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护理部职责
医院护理管理实行院长——主管护理院长领导下的护理部主任负责制。
医院护理部是负责全院护理行政管理和业务管理的指挥调度机构,根据管理宽度原理和实际情况,实行护理部主任、科护士长两级管理。
护理部在主管护理院长、护理部主任领导下工作,其职权范围是负责拟定护理工作的全面规划并组织实施;制定护理工作的规章制度,护士行为规范,护理质量评价标准,负责全院护理人员的培训,负责护理人员的考核、调配、奖惩等,负责护理人员的调入、调出、选拔、提级、晋升、及护校毕业生的院内分配,都由护理部先提出意见,会同人事部门决定;组织护理科研和新技术的推广等。
2.护理管理委员会
护理管理委员会是医院护理管理体系中的专业组织,对护理部实施护理管理、护理服务、护理技术三大领域的决策职能具有顾问、咨询、执行、协调功能。护理管理委员会在护理部领导下开展工作。
医院护理管理委员会包括:护理质量管理与持续质量改进委员会、护士培训与科研管理委员会、专科护理管理委员会、职业安全及护士维权委员会,并在各委员会的基础上分出相应职能小组。例如:护理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委员会下设:病房管理小组、护理文书小组长、基础护理质量管理小组、病人安全管理小组、消毒隔离管理小组等,护士培训与科研管理委员会下设:护理科研管理工作小组、护士规范化培训小组,专科护理管理委员会下设危重病护理小组。医院感染控制小组等。
各委员会职责:
〈1〉护理质量管理与持续质量改进委员会职责
在护理部主任领导下,制定和修改护理质量指标体系 ,建立质量控制组织网络,
确立质量控制方法,确保护理质量的稳定与持续改进。
不断完善临床护理工作的各项考核标准及质量控制标准,建立科学、有效的护理质量评价体系。
每季度对全院护理质量进行检查,严格掌握质量标准,正确评价护理工作,认真总结并量化检查结果,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在全院护理骨干会议上进行讲评,督促落实,并向主管副院长书面汇报。
负责病人满意度调查、护士长工作满意度调查,对护士长工作绩效进行评估。 对护理缺陷、事故进行分析、讨论、鉴定,提出处理意见,并将护理缺陷、事故及投诉讨论结果和改进措施通报全院
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管理办法以及医院各项规章制度,完善本院护理工作奖罚条例。
负责研究、制定院内护理工作突发事件应对方案。
〈2〉护士培训与科研管理委员会职责
负责全院护理人员、实习护士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培训,制定培训方案。 负责院内和市内护理技术操作比赛的组织和培训。 组织全院性的护理技术讲座。
结合护理科研进展及医院开展的医疗新技术、护理流程中的难点问题,组织护理人员进行研究和革新。
〈3〉专科护理管理委员会职责
参加急危重症病例讨论,分析病人的护理问题,指导临床护士工作。
组织并参加院内各科护理会诊,解决护理疑难问题,讨论疑难病历,针对护理问题制定护理计划。
掌握护理学科发展动态,组织专科学术讲座。
有计划、有目的地推广和应用专业新技术、新理论和新方法。
〈4〉职业安全及护士维权工作委员会职责
督促、参与护理职业防护制度、职业暴露后处理方案的建立与落实,维护护理人员执业过程中的健康与权力。
在护理部的领导下,丰富护理人员业余文化生活,关爱护士,全方位的提升护士人文素质,锻造一支充满活力的护理队伍,增强凝聚力。 创造沟通平台,了解护士心理需求,尽力解决护士的实际困难。 改善护理人员的学习条件,提供多种学习途径,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附:根据医院管理年活动的要求,结合我院实际,决定成立我院护理质量管理与持续质量改进委员会、护士培训与科研管理委员会、专科护理管理委员会、职业安全及护士维权委员会。 具体人员组成如下:
一、 护理质量管理与持续质量改进委员会 组长:赖晓云
副组长:范永嫦、区秀丽
成员:冯天妹、罗燕霞、梁宝兰、何月嫦、许少玲、张春英、潘西兰、吴玉玲、
许汉容、黄笑燕、陈月玲、何玉红 二、 护士培训与科研管理委员会 组长:范永嫦
副组长:区秀丽、冯天妹
成员:梁宝兰、黄笑燕、莫玉枝、陈少媚、程燕媚 三、 专科护理管理委员会 组长:冯天妹
副组长:罗燕霞、区秀丽
成员:范永嫦、梁宝兰、李少娟、谢玉媚、吴玉玲、李少环 四、 职业安全及护士维权委员会 组长:区秀丽
副组长:何月嫦、罗燕霞
成员:范永嫦、冯天妹、梁宝兰、宾燕婷、王木兰、徐丽霞、李少芳、李民喜
鼎湖区人民医院护理部 二00六年十一月八日
护理人员岗位职责 各 级 护 理 人 员 职 责
一、护理部主任岗位职责
1、 在院长和分管院长领导下,全面负责医院护理管理工作。
2、 根据医院的中心任务制定以病人为中心,专业发展为目标的护理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 3、 负责制定和修改全院护理规章制度、疾病常规、技术操作规范等,并组织实施。
4、 召集护理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委员会制定和修改护理质量指标体系,建立质量控制组织网络,确立质量控
制方法,确保护理质量的稳定与持续改进。
5、 建立和健全护理组织系统及各级护理人员的量化考核系统,合理调配护理人员,与人事部门合作做好护理
人员调动、任免、晋升、奖惩、考核等工作,掌握每科护理人员状况,提高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效能。 6、 定期深入各病区,指导护理工作,提出改进措施。参加(组织、指导)重大手术、急危重症、疑难病例的
会诊和抢救,并组织相应的护理工作开展。
7、 定期主持召开护理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委员会会议,分析、评价全院护理质量,总结交流经验,制定有效
对策,并定期组织护士长相互检查、学习和交流。
8、 授权护士教育与科研管理委员会进行全院护理人员教育培训、业务技术训练和骨干培养工作,制定并组织
实施护理人员规范化的培训、特殊护理岗位专业护士培训及继续教育计划,负责护理专业学生的专业理论
和临床实践教学任务,安排进修、实习护士培训。
9、 组织护士教育与科研管理委员开展护理科研管理工作,结合国内外护理科研进展及医院开展的医疗新技
术、护理流程中的难点问题,组织护理人员进行研究和革新。
10、用人性化管理,掌握全院护理人员工作、思想、学习情况。充分发挥职业安全和护士维权工作委员会的作用,切实关心、解决护士工作、生活、福利上的有关问题,教育护理人员热爱本专业,充分调动护理人员的积极性。
二、护理部副主任职责
1、在护理部主任领导下,协助主任处理护理部业务和行政管理工作。
2、检查所管科室基础护理、重病护理、各级护理制度实施情况。定期巡视所管,了解护理质量、
病人及医生意见,及时小结并把意见反馈病区改进工作,指导危重病人护理抢救工作。 3、参与所管科室护理查房、护理病例讨论、护士大会、科护士长会议。
4、负责所管科室病房管理、整体护理院感控制、教育培训、科研等工作的实施情况,定期对所负责实施的内容进行反映,提出改进意见及追踪改进后效果。
5、每周至少向护理部主任汇报工作情况一次,遇有重要事情及时汇报。密切与各科室、各部门的联系,加强沟通、协调和配合。
三、护理部干事岗位职责
1、 在护理部主任领导下,分工负责临床护理、护理教学和护理科研工作。 2、 负责草拟工作计划和工作总结,承办日工常事务。
3、 深入临床一线,督导病区管理和各项护理工作质量,检查护理各项规章制度和护理技术常规的执行情况,
对护理缺陷、事故进行认真调查、分析、处理,不断改进工作;了解危重病人病情,广泛征求病人意见,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制定防范措施。
4、 负责护理质量交叉检查的组织工作,每季度对护理质量、护理缺陷、输液(血)反应进行定期分析,向护
理质量管理委员会反馈结果。
5、 负责护理人员规范化培训和继续教育培训,安排全院性护理学术活动,组织全院护理人员技术性培训与考
核。
6、 负责护士注册管理;具体落实进修、实习护士的培训计划,指导实习护生带教管理工作,对临床教学工作
及时提出建议和要求。
7、 了解护理学科发展动态,及时向护理部主任提供相关资讯和建议,负责护理科研管理,组织和实施护理科
研计划。
8、 负责护理部各种资料整理保管及相关护理文件的归类;管理护理部办公室的内勤、会议通知,编排护士长
夜查房和安排检查病区及检查重点内容,总结检查情况。
9、 发挥助手与参谋作用,做好协调管理工作,积极完成院领导、护理部主任交办的临时性及突发性任务。
护 士 长 职 责
一、病房护士长职责
1、护理部主任和科主任的业务领导下,负责护理行政和业务管理工作。
2、根据护理部及科内工作计划,结合具体情况,制定本科工作计划和护理质控方案,并组织实施、检查总结、汇报。
3、负责本科护理人员的排班及工作分配,做到人性、科学、弹性排班;制定各班工作流程、本专科疾病护理常规、技术操作流程、疾病护理质量标准和健康教育内容。
4、每天参加对医嘱一次,并督促、检查病区护理人员执行医嘱和各项规章制度,遵守护理技术操作常规,客观、准确、及时地记录病人的病情变化,确保护理措施落实到位,严防差错事故和院内感染。
5、掌握全病区护理工作情况,参加并指导病房危重、大手术、抢救、特殊检查及重点病人的护理;组织疑难病例护理查房,指导护士制定护理计划,审修护理病例;对本科复杂的技术或新开展的护理业务,应亲自指导并参加实践。
6、参加科主任查房、大手术或新开展的手术前、疑难病例、死亡病例的讨论;加强医护患沟通,充分了解医生对护理工作的要求。
7、组织科护理人员业务学习和技术培训考核,认真落实各级护理人员规范化培训与继续教育计划;每年二次对科护士进行综合考评;了解本专科护理新进展,积极开展护理科研工作,总结经验,撰写学术论文。 8、负责或指定专人对病区仪器设备、药品器材、营具被服等物资实施管理,做好请领、使用、维护、报废和管理工作。
9、定期召开工休座谈会,及时了解本病区病人的意见和建议,修订整改措施,提高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10、做好病人、陪人及探视人员的管理,利用五常法管理,保持病区、治疗室、办公室的整洁、舒适、安静。 11、掌握科室护理人员的思想动态和工作表现,关心护士的生活及学习情况,增强凝聚力,提高工作效率。 12、每月按时交科室各项工作报表及护士长手册等。
二、门诊护士长职责
1、在护理部主任和科主任的业务领导下,负责护理行政和业务管理工作。
2、根据护理部及科内工作计划,结合具体情况,制定并组织实施工作计划和护理质控方案,并组织实施、检
查总结。
3、负责门诊护理人员分工安排,督促检查各项护理任务和登记工作的完成情况。经常深入门诊检查开诊情况
和护理质量。对存在问题及时指出,指导护士完成复杂的护理技术操作。
4、督促门诊护理人员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进行安全教育,严防差错事故发生。负责检查、
监督、管理消毒隔离工作,预防院内感染。
5、落实窗口部门文明服务规范,制定合理的服务流程,利用五常法管理改善就诊环境,方便病人就医;为病
人提供清洁、舒适、温馨的就诊环境和便民服务措施。
6、组织科室护理人员的业务学习培训、考核、负责指导和管理门诊的实习、进修人员,每年二次对科护士进
行综合考评;开展新业务、新技术和护理科研工作,总结经验,撰写论文。
7、计划、请领药品、器材、办公用品等,指定专人领取、保管、定期检查,。
8、掌握科护理人员的思想动态和工作表现,关心护士的生活及学习情况,协调科室各级关系,做好科内团结
工作,增强凝聚力,提高工作效率。
9、每月按时交科室各项工作报表及护士长手册等。做好传染病上报并督促相关人员做好传染病例的护理及终
未处理。(平时注意加强发热门诊检查和导诊的管理)
10、督促、检查侯诊秩序及导诊咨询、开水供应等, 经常巡视侯诊病人,对较重者应给予提前诊治或送急诊室处理。
11、定期组织并做好各期、各季度的疾病防治、保健等宣教工作,保持宣教内容的新鲜性及实用性。
三、急诊科护士长职责
1、 在护理部主任和科主任的业务领导下,负责护理行政和业务管理工作。
2、 根据护理部及科内工作计划,结合具体情况,制定并组织实施工作计划和护理质控方案,并组织实施、
检查总结。
3、 组织安排、督导检查护理人员配合医师完成急诊抢救任务,科学、合理排班,根据科室人力、物力、财
力,统筹安排资源,使其发挥最大效能。做好上下级、医护间的协调工作。
4、 检查危重病人抢救和留观病人的护理并作具体指导,对复杂的急救技术或新开展的护理业务应亲自指导
并参加实践,有效应对突发性和灾难性事件。
5、 督促护理人员认真执行规章制度、质量标准和技术操作规程,确保护理质量,严防护理缺陷、事故。 6、 组织护理人员准备各种急救药品、器材,做到定量、定点、定位置,并经常检查补充,保持性能良好,
以备随时启用。重视急救物品管理工作,提高抢救成功率。检查、督促消毒隔离工作,预防院内感染。 7、 加强护理人员急救业务训练及护理风险防范知识培训,提高急诊抢救护理的理论知识和技术,每年二次
对科护士进行综合考评。
8、 积极组织开展新业务、新技术和护理科研工作,总结经验,撰写论文;负责组织实施护理实习生及进修
生的临床带教工作。
9、 掌握科护理人员的思想动态和工作表现,关心护士的生活及学习情况,增强凝聚力,提高工作效率。 10、 每月按时交科室各项工作报表及护士长手册等。检查整理急诊病历书写,做好传染病上报并督促相关
人员做好传染病例的护理及终未处理。(平时注意加强发热门诊检查和导诊的管理)
1、 产科护士长职责
2、 护理部主任和科主任的业务领导下,负责护理行政和业务管理工作。
3、 根据护理部及科内工作计划,结合具体情况,制定并组织实施工作计划和护理质控方案,并组织实施、检
查总结。
4、 严格执行产科护士的准入制度,统筹安排病区护理资源配置,负责病区护士的排班及工作分配,做到人性
化、科学、弹性排班。
5、 制定科室各班工作流程、围产期护理常规、技术操作流程、护理质量标准和母乳喂养知识宣教、产后康复
等健康宣教内容。
6、 督促检查产科护理人员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及无菌操作技术,保持产房清洁、规范,保证每次分娩后,产床
及时清洁消毒。
7、 组织产科护理人员备齐产程中的所需物品、药品和各种急救设备;种类物品定量、定位放置,专人负责,
随时整理、补充,保证性能良好,处于应急状态。
8、 掌握病区护理工作情况,参加并指导病区危重、大手术、抢救、特殊检查及重点病人的护理;组织疑难病
例护理查房,指导护士制定护理计划,审修护理病例;对复杂的产科技术或新开展的产科护理业务,应亲自指导并参加实践。
9、 参加科主任查房、大手术或新开展的手术前、疑难病例、死亡病例的讨论;切实落实新生儿的保暖措施;
加强医护患沟通,了解医生对护理工作的要求。
10、组织科护理人员业务学习和技术培训考核,认真落实各级护理人员规范化培训与继续教育计划;每年二次对科护士进行综合考评;了解本专科护理新进展,积极开展护理科研工作,总结经验,撰写学术论文。 11、每月按时交科室各项工作报表及护士长手册等。
五、手术室组长职责
1、护理部主任和科主任的业务领导下,负责手术室护理行政和业务管理工作。
2、根据护理部组内工作计划,结合具体情况,制定并组织实施工作计划和护理质控方案,并组织实施、检查
总结。
3、根据手术室任务和手术安排做好弹性排班,进行科学分工与人员调配,密切配合医师完成手术。 4、根据工作需要,制定、修改手术配合护理常规,并督导、检查各级人员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
规程。加强手术室出入管理,控制手术室流动人员,保持室内洁净度,严格无菌操作技术,防止院内感染。
5、督促检查消毒灭菌,有计划地进行空气、手、无菌物品等的细菌培养,鉴定消毒效果。
6、督促护士认真执行手术前查对、术中医嘱、护理交接班制度,对手术物品清点和核对工作,严防物品遗留
在体腔,并做好术前防视和苏醒观察,认真填写手术护理记录单,妥善保留并及时、准确手术标本,确保病人安全,防止护理缺陷、事故。
7、负责组织对手术室的药品、器材、敷料、手术设备等物资的请领和管理;检查急诊手术用品的准备及毒麻
限剧药及贵重器械的管理;利用五常法对物品进行定置、目视管理。
8、组织手术室护理人员业务学习和技术培训考核,认真落实各级护理人员规范化培训与继续教育计划;每年
二次对组护士进行综合考评;开展新业务、新技术和护理科研工作,总结经验,撰写学术论文。
9、掌握组护理人员的思想动态和工作表现,关心护士的生活及学习情况,增强凝聚力,提高工作效率。
10、每月按时交科组各项工作报表及护士长手册等。
六、供应室组长职责
1、 在护理部主任和科主任的业务领导下,负责消毒供应室的护理行政和业务管理,并对医院无菌物品的供应
和使用向主管领导提出分析意见和改进建议。
2、 根据护理部及组内工作计划,结合具体情况,制定并组织实施工作计划和质控方案,并组织实施、检查总
结。
3、 督导本组护理人员认真贯彻执行各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严防院内感染和差错事故。
4、 负责组织医疗器材的再生和敷料的制备、灭菌、保管、供应工作,制订分类物品的清洗、包装、消毒常规
程序及各类治疗包的物品卡和包装规格。
5、 定期检查消毒灭菌设备的效能,经常监测器材和敷料的灭菌效果,如发现异常,应立即组织检修。 6、 负责医疗器材、敷料等物资的请领、报销工作。负责一次性医疗器具的质量验收、发放,并确保其使用安
全和处理无害化。
7、 组织所属人员深入科室,实行下收下送,了解供应器材、敷料的使用意见,及时向供应商反馈临床科室对
一次性医疗器具的使用意见,不断改进工作,保证临床需求。
8、 组织组护理人员业务学习和技术培训考核,安排进修生、实习生的带教工作,加强对组护士和工人的培训
和管理;组织开展技术革新,不断提高工作效率。
9、 利用五常法管理供应室环境,对供应物品进行定置、目视管理。
10、掌握组护理人员的思想动态和工作表现,关心护士的生活及学习情况,增强凝聚力。
11、每月按时交科组各项工作报表及护士长手册等。 11、 每年二次对组护士进行综合考评。
各级技术职务护理人员工作职责
一、主 任 (副主任) 护 师 职 责
1.在护理主任领导下,指导全院及本科护理业务技术,科研和教学工作。 2.检查指导本科危重、疑难病人的计划护理,护理会诊及危重病人的抢救。 3.协助护理部主持院内护理大查房,指导主管护师查房.
4.协助护理部主任及本科室加强护理质量管理、监测,对护理缺陷提出技术鉴定意见。
5.承担对中、高级(含进修)护理人员的培养,拟定带教计划,负责部分授课,指导主管护师完成带教工作。 6.协助组织全院性及本科护理学术讲座和主持护理病案讨论以及各级护理人员的业务学习。 7.协助制定本科护理科研,技术革新计划并指导实施,参与审评护理论文和科技革新成果。 8.协助护理部做好主管护师、 护师晋级的业务考核工作。
9.协助护理部加强对全院护理工作的组织管理, 对全院的护理队伍建设和业务技术管理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二、主 管 护 师 职 责
1.在护士长领导下和本科主任(副主任)护师业务指导下进行工作。 2.负责督促检查本科护理工作质量,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把好护理质量关。 3.解决本科护理业务上的疑难问题,参与制定危重,疑难病人的护理计划并指导实施。 4.负责指导或主持本科的护理查房和护理会诊,对护理业务给予具体指导。 5.组织本科护师、护士进行业务培训,议定培训计划,编写教材,负责授课。
6.随时观察、掌握本科护理业务问题的动态,对本科发生的护理缺陷进行分析鉴定,并提出防范措施。 7.负责组织实习护生,进修护士的临床带教工作。 8.制定本科护理科研和技术革新计划并组织实施。 9.协助护士长做好行政管理和护理队伍建设工作。
三、护 师 职 责
1.在护士长领导下和本科主管护师业务指导下进行工作。
2.参加病区的护理临床实践,指导护士正确执行医嘱及各项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3.参与病区危重病、疑难病人的护理工作及难度较大的操作,带领护士完成新业务、新技术的临床实践。 4.参加本科主任(副主任)护师、主管护师组织的护理查房、会诊和病例讨论,参与主持病区的护理查房。 5.协助护士长拟定病区的护理工作计划,参与病区管理工作。
6.参加病区护士的业务培训,制定学习计划,参与编写教材,担任讲课任务,对护士进行技术指导和考核。 7.负责病区实习护生,进修护士的临床带教工作。 8.对病区发生的护理缺陷进行分析鉴定,并提出防范措施。
9.协助主管护师制定有关的科研、技术革新计划,提出科研课题,并协助组织实施。
四、护 士 职 责 [病 房 护 士 职 责]
1. 在护士长领导下和医师、护师指导下进行工作。
2. 参加护理临床实践,巩固基础理论知识,钻研专科业务,不断提高技术水平。
3. 认真执行各项护理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正确执行医嘱,准确及时地完成各项护理工作,严格执行查对
及交接班制度,防止护理缺陷的发生。
4. 一旦出现护理缺陷,应立即报告护士长或值班医生,积极采取补救措施,并如实登记。
5. 做好基础护理和心理护理,经常巡视病房,了解病人的思想和饮食情况,密切观察病人病情变化,发现
异常及时报告和处理
6. 认真做好危重病人的护理及抢救工作。
7. 参加护理科研教学,指导护生、护工、卫生员和配餐员工作。 8. 协助医生进行各种治疗工作,负责采集检验标本。
9. 深入病房,宣传科普知识和住院规则,征求病人意见,改进护理工作,做好病人出院指导工作。
[门 诊 护 士 职 责]
1、 执行病房护士职责1~4条。
2、 保持良好的服务态度,做到解释耐心、有问必答、经常巡视侯诊病人,观察其病情变化,对病情危重的病
人应立即给予诊治和处理。
3、 做好开诊前的准备工作,按时开诊,协助医生进行检诊,按医嘱给病人进行处理。 4、 保持诊疗环境整洁、安静、安全、舒适,维持就诊秩序,做好医疗保健卫生的宣教工作。 5、 做好本部门药物、器材和其他物品的领取、保管工作。
[急 诊 科 护 士 职 责] 1、 执行病房护士职责1~4条。
2、 热情接待急诊病人,指导其分科就诊。遇有危急病人,即送抢救室进行抢救,先做必要的急救处理,并随
即报告医生。
3、 在急救过程中,应迅速、准确协助医生进行抢救工作,并做好抢救记录,抢救完后,药品、物品补充完整,
器械清理好,放回原处。
4、 经常巡视留观病人,密切观察病情,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报告医生。病人需转病房住院时护士应护送病人
到病房,并与病房护士做好交接班工作。
5、 经常向病人(家属)做好卫生宣教,维持秩序,并协助做好保安工作。
[产 房 护 士 职 责]
1、 执行病房护士职责1~4条。
2、 切实做好产妇各产程时期的基础护理、生活护理及心理护理,严密观察及正确处理产程,发现异常情况立
即报告医生,并积极协助医生处理。
3、 切实做好产后母亲及婴儿的各项观察及护理工作,确保母婴安全。 4、 协助护士长督促、检查入室人员,严格遵守入室制度和遵循无菌原则。
[手 术 室 护 士 职 责] 1、 执行病房护士职责1~4条。
2、 协助护士长督促、检查有关手术工作者认真执行入室制度和遵循无菌技术操作情况。 3、 做好手术病人的基础护理和心理护理,按要求完成器械或巡回护士各项任务。
[供 应 室 护 士 职 责]
1、 执行病房护士职责1~3条。认真执行各项护理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严格执行查对及交接班制度,防止护
理缺陷的发生。
2、 树立为临床第一线工作的思想,并付诸于行动。
3、 经常检查医疗器械质量,熟悉掌握各种器材、设备的使用及保养。 4、 经常与临床科室联系,征求意见,不断改进和完善各项工作。 指导卫生员、消毒员清洗医疗器械及其消毒灭菌、敷料制备等工作。
5、一旦出现护理缺陷,应立即报告供应室组长,积极采取补救措施,并如实登记。
一、分级护理制度
医生根据病人病情开具护理等级医嘱。级别分为特别护理及一、二、三级护理,并作出标记(一级护理为红色、二级护理为绿色、三级护理可不设标记)。
(一)、特级护理:
1、适用对象: 病情危重,需随时观察的病人;需绝对卧床休息的病人。 2、护理内容:
(1) 安排专人护理,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生命体征变化。 (2) 制定护理计划,备好急救所需药品和用物。 (3) 做好基础护理,严防并发症,确保病人安全。 (二)、一级护理
1、 适用对象:病情重或危重,需严格卧床休息,生活不能自理者。 2、 护理内容:
(1)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一般每15~30分钟巡视病人一次,根据病情需要定时测量体温、脉搏、呼吸、
血压等,观察用药后反应及效果。
(2) 严格执行各项诊疗及护理措施,及时准确填写护理记录。 (3) 加强基础护理,严防并发症,满足病人身心需要。 (三)、二级护理
1、 适用对象:病人病情较重,部分生活不能自理。 2、 护理内容:
(1)1——2小时巡视病人一次,观察病情。 (2)按相应护理常规护理。
(3)给予必要的生活照顾和心理支持,满足病人身心需要。 (四)、三级护理
适用对象:病人病情较轻,生活能基本自理。 护理内容:
(1)每班巡视病人,观察病情。 (2)按相应护理常规护理。
(4) 给予卫生保健指导,督促病人遵守院规,满足病人身心需要。
查对制度
(一)、医嘱查对制度
1、医嘱经双人查对无误方可执行,每日必须总查对医嘱一次。科护长每日与主班护士参加总查对医嘱一次。 2、转抄医嘱必须写明日期、时间及签名,并由另外一人核对。转抄医嘱者与查对者均需签名。 3、 临时执行的医嘱,需经第二人查对无误,方可执行,并记录执行时间,执行者签名。
4、 抢救病人时,医师下达口头医嘱,执行者须大声复述一遍,然后执行,抢救完毕,医生要补开医嘱并签名。
安瓿留于抢救后再次核对。
5、 对有疑问的医嘱必须询问清楚后,方可执行和转抄。
附:电脑医嘱查对制度
医嘱是指医师在医疗活动中下达的医学指令。医嘱内容及起始时间,应由医师书写。护士在核对医嘱时应做到:
1、核对医嘱者必须认真、细致,尽量避免各种干扰。
2、护士站接收医嘱后,处理医嘱者在处理医嘱的同时,核对医嘱单与电脑上之医嘱,然后向药房发送医嘱。 3、每日总核对医嘱一次,核对时必须2人以上进行,变更医嘱班班核对。 4、建立医嘱核对登记本,核对医嘱者必须签全名。 5、治疗单每日整理、装订,放固定处,保留一个月。
(二)服药、注射、输液、接瓶查对制度
1.服药、注射、输液、接瓶前必须严格执行“三查七对”:三查:摆药后查;服药、注射、处置前查;注射、处置后查;七对:对床号、姓名、药名、剂量、浓度、时间、用法;
2. 备药前要检查药品质量,水剂、片剂注意有无变质,安瓿、注射液瓶有无裂痕;密封铝盖有无松动;
输液袋有无漏水;药液有无混浊和絮状物。过期药品、有效期和批号如不符合要求或标签不清者,不得使用。
3.摆药后必须经第二人核对后方可执行。
4.易致过敏药物,给药前应询问有无过敏史;(青霉素、破伤风抗毒素、普鲁卡因及一切必须先作皮试的药物,注射前必须再次认真查对皮试结果。)一般含有个体差异的过敏反应药物,也必须在用药前询问病人有无过敏史(如磺胺类药物);使用毒、麻、1精药物时,严格执行(毒麻药的管理)规定。护士要经过反复核对,用后安瓿及时交回药房;给多种药物时,要注意有无配伍禁忌。同时,护理部根据药物说明书,规范及健全皮试药物操作指引及药物配伍禁忌表。
5.发药、注射时,病人如提出疑问,应及时检查,核对无误后方可执行。
6.输液瓶加药后要在标签上注明床号、姓名、药名、剂量、并留下安瓿,经另一人核对后方可使用。 7.输液接瓶时须先由病人或家属自报姓名再与输液卡、瓶签核对,无误后方可接瓶。 8.严格执行床边双人核对制度。 9.发药车上挂“三查七对”警示标识。
(三)输血查对制度
依据卫生部《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的要求,制定抽血交叉配备查对制度、取血查对制度、输血查对制度。
1.抽血交叉配血查对制度
(1) 认真核对交叉配血单,病人血型验单,病人床号、姓名、性别、年龄、科别、住院号。 (2) 抽血时要有2名护士(一名护士值班时,应由值班医师协助),一人抽血,一人核对,核对无误后
执行。
(3) 抽血(交叉)后须在试管上贴条形码,并写上科别、床号、病人的姓名、字迹必须清晰无误,便
于进行核对工作。
(4) 血液标本按要求抽足血量,不能从正在补液肢体的静脉中抽取。
(5) 抽血时对验单与病人身份有疑问时,应与主管医生、当值高年资护士、责任护士重新核对,不能
在错误验单和错误标签上直接修改,应重新填写正确化验单及标签。
2.取血查对制度
到血库取血时,应认真核对血袋上的姓名、性别、血型、血袋号、血量及血液有效期,以及保存血的外观,必须准确无误;血袋须放入专用容器里,避免震荡取回尽快送检验室。 3. 输血查对制度
(1) 输血前病人查对:须由两名医护人员核对交叉配血报告单上病人 床号、姓名、住院号、
血型、血量,核对供血者的姓名、编号、血型与病人的交叉相容试验结果,核对血袋上标签的姓名、编号、血型与配血报告单上是否相符,相符的进行下一步检查。
(2) 输血前用物查对:检查袋血的采血日期, 血袋有无外渗,血液外观质量,确认无溶血、
凝血块,无变质后方可使用。检查所用的输血器及针头是否在有效期内。血液自血库取出后勿震荡,勿加温、勿放入冰箱速冻,在室温放置时间不移过长。
(3) 输血时,由两名医务人员(携带病历及交叉配血单)共同到病人 床旁核对床号,询问病
人姓名,查对床头卡,询问血型,以确认受血者。
(4) 输血前、后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管道,连续输用不同供血者的血液时,前一袋
输尽后,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器, 再继续输注另外袋血。输血期间,密切巡视病人有无输血反应。
(5) 完成输完操作后,再次进行核对医嘱,病人床号、姓名、血型、配血报告单、血袋标签
的血型、血编号、献血者姓名、采血日期,确认无误后签名。将输血记录单(交叉配血报告单)贴在病历中,并将血袋放在冰箱至少保存一周,以备查核及检验。
(四)手术病人查对制度
1.手术病人术前一天或行急诊手术前,病房护士查对病人床号、姓名、性别、年龄、诊断、手术名称及
部位,术前用药。
2.手术当天或行急诊手术前,病房护士长或责任护士应查对医嘱执行情况。如病人皮肤准备饮食、药物过敏试验结果、配血医嘱、术前用药、送入手术室的备物等;
3.手术室护士接病人时,应查对手术病人的科别、床号、住院号、姓名、性别、年龄、诊断、手术名称及部位,术前用药、输血前八项结果、药物过敏试验结果是否与通知单相符,各项常规检查、所带物品(病历、X光片)等。评估病人的整体情况及皮肤情况,询问过敏史。
4.手术护士检查准备手术器械是否齐全,各种用品类别、规格、质量是否合符要求。病人体位摆放是否正确,尽可能暴露术野和防止发生坠床和压初疮。
5.手术人员在手术前再次核对病人科别、住院号、床号、姓名、性别、年龄、诊断、手术部位、麻醉方法及用药、配血报告等。洗手护士打开无菌包时,查包内化学指示卡是否达标,凡体腔或深部组织手术,手术前和术毕缝合前洗手护士和巡回护士都必须严格核对,共同唱对手术包内器械、大纱垫、纱布、缝针等数目,并由巡回护士即时在手术护理记录单记录并签名。术前、后包内器械及物品数目相符,核对无误后,方可通知手术医师关闭手术切口,严防将异物留在体腔内。
6.手术切除的活检标本,应由洗手护士与手术者核对,建立标本登记制度,专人负责病理标本的送检。 7.中输血必须严格执行输血查对制度。
8.手术结束,手术护士把病人送返病房后,按交接班制度与病房护士交接。
(五)新生儿查对制度
1.给新生儿注射、用药时除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外,还须核对新生儿床头卡、胸牌、手腕标识(母亲姓名、床号、新生儿出生时间、性别),三处核对无误后方可施行操作。
2.新生儿沐浴或游泳、抚触后回病房时须核对产妇床头卡,新生儿床头卡、胸牌、手 腕标识上的床号、母亲姓名。母婴核对无误后送入母婴同室。
3.新生儿更衣时或母亲出院更衣时,须核对新生儿床头卡,胸牌中的母亲床号与姓名,新生儿性别与手腕标识上之内容,核对无误后方可出院。
(六)消毒物品供应及回收查对制度
1.供应室发出及各科室领取的消毒器械包、治疗包、各种无菌消毒物品时,均应查对物品上的标签内容(科别、物品名称、中效日期、无菌指示剂的变色情况)是否齐全及符合要求,数量是否相符; 2.各科室使用供应室供应的各种无菌消毒治疗包等物品时,要查对物品的质量、数量、清洁度及包装规格是否符合要求;
3.供应室收取各科室的待消毒物品包时,要查对标签内容(除有效日期免填外)是否齐全;数量多少;
包布质量(有无发黑、霉烂)情况;包装规格(大小不能超过30×30×25平整、松紧度适中、十字包扎)等是否合格;
4.供应室收回各科室使用过的各种治疗包等物品时,要查对数量、质量、初步的清洁、消毒浸泡处理等情况;
4. 凡科室送供应室待消毒的物品包,供应室自备的各种治疗包、物品包(盅),均须在其物品标签上签
上打包者姓名、失效期、打包者,以备查对。
(七)饮食查对制度
每日查对医嘱后,以医嘱的饮食为依据,交带病人执行饮食类别,向病人宣传治疗膳食的临床意义。对禁食病人,应在一览表、床尾卡有标志,并告诉病人或家属禁食的原因和时限。因病情限制食物病人,其家属送来的食物,需经医护人员检查后方可食用。
值班、交接班制度
做好交接班工作是保证临床医疗护理工作连续进行的重要措施。值班人员应严格遵照护理管理制度,服从护士长安排,坚守工作岗位,履行职责,保证各项治疗护理工作准确及时进行。交接班应做到:
(一) 病房交接班制度
1、值班人员必须坚守工作岗位,履行职责,保证各项护理工作准确及时进行。
2、交班前检查医嘱执行情况和危重病人护理记录,重点巡视危重病人和新入病人,在交班时安排好护理工作。 3、每班必须按时交接班,接班者提前15分钟到科室,阅读交班报告,交接物品。做到七不接(病人数不准、病情不清、床铺不洁、病人皮肤不洁、管道不通、各项治疗未完成以及物品数量不符不交接)。
4、值班者必须交班前完成本班各项记录及本班的各项工作,处理好用过的物品,为接班者做好用物准备,如消毒敷料、试管、标本、注射器、常血器械、被服等,以便于接班者工作。遇有特殊情况,必须做详细交待,与接班者共同做好工作方可离去。
5、早交班时,由夜班护士报告病情,全体人员应严肃认真地听取夜班交班报告。之后由护士长带领日夜班护士共同巡视病房,床边交接病情及病房管理情况,要求做到三清:交班本上要写清,口头要讲清,病人床头要看清。
6、交班内容包括:
(1) 病人总数、出入院、转科、转院、分娩、手术、死亡人数,以及新入院、危重病人、抢救病人 、大手
术前后或有特殊检查处理、有行为异常、自杀倾向的病人的病情变化及心理状态。
(2) 医嘱执行情况:重症护理记录,各种检查标本采集及各种处置完成情况,对尚未完成的工作,应向接
班者交待清楚。
(3) 查看昏迷、瘫痪等危重病人有无压疮,以及基础护理完成情况,各种导管固定和通畅情况。 (4) 贵重、毒、麻写好交班报告及各种护理记录。保持病人体位舒适,床单位整洁,各引流管及、精神药
品及抢救药品、器械、仪器的数量、技术状态等,并签全名。
7、交接班者共同巡视检查病房是否达到清洁、整齐、安静的要求及各项工作的落实情况。 8、其余班次除详细交接外,均应共同巡视病房,进行床边交接班。
9、交班中如发现病情、治疗 、器械、物品交待不清,应立即查问。接班时如发现问题,应由交班者负责;接班后如因交班不清,发生差错事故或物品遗失,应由接班者负责。
10、交班报告(护理记录)书写要求字迹整齐、清晰,重点突出。护理记录内容客观、真实、及时、准确、全面,简明扼要、有连贯性,运用医学术语。进修护士或实习护士书写护理记录时,由带教护士负责修改并签名。
(二)病人由手术室返回病房后交接班制度
1、手术完毕病人由手术医生、麻醉师、护士一同送病房,与病房护士交接班。交手术方式、麻醉方式、术中出血及生命体征等情况,各种留置管道、伤口、皮肤等。
2、病房护士查看病人意识、未梢循环,测量血压、脉搏、呼吸、体温,检查病人全身皮肤、引流管、伤口情况等,并作记录。注意病人保暖及卧位安全。
3、正确及时执行医嘱,必要时接上心电监护,遇病情变化时交接班人员一同抢救病人。
(三)病人由手术室返回术科重症病房交接班制度
1、手术结束前,手术麻醉师提前通知术科当班护士,做好相应抢救物品准备。 2、手术结束后由术科医生、护士与手术室医生、麻醉师、手术室护士一同交接病人。
3、术科当班护士必须了解以下情况:最后诊断、手术方式、麻醉方式、术中监护情况、手术过程中出血量、血气分析与电解质结果、特殊用药及输入液量等。交病历、CT、X光片。
4、术科医生护士检查病人神志、瞳孔、全身情况,皮肤分析,管道是否通畅及引流量性质,伤口、渗液,肢体末梢循环、以及现有用药及其浓度、剂量、速度等。
5、接上多参数心电监护仪,查看血压、脉搏、呼吸、血氧饱和度变化。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