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医学案例教学的组织与实施研究
作者:魏爽 刘景华 祁艳波 赵岩 郑毅 来源:《西部论丛》2019年第26期
摘 要:针对案例教学来说,其属于一种发散学生思维能力以及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手段,在社会医学教学活动中得到了普遍的认可与推崇。鉴于此,本文从选择恰当的案例、做好课前准备工作、精心组织课堂讨论、科学引导学生撰写案例分析报告这几个方面进行探讨,旨在全面提高社会医学教学质量。
关键词:社会医学;案例教学;组织;实施 引 言
案例教学法早已引起了相关教育者的广泛关注,在社会医学教学活动中使用次数频繁,在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等方面军起着不容小觑的作用。对此,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围绕着社会医学案例教学的组织与实施展开论述,笔者结合自身经验提出合理化建议。 一、选择恰当的案例 1.1典型性
简单的说是借助这个事件给人们带来无限的瞎想,倘若碰到类似情况时,那么该案例需要具备怎样解决的参考意义。 1.2趣味性
就案例内容而言,其属于可读性的关键元素;站在学生的立场来看,趣味性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所以,在对案例进行选择期间一定要充满趣味性,能够吸引学生的目光。 1.3真实性
案例呈现和反映一定要是一个真实的事件,同时在实践中涵盖一个难题亦或是若干个难题。
二、做好课前准备工作 2.1教师的准备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首先,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前期阶段,应当提前制定出相应的教学计划。为了确保该计划可以按时按点的完成,还应当对具体教学案例总个数加以明确,结合教学进度来对所有案例执行的时间加以明确;其次,熟练掌握学生的案例阅读情况,就学生在准备阶段碰到的各种难题予以正确指引,倘若是案例自身存在问题,那么一定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加以改进,为案例讨论可以有条不紊的进行下去提供应有的保障。最后,教师应当在充分结合以下几点的基础上来设计组织步骤:一是实施要求;二是学生人数;三是现有的教学条件;四是案例的难易程度等,同时还要针对讨论期间存在的问题来明确应对措施。 2.2学生的准备
应当拥有相应的理论知识,然后在充分结合教师要求的基础上对案例材料进行深入分析,并针对存在的难点问题增加沟通次数,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对其的研究中,详细查阅资料,主动开展社会调查,充分发散自己的思维能力,继而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 三、精心组织课堂讨论
3.1教师应确定讨论的组织形式,对讨论任务和学生角色加以明确
通常情況下,讨论可采取以下几种形式进行:一是个人发言;二是小组讨论;三是集体辩论等。倘若班级人数较多,通常先借助于小组讨论的模式进行,换句话来说就是当完成以下流程之后,才能进入小组讨论环节:一是阅读案例;二是研究案例库;三是分析案例;四是讨论问题;不管针对哪个小组来说,都要安排其中一个人担任组长和秘书,组长的工作是开展讨论工作,而秘书要将讨论结果详细的记录下来,并且其他组员均要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以便可以达到观点共享的目的。当完成讨论之后,小组组长还要选派一名成员代表全组发言,对该案例所衍生出来的共识与歧义进行分析,然后再进行下一个环节——班级讨论与交流。 3.2教师应当充分发挥启发引导作用
教师应当在充分结合学生具体表现的基础上,采取行之有效的手段加以指引,既不能放任其随波逐流,也不能管得太严。就那些性格腼腆的学生来说,教师应当想办法发挥他们的主体地位,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继而令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对于学生在认识上的错误观点而言,教师不要立即否定,要不然就会打击到学生的积极性,影响讨论正常开展,应当采取针对性的手段指引学生对问题的本质进行深度剖析,继而演变成与之相匹配的思维结构;不仅如此,还应当在第一时间表扬那些优秀的学生,以便可以构建一个轻松 、愉快的学习环境。 3.3教师应当课堂讨论加以总结
对课堂讨论做好总结工作对提高教学质量、发散学生思维能力等方面均有着积极的作用。教师通常讲解以下内容:一是怎样对该案例进行分析;二是分析的流程;三是分析的内容;四是应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当注意的问题。即便管理问题的答案不是一成不变的,然而这并不影响教师对课堂讨论进行总结。
四、科学引导学生撰写案例分析报告
首先,教师在指引学生对案例分析报告进行撰写期间,还要采取有效措施提示他们对材料加以总结,目的是为了促使他们可以养成归纳总结的好习惯;与此同时,还应当科学指引学生收集和案例存在联系的信息,以便可以加深对相关案例的印象,继而促进其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其次,教师应当采取有效措施指引学生借助于相关知识点进行分析案例所列的讨论题,在实际回答期间应当做到有理有据。从客观的角度出发来讲,该教学法实际上是借助于案例分析来实现熟知管理实践、管理运用等相关理论的目的。因此在具体指引期间,一定要促使他们从具体的案例中归纳总结出普遍的规律,继而促进教学水平的有效提升。最后,针对学生递交上来的报告而言,教师应当做好相应的评审工作,并在上课期间进行科学评价。 结 语
从选择恰当的案例、做好课前准备工作、精心组织课堂讨论、科学引导学生撰写案例分析报告这几个方面阐述了社会医学案例教学的组织与实施,旨在全面提高社会医学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 混合教学模式在护理综合技能与临床思维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效果[J]. 郭晶,张玲芝,朱修文,饶艳,吴晓琴.;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7 (02)
[2] 基于慕课的《护理学基础》翻转课堂教学学生真实体验的质性研究[J]. 王克芳,牟焕玉,高洁,邹凌燕,王翠丽,仝春兰.;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7 (31)
[3] 吴炳义,毕玉,马东平,林钧昌,杨晓.医学院学生对社会医学视频案例教学效果的评价研究[J].中国医疗管理科学,2019,9(01):62-66.
[4] 在专业特色情境中培养护生隐性职业素养[J]. 陈玉华,丁彩云,龚慧慧,蒋芙蓉,谢娟,谢辛尔.;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8(06) 齐齐哈尔医学院教育科学研究项目(QYJY2018022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