,有个成绩一般的同学因一些知识点不懂提出疑问,班主任就说了一些很刺激的话,然后课也不上了,坐到讲台上就向我们大发脾气,说什么400分以上的同学留下来听课,其他同学不愿上课、听不懂的就滚到操场上玩去!不让我们上课,我想问:她有这个权利吗?她曾经找我们班一个女生谈话,说“某某某,你看你脸皮挺厚的,我从初一讲到你初三,你一点愧疚感都没有,说难听点就是死不要脸!”你猜我们班同学管她叫什么?——变态老师!(1)试分析该案例中班主任的做法违背了哪些德育原则?(2)谈谈教师应该具有怎样的学生观。
2.华生说;“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我可以用特殊的方法任意加以改变,或者使他们成为医生、律师、美术家,或者使他们成为乞丐、盗贼„„” 试分析这个观点是否正确,并简述理由。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